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9-03 20:29:05| 人氣9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EX-亞洲劇團《雨季的美麗與哀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時間:202081日,週六1430

地點:桃園展演中心

 

從該團及該演出的相關文宣資料得知,演出的劇本是印度在二次大戰結束後,繼而脫離英國殖民而獨立的初期,由作家Mohan Rakesh根據古典印度時期著名梵文詩人、劇作家迦梨陀娑的生平逸事所創作的《Ashadh Ka Ek Din》(1958),原意為「雨季裡的某一天」,這次的演出則譯為《雨季的美麗與哀愁》(熱愛印度文學的殷偉芳所譯),該劇作被視為印度文學「現代主義」的首批代表作品之一。

 

印度的雨季通常在每年的六月至十月,主因是來自南亞及印度洋的西南氣流,大雨不斷,經常成災,而這個故事則是寫在這樣的雨季裡的「美麗」與「哀愁」,天氣自然的力量,宛如命運與時機,不見得是人類能夠百分之百掌握的,這個故事既寫男女主角初始的濃情密意(此約莫為「美麗」時期),繼而寫女主角的「悔教夫婿覓封侯」(雖然他倆未曾婚配,但其情實已達矣),這個「悔」最後在多年後重逢的兩人之間瀰漫開來,再次相見,人事已非,只能彼此藏著彼此最初的最初(此應為「哀愁」)。

 

或許這樣的「現代」書寫,在我們看來,會覺得單線敘事、寫實老派、故事老套、手法陳舊等等,就像幾十年後,在看著幾十年前的時代愛情故事一樣,那當然是因為時移境遷,連帶著我們對於特定年代的文藝表現手法,審美心理效果已經有很大的結構性變化,端看我們的審美容受度有多寬多窄。

 

老實說,我對這個作品的藝術表現手法,並沒有太多的驚艷,反倒稍微好奇為何該團會選擇製作演出此劇?倘若作為印度戲劇作品的展示,但若缺乏周邊印度文藝、美學的相關引介,大部分的台灣觀眾(而且極可能是已經習慣多刺激、找嘗鮮、光怪陸離平常化的現代劇場觀眾),極可能還是用自己慣常的看戲方法,去脈絡化地(de-textualized)消化此劇/不消化此劇,典型的「自我中心主義」式(Egocentric)的觀賞方式,無可厚非,但也覺得可惜。

 

在台灣,該團作為難得僅見的以印度導演為藝術總監及主創的劇團,長期以來,也以引介印度神話、口傳文學、經典劇本(包含古典與現代)為職志,建議如果行有餘力,或可稍加著重規劃相關文史、哲思、美學脈絡的專題講座,邀請相關學者專家,在節目單(或冊)裡撰寫深入淺出的專文,涓滴成河,逐漸積累並開拓台灣劇場觀眾的南亞劇場文化視野,以修整過於傾向歐美、日本的境外文化偏食症。

台長: 于善祿
人氣(92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