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1-03 00:14:37| 人氣4,1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評沙拉肯跟劇團《台北情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時間:2010年12月30日,週四20:00

地點:牿嶺街小劇場

演出:沙拉肯跟劇團《台北情書》

 

演出主要分為五個片段,主要的創作者依序為陸慧綿、朱德溱、李松霖、楊偲維、翁子琂,多半都是前「百樂門大戲班」的團員,這個成立於1990年代中期的劇團,其成員如今雖然散居各地,但近兩、三年部分團員又以「沙拉肯跟劇團」的名義推出作品,規模以小品居多,內容與形式多變,不易歸類,但看起來仍保有某些校園話劇社團作品的清新風格。這點在這次以《台北情書》為題的「五個女子的台北故事」中,也不例外。

 

我還是盡量找一種方式來看待這五個片段,它們就像是這五位女子關於台北故事的「私寫作」,有在異鄉將台北擬人化而寫的行旅心情札記,有對愛情的諸般幻想,有只是一瞬的情感蘊積,也有對病逝父親的無限思念與情感釋放,這些零零碎碎的吉光片羽,都不脫一個「情」字,也都怎奈一個「情」字了得?

 

舞台的設計風格精簡,除了因應片段劇情需要的簡單擺設,以及演員的隨身道具,劇場裡看起來蠻乾淨的。舞台設計將劇場空間直切為兩個長方形,靠裡牆的一邊為觀眾席,靠外牆可以運用門、窗與進出通道的一邊為表演區,空間的長度拉出來之後,有許多時候都打長長的側光;影像則主要投映在觀眾席左側的牆上和表演區的木窗面上。

 

其中有兩段特別讓我印象深刻,一是李松霖的(初期創作者為周家帆),一是翁子琂的。前者的故事有兩個女人,看似兩個女人,但也可以解作一個女人的兩面,對於想像與回憶中的愛情陶醉,表現得既沉浸其中,也相互牽制,一個(郭虹谷飾)去不了、走不開,一個(戴翔阡飾)回不去、拋不掉,兩人(或一人)都卡在愛情的尷尬夾縫中。後者則以極簡風格的緩慢繞場行走,身體與手勢以「無實物」的表演方式,做出與生前父親照顧與互動的動作,兩邊牆上同時投映表演者(翁子琂)與父親的多幅照片,照片中的父親,隨著病情的愈趨嚴重,身形與神情也日漸虛弱,翁子琂與家人陪伴父親的照片,真情至性,表露無遺,感動了表演中的翁子琂,也感動了現場大多數的觀眾。

台長: 于善祿
人氣(4,12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