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1-20 18:39:09| 人氣2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原《新观察》杂志主编戈扬在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原《新观察》杂志主编戈扬在纽约辞世
2009-01-18
旅居美国的原《新观察》杂志主编、中华学人联谊会创始人戈扬18号凌晨在纽约法拉盛医院病逝,享年94岁。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八九民运领袖、中华学人联谊会会长王丹18号发布的讣告说,戈扬是一位理想主义者,是“在八十年代的社会转型中曾经为中国的进步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物之一。

著名学者郭罗基对老朋友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他说,戈扬早年是天真的理想主义者,晚年有幸在自由民主的美国找到归宿:

“戈扬,我们是老朋友了。我对她印象最深刻的,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生追求美好的理想。当年,她追求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比起我们同时代的人来说,她比我们更天真。我记得她有一篇散文写了这么几句话:共产主义天堂实现了,人们将不会哭。哭是笑得太厉害了,笑出了眼泪。早年,她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五七年被打成右派以后,她经过痛苦的反思,她说:现在的共产党不是我们当年参加的共产党了。最主要的是中国缺乏自由民主,后来到了美国,她就说:我们所追求的自由民主想不到在美国得到了。我们年轻的时候也没有少喊打倒美帝国主义,她说美帝国主义没有被打倒,我自己成了美帝国主义分子了。她觉得她所追求的自由民主在美国实现了。”

记者:“她原来是《新观察》的主编,她逝世的消息如果传到中国,当局估计会有什么反应呢?”

郭罗基:“我估计官方会沉默,不会有什么反应的,像刘宾雁去世以后,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就想让海外这帮人被人们遗忘掉。”

郭教授也提到戈扬-司马璐夫妇创建中华学人联谊会一事:

“当时是司马璐做寿,朋友们送了一点钱,她觉得这个钱要有一个好的用处,所以就想拿这个钱来做一点好事,给海外学人展开活动提供一点便利条件。”

旅居纽约的民运人士刘念春也回顾了他所了解的戈杨的心路历程;他说,戈扬对共产党的幻灭在中国知识分子中颇具代表性:

“戈扬的转变反映了三十年来知识分子想找出解脱的办法。她那会儿向往革命,加入新四军,去了延安。到五七年,因为言论被打成右派,在文化大革命对共产党又有了认识,她彻底告别共产党还是在六四。六四的时候,她终于对共产党有了全面了解。实际上,戈扬的思想转变代表了知识分子的一个心路历程,代表了一些知识分子对共产党的认识的转变过程。她这种认识很彻底。在《开放》杂志、《北京之春》上,我看过她写的评论。她彻底地告别了共产党。像刘宾雁和戈扬真正认识了共产党的本质面目,共产党对他们是不能容忍的。这从不让他们回国,也看出了这一点。”

记者:“能不能说说她的先生司马璐?”

刘念春:“司马璐,他们是青梅竹马,从小就认识。之后到了延安,司马璐对共产党认识很早,到延安一年多,对共产党就认识了。那个时候就脱离了共产党。戈扬出国之后来到美国,和司马璐重新见了面。”

中国学人联谊会的讣告表示将考虑设立戈扬基金,作为对这位“书写过中华民族历史的人物的纪念”。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打印本文 电邮本文

台長: yuluoke
人氣(24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自由民主人士 |
此分類下一篇:王丹: 戈扬将永获景仰与敬佩
此分類上一篇:江棋生: 狱中“互联网”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