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9-26 22:01:40| 人氣1,255|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病人週記之『認識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尋求第二醫療意見,不是逛醫院的大拜拜行為。

雖然A院診斷讓人安心不少,然而光憑目視,沒有任何科學性的檢查數字佐證,心裡總是不踏實,於是聽從友人建議,至B院同一科別就醫,因事先打過招呼,B院的醫生詳盡說明,不過也無相關檢查,診斷與A院一樣,醫師良心的建議,就近治療應會比奔波至陌生醫院較佳。

因為不想張揚,而至他院就醫的計畫起了變化。
於是,回到熟悉場域,重頭來過一次,一如前文所述。
第一次門診時,自家人距離自然拉近不少,因為前兩次報喜,所以抱著輕鬆心情自述病情,也老實告知醫師,他院診斷及處置方式,不料,醫師謹慎的檢視及觸摸後,建議先照超音波再決定。

心想,OK啊,是應該有科學的佐證,況且超音波是很常見的初級檢查。

繼續懷抱輕鬆的心情等第二天檢查。

 

起初,醫檢師在抹上涼涼藥膏的頭皮上來回推移著,還能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個幾句,突然,她放下器具,丟下一句等我一下就匆匆離開,心裡還納悶著,就見她與醫師回到檢查床旁,心裡冒出疑慮,摒住呼吸的我加上不發一語的醫師,讓檢查室氣氛一整個詭異。
   
不到十五分鐘的檢查,卻覺得度秒如年,醫師打破沈默:再做MRI進一步檢查吧。

應該變臉了,因為他馬上接著說,只是謹慎起見,不要想太多。

我苦笑,怎麼不想太多?三年前,才負責過MRI啟用宣傳活動,淺薄的醫學常識告訴我,這可是檢查的終極重裝備,通常用來檢查疑似惡性腫瘤,如果診斷上不需要,醫院動用如此高貴儀器,是拿不到健保給付的。

至少可以確定,我的症狀是非典型表現,而這個非典型,背後玄機就大了。
   
這時候,已經不是疑慮,黑色世界又取代了現在的世界。
   
我望著醫師的眼睛,試圖尋找蛛絲馬跡,他指著螢幕上一片灰、黑、白色中閃亮著的紅點告訴我,紅點是血流,白色是脂肪,至於那片片斷斷的黑,不知是何物,且皮下組織增生物出現血流,是一種非典型表現。
   
果然!

然後,換成他專注的望著我的眼睛說,還是進一步檢查比較好。
  
沒有所謂被說服,我只能同意,因為,醫療太專業,我沒有足夠的知識或資訊判斷不遵從醫囑,我會發生什麼事,而我又需承擔怎樣的結果?醫療產業就是這麼奇特,你不需要挖空心思討好消費者,只要穿白衣服的人講一句話,消費者就會乖乖的照單全收,這是一個供給者強勢的產業。

    

回到門診,主治醫師徵詢意見,我只能點頭,不安已堆疊跟101一樣高,故作輕鬆的請醫師有話直說,穩重又安靜的醫師笑著說,不會這麼倒楣吧。

是啊,我想也是。眼前飄過一朵烏雲。

拖著沈重步伐,轉角排檢櫃臺小姐已經陷入一團忙碌,排好檢就丟下一句:圈起來劃紅線地方要簽名,然後塞給我滿滿一堆檢查單及同意書,啊,就這樣?不安的情緒還在波動,卻沒人能給我一個說法,就算是敷衍的藉口也好吧。
   
只能靠自己吧,孤單湧上心頭。
   
上網認真的收集所有跟頭部腫瘤相關資料。不是脂肪瘤,難道是顱內膜瘤?還是母神經細胞瘤?What?Why?How?When?不自覺的,嚴刑拷打自己一遍又一遍。
   
下班回家路上,思索著,該如何解釋,原本簡單的手術似乎越來越複雜。

原本以為可以聽到手術日期的老媽,卻聽到要再作『弄迸坑』檢查(MRI機器造型宛如太空艙,透過弧形艙體內的裝置運轉的磁區與體內顯影劑作用進行三百六十度攝像)後,臉色一沈,我知道,她的世界燈也暗了。
   
似乎,回到了原點,我該慶幸自己徵詢了第二醫療意見,還是學鴕鳥把頭埋進沙堆,傻傻分不清楚比較好?
   
Tip:
一、醫療資源分級制度,是全民健保本意,也是獨特之處。先從初級檢查做起,如無法判斷,再進階至功能較強大檢查儀器,如此可避免醫療資源浪費。但如果不想浪費時間或體力,經過一關又一關的檢查,也可基於自主健康需要,採自費支付,而不走健保,自費價格由各家醫院依成本設定,一次頭頸部MRI自費檢查價格普遍約一萬元上下。

二、健保給付制度,對高科技醫療設備例如MRI、PET/CT等,制訂明確的給付標準,包含適用的症狀、疾病、病人前一次治療或檢查期程間隔等,如果不符合健保規定,而醫院一時不察,讓病人採健保身份申報,又很『幸運』的被健保局抽審不給付,醫院就只能自行吸收成本。

健保局給付的是疾病治療需求,但如果你擁有預防保健概念,經濟能力又許可,一定會想定期高科技健康檢查,不過因為健康者不在給付範圍,各家醫院針對這種市場,推出各種自費高級健康檢查專案組合,以滿足不同族群的保健需求。

三、醫病溝通,需要醫生及病人配合,醫療從業人員應主動且鼓勵病人或及家屬詢問,面對病人的詢問,醫療從業人員應誠懇而詳細的說明病況、治療計畫、病情發展、藥物服用說明、可能的風險或替代方案等,下一次就醫時,不要害怕,勇敢的問出你的疑惑,正確而詳細的解說,是病人權利也是醫療從業人員的義務。聽不懂專業用語?你可以請醫師重複解釋,直到聽得懂為止。

台長: springtree
人氣(1,255)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 個人分類: 九百度的幸福 |
此分類下一篇:紀錄成長
此分類上一篇:病人週記之『遇見你』

(悄悄話)
2010-09-29 10:37:15
blue
續集呢?真是著急啊
2010-10-03 20:22:57
版主回應
好酒沈甕底
2010-10-10 09:47:24
嘉義人
注意健康,萬事都要以這個為第一喔
2010-10-09 20:19:01
版主回應
感謝提醒。
2010-10-10 09:47:5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