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5-03 21:40:47| 人氣3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山海經》的傳說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古籍,多方對該書有不同解讀,歷史一般認為記述的是古代神話、地理、動物、植物、礦物、巫術、宗教、歷史、醫藥、民俗及民族等方面的內容。 《山海經》原來有圖,稱為《山海圖經》,於魏晉後失傳。《山海經》記載許多民間傳說的妖怪與詭異的怪獸以及光怪陸離的神話,長期被認為是一部怪異的書。

 

  《山海經》以流水帳方式記載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對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論。全書18篇,約31000字。五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4篇、大荒經4篇、海內經1篇。《漢書·藝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全書內容,以五藏山經5篇和海外經4篇做為一組;海內經4篇作為一組;而大荒經5篇以及書末海內經1篇又作為一組。每組的組織結構,自具首尾,前後貫串,有綱有目。五藏山經的一組,依南、西、北、東、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節,前一節和後一節又用有關聯的語句相承接,使篇節間的關係表現的非常清楚。


  該書按照地區不按時間把這些事物一一記錄。所記事物大部分由南開始,然後向西,在向北,最後到達大陸(九州)中部。九州四圍被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圍。古代中國也一直把《山海經》作歷史看待,是中國各代史家的必備參考書,由於該書成書年代久遠,連司馬遷寫《史記》時也認為: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


  說起《山海經》,國人大都知道這是一本風格獨特的奇書、怪書。此書分《山經》五卷和《海經》十三卷,雖僅有三萬一千餘字,但就其敍述的內容而言,從天文、地理、神話、宗教,到民族、動物、植物、礦產等,天南海北,包羅萬象,堪稱我國古籍中蘊珍藏英之最者,實為研究上古時代絕好的寶貴資料。然而,由於它所述多奇詭怪異,常被人斥為荒誕無經,所以,《山海經》的書名雖最早見之於《史記》,但司馬遷觀之卻歎曰:"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因此,直到約百年後漢成帝時,劉向、劉歆父子奉命校勘整理經傳諸子詩賦,才將此書公之於眾。《山海經》涉獵之廣,內容之奇雜,從古至今使人對其該歸於何類多有分歧。《漢書·藝文志》將它列入形法家之首,《隋書·經籍志》以下則多將它歸入地理書,但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卻謂其為"小說之最古者爾",魯迅先生則將它視為"古之巫書"。因此,《山海經》問世之後,圍繞其內容、成書時間的爭論,對它的作者是誰一直眾說紛紜是個謎,乃至釀成學術界中千年未解的懸案。


  按照劉向、劉歆父子和東漢王充的"正統"說法,《山海經》的作者是大禹和伯益,但人們在《山海經》中卻找到了發生在大禹和伯益以後的史實,因此"禹、益作說"受到了質疑。此後,隋朝的顏之推雖堅持舊說,但面對難以掩蓋的漏洞,他只好用"後人羼入,非本文也"來作掩飾。所以,《山海經》的作者便成了眾多學者考證的物件,種種假說紛紛而出,如"夷堅作說""鄒衍作說";後人綜合炎黃兩族的傳說而成說;南方楚人作說;巴蜀人作說;早期方士作說,等等。當代學者袁珂認為,《山海經》實際上是無名氏的作品,而且不是一時期一人所作。以上各說雖有不同,但都肯定《山海經》的作者是中國人。


  不過,耐人尋味的是,有關《山海經》作者的爭論並未到此為止,一些學者、特別是國外學者對《山海經》的內容的作過仔細分析和研究後,將尋蹤作者的視角向國外延伸,作出了令人大吃一驚的結論。他們說,《山海經》並不是中國人所作,它的真正作者很可能是外國人。這種說法就象《山海經》中光怪陸離的神話一樣,讓人大開眼界!那麼,他們得出這種結論的根據何在?法國漢學家馬伯樂認為,《山海經》所述地理系受到西元前5世紀外來的印度和伊朗文化潮流的刺激和影響而成。其言下之意,暗示《山海經》的作者可能是印度人或伊朗人。而香港學者衛聚賢在其《古史研究》一書中,進一步明確《山海經》的作者為印度人隋巢子。


  1978年在臺北出版的《屈原與九歌》的作者蘇雪林在提及《山海經》時,又把作者的屬地推向更西更遠的巴比倫。他認為,《山海經》是關於阿拉伯半島中兩河流域的地理書,原為古巴比倫人所作,戰國時由波斯人帶到中國,其中有些關於中國地理的內容是後人混入的。他還認為,《山海經》可能是也是鄒衍的講義,由其弟子筆錄,但記錄者並非一人。


  還有一些歐洲學者將《山海經》所記載的內容同希臘神話進行了比較,認為書中有關長耳、奇股、三足等怪人形象與希臘神話裏的怪物極其相似。另外,美國學者也認為,《山海經》中有對美洲大陸的精確描寫,如《海外東經》、《大荒東經》中描述的"光華之穀",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東山經》則生動而精確地描寫了美國內華達州的黑色石、金塊、三藩市灣的海豹、會裝死的美洲負鼠等。有些研究者還按照《山海經》指示的路線考察了美洲大陸,發現兩者之間有著極為吻合的地理現象。從這些歐美學者的考證看,其弦外之音似乎《山海經》又成了希臘人或美洲人所作!


  對《山海經》作者的爭論,從一個方面反映了今天此書在歷史、地理、文學、動植物學等諸多領域內有著極其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學術地位。一些研究者從中國之外去尋覓作者的作法,雖然看上去有些牽強和難免嘩眾取寵之嫌,但也不乏真知灼見。究其原因,實因《山海經》所涵蓋的令人驚歎的博大龐雜、無所不包的內容所致,以致使研究者產生了仁智互見的結論。因此,這一疑案的徹底破解尚需要時日。而現在看來,歷史學家淩純聲的看法可能較符合實際,即:《山海經》乃是以中國為中心,東及西太平洋,南至南海諸島,西抵西南亞洲,北到西伯利亞的一本《古亞洲地志》,它記述了古亞洲的地理、博物、民族、宗教等諸多寶貴的資料,至於其作者可能已難於確認。 

             續~《山海經》的傳說
()盤古開天闢地

台長: werdx
人氣(362) | 回應(0)| 推薦 (6)|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山海經》的傳說 |
此分類下一篇:《山海經》的傳說(一)~(三)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