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3-26 18:26:42| 人氣3,03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香港歷史博物館紀行(2013.03.07)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次(2013.03.06-10)到香港觀賞藝術節演出,第一天晚上看《中式英語》的節目單時,就發現裡頭有一頁廣告,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為推廣「博物館通行證」所登的廣告頁,頁面的左側寫著「精彩展覽  陸續有來」,並羅列了四個展覽:「軍事天才凱撒大帝」(2012.12.07-2013.04.10)、「安迪華荷:十五分鐘的永恆」(2012.12.16-2013.03.31)、「探本溯源:美索不達米亞古文明展」(2013.01.30-2013.05.13)、「法貝熱──俄羅斯宮廷遺珍」(2013.02.06-2013.04.29),由於我住的地方附近就有好幾個博物館,包括: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科學館(這兩個博物館正好相鄰而立)、香港藝術館、香港文物探知館,我打算接下來幾天的白天,通通安排博物館行程,只是我不知道哪個館展什麼內容,因為廣告頁上沒有標示,只附了網址,但對我這個出國在外,不帶筆電、不上網、沒有iPhone、也沒有iPad的人而言,就只好瞎貓碰死老鼠,湊湊運氣,反正上次在澳門,花了四、五天,幾乎都快把澳門的廟宇、教堂、博物館逛遍了,精神非常飽足,這次我打算以同樣的方式,來消磨我的白天時光,反正我又不像一般觀光客,購物、吃美食、到人擠人的觀光景點拍照,靜靜地一個人去逛逛博物館和書店,這才是我的嗜好。

 

首先(2013.03.07)我到香港歷史博物館,來香港這麼多次,從來沒去過這個博物館,我想像它應該跟澳門博物館或台灣歷史博物館一樣,會有香港歷史和民俗的常設文物展,然後再看看有沒有什麼主題特展;我沿著尖沙咀加拿分道、加連威老道,過了漆咸道南的人行天橋,前後花費約二十分鐘就走到了,賓果,科學館展出「軍事天才凱撒大帝」(不過該館週四休館,只能明天再來一趟),而歷史博物館展出「探本溯源:美索不達米亞古文明展」。先拜碼頭,我打算先看「香港故事」常設展,然後再看「探本溯源:美索不達米亞古文明展」,但沒想到單是「香港故事」常設展就已經花費我四個多鐘頭,而且看得頭昏眼光,主要是因為前一天舟車勞頓,晚上緊接著看《中式英語》,睡在那極小的房間,沒睡好,再加上每個展品都寫有詳細的解說,而且有些展覽櫃的燈光極為昏黃(奇怪,為什麼許多博物館或美術館,總喜歡弄成這個樣子?),到了後來,我就只好採取瀏覽的方式,然後抱著一顆悶痛的頭,走回房間小睡片刻,再與友人到假日酒店喝英式下午茶,晚上就去看《美國夢險號》了。所以這一天,我只基本完成了「香港故事」常設展的細看與瀏覽,也許以後再找機會來看。

 

根據展覽手冊說明:「……香港故事常設展是博物館自1975年成立以來辛勤努力蒐集、保存及研究工作的總展示。香港故事佔地7000平方米,共有8個展區;通過逾4000件展品、750塊文字說明、多個立體造景及多媒體劇場,配以聲和光的特殊效果,生動地介紹香港的自然生態、民間風俗及歷史發展。展覽從四億年前的泥盆紀開始,以1997年香港回歸作結,務求雅俗共賞,趣味與教育並重。」我是事後才仔細讀這份展覽手冊的,才知道有這麼多的展覽內容;八個展區,依主題而設:「自然生態環境」、「史前時期的香港」、「歷代發展:從漢至清朝」、「香港的民俗」、「鴉片戰爭及香港的割讓」、「香港開埠及早年發展」、「日佔時期」以及「現代都市及香港回歸」,以前我到過香港文物探知館的圖書資料室翻閱過一本很厚重的香港歷史年鑑,我就坐在那裡一整個下午將它翻閱完畢,這次在歷史博物館看到香港故事常設展,可以看做是年鑑內容的立體呈現化,很豐富,很滿足,雖然到後來頭很悶痛。幸好我手邊有許多香港的歷史紀錄片(尤其是近半個世紀的),所以在這個常設展裡的一些多媒體節目影片,我就沒有看了,省下一些時間。整個常設展的展區佔地相當廣,從地下、到一樓、二樓,甚至還利用了一個閣樓的空間,動線規劃上也相當有時間邏輯,展品包涵了模型、真品、複製品、圖表、影像等,影音圖文,應有盡有。

 

最吸引我興趣的是,在「香港的民俗」展區裡,搭建了一個原尺寸的粵劇戲棚舞台,舞台上的所有文物都是由粵劇前輩演員所捐贈,非常地逼真寫實,對於想要一睹粵劇野台演出狀況的人士而言,應該也提供了許多的研究線索。另外則是那三座高大的包山,讓人立刻聯想到成龍的電影《龍少爺》裡,眾人爭搶包山的畫面。「香港開埠」展區,則仿建了一條商店街,讓人可以體會香港人的經濟興盛與商業頭腦。還有「鴉片戰爭」和「日佔時期」展區,也是我駐足良久的地方,其中鴉片戰爭的部分,可以和之前在澳門林則徐博物館的展覽內容連結起來,而日佔時期則是我過去比較少去注意的部分;至於「從漢至清朝」展區,則比較看不出香港特色,那看起來比較像是百越、嶺南、兩廣、珠江、番禺文化的介紹,我想未來有機會,再直接去李鄭屋漢墓博物館、三棟屋博物館、上窯民俗文物館、羅屋民俗館瞧瞧。就博物館空間動線敘事安排而言,我覺得邏輯清晰,既顧及時間年代的流轉,又能拉出好幾個重要主題,將香港歷史置於中國史,甚至是世界史的視野來省視,我想各地的歷史常設文物展,應該都可以發揮這樣的功能才是。

台長: 于善祿
人氣(3,03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杜孝甫
香港歷史博物館真的很威
2013-04-01 16:12:0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