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10 20:38:48| 人氣2,2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日常生活美學化」與文化公民意識培力


「日常生活美學化」所帶來的新契機

當代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徵乃是「日常生活的美學化」。從何乏筆的「批判的修養論」的觀點來看,這種現象一方面意含著當前的資本主義運作中,更加重視各種美學、氣氛營造的技術的運用,例如:燈光、空間佈置、音樂的搭配等,(何乏筆,1998以及2003c)對主體進行一種以氣氛為手段,更深刻的權力的控制。但是同時也寓含著主體可以透過掌握「氣氛美學」的知識,而使主體獲得自由的可能(Gernot Bohme,2003:31)。

我們可以從目前社會中,幾個和「日常生活的美學化」相關連的趨勢:首先是越來越多的老房子改裝成特色的休閒餐飲店,甚至有很多年輕人寧願住在鄉下,改裝老房子住。「時報週刊」每期都有關於特色家居的專文,同時「玩佈置」、「室內裝潢」等各類的關於室內空間改裝的雜誌,也在-11等各種通路中大量販售。相應於此的,則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事花藝佈置、特色休閒餐飲等,以「氣氛美學」的技術為手段的工作。而像生活工場、無印良品這樣子,販售生活雜貨、特色家具產品的企業,也快速的發展,分店一家接著一家在開。最能具體顯現這種「日常生活美學化」的影響力的事例,乃是行政院的「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畫」中,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列為十大重點投資計畫之一。使得「文化創意產業」成為近年來文化界人士熱烈討論的話題。

一般對於「文化創意產業」的討論多半集中在其透過文化、符號的運用,所產生的大量經濟效益上。但是如果從公民的文化培力的角度來看,「文化創意產業」的消費文化空間,則存在著某種激進轉化的潛力。事實上德國社會學家哈伯瑪斯,所為人熟知的「公共領域」,其所舉的19世紀歐洲「資產階級公共領域」例如沙龍、咖啡廳等,也都是一種消費空間。除了公共領域中人為的實踐和活動外,空間的設計、動線、物件擺設,都是促成主體能在公共領域中進行批判性的對話和相互學習轉化的關鍵因素。就如同Tony Bennett在分析博物館對教化公民的作用時,其展出內容、展場佈置的作用一樣。只有掌握住這些細節,主體才有可能透過對其生活細節的全面革新,進行「自我規訓」、「自我創造」而進行培力。

但是從台灣的經驗來看,許多文化創意產業的實踐,其實是嚴重忽略細節的,甚至連創意也沒有。充斥的其實是無數的模仿,或者比較有品質的,就是迪斯奈式的「虛擬現實」。從「批判的修養論」的角度來看,在這種虛擬、粗糙的美學經驗中,主體並沒有可能去感受到,由於「自我逾越」造成的確定性的喪失,開啟「自我減損」的感性開發和多元經驗,從而促進自我的強化。反而接近惡質的單面向「自我逾越」的發展,讓主體不斷沈浸在對更多的虛擬現實、特殊體驗的追求中。

台長: 解影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