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5-22 18:17:56| 人氣27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为西北政法大学呼吁兼论中国大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作者:贺卫方 文章来源:贺卫方博客 点击数:298 更新时间:2009-5-20 12:15:36

作为中国法律教育重镇的西北政法大学,居然至今没有招收法学博士生的资格,实在是匪夷所思的事情。这一次又在疑雾重重的程序之下名落孙山,引发学校师生强烈反响,也是正常的反应。这样的违规之举如果得不到纠正,实在是对于那个一再标榜的“依法行政”的口号的嘲弄。

问题的要害在于,一所大学可否招收博士生,为什么要有政府决定?按说,大学自主办学,招生环节的自主是其中当然的内容。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放开来,任由大学自我决定,各大学一定会出现招生环节上的混乱。这样的质疑表面上看来不无道理,可是深入追究,却是无法自圆其说的。为什么一放开就混乱,还是因为我们的大学管理机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一所大学,无论是由于怎样的原因,招收不合格的学生,给学校带来的必定是声誉上的伤害,从而危及作为高等学府的学术地位和对于学子的吸引力,导致大学的衰落。我们的大学何以如此不珍惜自家的声誉,采取这样的自杀战术?果真我们的大学都是如此不堪信任,自虐自残,作为主管机构,教育部岂不是难逃其咎?

再说,大学不足信,教育部以及各省教育官厅就可以相信么?我想起一个传说,中国的一个林业代表团访问美国,看到森林密布,郁郁葱葱,代表团成员羡慕不已,问东道主:为什么你们的森林保护得这么好?东道主答曰:因为我们没有林业部!中国的教育之所以遭遇到如此困境,原因或许正在于行政管理部门本身的决策和管理的混乱呢。这些年来,我们眼看着教育部的那些决策是怎样把中国的教育一步步地往堕落处推下去:对学术研究资源的愈演愈烈的垄断及其造成的大学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越来越强烈的依附,在研究生招生环节上对大学主权的得寸进尺的侵犯,造假盛行、怨声载道的本科教育评估(据说还准备将评估扩张到其他层次的教育,让我想起钱锺书先生文章里提到的那个拙劣而勤奋的翻译家,糟蹋了一本书还不罢休,还列出一一堆作家,计划一一糟蹋),文科学报编辑上推广的怪诞莫名的所谓编辑规范,通过将大学进行三六九等地分级带来的大学官衙化的加剧……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有这样的教育部在,我们的大学假如能够跻身世界高水准,那真的属于太阳自西出、竹篮装满水、中国足球捧得世界杯一样的奇迹呢。

教育界有一个常见的说法:教育部乃是计划经济最后的一个壁垒。我想,这样的说法除了对于这家官衙决策本身的批评外,还暗含着一个重要的道理,那就是,教育的困境也要从市场经济的原理中获得解决之道。遥想上个世纪前期,大学在中国引进时间不长,却出现了很好的发展势头。这一点,每一个读过民国时期教育史方面的作品(例如著名史学家何炳棣先生的《读史阅世六十年》)的人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有品质良好的国立大学,有充满活力的私立大学,还有各具特色的教会大学。大学之间相互竞争,校长们都使出浑身解数提升大学教育的品质,为学术的繁荣、学生人格的独立以及国民文明水准的提高作出贡献。所以,那时候我们有那么优秀的大学校长群体,蔡元培、胡适、梅贻琦、张伯苓、司徒雷登、傅斯年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反观今日,我们的校长们居然沦落为一个个局级或括号享受副部级待遇的官僚,其间差距,真乃不可道里计也!

说起来也是令人不能理解。现任教育部长周济先生也是留学美国的海归派,作为纽约州立大学的博士,无论如何对于现代大学的理念也应该有起码的理解;教育部里的不少官员也都是博士硕士出身,我个别场合有机会接触交谈,一些人也是颇明事理的。为什么在他们的治下,大学的情况会如此不堪?为什么没有人反思一下,照这个样子折腾下去,中国的大学何德何能跻身世界一流?不仅如此,为官者应有起码的官德,那就是要为我们民族的未来负责。如果各位明明知道如此下去将使得我们的高等教育每况愈下,还要硬性推行,并且还拿一些冠冕堂皇的说辞作为幌子,那就实在是良知泯灭、天理难容了。

回到西北政法大学的申博问题。这所法学传统深厚、培养济济人才的居然至今没有法学博士生授予权,而东部的许多法学实力远远低于该校的院校却早已获得这样的资格,其间的不公平在法学界早已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也证明了这种由政府控制的招生许可制度长期以来就是不合理的。这次由陕西省有关部门所进行的操作程序缺乏起码的公开和公平,假如不尽快予以纠正,负面影响所及,不仅是西北政法大学一所学校,而且是整个西北地区乃至更广泛范围法律教育以及法治建设的未来。

因此,作为一个同行学者,自己不能不发出呼吁,表达声援——为着西北政法大学,为着中国高校的命运!

2009年5月19日





相关资料参考:

南方人物周刊:西北政法大学校长“维权”
公文造假,按照国外的刑法是要判刑的,叫伪造公文罪,很严重。一些学校用假材料,政府还要去包庇它、支持它,我们完全不能理解

3月31日,天涯论坛出现一篇帖子:《西北政法大学教授抗议陕西申博评审“暗箱操作”》,称“此次评审的程序完全不透明,事先对各竞争大学的实力情况没有任何公示。而21名专家的遴选标准、遴选程序等,也没有任何通告。且有证据表明,事先某大学竟然拿到了专家名单,而西北政法大学却完全蒙在鼓里!”

这次“博士学位点评审”被认为是“最后的机会”,按有关规定,国家在2015年以前,将不再授权。而西北政法本来志在必得,他们认为他们的“硬指标”远胜过其他参评学校。现在“遭遇‘暗算’,莫名其妙地‘出局’”的后果,将使西北政法“一蹶不振,接下来人才流失、法学教育研究萎缩”。

教授们迅速发起抗议活动。他们步行到省政府的行动被称为“教授散步”。4月23日,他们又发起“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位授权评审制度研讨会”,虽然一再声称是“学术讨论”,事实上也提出了体制上的深层问题,但批评的锋芒所指是明显的。而这一天,校长贾宇先生并不在校了。

在我国的大学体制里,校长既是教学管理者,也是行政官员。省属大学的校长,其级别相当于厅级干部,是通过省里相应的干部任命程序任命的。而一个省的学位委员会,是省政府领导下的部门。陕西省学位委员会的主任,是陕西省一位副省长。

“西北政法博士学位授予点事件”暴露了我国大学学位授予体制的问题。在此事件中,校长是一个关键人物。在徐州师范大学的类似事件中,当矛盾到了“教授停课”的关键时刻,校长对教授的要求,就跟市政府的要求一致了。到本刊发稿时为止,西法大的事件僵持在一个必须由官方首先做出反应的时刻:在法定的时间内,答复校方的行政复议。

而舆论正密切注视事件发展,4月27日,《人民日报》相当例外地发表了关于此事件的长篇“问题报道”。于此,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先生接受了本刊的专访。

“伪造公文罪,很严重”

人物周刊:教育部为什么要把学位授权评审“下放”给地方?

贾宇:按照相关文件的说法是:加强省一级政府在学位授权布局中的统筹功能,因为到底需要发展哪些学科,当地政府是最清楚的。但这权力下放就等于是矛盾下放。因此当由国家学委办(国务院学位委员办公室)统筹此事时,各地高校竞争激烈。

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国家博士授权规模非常,培养博士的数量在世界已经是数一数二了,所以国务院学委办要进行控制。所以在这个规模控制的前提下再下放权力,导致竞争更加激烈。

人物周刊:你们学校的师生对“评审”反应激烈的时候,你的表现是什么?

贾宇:当天晚上知道结果之后,我感觉不可思议。我第一时间去核实,向教育办的领导反映。当天晚上,我马上在学校召开了党委会部署工作,首先是要安抚老师、学生在知道结果后会产生的“不良情绪”。

第二天下午,就开始有一些老师呼吁在30号早上去政府申请撤消不合理的决定。于是,我们又召开紧急会议,让各学院党委书记深入到学生里面做工作,使“散步”的老师减少了很多,几乎没学生参加。在去政府的路上,我们书记是一路做工作,有些教授是半路劝回来的。事情传得很快,省教育厅、省司法厅马上来电话。

人物周刊:但看来30号以后,学校的情绪还是一直不稳定。

贾宇:由于我们稳定工作做得即时恰当,给老师做思想工作,政法大学更应该懂法,严格按照程序走。我们向(省里的)学位委员会提出核查资料,要求公示每个申报大学的材料,大家互相监督,这是必须的,从程序上就应该是这样!

人物周刊:作为校长,你能保证您的学校的材料是真的吗?

贾宇:这是我们敢负法律责任的。而有些学校就不一定经得住考验。这种材料造假属于公文造假,按照国外的刑法是要判刑的,叫伪造公文罪,很严重。所以这里一些学校用假材料,政府还要去包庇它、支持它,我们是完全不能理解的。

人物周刊:如果最终的结果不是在真实的材料基础上得出的,你怎么办?

贾宇:其实当材料上报之后,专家评审之前,学位委员会就应该公示。如果这件事情不能合法处理的话,我们打算自己公示材料,把各大学的材料贴到网上,让大家来评哪个学校强大一些。只要稍微有点良心的人都应该评得出来。

人物周刊:你们要求材料公示之后,学委办怎么做?

贾宇:在若干学校提反对意见、要求公示材料的情况下,学位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8所学校重新填报材料。

如此,我们觉得有希望了。于是我们学校的工作人员就连夜赶材料,几乎三天三夜没有睡觉,志在把材料按照新标准做到无懈可击。4月13号下午,13位学位委员(不到半数)召开了第二次会议。会议之后学位委员向我们通报说:维持此前的决定。这样,材料也不公示了,坚持错误。

人物周刊:第二次会议后,你是怎么反应?

贾宇:我们就彻底被激怒了。包括我在内的若干学校的校长表示不能接受,非常愤怒。我感觉被忽悠了,一个行政部门就是这样尊重大学校长的?

当时我对他们说,如果不懂怎么依法行政,这是水平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出尔反尔、言而无信就是品德问题,是完全不能理解的。

回到学校,我就决定按照法律规定向政府提出行政复议,认为学委会所作的行政决定是错误的,其程序违法,结果不公正。而省政府法制办也受理了我们的申请。现在整件事就处于这个阶段,调查机制已经启动,会在一定的时间给予我们答复。

“我可以告省政府”

人物周刊:猜想一下可能的结果?

贾宇:我认为政府有能力纠正错误。(省里)学位委员会的行为显然违法。评审到了上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仍然要接受审查。

对于这件事情,我个人是这样认为:是非是一定要讲的,违法是一定要纠正的,否则这就是我们这些法律人的失职。因为如果牵涉到一个政法大学的行政都不是依法行政,而是个别人在操纵,那我们国家的法制建设还有什么希望?

人物周刊:你认为纠正的“成本”是什么?

贾宇:成本就是政府的有关部门承认错误,承认错误对有关部门来说很难,但我们一定要他们来纠正错误。

人物周刊:毕竟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能不能假设要你必须接受这样的结果?

贾宇:我不相信会有哪个领导会不讲是非、不讲合法违法就简单地“压”我,我不相信会有那样的领导站出来。,现在我在进行行政复议,他必须回答我,要么维持,要么纠正。

人物周刊:如果是维持呢?

贾宇:我可以起诉。学委会是政府机关,我可以告省政府。

人物周刊:但是你身为校长,一个厅级干部,愿意告省政府吗?

贾宇:一个校长怎么会是一个厅级干部呢?大学校长就是学者,责任是办好大学。厅长是行政头衔。不论别人怎么看,我个人不认为我是一个厅级干部。如果要我“下课”,这完全由政府决定,可以的。我本来就是一个学者,我不做校长不见得对我是一件坏事,我可以好好搞我的教育,我可以成为一个非常合格的教师、学者。现在虽然做了校长,我还是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因为我不能离我的专业太远。

另一方面,我不认为一个为了学校事业发展而发表意见的校长该被撤职。

人物周刊:如果政府通过其他渠道“劝告”你,你会怎么办?

贾宇:我不是代表我个人,这件事情不是我个人的,是学校决定的。维护稳定是校长的责任,我会稳定学校,不能让教师停课、师生上街(游行)。否则是不对的。

人物周刊:但起诉政府是个“严重的问题”,会出现难堪的局面。

贾宇:不严重,其实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是很正常的事情。

人物周刊:假如“纠正错误”,那现在已经入选的学校,他们会怎么样?

贾宇:至于对那些已经入选的学校,我觉得他们应该接受通过合法程序做出来的决定。包括我们,如果是按照合法的程序做出西北政法大学不够条件入选,我们也是会接受的。我们不能接受的是,由于违法的行政,在虚假事实上做出的决定。

人物周刊:你不怕伤害到人际关系吗?

贾宇:首先我不是针对人,我讲的都是工作,都是道理,都是法律,我个人不会觉得对自己有人际关系上的伤害。但如果别人觉得我得罪了他,那是他的事。

人治往法治的转变本来就是一种斗争,当中牵涉到很多人的利益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国家建设法制国家那么难。因为不按法律办事,对某些人是有好处的。人治会导致权力的腐败,所以国家强调法治。权力要受到监督,肯定会让一些人不高兴。

人物周刊:你认为这到底是一个什么事件?为什么国外没有出现类似的现象?

贾宇:行政化是学术的天敌。我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行政化、学术行政化。最近两会有委员表示,教师教案要上交有关部门检查,这简直就是“教鱼游泳”。当然,政治方向我们是要把握的,但行政介入不能到具体的教育环节。在国外,只要学生觉得哪个学校够条件就可以报读该学校,学校不需要审批博士授予点,只要学校能招到博士就能带博士。

人物周刊:你的意思是,这些问题是“管”出来的。

贾宇:绝对是。我们学校的教授在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带博士,就是在陕西本校不能带博士,这能说是我们老师水平不高吗?我们学校在国家社科项目的承担连续两年排名全省前三位,这能说我们的科研水平不行吗?事情原委就是,国家分指标,指标到了省里,又不给你,学校自然就不能发展了。


台長: yuluoke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