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5-23 23:46:25| 人氣1,4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雷聲若響 民主震醒──以身殉道的雷震(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1949年,雷震一家初抵台灣

● 見證台灣民主萌芽

清朝末年,康有為等人發動戊戌變法,提倡憲政維新,失敗後清廷官吏四處捉拿維新要犯,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看到苗頭不對,趕快跑了。唯有譚嗣同明知可跑卻不想跑,寧以自家生命來「殉」他「維新」的道。國府到台灣後,蔣介石以「民主憲政」為幌子,施行「半調子」民主政治,以鞏固蔣家萬世利益。雷震留日背景,長期身居黨政要職之學經歷,加上夫人宋英女士身居監察委員,若能如平常人般,見風轉舵、趨炎附勢,隨著蔣總統之口號鼓掌叫好,或退而「明哲保身」,默不作聲,仕途應大有可為。但他在蔣總統「政治改革」行動改弦易轍之後,卻仍堅持「自由民主」之道,建言恭請蔣總統回歸憲政體制,反對他三連任。對政府施政措施違反自由民主之處不斷加以提醒評論,更串連海內外精英,擬組織反對黨以完成其「憲政改革」大夢。終陷入蔣所布之天羅地網,被押解到新店軍人監獄(雷震非軍人),實現他以自己肉身「殉」他堅信的「民主」之道。

雖在黑牢,雷震並不因此氣餒,陸續完成約620多萬字的回憶錄與日記,對「自由、民主、人權」加以陳述記載,可惜被服從上級長官指示的獄卒焚燬。出獄後以年老之軀,完成《新黨黑皮書》回憶錄,繼續啟蒙推動「民主、自由、人權」理念。2003年他的家人更將他受十年冤獄之政府賠償金成立「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會」,聘請致力於民主、自由、人權之相關人士與學者擔任委員,共同推動台灣的民主人權活動,頒發獎學金,鼓勵年輕世代進行民主、自由、人權、憲政等相關學習與研究,讓雷震所推動之「民主、自由、人權」理念得以延續發揚光大。

綜觀雷震一生,雖處亂世卻願為國家之未來發展,人民之福祉,無懼無憂的推動民主自由運動。不為權勢所誘,更不為威權所屈,寧以肉身來「殉」他所信仰「民主憲政」之道。在台灣民主自由運動過程中,留下珍貴一頁。他的思想信仰,就如胡適先生於1961年饋贈給在黑牢中度過65歲生日的他之禮物;「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南宋楊萬里的「桂源舖」絕句)雷震啟蒙傳播的「民主、自由、人權」理念,如今已在台灣生根發芽成長,更成為各界遵循的「普世價值」。

台長: 台北光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