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0-09 08:00:00| 人氣1,16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三十歲連自己都無法搞定,怎麼搞定別人?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30歲的自己,不能再當要插電才會亮的燈泡,而是可以自我發光發熱的太陽。

寫這篇文章時,敝人正好三十歲,認識我的人,大概多少都會給我「獨立」這個評語吧!先聲明,這裡所說的「搞定」不是應付或對付,而是類似「連自己都沒辦法負起責任,又怎能對人負責」的說法。

雖說「三十而立」,但三十歲的人們,有許多還在迷惘,還在一無所知,不是用無知裝天真,就是以為自己很懂,殊不知自己的無知已讓人哭笑不得,甚至還在長吁短嘆的問「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或「活著好無趣」一類的話,我不禁想:那樣三十年的光陰,到底得到什麼?如果我仍無知、仍一無所獲,那也太浪費生命、浪費資源,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身邊的人,這樣活著,才真正的沒意義。

德國文學家赫塞說:「生命究竟有沒有意義並非我的責任,但是如何安排此生卻是我的責任。」是的,安排此生,是每個人的責任,但何時才安排?有的人覺得是成年後,有的人覺得從小就可以學習安排,我認為是從有「選擇權」開始就得安排,即使年紀再小,三歲小孩可以選擇他吃不吃今天的點心,也可以選擇要不要玩泥巴玩到一身髒,也可以選擇聽不聽父母的話(有的小孩即使被罵被打,還是不會乖乖聽話的),更可以決定要哭要笑還是要對人做鬼臉。看吧!我們的選擇真多!雖然環境給我們限制,但我們並非人偶,更不是複製人,這也是為什麼同一家庭裡的子女,即使是雙胞胎,仍會發展出不同的人格及思維。

每個人一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只是你願不願意繼續捏塑自己!

「先天條件」和「後天環境」就好比兩個互相推擠的海底板塊,兩邊勢均力敵,同時出力,才會有隆起的陸地產生;若只有一方施力,就只會平行移動,並不會形成突出又顯著的自我。

還記得第一次寫自傳是大學推甄時,當時老師就指導著:「開頭就要吸引人!絕不要寫『我是一個平凡的高中生』或『我出生在一個平凡的家庭』之類的文句。」我想想這也沒錯,若我是日理萬卷的教授,光看開頭我也興趣缺缺,自己都覺得自己平凡,沒什麼特點,別人又怎麼能發現呢?我要說的是,只有看見自己、瞭解自己、發展自己的人,才能搞定自己,之後,再來談其他的事。所以,尚未搞定自己的人,絕不要結婚生子,因為那是人生更大更艱深的課題,你,搞不定的。

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人,我們也沒必要去追求完美,但可以讓自己更進步,至少做人的基本原則與條件要達到。兒童時期表現出天真很是可愛,青少年時期就略顯幼稚了,成人若還如此,便是愚蠢和無知,所以人的特質會隨著年齡有所修正,即使是好的特質,比如誠實,小時候的誠實,通常會被稱讚,就算是直言冒犯,也會被說「小孩子不懂事」帶過;長大後,因為意識到環境條件的複雜,我們開始知道「誠實」並非什麼都據實以告,該說不該說的通通說出來,這是個莽撞的舉動,說謊固然不好,但視情況妥善應對,又不違背道德良善,才是一個成熟穩重的人的表現。

「三蘇」之一的蘇轍說過:「人生在世,不出一番好議論,不留一番好事業,終日飽食暖衣,不所用心,何自別於禽獸。」還有一句霍茲說過的名言講得更直接:「如果一個青年人對他的行為及習慣漫不經心,如果他活得沒有計劃與目標,將光陰浪費於疏懶與安逸,那麼一個傻子應該比他還有希望。」一個人該意識到「該長大了」的關鍵,在於十八歲(相當於大學時期,所謂大學,即是大人之學,可惜現在退化成幼稚園了=.=”)以及三十歲,三十歲之後就沒有什麼「長大」了,而是「老」。但歲月並不可怕,有一句話說得好:「如果無情的歲月曾把青春消磨,朋友,知識可以填平你額頭的溝壑。」人都會變老,你會、我會,大家都會,所以又有什麼好怕的呢?但,你自己長大了嗎?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說:「一個人的尊嚴,並不在於他能賺多少錢,或獲得了什麼社會地位,而在於能不能發揮他的專長,過有意義的生活。發揮自己的天分與專長,並使自己陶醉在這種喜悅之中,與社會大眾共享,在奉獻中,領悟出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是現代人普遍期望的。」一個人什麼時候會談到「尊嚴」呢?通常是「長大」的時候,小孩子是不講究尊嚴的,但一個十八歲的青少年重不重視尊嚴?重視,但還不及三十歲的青年。如果我們三十歲還沒辦法護及我們的尊嚴,那表示有許多該做的事沒做到,沒有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也就是----還搞不定自己。所以說,「尊嚴」也可以算是其中一個指標。

現在人常常嫌日子不好過,其實有誰「很好過」呢?除了少數的人,不過就算條件再優渥的人,只要他有自覺,對自己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有所認知,絕不會脫口說出「很好過」這種話。那常常說「不好過」的人呢?這種人也還是沒有認知,人生一時的不好過是常有的事,但如果一直讓自己處於不好過的狀態,那就是自己的問題,就好比一個人一直在抱怨這個環境,卻又不想辦法從這個環境離開,或是用自己的力量對環境做一些改變,這沒有人會同情或認同他的。

德國有句諺語說:「忘掉今天的人將被明天忘掉。」有的人逃避現實,可能做白日夢或裝傻,甚至用外在物質,例如買醉、吸毒等等,我只能說:「不認真看著今天的人就沒有明天。」我們的未來就在自己手上哪!不用看到多遠,你看到明天的方向嗎?每一天都能有明確的的方向,就能擁有一個清楚的未來,也就根本不必問:「我的未來在哪裡?」這個問題,沒人可以回答,只有自己。

時代在改變,我知道;環境在改變,我知道。這些我們都知道,但這絕不是推託的理由,你的人生是環境決定的嗎?前述我已說過,即使在同一環境下,各人的人生仍會不同。每個人可能條件不一,但最公平的是時間,每人每天就二十四小時,誰也不會多,誰也不會少,直到生命終結。

時間給勤勉的人留下智慧的力量,給懶惰的人留下空虛和悔恨。」三十年等於10950天,等於262800小時,若以每堂課一小時來看,除了睡覺(吃飯等瑣事也是一種學習),自己培養自己什麼了?還是你一直在人生課題中翹課?翹課的人,終究無法在期末考中拿到好成果,往後的課程,就要用更多的努力,加倍的付出,才能挽救。因為愛因斯坦早就告訴我們: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談空話。

台長: Tinkle
人氣(1,169)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成為一個理想中的人 |
此分類下一篇:人,一定得分階級
此分類上一篇:向狗狗學習享受人生的方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