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6-03 21:15:14| 人氣2,4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金剛義理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經題裡的“金剛”二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慧深法師深入淺出的講解,令人對金剛有了深刻的了解,在此與大家分享。

「金剛」是比喻,「般若波羅蜜」是法,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法喻立名。

  佛經所有經題的立名,其取義有七種,有時以人立名,有時以法立名,有時以比喻立名,有的人和法立名,有時以法喻立名,也有人和喻,也有人法喻三具足而立名。佛說阿彌陀經,佛是人,阿彌陀佛也是人,這部經以人立名,叫單人立名。般舟三昧經,般舟三昧是法門,這是單法立名。稻稈經,稻稈是比喻因緣生的法,這是單喻立名。妙法蓮華經,妙法是法,蓮花是比喻,它是法喻立名。普賢行願品,普賢是人,行願是法,這是人法立名。如來獅子吼經,如來是人,獅子吼是比喻,這是人喻立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比喻,它具足了人法喻三種而立名。一個題目中有兩個人名或法,都稱為單人或單法立名。佛經的名雖然很多,但是不出這七種方法。

  金剛的印度話叫做縛日囉或跋折囉,在金屬中是最精最硬最利,因為金剛能破壞一切東西。俗稱的金剛礸、礸石,能割玻璃,能割瑪瑙,它除了當裝飾品,還能當工業的切割工具。以前我以為割玻璃用的是刀子,其實用的是金剛礸,因為它的硬度很大,所以能割東西,卻沒有任何東西能摧毀金剛,它很堅固。佛經常說帝釋天有一種寶,叫做金剛,他們拿這種東西與阿脩羅作戰,金剛力士拿金剛杵,金輪王拿金剛輪寶,金剛本來是天上才有的寶物,人間雖然有,但是很罕見。

  晉武帝起居註說:「武帝十三年時,敦煌的地方有人獻金剛寶。金剛寶生在金的中央,色澤如紫石英,形如蕎麥,以猛火燒煉也不熔化,用這金剛礸能切玉,比刀更鋒利。」金剛礸色如紫石英,透明,有人說它生在水底,礸石有火礸和水礸之分,後者說的該是水礸。目前礸石的價值高於黃金和白金,甚至於這世界上還有人為了爭礸石而發動戰爭。一顆豆大的礸石就價值好幾百萬,所以不是非常富有的人家戴不起礸石,因為人間的礸石是稀有的。

  金剛在佛經當中是用來比喻法,或比喻人。如曰金剛三昧、金剛力士、金剛身、金剛網、金剛手、金剛心等,都是取其堅固、不被破壞、能摧滅一切魔障之意。現在以金剛來比喻般若正智,般若就像很多的柴和很大的火合在一起,大火焰的四面是觸摸不得的,觸摸的人會喪命,有如銳利的刀鋒一樣,一摸就會被割傷。般若智能破我們的煩惱,破我們的大障礙,如同金剛能破壞一切東西一樣。鳩摩羅什法師說:「金剛寶方寸,其光明能照數十里。般若智光,亦復如是。徹見一切凡情妄想,而破無明也。金剛寶,惟金剛力士能持。般若亦然。非具大乘根性者,弗克承當。」曾經有個高貴人家戴著一對金剛礸的耳環,夜路上只看見兩點金光閃閃的東西,可見金剛是有很大的光明。般若智的光明也一樣,它能徹底照見我們的一切凡情妄想。稍有智慧的人聽到俗氣的閒聊內容,就覺得很無聊,更何況具有般若智的人,更能看出一切凡情妄想,能破無明。所以金剛寶只有金剛力士能持,而般若智也只有佛才能有,如果不是有大乘根智的人就不能有般若。

  金剛經說:「若樂小法者,著我人眾生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也。」可見一定要有大乘根智的人才能有般若智。真諦三藏說,金剛寶有種種色,青色能消災厄,如般若波羅蜜能除三障成三身,度生死流,能到達涅槃的彼岸,度一切苦厄。如果得到黃色金剛寶,則能滿我們所願,像般若莊嚴萬行,能成就無邊的功德。得到紅色金剛寶,持向日光能發出火光,就像般若能用始覺合本覺,而發出智慧之火,將所有煩惱燒掉,也像千日的靈光,光明照遍大地。如果得到白色金剛礸,將它放入濁水中,濁水自然澄清,如我們本來生活在六塵中,被色聲香味觸法所迷,有了智慧,就能覺悟而不被六塵所迷,因而能脫離五濁惡世,能至清涼地,脫離生死。得碧緣色金剛礸,能除毒害,如般若除我執與法執,消貪嗔癡三毒之苦。得到無色金剛,叫空色,能於虛空中行住,如般若一般,我們能了解第一義空,有三空的智慧:我是空,法是空,平常所言的空也是空,都不執著。」心經說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乃至無智亦無得,因為這樣才能得到無上菩提。我們了解無有少法可得時,心就如如不動而成為金剛身。許多名相以後會再解釋。

  總之,金剛的堅硬,比喻為實相般若,無論什麼因緣下它都不變,外在有多少糾纏束縛,它也不壞。布染黑則黑,染紅則紅,而金剛丟入黑墨中,拿起來洗一洗,它依舊很光明,丟入紅色染料中也不會染紅,甚至丟入廁所中,再撿起來洗一洗也一樣不變,所謂「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就是不管在什麼因緣下它都不變,甚至外面用強力膠將它黏成一大球,礸石在其中並不會被強力膠破壞。這就是比喻我們的實相般若,無論我們在世俗中,或是六道中,或是淪落到地獄、餓鬼、畜生道,或生為天、人、阿脩羅,無始劫以來我們不斷的淪落,但是實相般若卻一點也不改變。如果我們現在是一個大壞人,我們的實相般若也不會因而消失了。

  金剛的銳利就比喻觀照般若,細心觀照,自然能破我執,所有煩惱和迷惑也都能斷除。例如我們不會裁縫,所以對於裁縫上有了迷惑,如果慢慢觀照學習,別人怎麼教,我們就跟著做,慢慢的也能學會了。又如人家縫的口袋位置看不見縫線,如果用心觀照,疑問就能斷除。所以金剛的利比喻觀照般若,用心觀照,就能斷除所有的迷惑。

  金剛的明比喻文字般若。看經、聽經都是一種文字般若,能使我們開智慧,本來不明白的,漸漸明白了。金剛是無上寶,價值不可稱量,用它比喻般若是無上法寶,功德也不可稱量。金剛寶世上罕見,比喻般若法空也是稀有的,正是所謂「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台長: amita buda
人氣(2,497)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佛教知識 |
此分類下一篇:大鵬金翅鳥
此分類上一篇:第一義諦、真諦與俗諦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