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05 00:52:49| 人氣4,248| 回應13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個打翻毒藥的女人--談張藝謀電影中的女性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前,有這樣的一個女人:她是個富甲天下的美麗皇后,但她跟皇帝的關係陷於決裂邊緣。她是個最無助的女人,雖然她明知皇帝每天請人餵她吃毒藥,但她無力反抗,她一天一天、一口一口把毒藥吃下去;然而,她又是最強悍的女人,她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靜悄悄的策動了一場兵變,要逼皇帝退位。

  《滿城盡帶黃金甲》縱有再多毛病,電影至少仍有兩點可堪玩味之處:一是皇后這個女性角色的書寫,一是鞏俐的演出。片中的這個皇后,延續了張藝謀近廿年來電影中的女性角色:《紅高粱》中有個“我奶奶”,一個在高粱地上放縱情慾的女人;《菊豆》中的菊豆,一個在染布坊犯下亂倫禁忌的女人;《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一個據理力爭不畏強權的女人;《一個也不能少》中的魏敏芝,一個獨自出城尋找失蹤學生的少女。這些女人,有的視捆綁女性的傳統觀念如無物,有的從情慾解放找到自身價值,有的以卑微村姑的身份挑戰象徵父權的司法制度,有的倔強地為了一個小小的理由長征千里。這些女人,構成了華語電影史上一幅頗富代表性的“烈女圖”。

有關女性的民族寓言

  眾所周知,張藝謀的電影多源自小說,而一次又一次地,他在改編時加重了女性角色的份量。改編莫言的《紅高粱》時,他把主線從“我爺爺”變成了我“我奶奶”,電影並以她的喪禮作結,完成了一次儼如“大地之母”的歌頌;改編余華的《活著》時,他改寫原著中女主角家珍死去的命運,而讓這位女性與福貴一起的活著,繼續見證中國的變遷。女性在中國社會是受壓抑的一群,她們的反抗自然富有戲劇張力,而張藝謀從早期到中期的作品就以這些女性角色完成了他的一個個民族寓言,一些有關個體如何在森嚴的體制中掙扎叛逆的故事。

  這幾年來,張藝謀全力投入製作商品大片,結果,不只作品質素今非昔比,就是他的女性角色亦沒有前作的神采。雖然如此,我們仍可在《十面埋伏》中找到一絲獨特的筆觸:當劉德華知道章子怡變心,他強行把她壓在地上,想對她冒犯,這時,一把飛刀插進劉的背脊,然後,一把威嚴的女聲輕輕的說:女人不喜歡做的事,不要勉強她。這場戲,大概是華語電影史上獨一無二的強暴戲。一般電影中的女人被強暴時,結果通常有兩種:一是施暴者得逞,二是由英雄救美。《十面埋伏》讓一個地位超然的女性制止一次強暴,並說出一句警語,是為非常例外的處理方法。而這個女角,張藝謀一直堅持要由梅豔芳擔演,就算她去世了也不易角,可見由梅豔芳演大師姐是有用意的性別書寫。很可惜,因為梅艷芳的早逝,我們沒能看到張藝謀電影中又一富代表性的女性形象。

  到了《黃金甲》,鞏俐飾演的皇后成了全片的靈魂人物,她帶著張藝謀舊作的女角痕跡。於深宮寂寞的她,跟大太子亂倫,對照著《菊豆》。而她跟二太子的關係亦頗為曖昧,二太子從一開始就像發自本能似的全力站在母親的一邊,最後甚至拼死跟父皇一戰;這種微妙心理,容易令人聯想起伊底帕斯(弒父戀母)情結,更別忘了,二太子甫回官就在皇上的劍下敗北,他被陽具的象徵物──劍──威脅著。另外,皇后受制於父權與皇權,就是被逼喝毒藥也無力違命,這亦映對著《大紅燈高高掛》中走不出那個四合院的女主角。更有趣的一點是《黃金甲》及《大紅燈籠高高掛》同時彌漫的幽閉恐怖( Claustrophobia),前者大部分場景是金光燦爛得叫人窒息的皇宮,後者更全片在有如鬼域的四合院內發生,兩片同時以大量令人不安的侷促室內景,營造一種女性被困的恐怖氣氛。

她至少打翻了那杯毒藥

  然而,皇后卻不盡然是淒涼的,她的悲是帶著悲壯的,因為她是個不認命的女人。她策劃的那場兵變,千軍萬馬,氣勢磅礡,雖然她最後仍逃不掉敗陣的命運,但她那股拼死一戰的勁兒卻令這位悲劇皇后添上了壯烈激昂。尤其是在張藝謀的調度下,幾位男角都莫名地顯露陰柔之氣:大太子自是怯懦非常,皇上有時活像太監,至於三太子則像個對媽媽唯命是從的小孩。對比之下,電影中最強最剛的人,竟是悲苦的皇后,還有那個來報復的女人。

  電影尾聲,在三位太子先後死去之後,皇上又為敗北的皇后送來一杯毒藥。一個活得最轟烈的女人,敵不過千百年的父權與皇權。面對這一杯毒藥,皇后憤然把手一揮,打翻了它;影像在毒藥被潑到半空的一刻定格,全片結束。這是整部電影中皇后最激烈的一次拒喝;雖然她改變不了她的命運,但她卻至少曾經用盡全力地打翻過那杯毒藥,她至少曾經奮力去衝擊那個不合理的制度。這或許就是《黃金甲》最值得肯定的一刻:在張藝謀成為一個媚俗的商業大導演之後,原來他還記得他當年也曾經叛逆過,曾經很用力的向體制說不;而透過皇后這個角色,我們不只看到了張藝謀舊作中的勇敢女人,也隱約看見了當年張藝謀的影子。Create_adam@yahoo.com.hk

台長: Pan

機械人
雖然我沒那麼偉大,但我也真的嘗試過;祝我好運吧!
2007-03-05 22:27:34
Pan
機械人:
如果每個人的生命中都總要面對他/她的毒酒,
那麼,也許我們的毒酒都是愛情吧.
不過,你這個雙魚座這幾天還是盡情喝好酒好了!
因為我覺得好朋友永遠是香檳紅酒呀!
2007-03-06 00:36:52
福建魷魚
《大紅燈籠高高掛》一直是我很喜歡的一部電影。除了因為是張藝謀和鞏俐之外,也因為故事非常好。

同樣地,我還是很鍾愛以前的張藝謀。
2007-03-12 12:08:52
Pan
福建魷魚
我也是呀!!我是從《大紅燈籠高高掛》開始欣賞當年的張的!
當時我讀大學預科,看此片有很震撼的感覺,畢竟跟當時的港片有很大差別.
2007-03-12 12:57:27
福建魷魚
嗯~我中學時期曾經看過一次,那時未看懂戲裡的猙獰和問題,去年重看,喜歡得不得了。尤其是燈籠掛起,傳來幽幽的“敲腳”聲時,那弔詭的感覺實在深入心靈處。

這部戲就是勝在夠弔詭。還有懂得唱戲的三房,絕呀。起看越覺可怕,越看越覺陰森。

很高興找到一樣喜歡張藝謀電影的人。

ps:我也非常喜歡《活著》、《秋菊打官司》,他自己主演的《兵馬俑》(好像是這個名吧?)我也看過,反而不是那麼喜歡。

除了鞏俐,我最喜歡的演員就是葛優了!他出神入化的演技,演什麼像什麼,根本就不能說是在演戲了。

早前張藝謀回歸樸素拍的一部電影叫什麼了?我還未看。一定要去買來看看才行。
2007-03-12 17:50:17
阿波
我覺得, 張藝謀是一個對女性抱有一種尊敬的思想去創作的一個導演. 有人說, 每一個導演在內心都有一套自身的世界觀, 利用心中的真去表達出來, 所以, 即使一個導演可以拍很多不同題材的電影, 但總會保留一些個人特色. 也許, 張藝謀是改變了, 但我對他仍然十分欣賞和尊重.
2007-03-13 00:34:21
台長PAN
福建魷魚:
張藝謀早期很多作品都很棒.
《大紅燈籠》對我來說是入門,最喜歡的是《秋菊》.你說的那部叫《秦俑》,是香港製作,也滿好看,不過當然比不上他自己當時的作品.
你說的《千里走單騎》我也有寫過文章,大概是去年11月左右,你可以找來看看!

阿波:
你的意見的贊成上半部分。的確,一個導演就是是改變風格或走各商業,有些東西始終是會保留下來的.不過,今天的他是否仍值得欣賞...這個我保留..哈哈.
2007-03-14 00:13:39
福建魷魚
《十面埋伏》到現在我仍看不下去。可能真要找個時間,堅定地坐下來看完才行。
2007-03-14 11:33:51
Pan
我覺得《十面埋伏》不一定要看,
最有趣的部分都被我講出來了,哈哈..
2007-03-16 00:58:19
F
閱!
說得不錯,因為本人一向愛看鞏小姐電影,看擺這裡,更有衝動快點把未看的都找來看。
2007-03-21 01:08:49
Pan
她以前跟張藝謀合作的電影大都值得一看(<搖到外婆橋>除外).
2007-03-22 00:33:37
谷雨
偶然路过,好文章,呵呵
2007-04-15 19:32:26
Pan
hi谷雨姐姐,
稀客喎!!歡迎來訪!!
2007-04-15 22:48:2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