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4-30 13:04:45| 人氣1,7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語言在不同階段有不同功能——[莊子與你]41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為是而有畛也,請言其畛;有左有右,有倫有義,有分有辯,有競有爭,此之謂八德。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春秋經世,先王之志,聖人議而不辯。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辯也者,有不辯也。曰:何也?聖人懷之,眾人辯以相示也。故曰辯也者有不見也。(〈齊物論〉第七段)

 

莊子在上一段盛論活用概念語言(對分析適可而止),好讓語言表現出指點道之存在的功能,而獲致言與道詭譎相即之後,在接下來的這一段,遂對語言概念從分解到非分解、從指涉到指點的不同功能,作出一串階段性的釐清。

莊子說:就道的整體實存而言,本來是渾然為一,不可分析的(未始有封);而語言的使用,也都是即當下生活情境的偶然一事一物去活用,當幾而發,過而不留,既指涉了當下的事物,也同時指點了事物所依的道,而並非將活潑潑的生活釘死在定型的概念系統之中(言未始有常)。都是因為人心對語言概念的執著,才變成用概念替代了道,用細密分析而定型不變的模式化秩序替代了不可分析卻流動無方的生活(為是而有畛也,「畛」和「封」都是分界的意思)。於是出現了種種因順習慣而定型的生活模式,如農業社會、工商業社會,儒教生活、基督教生活,大家庭結構、小家庭結構,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等等。(有左有右,有倫有義,有分有辯,有競有爭,此之謂八德。其實莊子是隨便舉一對對分析性的概念為例,不一定剛好八德,要繼續舉下去也行。)

其實這種種區分也不是不可以,重要在適可而止。例如說:在我們知識範圍以外的世界,我們應該懂原則性肯定有那麼一個世界存在,但對它完全沒有任何認知性的描寫(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是左右前後上下六方向,亦即指三度空間)。至於在我們知識範疇以內的世界(六合之內),亦即所謂自然世界,我們有資格對它作客觀的認知、如實的紀錄,卻不應該擅發主觀的好惡意見(聖人論而不議,此即價值中立、不涉主觀感情的科學認知活動)。至於由人設計安排創作的世界,即所謂人文社會(春秋經世,先王之志),人才有資格發表意見,但也應該尊重其他人的意見,各尊所聞,彼此分享溝通,而不應該據己之意,強加諸人(聖人議而不辯)。

我們一定要懂得這一層層的分際,運用語言才不會有流弊。也就是說:一切概念分析都要適可而止,分辯到不該分辯時就要停止言說,保留道的實存餘地。但這種時時警覺以善用語言的態度,只有深深明白「言與道詭譎相即」的聖人才做得到;至於一般略有知識的人,總是誇耀自己的知識,無限延申它的詮釋範圍,以致互相爭辯,傷害整體實存的道或人生而不自知,是多麼可嘆啊!

 

台長: 曾老師的學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