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5-08 02:28:07| 人氣19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柏杨对中国人权的关注 (王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柏杨对中国人权的关注 (王丹)
2008-05-06

(文章只代表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不久前因病逝世,各界悼念文章很多,但是大多基于他的写作以及对台湾人权问题的关注。其实,台湾文化界有 几位的影响力是走出台湾,施于大陆的,社会评论如龙应台,诗歌创作如席慕容,音乐作品如罗大佑等都是代表。而开先河者,当属刚刚去世的柏杨先生。

1988年是中国大陆思想启蒙运动如火如荼的年代,各种思想理论层出不穷,但是来自西方的居多。而比较特殊的就是来自台湾的柏杨先生。当时我还是北京大学 的一年级本科生,也是思想启蒙运动的直接受益者。我仍然记得,柏杨先生那本《丑陋的中国人》在大学生中洛阳纸贵,大家对于他的嬉笑怒骂的风格特别有亲近 感,尤其是对他的关于中国文化是“酱缸文化”的评论更是无不倾倒。其中的历史背景是:八十年代的中国思想界,主流思想就是反思中国文化对于现代化的阻碍作 用,重新检视“全盘西化”的历史意义,柏杨先生的观点很快成为文化讨论中的一面旗帜。

那年柏杨先生第一次踏上中国大陆的土地,行程之一是到北 大参观。学校当局忌讳他的犀利言论,不愿意扩大他的影响,特意安排了一场很小范围的座谈会。我有幸参加了那场座谈会,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柏杨先生。记得那次 座谈会上,大家提出的问题几乎都是围绕中国的文化复兴和政治改革等热门话题,可见当时大家对柏杨先生的观点的重视。一直到今天,当柏杨先生去世的消息传到 中国大陆的时候,网络上还出现了题目为《柏杨先生走了,中国人却依旧丑陋》这样的文章,可见他的思想对大陆的影响穿透了时间,绵延久远。

柏杨 先生在台湾以捍卫人权著名,但是在台湾可能不知道的是,他对人权问题的关注也延伸到了中国大陆。 1999年我第一次来到台湾,当时有人提议去拜访柏杨先生,我那时觉得先生八十高龄,听说身体也不是很好,因此不想打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听说了以 后,在夫人张香华老师的陪同下,居然亲自来到我住的饭店看我,让我受宠若惊之余也十分感动。因为我知道,他来主动看我是因为我参与“六四”的背景,他对中 国的民主与人权状况的关切由此可见一斑。

更少有人知道的是,柏杨先生对大陆人权状况的关注也落实到了行动上。 1989年六四事件爆发,海外中国人权运动人士在纽约成立了“中国人权”组织,柏杨先生慨然应允出任理事会理事,与现在在东吴大学任教的黄默先生是唯二的 来自台湾的理事会成员。八年以前,旅居纽约的华人历史学者司马璐先生成立“中华学人联谊会”,集结了一批流放在美国的中国知识分子,柏杨先生也在司马先生 力邀之下担任理事至今。前年我接任会长,本想找机会请示柏杨先生如何推展会务的事情,结果如今也成了无法完成的心愿。
在台湾经常听到有人讲,面对大陆,台湾无力发挥影响。这种看法的错误,从柏杨先生对大陆文化发展,政治进步以及实现启蒙方面的影响力就可以得到证明。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王丹)



打印本文 电邮本文

台長: yuluoke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