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3-20 02:55:45| 人氣1,4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叶永烈小说:毛主席重返人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书名】毛主席重返人间 (可在线寻找下载)
【作者】叶永烈

  《毛泽东重返人间》是一部笔调幽默的政治幻想小说,故事讲述了在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里躺了二十多年的毛泽东,在一个冬夜突然复活,他目睹了改革开放后新的中国的光怪陆离,他会晤了垂暮的华国锋、见到了关在狱中的江青、与老朋友赫鲁晓夫展开辩论。毛泽东还读了《邓小平文选》,并与邓小平和江泽民作了长谈。由于作者对于党史及领袖人物的熟知程度,在这部幻想小说中,叶永烈作了一番并非完全不可能的假设与猜想。
我的小说《毛泽东重返人间》
叶永烈
最近,我在港台两地推出长篇政治幻想小说新著《毛泽东重返人间》(香港版书名为《毛泽东复活》),引起诸多读者的提问:"叶先生,您也写小说?"
一连多年埋头于重大政治题材的纪实文学写作,使我感到过分劳累与单调。已经很久没有写小说的我,忽然重新写起长篇小说来,一气呵成了近三十万字的《毛泽东重返人间》。用调侃、幽默的笔调写这部长篇小说,使我沉浸在愉快的写作气氛之中,没有写重大政治题材的纪实文学那种"戴着脚镣跳舞"的沉重感。
早年,我曾经写过许多小说,在《收获》、《人民文学》、《上海文学》这样的中国名牌纯文学刊物上发表。
后来,我转向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的长篇纪实文学的创作,接连推出上千万字的纪实文学作品,以至在读者中形成了"叶永烈=纪实文学作家"的局面。
我写这部《毛泽东重返人间》的灵感,产生于一九九三年毛泽东一百周年诞辰之际,我又一次前往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当我的目光注视着躺在水晶棺中的毛泽东遗体时,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倘若毛泽东活了过来,走出毛主席纪念堂,重返中国,将会是怎样的呢?他会怎样看待今日中国——毛后中国,邓后中国?他会不会大声呵斥今日中国是"资本主义复辟",会不会咒骂今日中国共产党是"现代修正主义"吗?他将如何评价粉碎"四人帮"?他将如何看待华国锋下台?他会如何对待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又怎样评价江泽民?……
当我走出毛主席纪念堂,面对外面灿烂的阳光,我就确定了要写这部长篇小说,书名就叫《毛泽东重返人间》(台湾版书名为《毛泽东重返人间》)。
后来,我在读《邓小平文选》时,读到一九八六年九月二日邓小平《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内中华莱士充满想象力的提问,使我深受启示。
华莱士问邓小平: "您说过,您要活到一百岁,然后可以去见马克思,到那时候,马克思旁边可能还坐着毛泽东,他们可能对您说些什么?"
华莱士还问:"毛泽东逝世已经十年,他对现在的一些事会怎么看?现在的领导人主张致富光荣,主张个人幸福,允许私人办企业。准备搞政治改革,人民有了言论自由,这一切同毛泽东的主张都不一样,毛泽东会怎么看?"
邓小平面对华莱士的问题,没有正面给予答复。然而,我想,我要写的《毛泽东重返人间》,正是回答华莱士的问题!
毛泽东去世之后的中国,被称为"毛后中国"。从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毛泽东去世到现在,"毛后中国"发生了巨变。这巨变不仅仅是经济的巨变,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的巨变。《毛泽东重返人间》便是以毛泽东的视角来看"毛后中国",来看改革开放的中国,来看邓小平的中国,来看江泽民的中国。毛泽东重返人间,毛泽东对于"毛后中国"的巨变不仅仅是表示惊讶,更重要的是发生思想观念上的剧烈碰撞。在我看来,毛泽东重返人间这不仅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而且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的政治巨变、思想巨变、经济巨变、文化巨变。
我开始构思《毛泽东重返人间》,开始构思这部长篇小说的故事"框图"和人物设计。 YGoF(x*T K
在这期间,有过多次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我准备写什么新作时,我只能闪烁其词:"我在准备写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部与众不同的小说,是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反映中国当代的现实生活。"
我还说:"我正在准备写我自己想写的作品。"
记者们喜欢追根究底,问我所写的是什么小说。我含糊其词,说是一部"幻想色彩浓厚的小说",说是一部"黑色幽默派的政治小说"。我明白,我一旦说出《毛泽东重返人间》这一书名,马上就会在中国文坛上引起震动!
正因为这样,《毛泽东重返人间》在整个酝酿过程中,处于严格"保密"的状态。知道这一构思和写作计划的,只有我的妻子而已。
应当说,我在"三度空间"的多方采访,使我有了更多的比较感。所谓"三度空间",就是指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中国是当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仅存的惟一的社会主义大国;美国是当今最大、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俄罗斯是当今从社会主义蜕化为资本主义的最大的国家。穿梭于"三度空间",那种强烈的反差,使我对写好《毛泽东重返人间》有了许多感悟。北京是我去得最多的地方。我曾经被上海的文友们称为"半个北京作家"或者"上海的北京作家",因为我的采访对象—那些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们,几乎都集中于北京。我熟悉北京的红墙,我采访过诸多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内中包括毛泽东的政治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陈伯达,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央警卫局局长张耀祠,毛泽东的机要秘书高智、罗光禄,刘少奇夫人王光美,陈云夫人于若木,张闻天夫人刘英,王稼祥夫人朱仲丽,胡乔木夫人谷羽,毛泽东儿媳刘松林,等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跟我谈起毛泽东。
在莫斯科红场,我步入列宁墓,见到躺在水晶棺里的列宁。我也在克里姆林宫墙根见到了简朴的斯大林墓。我还在莫斯科郊外的新圣女公墓里,拜访了赫鲁晓夫墓。站在他们的墓前,我想起正在酝酿中的《毛泽东重返人间》。
我一次次来到美国。在美国旧金山的小岛,在那样安静的地方,我和妻每天漫步于海滨。大洋彼岸就是中国,就是上海。在这样毫无干扰的地方,我开始往手提电脑中输入我的关于《毛泽东重返人间》的构思: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里躺了二十多年的毛泽东,在一个冬夜忽然复活了,重返人间!他经过化妆,戴上长长的假发,粘上络腮胡子以遮住下巴上那颗显眼的痣,他穿上今日大陆最流行的"唐装",以书法家"文润之"的身份接近各色人等。他住入高干子弟、拥有林肯豪华加长车和多套豪宅的房地产大老板家中,见识今日中国的亿万富翁的豪华生活,他也来到胡同深处与打工仔、下岗工人以及残疾人聊天,他甚至还结识了在"毛后"出生的新一代——"新新人类",他目击了"毛后中国"的光怪陆离,通过"毛眼"展现了一幅中国当代社会的《清明上河图》。
他不断做梦,在梦中会晤了已经垂垂老矣的"接班人"华国锋,见到了关在狱中、怨气冲天的江青,跟"老朋友"赫鲁晓夫展开辩论,与"老对手"蒋介石回顾往事。当然,最使毛泽东高兴的是在梦中见到获得博士学位的嫡孙毛新宇以及在梦中回到故乡韶山。他甚至读了《邓小平文选》,跟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以及"总工程师"江泽民作了长谈。他还被那位以提问泼辣而著称的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追踪,作了专访,回答她关于"毛后中国"的一系列问题……
由于小说的特色便是虚构,我通过虚构展开种种有趣的故事和场景,这是任何纪实作品中所无法展现的,而我在小说中却可以依照历史的逻辑和人物的性格写得活龙活现。
在《毛泽东重返人间》中,通过毛泽东的所见所闻,既有,也有大杂院里的残疾人,下岗工人,打工仔,还有 "新新人类",等等。
所幸的是,毛泽东本人是一个谈吐幽默、博识广闻的人,因而《毛泽东重返人间》也相应充满幽默感、历史感。
关于《毛泽东重返人间》的"属性",是最使我困惑的:说是"黑色幽默派小说",不完全是;说是"政治幻想小说",也不确切;说是"科学幻想小说",并无科学可言;说是"梦幻小说",倒也可以,只是"梦幻小说"内容通常荒诞怪异,而《毛泽东重返人间》是一部严肃性作品。在我看来,还是以"小说"一言而蔽之吧。
其实,我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写了类似的小说《巴金的梦》(又名《"文革"博物馆之梦》),这篇小说描述了巴金关于"文革博物馆"的梦。这篇小说在中国大陆被多次退稿,压了三年,最后于一九八八年在四川一家并不引人注目的刊物上发表,却产生了巨大的震憾力,不仅被北京的《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而且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一九八八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选》。后来,这篇小说连载于香港《争鸣》杂志,并被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电台配乐广播。
令我感到遗憾的是,像《毛泽东重返人间》这样的作品,尽管是小说,尽管小说的特性就是虚构,然而在当代中国大陆几乎没有出版的可能性。正因为这样,我只能把这部长篇小说,交给港台出版社印行。
随着《毛泽东重返人间》的出版,会不会引发一系列的"重返人间"出版热呢?比如,写一部《蒋介石重返人间》,描述蒋介石重返人间,惊叹国民党成了台湾的在野党,而陈水扁的民进党居然执掌台湾大权……又比如,写一部《斯大林重返人间》,斯大林惊叹苏联解体,苏共解散,东欧易帜,资本主义复辟……笔者正在创作《蒋介石重返人间》和《斯大林重返人间》,以与本书组成"重返人间三部曲"。
二○○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于美国旧金山

台長: yuluoke
人氣(1,46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公民图书馆 |
此分類下一篇:观察电子书屋下载书目和网址
此分類上一篇:李锐:《中共创始人访谈录》序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