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2-23 05:12:34| 人氣1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札】愛山-又看《那山那人那狗》

 說起我最喜愛的電影,雖然不多,但真要列個單子時,卻也能寫出十幾部吧!不過如果說是自己曾反覆看過數次的片子,那麼《那山那人那狗》與《東邪西毒》這兩部絕對是立即浮上心頭,同時也是最容易勾起自己諸多想法的影片;但如果在勾引心緒上再加上一個「感動」的限制條件,那麼就只剩《那山那人那狗》是我最喜愛的片子了。
 不過在這篇文章中,我並不是要介紹我看《那》片的感想,而是剛剛在清晨時刻百無聊賴下又重看一次《那》後,心底再度湧起一股不吐不快的衝動。也許「想說」和「說什麼」是不同的吧!執筆的此刻,我仍然不知道下一個字句的內容是什麼,也不知道這篇文章最後的結尾到底會出現什麼風景。既然如此的話,不妨就讓我任性的放飛我的思緒,從我剛觀看電影時寫下的簡短語句開始吧!

『人,幹嘛非得要偉大呢?不過當個人,基本上就得要有情;至於愛情,先打個問號吧!』

 在私密的心底,吸引我愛上《那》片的原因,是影片中兩代鄉郵員父與子透過一趟郵路往返的過程,讓長期疏離的父子感情得到冰釋與和解;像片中主角最後得到父親認同的結局般,或許這也是我這不肖子一直渴求的。不過我並不想在此繼續解釋我自己的家庭關係(終歸我仍然是不夠坦承的),這部分就繼續成為我心裡的祕密吧!
 重看《那》片時,一直有些電影對白縈繞耳際,彷彿每次觀看此片,就是為了等待主角說出這句話。對白是這樣的:

『山裡人住在山裡,就像腳放在鞋裡一樣,舒服。』

『想頭...也叫理想,愈苦愈有想頭。...人有想頭,就什麼都有了。要是沒有想頭,再好的日子也沒滋味。就像咱們跑的這條郵路,說苦,夠苦的了。可幹得久了,記掛的人多了,遇上的事多了...,就覺得有幹頭了。不衝別的,就衝這些鄉親們,就衝他們住在大山裡。』

 是啊!住在大山裡,這就是我想要的,古人說「仁者愛山,智者愛水。」仁者、愛者,我稱不上是,但山與水絕對是我的最愛。不過喜歡山,還是喜歡水,兩者比較起來,我喜歡大山比喜歡大海多些。而大山,並不光是用來愛的,而是心裡真切嚮往的那種與山為伍的生活,我想擁抱「它就是亙古的在那兒」的那種感覺,那種看著花開花落,看著秋來春去,看著大樹倒下小苗又從地底冒起的緩..緩..慢..慢..。
 說實在的,維持一個人的生活,當然自私是必然的,即使住在山裡,也是要砍樹為柴,也是要移除一方森林蓋屋搭室、闢地為田(不過這必須是在維持基本生命存續的前提下)。但外人無法知道的,枯燥無變化的山裡,沒有電視、新聞、網路的山裡,生命可以活得最為健康。人和其它動物不同之處,便是人是一種「心」的動物,這顆「心」,是人與其它動物間的最大差別。可是轉眼看看我們現代──商業的、科技的、數位網路的文明生活,這真的是進步嗎?我們渴求的,雖然依然是心的快樂,但大多人全都把這種企盼寄託在物的追求上,有了機車後要有汽車,有了十萬後要有百萬,在不斷追求的過程中,以為滿足了物欲就會幸福,其實我們反而是遺忘與蒙蔽「心」真正需要的──原來只是單純的寧靜與有情。
 天地有情,可是我們忘了觀看的方法,我們知道紫斑蝶長什麼樣子,我們知道BMW和台獨、公投,可是,紫斑蝶要的,不過是一株可以繁衍下一代的食草,而再好的車,不也只有四個輪子,說到台獨、公投,它的終點難道並不是讓台灣人民可以繼續過和平自由的日子。
 如果可能的話,我真的希望到山裡面生活(雖然我現在已經算半個山裡人了,只是說我身處的「山」卻是熱熱鬧鬧的陽明山,唉~)。台灣太小而人的慾望太多,和虛無飄渺的0與1比起來,山林的力量卻顯得那麼微弱,像待宰的羔羊。所以我只能依然堅持自己並不是非常喜歡的「採訪」工作,向更多人介紹福爾摩沙的美麗,雖然風景旅遊常常帶來的破壞遠比建設來得高,但我只能繼續一廂情願的企盼,「人唯有透過不斷的了解與接觸,才能發現自然的美,也唯有更多人懂得山海之美、自然生態的神奇奧妙,真正的環境保護,才得以實踐。」
 山啊!請再等等我……我就來。

2004/2/23

圖:《那山那人那狗》裡的一幕場景。

台長: 阿不
人氣(15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