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3-24 21:56:18| 人氣31,03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靜思妙蓮華 見寶塔品 讀書心得筆記(四)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智度論》也是大乘論部之一,在《智度論》也提起了師子座,就是諸佛譬喻師子,就是人中師子。

佛陀智慧是眾中之師。知道佛陀是三界導師,也是眾生慈父,所以佛他在人間說法,人人尊重。在《智度論》,就以佛為譬喻作人中師子,也就是眾生的導師。所以佛所坐的地方,不論是他的座位是椅子來坐,或者是席地而坐,凡是佛坐下來要講法的地方,它的名稱都叫做「師子座」。

佛陀若在這個位置坐下來,完全所說的法就像師子吼一樣。表示佛說法,能震動人的心。

多寶佛是古佛,他來證明現在的釋迦牟尼佛,《法華經》就是能淨化人心,使令眾生去除煩惱,人人能啟發真如本性,人人覺悟,人人能夠與佛同等,入佛智海。

佛法用相來譬喻,以事來顯理。「淨穢等土無非皆稱佛國」,佛陀一直就是這麼說,眾生皆有如來智性,人人可成佛,人人的心若能變化,從污濁化為清淨,從惡轉為善,人人心地無不都是佛國,念頭一轉,念念皆善。

法一定要入心,法譬如水,能滌除垢穢,能洗滌心的髒污的垢穢,法若未入心,真的是「無法度」了!

凡夫的心念是為自己,佛的心念是為天下眾生。

佛的心念就是期待眾生人人,能夠一念間法入心,人人能夠透徹明道理,這是佛陀的心念。

諸佛菩薩的心念,念念在眾生,所以他行六度,生生世世在六度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就是佛陀平常他的心念;在眾生中,萬行,造福人群,在人群中化度眾生,轉眾生的煩惱為菩提,這就是諸佛的心念。

佛陀以分身,分身,就是他的法。

「一切法門無盡海」,一切的法門能普遍很廣闊,無量數的眾生都能接受,天地人間,天堂、地獄都可以接受,同樣的道理。法全都歸納於心來,就像蓮池,蓮華藏世界一樣。

侍者當具八德法:

一、信根堅固

二、其心覓進

三、心身無病

四、虔敬精進

五、具戒念心

六、心不憍慢

七、能成定意

八、具足聞智

諸分身佛各遣侍者持華,表達那個誠意敬恭的意思。了解法,佛,佛來說法,就是要人人心能夠接受,佛陀教法入心,不只是法要入心,還要敬,敬法入心。

聽經,要前後連貫,重要的法入心,要用心體會。

人人有一個寶塔,這個寶塔還未開。

「人皆有多寶佛」,不只是人人有一個多寶塔,人人也有一尊多寶佛。

寶塔門開了,這就是表示「人人皆見多寶」,這麼的簡單,道理了解,反觀自性,那就是真如本性,自己透徹了解,人人有一個真如本性存在,人人都有一個寶塔,人人就是在這靈鷲山。

開寶塔,表示開權;見佛,表示顯實相,這就是以事來顯理,事理圓融。

心多了解,了解要從念念守護,法入心,才有辦法體解通達,「欲示無生滅法身,必有去來之應身」。(2022.03.24 夜)

台長: Tellme
人氣(31,038)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靜思妙蓮華 見寶塔品 |
此分類下一篇:靜思妙蓮華 見寶塔品 讀書心得筆記(五)
此分類上一篇:靜思妙蓮華 見寶塔品 讀書心得筆記(三)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