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6-09 09:56:49| 人氣1,6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參修應識之法要(續-27)─中道實相之禪修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參修應識之法要(-27)─中道實相之禪修

諸法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邊,圓融無礙,即名「中道實相」。 

中道實相之意義

中道即實相,實相即中道,如來不住苦樂兩邊,常行中道。禪宗祖師云:「有佛處不得住,無佛處急走過」。儒家云:「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一般人無不生活在喜怒哀樂之中,無時不在明暗、動靜、苦樂、禍福、得失、是非、善惡、美醜、欣厭、取捨 等兩邊中討生活。都是生存在虛妄不實的夢境中,從未與中道實相
過頭、見過面,故稱凡夫俗子。

簡單說,實相就是指吾人當前一念心性,實實在在的心境。若起善念是光明相,起惡念是黑暗相,在無聊的時候,是癡呆相,落入無記的夾縫中,是無明業相。以上都是夢境,善念是美夢,惡念是惡夢,其於皆是糊塗夢。實相不是作夢的境界,是智者心性的現量。要想解脫人生的苦惱,必須超越兩邊的虛妄夢境,而安住在善美的實相之中,所以實相是人生之最高理,是修行者所追求的最終目標。 

如何修中道實相觀

佛法云:「修空觀斷見思惑,證一切智,成阿羅漢果。修假觀斷界外塵沙惑,得道種智,證菩薩果。修中道實相觀破無明惑,得一切種智,三智圓明,證佛果。」所以修中道實相觀,在修行的方法上,是最上乘止觀法門。《涅槃經》云:「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只要信心堅定,不高推聖境,不自處凡愚,迷即眾生、覺即菩提的道理,不起妄念、不落昏沉、不住無聊、不入無記等幻覺,了了分明,如如不動,常寂常照,行住坐臥不離當念,保持無念、無住、無相、無
的心性,即是中道實相觀。

此種實相心境,即戒、即定、即慧,是一如的,能延持不斷,動靜閒忙、明暗順逆等外境來時,皆不昧此心,即成無功用行,等到定慧功深,因緣成熟時豁破無明,即證如法身,無明分分破,法身分分現,至無明漏盡,究竟圓滿成佛種智。 

大乘中道

所稱的中道係指有別於常見外道的常邊與斷見外道的斷邊,即法界實相不落於任一邊,非兩邊。故如執著此中道即非中道,因執著有之一邊故。法界實相雖不落空有兩邊,然亦不離空有二邊。佛的中道有二乘的中道與大乘不共二乘的中道。

二乘的中道依五陰十八界的有兩邊而說離兩邊,意即因有五陰十八界,故必有如苦樂、來去、空有、生滅、垢淨、增減、生死、有無、....種種相對的兩邊,離此兩邊即是二乘的中道,意即將滅(五蘊、無明)止生入涅槃即無兩邊。二乘的中道又可分聲聞菩提的中道及緣覺菩提的中道。

聲聞菩提的中道以五蘊本,依四聖諦、八正道即可斷五蘊十八界的我見我執,無五陰十八界即無依其而有的兩邊。故聲聞菩提的中道亦有八正道的說法。

緣覺菩提的中道則依緣起則有緣滅則無本,故斷緣起有(無明)的一邊即離有無的兩邊。

大乘不共二乘的中道亦可分三:

一者依如來藏之體性的本無兩邊故永不落兩邊的中道(如如來藏心體的不生不滅、不增不減、非斷非常、...等等)

二者依如來藏的體性與其所生的萬法和合運作而言的中道。意即萬法雖有兩邊然如來藏的心體依然永無兩邊,故言如來藏與萬法非有兩邊非無兩邊,例如:非有變異非無變異、非有苦樂非無苦樂、非有貪瞋非無貪瞋、...等等之中道,

三者以一切諸法攝歸如來藏而言一切法皆是中道,正如《法華經卷二》〈信解品〉所說的「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亦無滅,無大亦無小,無漏亦無」。

大乘佛中的中道,如八不中道或佛性等的說法,都是在闡述以人人原本具足第八識如來藏本的佛性、中道性,唯第八識如來藏恆具諸中道性,故能大乘佛法中一切中道所說之本。 

聲聞乘的中道

《中阿含經》:「五比丘,當知有二邊行,諸道者所不當學:一曰著欲樂下賤業凡人所行,二曰自煩自苦,非賢聖求法,無義相應。五比丘,捨此二邊,有取中道,成明成智,成就於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覺,趣於涅槃;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是謂八。」

聲聞道的修行者應行離五蘊苦(苦行亦然)樂兩邊的中道。聲聞者因有五蘊即有生死、空有、苦樂、貪厭,...等等兩邊的煩惱。眾生的諸煩惱皆因有五蘊我故,若無五蘊我即無諸煩惱如生死的兩邊而得解脫。反之若貪著五蘊十八界中的任一法,即落於有之一邊即非中道,即是流轉生死煩惱之本,與解脫道不相應。故聲聞行者應觀五蘊的無常、苦、空、虛妄並進斷五蘊十八界的貪著、依四聖諦、八正道即可斷我見、我執趣於涅槃。此依五蘊的有兩邊而離兩邊的中道的一個例子。 

緣覺乘的中道

《雜阿含經》:「我若答言有我,則增彼先來邪見;若答言無我,彼先痴惑,豈不更增痴惑?言先有我,從今斷滅,若先來有我,則是常見,於今斷滅則是斷見。如來離二邊處中說法。所謂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起故是事生。謂緣無明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

依於「此有故彼有」的思惟,而知煩惱之根本,再依「此滅故彼滅」的思惟,而知依因緣法而斷生死煩惱之法。依「有無」兩邊而離兩邊的中道。例如:依十二因緣觀的緣起則有緣滅則無的有無兩邊而斷有無兩邊即是緣覺乘的中道。故緣覺乘斷我見與我執的無明,即可斷生老病死之煩惱,唯餘本際 (涅槃、如來藏)常住,即可出離三界的流轉生死。 

大乘佛的中道

大乘不共二乘的中道,是以心如來藏的本來自性淨心體本,親証如來藏即是明心,明心即能現觀如來藏心體中的諸中道性,如來藏心體從不與六塵相應,不與六塵相應即無六入,即無五蘊十八界的苦樂、善惡、生滅、常斷、動靜、通塞、濁、麤細、貴賤、違順、明闇、動靜....等等相對的兩邊。如來藏心體雖永無兩邊,兩邊卻如來藏所含攝,意即如離如來藏即無兩邊的存在。故如來藏非有兩邊非無兩邊。

另如來藏心體亦有能生萬法的體性。 親証如來藏者能現觀如來藏本無兩邊的中道,亦能現觀一切法皆是中道,一切法皆因如來藏而有(即如無如來藏即無一切法)故。

如來藏與萬法兩者和合運作故能現非我不異我(非一非異)、不垢不淨、不斷不常、不來不去等等之中道。故唯親証如來藏者方能實了知大乘佛的中道義。未親証者唯能以意識思惟憶測想像之,不能現觀並如實了知其實義。例如,「自性淨心而有染難可了知。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煩惱所染亦難了知。」 意即未証悟者對自性淨如來藏心的不垢不淨的中道難可了知。故知如來藏心體雙俱不離淨、染兩邊,卻也不墮淨、染兩邊。大乘佛俱有無量無數的中道皆因如來藏的體性故。

修學中道的觀行謂之中觀,根源自龍樹《中論》,中觀學派以中觀立宗。中觀派的中道觀,又稱八不中道,語出於龍樹所造《中論》頌文之中。「八不」的內容,即是「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
離兩邊的中道是《般若》經中非常重要的智慧。世間的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的戲論,無常生滅、苦、空,都不離生與滅,不是斷即是常,只有般若實相才是不一不異,亦沒有去來的中道。
 

龍樹菩薩《中論》中的中道論述有: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此即一般學佛人所稱八不中道。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若一切皆空(空無),無生亦無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若一切不空(實有常住),則無有生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意即若無如來藏,則一切皆空與不空皆有無四聖諦、無三寶、壞因果、壞罪福、壞世俗法之過失。故實相(空義如來藏)與一切法非空非不空。

「若我是五陰,我即生滅,若我異五陰,則非五陰相。」我是五陰與我異五陰皆有過失,故如來藏我(常樂我淨的我)與五陰非一非異。及「諸法實相(如來藏)中,無我非無我。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靜如涅槃。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皆是《中論》闡示中道的例子。

《大智度論》中的中道:「非有亦非無,亦無非有無,此語亦不受,如是名中道。」意即不墮有、無兩邊,亦不離有、無兩邊,亦不執受此語。

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有及非有二俱遠離法相所攝實性事。是名無二。由無二故說名中道。」

《大乘起信論》: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常恆究竟。從無始來本性具足一切功德。……。本性淨心義。常樂我淨義。寂靜不變自在義。如是等過恆沙數非同非異不思議佛法無有斷。依此義故名如來藏。亦名法身。」

唯識學派主張三界唯心(如來藏),萬法唯識。如來藏與萬法和合運作即現非一非異的中道,例如:《雜阿含經》:「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如實知;受、想、行、識亦如是。」即是此意。又如七識妄心於萬法起貪瞋時,心如來藏心體仍然是沒有貪瞋的心行,故如來藏與七識妄心非有貪瞋非無貪瞋,有貪瞋亦無貪瞋。非俱非不俱之中道。又種子(識種、業種、無明種、習氣種子等生現行現行薰種子。 故種子有變異如來藏心體自性淨永無變異此即是如來藏心雙俱不離變異(因種子可以被薰習改變故)與無變異兩邊,卻也不墮有變異與無變異兩邊的中道性例子。 

親證中道實義者,彼人就是證道者、示道者、說道者,可以在佛法中引導大眾的修學。因一切法依如來藏直接、間接而有,故凡以如來藏本的一切法之義必無相違。故龍樹菩薩的中觀學派、唯識學派及如來藏學派所言的中觀必皆相符,皆以如來藏心體的中道性本故。

如來藏心體常住永不壞滅,而其心體所持之有漏法種因薰習而有變異,故如來藏心體雙具常與無常,卻永不墮於常或無常的任一邊。又如來藏心體的如性永不變異,故稱(常樂我淨的我,勝義有非世俗有我),此如性即是人我空(人無我)及法我空(法無我)所顯之實性,故稱無我(勝義空性非世俗之緣起性空)。故如來藏心體的如性雙具我與無我、空有無二之性,永不落斷常二邊之中道。

《六祖壇經》:「何期自性(如來藏)本不生滅,。」即謂親証心如來藏者即能如實知自性(如來藏)本無生滅的兩邊之中道性。

《心經》:「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及「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即是闡示心如來藏體性俱諸中道性中的一些例子。

《大般涅槃經》記載中道指眾生所本有的佛性,具有不來不去、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斷不常、不一不異、非俱非不俱、非有非無的中道性。

中道者名佛性,而「佛性」常恆無有變易,眾生都因被無明遮覆的緣故,所以不能得見「佛性」。


 
                禪宗的中道實相觀要如何觀呢?

「現前一念本自淨、本不生滅、本無動搖、本自具足、能生萬法,這就是心,這就是佛心!

當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雖然不離心,不過,這對不能說是心的最佳寫照呀!

金剛經云:「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

一般人能察覺到的心大只能察覺到第六意識心的作用,所以修行下手的工具是“第六意識”以及“眼、耳、鼻、舌、身”這前五識,這個見解是對的,可是修行的首要目標是要去除第七意識的四大執著:“我見、我愛、我癡、我慢”。

第七意識的四大執著:“我見、我愛、我癡、我慢”不除,那根本還是一個煩惱深重的凡夫心,如何說這就是佛心呢? 去除第七意識的執著之後,可以說已經從所有我執煩惱中得到解脫,這個已經是阿羅漢的境界了!

然後,還要不斷的薰習淨善的種子,修六度萬行,才能轉化第八意識,具足通達一切萬法的智慧,以及無量無邊的神通妙用! 最後究竟圓滿,才能成佛!!

                (來源:華嚴聖因精舍  釋大寬法師 開示)

 
             天台的圓頓觀與生活的中道實踐  文:尤惠貞

                (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育學系副)

本文嘗試立基于天台圓頓觀之理解與詮釋,更進一步省思生活中具體實踐天台觀之可能途徑何?所可能達至之效能如何?本文論述之方式與進路,由生活的中道實踐之義理依據切入,綜述天台圓頓觀之義涵;其次,則是面對圓頓觀之生活實踐場域,亦即立基于對天台觀之義理的理解與掌握,進而對應生活中的諸多情境省思圓頓觀具體落實之可能。再者,由如此的論述與 探究,更進而藉由歷緣對境中道實踐之實作規畫與實例論析,希冀能具體地彰顯圓頓觀與中道實踐相即不二之圓特質與精神。

一、生活中道實踐之圓頓觀依據

于《摩訶止觀》中解釋何謂「圓頓止觀」時,曾云:「圓頓者,初緣實相,造境即中,無不實。繫緣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此即意謂面對緣生緣滅之諸法,一念相應所呈現之境,若不落有無、斷常等心意識之分別造作,則一切境界皆是中道實相。然則,何以吾人能在每一境界中皆為真實而合於中道,關鍵在於吾人能將心繫於法界,亦即面對當下之情境,念念如法思惟觀察,所謂安住於法界而如實觀照,故一色一香皆能如其所如地顯現而無所偏差,此時心念所止息與所觀照者皆諸法之中道實相。而「法界」所指何?吾人之心念何以能繫緣法界,而念念如法思惟?依智之說明,在於吾人一念心雖常時流轉于無明之中,然無明本無自性,亦即無明無有住性,因此,一但吾人依憑于淨戒德與種種具體修證行法(如具足二十五方便以及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四種三昧行法等),念念當體皆如實明白無明之無住而不執著,迷染心念當下即刻轉明白;若能時時淨,念念分明,則心念對應每一境界時,即是直接面對每一法之空如法性而如實呈現,故所見皆諸法實相所具現之法界。   

上述引文中圓頓觀所緣之「實相」,依《妙法蓮華經》,乃是諸佛 所成就之第一希有難解之法,唯佛與佛乃究竟證知,其具體所指的是諸法之「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若能念念如實體證諸法如實顯現之相、 所具之性質、以至於其因緣果報,乃至如實明白不論諸法之相或其果報等,皆是緣起無自性,皆是不偏常斷之中道實相所以具現之當體,因此,皆是一體平等、無有差別。究竟諸法實相而達至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平等無差,自能覺了「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無苦無集,故無世間;無道無滅,故無出世間」,此亦可說是「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如此證顯之境界乃是「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之法界,亦是「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之法界。   

所言之如實觀照自心乃至一切諸法實相,實是具體生命面對自我存在的實修證過程;而其中亦透顯了智的一念三千思想與一心三觀修行之間的彼此關涉。智所說的止與觀,可說是將禪修實踐中應止於何處、應觀照何者,更就現實生命之深層與微細處,具體而圓融地闡釋。然則如何能圓觀一念所起諸境界?智闡釋如何圓觀當下一念心所呈現之境界,調應直就根、境、識相互依待所起現之當下如實觀照,其文有云:

次根塵相對,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者,若根若塵並是法界,並是畢竟空,並是如來藏,並是中道。云何即空並從緣生,緣生即無主,無主即空。云何即假無主而生即是假。云何即中不出法性並皆即中。當知一念即空即假即中,並畢竟空,並如來藏,並實相;非三而三,三而不 三;非合非散,而合而散,非非合非非散;不可一異而一異。譬如明鏡,明即空,像即假,鏡即中。不合不散,合散宛然。不一二三,二三無妨。此一念心不縱不橫, 不可思議。非但己爾,佛及眾生亦復如是。……當知一切 法即佛法,如來法界故。

對於如何修圓頓止觀之具體闡釋,大略可依其行法與特質區分「坐中修」(靜態之修練)與「歷緣對境修」(動態之修練),兩者皆依十種觀法觀陰入界、煩惱、病患、業相、魔事、禪定、諸見、增上慢、二乘與菩薩十境,簡言之,智乃是依據十種觀法以觀照身心具體存在所 可能生的種種情況,亦即一、念念當體皆觀陰界入心圓融三諦之不思議境;二、促發正菩提心,以任運拔苦、自然與樂;三、善巧止觀令心 安住;四、依諸種法門遍破一切法執;五、檢視得失以識于圓融諦理是通是塞;六、抉擇修證道品、精進實踐;七、藉道對治以增止觀明照之力用;八、同時須確知修證位次,以避免「未證謂證、未得謂得」之蔽病;九、同時須順逆堪忍、安然不動;十、如是乃能究竟無法愛而妙覺朗然。

十法中之第一觀法「觀心是不思議境」,可說是從理上令一切眾生明了若如實圓觀心念所起一切法,則法法皆是不思議法,諸境皆成不思議境。然不思議境界要能如實成就,必須確實發上求無量法門,下化一切眾生之慈悲弘誓,亦即須發能正自度度他之菩提心;並且具體實踐圓頓止觀之種種行法,所謂「須行願」,如此,心安住於空如法性,具體生命之「如理作意」方有實質之意義。至於破法遍、識通塞乃至於能安忍、無法愛,則是調在實際止觀修證中,對應所可能出現之身心障礙與蔽病,如煩惱、病患乃至於諸知見等分別境界,所依循的對治法門以及必須不斷超越的種種執著與境界。又,若以善巧安心例,其具體之止觀行法乃是「善以止觀安於法性」,何以能安於法性呢?此即必須覺了「無明痴惑本是法性,以痴迷故法性變作無明,起諸倒善不善等。」亦即須于念念中, 當下體證種種倒無有自性,當體即是空如法性,因此無明倒與空如法性實是不一不異,亦即以止觀安於世諦,並觀達世諦即是不可思議境。依此圓頓止觀以照察現實生命,「雖倒起滅如旋火輪」,但卻「不信倒起滅,唯信此心但是法性。」此種修證乃是「秪指妄想悉是法性,以法性繫法性,以法性念法性,常是法性無不法性時。」同時「觀察無明之心,上等法性,本來皆空;下等一切妄想善惡,皆如虛空無二無別」。若能如此,則能止息一切生滅流轉,如實觀照法界朗然,而臻至法界俱寂、咸皆大明之圓融不思議境。如此修證之止觀乃是于任一事行中皆能體達「止秪是智、智秪是止;不動止秪是不動智,不動智秪是不動止。」因此,止觀雖二而不二、不二而二,因「不動智照於法性即是觀智得安,亦是止安;不動於法性相應,即是止安,亦是觀安。」綜而言之,天台圓頓止觀之修證乃是「若離三諦無安心處,若離止觀無安心法 。」

綜攝而言,智的「圓頓止觀」,主要是透過「十法」以觀照「十境」,亦即藉由觀照諸法不可思議境等具體止觀法門,詳實地觀解現實存在者之身心以及所可能引生之種種執障與蔽病(如煩惱與病患等),以達至如實圓觀一切、圓滿建立一切之圓融無礙境界。如此,則所觀之境界即「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無苦 無集,故無世間。無道無滅,故無出世間,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此不但是直就每一心念之當體而修止修觀,同時其所止所觀乃即是一念即具三千,所謂「秪心是一切法,秪一切法是心」之不可思議境。如此觀行所頓顯的乃是諸法中道實相之淨法界,法法如實故法性寂然;朗然明白故寂而常照。

 

二、圓頓觀中道實踐的生活場域

在闡釋如何正修止觀時,主要是依據十種觀法以觀照身心 具體存在所可能生的種種情況,智曾謂:「欲作大禪師,破大煩惱,顯無量善法,益無量緣,當學十法止觀,洞達意趣;於六緣、六受,行用相應。煩惱卒起,即便有觀,觀過惑表,勇健難事,解髻得珠。……觀行若明,能歷緣對境,觸處得用。」修證止觀,必反觀自心,所謂「坐中正念思惟一切諸法實之相,所謂善不善無 記法,內外根塵妄識,一切有漏煩惱法,三界有生死因果法,皆因心有。」而此即如《十地經》所說的:「三界無別有,唯是一心作。知心無性,則諸法不實,心無染著則一切生死業行止息。」智對於當下一念心之觀照,曾建議行者當諦觀:「現在一念妄心隨所緣境,如此之心因心故心?不因心故心?亦因心亦不因心故心?非因心非不因心故心?在三世?在內外兩中間?有何足跡?在 何方所?如是等種種因緣中求心畢竟不可得。心如夢幻不實,寂然 如虛空,無名無相不可分別。」智經由如此層層深入之如實觀照,行者將體悟:「不見心是生死,豈見心是涅槃?不得所觀,亦不存能觀;不取不捨不倚不著,一切念想不起,心常寂然,亦不住寂然。言語道斷不可宣說。雖不得心非心相,而了了通達一切心非心法。一切皆如幻化,是名觀心無心、法不住法,諸法解脫,滅諦寂靜。」依智之見解,若能如是觀照與證悟,則身心之整體心行猶如進行大懺悔,而且「行此懺悔,心如流水,不住法中。」

由世間凡夫眾生悟入究竟圓滿之佛境界的具體實踐過程,智則是以 「六即佛」理論以闡釋不同根性與境界之止觀修證內容與行法。就眾生皆具足成佛的可能性,與佛無二而言,則在理上,一切眾生的心念皆即具了知法性空如、寂然不動之智慧,只是不自知,故智者闡釋「理即佛」有云:「理即者,一念心即如來藏理,如故即空,藏故即假,理故即中。三智一心中具不可思議,……。三諦一諦非三非一,一色一香一切法,一切心亦復如是,是名理即是菩提心,亦是理即止觀」,此時之止觀修證指的乃是眾生在理上的「即寂名止,即照名觀。」

眾生若能在理上明暸自身與佛無二無別,進一步之禪修則是確實斷除向外攀緣之心而安住於空如法性以修「名字即」觀照,因「理雖即是,日用不知,以未聞三諦,全不識佛法。如牛羊眼不解方隅。或從經卷聞上所說一實菩提,於名字中通達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是名字即菩提,亦是名字止觀。若未聞時,處處馳求,得聞已,攀覓心息名止,但信法性不信其諸名觀。」

開始修觀,身心即須專注于諸法如實空性之觀行,如此方能止息一切餘想,故智者解「觀行即是者」「若但聞名口說,如蟲食木,偶得成字,是蟲不知,是字非字,不通達,寧是菩提?必須心觀明了,理慧相應,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修證觀行時,「恆作此想名觀,餘想息名止。 」

經由持續地止息虛妄心念,而且心念恆常觀照明了,則能進入「相似即」之境界,因「以其逾觀逾明,逾止逾寂,如勤射鄰的名相似觀慧。一切世間治生業不相違背。所有思想籌量皆是先佛經中所說,如六根淨中說,圓伏無明名止,似中道慧名觀。」

順此觀行,再接再勵,則自然能漸趣入與佛差似之境界,此即所謂「分即佛」。此修證境界「因相似觀力入銅輪位,初破無明見佛性,開寶藏顯如,名發心住。乃至等覺,無明微薄,智慧轉著,如從初日至十四日,月光垂圓,闇垂盡。」

由此若再往生命的更內、更深處觀照、轉進提昇,則終至妙覺果位, 此時乃是「智光圓滿,不可復增,名菩提果。大涅槃斷,更無可斷,名果 果。」此妙境界乃是「等覺不通,唯佛能通」,所謂「過茶無道可說,故 名究竟菩提,亦名究竟止觀。」

綜上所述,智有關「六即佛」之實際修證觀行,乃是相應法華開權顯實、會三歸一之圓修證觀行而言,因眾生于理上若能明暸藉由一心三觀以觀照一念即具三千法不思議境,以及實踐無作四諦,而當體即與佛無二無別,此即「理即佛」之境界。若能依此理而圓伏五住煩惱而達名凡位,即已進入聞解之位,亦是「名字即佛」。若能依聞解更進而實踐圓觀行,能斷見惑顯理證位不退,如此則達五品內位,而成就「觀行即佛」。順此禪修觀行更進而斷思惑以斷盡三界苦集;亦斷界內、外塵沙惑盡而得與佛相似即,此屬圓初信以至於十信之修證階段。又依於十信而能更歷十住、十行、十迴向以至於十地之等覺,則屬圓之分證即佛的修證次第,以其于修證中一層層地如實觀照諸法而斷除無明。若斷盡微細無明、究竟明白,則涅槃寂滅而究竟即佛之境界。

依上文所述,智顗強調必依一心三觀以觀照一念即具三千法即空即假即中,如此方能悟入佛之知見而究盡諸法實相,由之即顯生活中之存在歷程與止觀禪修相互依待。智將止觀分相待止觀與待止觀,以對應思議斷與不思議斷,亦即依三止三觀之相待對治,所彰顯之禪修工夫乃是有所止、有所觀之斷除;智所說之圓頓止觀,可說是立基于其餘諸所說之止觀,更進而以待止觀以消融含攝,故不思議斷。此圓頓觀行,分別而言有三止(體止、方便隨緣止、息二邊分別止)與三觀(從假入空二諦觀、從空入假平等觀、以前二觀方便,雙照二諦之中道第一義諦觀),然究實而言則是圓觀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故三即是一、一即是三。而依圓頓止觀之待相即,則修證歷程乃是不止而止與不斷而斷,終極而言,智乃是以圓頓止觀之不思議斷作生命修證之實踐法門的具 體方法,此即本文所稱之生活的中道實踐。

本文所欲調者乃是:生活的過程即是實踐圓頓觀的場域,每一實 存個體每一念不落入二元對立、虛妄分別,即有可能漸漸悟入佛之知見而照顯諸法實相,因倡言即于每一念而圓頓止觀,自能體悟「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依此則世間生及一切事行,如家庭生活、親子關係,乃至社會事業等,皆是如實修證圓頓止觀之道場,若能充其極而圓證,則亦可得言「柴米油塩醬醋茶,一事一物皆中道」。如此之心意識運行乃是隨自意三昧或覺意三昧之境界。智于《摩訶止觀》卷 2 有云:四非行非坐三昧者,上一向用行坐,此異上,成四句故名 非行非坐。實通行坐及一切事,而南岳師呼隨自意,意起即修三昧。大品稱覺意三昧,意之趣向皆覺識明了。雖復三名實是一法,今依經釋名,覺者照了也,意者心數也,三昧如前釋。行者心數起時反照觀察,不見動轉根原終末,來處去處,故名 覺意。諸數無量,何故對意論覺?窮諸法源皆由意造,故以意言端。對境覺知異乎木石名心,次心籌量名意,了了別知名識。如是分別墮心想見倒中,豈名覺?覺者,了知心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心中非有識亦非不有識;意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意中非有識亦非不有識;識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識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心意識非一故立三名,非三故說一性。 若知名非名則性亦非性,非名故不三,非性故不一;非三故不散,非一故不合。不合故不空不散故不有,非有故不常非空故不斷。若不見常斷,終不見一異。若觀意者則攝心識,一切法亦爾。若破意無明,則壞餘使皆去,故諸法雖多但意以明三昧。觀則調直,故言覺意三昧也。隨自意、非行非坐,準此可解。

當然于理上之明白覺了,若無具體事行之修證,則只是說食數寶,終究無實益。例如智者于《摩訶止觀》中即藉四運推檢每一當下根境識和合所起之種種境界,以具體彰顯解行並重、觀雙運之心要,其文有云:

因緣和合生眼識,眼識因緣生意識,意識生時即能分別。依意 識則有眼識,眼識能見,見已生貪;貪染於色,所受戒,此是地獄四運。意實愛色,覆諱言不,此鬼道四運。於色生著而計我我所,畜生四運。我色、他色,我勝、他劣,阿脩羅四運。 他惠我色不與不取,於此色上起仁、讓、貞、信、明等五戒十善,人天四運。觀四運心,心相生滅,心心不住,心心三受,心心不自在,心心屬因緣,二乘四運。觀己四運過患如此,觀他四 運亦復如是,即起慈悲而行六度。所以者何?六受之塵,性相 如此;無量劫來,頑愚保著而不能捨,捨不能亡。今觀塵非塵,於塵無受;觀根非根,於己無著。觀人叵得,亦無受者,三事皆空名檀波羅蜜。《金剛般若》云:若住色聲、香、味、觸、法布施,是名住相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不住聲、味布施,是無相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直言不見相, 略猶難解。今不見色有相、無相,亦有無相、非有無相。若處處著相,引之令得出;不起六十二見,乃名無相檀到於彼岸,一切法趣檀成摩訶衍,是菩薩四運。又觀四運與虛空等即常,不受四運即樂,不四運起業即我,四運不能染即淨,是佛法四運。如是四運雖空,空中具見種種四運,乃至遍見恒沙佛法成摩訶衍,是假名四運。若空不應具十法界,法界從因緣生,體復非有;非有故空,非空故有,不得空有雙照空有,三諦宛然,備佛知見。於四運心具足明了,觀聲香味觸法五受四運心,圓覺三諦不可思議亦復如是。

由上文所述,可見十法界眾生之心意識流轉各各不同,若能熟悉進而具體 明了十法界眾生四運推檢之特質,則較能明了並掌握自身心意識之所趨,並進而仿效諸佛菩薩之四運,乃至如佛一般於四運心具足明了,終至究竟證悟圓融三諦不思議境界。

 

三、圓頓觀與中道實踐相即不二

天台智者大師之思想向來被譽具有「觀雙美」之特色,其觀行實踐法門倡言止觀必須雙運,方能究竟證悟不思議圓融三諦之境界,依此而顯「止即是觀、觀即是止」之圓頓止觀于實際修證之重要性。而其圓頓止觀所以得以具體實踐之義理根據,則是調須依一心三觀如實照察當下一念心即具十法界三千法而不思議境,而正因必須即于當下每一心念所圓具之三千法以具體觀照,所以圓頓止觀即具生活實踐性;而也因圓頓止觀之具體可行(如依十法以觀十境等),所以在生活中落實中道實相之實踐,以圓滿證悟一念三千當體圓融三諦之不思議境成可能。

所建構之天台圓頓觀,其終極目標在於藉由「一心三觀」之圓滿頓悟觀行,悟入佛究盡諸法實相之知見,同時亦具體證成《華嚴經》所彰顯的:「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的圓融無礙境界。因此,所謂生活中的中道實踐,實即是如實明了在依理實踐圓頓止觀的過程中,每一實存個體之身心存在皆有可能生變化,則一般所謂的煩惱、病患乃至生死等存在感受與反應,亦將隨之而有所轉 變,此即天台圓義理中,所以不斷出現「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等等詭辭之故。主觀身心之確實安頓與客觀義理是否具體實現有著密切的關係;身心存在的每一當下是否念念分明、通體透明,取決乎完全的如理作意,以令生命能有實轉化而至於自在圓滿。生命是活潑而生動的,每一當下之身、口、意,是無明沈迷或是明覺照?是生死流轉或是涅槃涼?就現實生命而言,從客觀的義理到主觀的修證之間,是否能合一不二?其首要條件在於眾生是否願意下功夫確實理解經典理之義涵與修證之具體方法;其次則是要能念念分明,必須知之而行,行之以知;依起觀,由觀證。知行觀在動態的辯證歷程中永無懈怠,方有可能令一切心念與行事止于至善,得究竟解脫自在。就在每一存在者不斷地觀照自心,不斷地開麤顯妙的當下,是圓頓觀發用證成的當體,亦是生命實踐圓滿自在的時節。由此即顯示「歷緣對境中道實踐之實作規畫」的意義,以及此實作在學規畫所可能發揮之輔助效能,乃至參與此實作者在學習過程中所可能獲得之發與助益。

天台的獨特修證法門在於立基于《妙法蓮華經》所彰顯的:一切眾生皆可依佛之開示而悟入實而究竟解脫境界;而其所以能證成的關鍵在於依循種種善巧方便之開發決了、開權顯實的精神,將當下一念心所生起之種種可思可議的差異境界,藉由如實觀照的圓頓觀,當體轉化不思議待之境界,使得自我之身心存在趣極於與佛無二無別之究極圓妙。亦即藉由天台圓頓觀如實悟入佛之知見,以了悟無明痴惑即是法性,一切法皆是中道實相妙法,如此方能如實觀照生命自身所面對的種種境界,不趨亦不避、不取亦不捨,學習讓自己安住而又如實了解諸法實相,才能令生命自在無礙。簡言之,必須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中,具體踐行天台圓不斷斷之修證,即在對應任何情境的當下,不排除客觀存在的任一事物,只轉化主觀心念對於任何事物、情境之執著與障弊。如此方能明了生命的陷落與飛揚乃一體兩面,因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生命中出現的任何事物皆是令吾人體證理的方便法門。此或即是智者大師調:「夫道二途,畢竟者常樂。法唯一味,寂滅者歸。」所欲彰顯之諦義與精神所在。

綜攝而言所開顯的圓頓觀與生活中的行住坐臥之間實存在著相輔相成的內在關聯,因的義理詮釋若不兼顧世間日用之具體實踐,則易流於玄妙高深而抽象的理解;而生活中的中道實踐,若無圓頓觀之義理觀行之依憑,則有可能落入盲修瞎練或未證謂證、未得謂得之情境而不自知。天台智依自身所行觀法所推擴關展出的圓頓觀與中道實相之修證實踐,二者在具體生命中所可能呈現之相輔相成與彼此煇映和諧,猶如交響曲所彰顯之相互作用與合鳴效果;而藉由對此二者之交替影響作用的理解,或可掌握實生命不斷轉化與圓融修證之可能途徑。因理解與掌握中道實相與圓頓止觀交響之意義與作用,有助於吾人理解智依觀照當下一念即具三千即空即假即中以彰顯諸法實相之圓頓觀的義蘊,亦即對於智依無明癡惑即空如法性,以顯但除其病而不除其法之不斷斷修證法門有所理解;同時,依智之圓頓觀如實實踐,則可漸趣經 義理與生活禪修實踐相即不二之身心安樂行。

 
                         天台智者大師

台長: 幻羽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