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2-05 21:40:24| 人氣7,93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靜思妙蓮華 信解品 讀書心得筆記(五)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修行要修的就是德行,要有三德具足。

三德就是智德、恩德、斷德,這三項德都已經圓滿了,尤其是福慧兩足,福與智慧都已經圓滿具足了,佛陀的十尊號中,就說福慧「兩足尊」。這樣才真正能成佛,這是佛陀修行很圓滿的過程。

修行,不是只有這樣而已。佛陀還告訴我們,要智慧具足,一定就是要入人群,去磨練出來。這是佛陀的心意。

學佛法必定要很用心,起心動念,都是在用功修行中。起一念心,動一個念,是不是完全是善?是利益人群?是利益人群的大善,要勇猛精進,修,善念不要間斷,一定要好好勇猛精進去受持。還要斷惡法的心要很明朗,若是心念一點點的糊塗,善惡不會分,若這樣,無意中就是惡,惡念將我們偏差。

〈窮子喻〉中,長者遠遠地看到了,「這不就是我的兒子嗎?」好不容易將他誘引進來。四大弟子的心,就是還有自私,獨善其身,這就是我們的煩惱還未斷,還沒有開闊的心,還沒有想到自己,有如來真如本性,還沒有想到有朝一日,也能心與天體會合,還沒有想到這樣,所以守在小乘。(詳見【靜思妙蓮華】《信解品第四》窮子喻

佛陀說法,無分大小,只是我們的根機鈍劣而已,利鈍而已,我們的根機若利,佛陀這樣一口說盡一切法。我們的根機就是鈍,所以四十九年間循循善誘,到了法華會,根機是不是大家都成熟了嗎?是還未成熟,才會讓佛陀一而再,再而三;再者,佛陀的弟子,已經領解體會了,還要引述很多道理來說。所以現在學佛的人,要時時多用心。

菩薩教化眾生時,有四種的無畏:

第一、總持一切善法不忘,說法無畏。

第二、「盡知法樂,和知道眾生根欲性心,說法無畏」。

第三、「善能問答,說法無畏」。

第四、「能斷物疑,說法無畏」。

佛陀很用心,隨順根機,讓我們知道修行的道理。

根機淺薄,初接觸到佛法,佛陀就用「阿含」,《阿含經》完全就是隨眾生根機。

佛陀在方便中,但是也含了實相法,一實相,一實乘的大法,也是在方便中開始慢慢施教了。

佛陀循循善誘,從「阿含」而至「方等」、「般若」這當中,法,都已經說了,已經「轉教付財」的時候。

人人智慧都要不斷不斷精進,向上提高。「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不要停滯於小志樂小法。

常常看到慈濟的環保菩薩,很可愛的環保菩薩。

如臺南有一位九十二歲的老菩薩,叫做高玉蓮,這位老菩薩,她的眼睛很好,耳朵也很敏銳,她就是在家裡很好命,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媳婦孝順,家事都不用她做。

不用她做家事,反而她覺得很無聊,人生怎麼這麼無聊,怎麼這麼苦!心的雜念很多。

在五年多前,那個時候她的兒子,在公園運動的時候,看到一個環保站,他很高興,就回去告訴他媽媽,她就說:「在大愛臺也有看過。我們附近有嗎?好啊!我會去。」就這樣,隔天一早,她就到環保站,一做下去,很歡喜。她手腳俐落,眼睛很明亮,耳朵很好,一個人做事情,等於好幾個人做。

在這裡負責的菩薩,她就說:「阿嬤若一天沒有來,我就要去找,找好幾個人來做阿嬤的部分。」不過,阿嬤若有休息,差不多是一天,但是每天每天,幾乎很少休息,每天來。每天早上是五點準時到,開始聽,聽法,開始做環保,(清晨)五點多一直到下午三點多,三四點才回家。這個時間都很俐落,真的一個人做,好幾個人的工作。

慢慢地,她的兒子說:「奇怪了,我媽媽有時候拿筷子,手不太有力氣,要剪指甲也沒有什麼力氣,為何到了環保站這麼俐落?」每天早上附近撿回來的,她就用嬰兒車,嬰兒車,這樣載到環保站去。阿嬤每天很歡喜,她就說:「我要感恩啊,感恩師父設這個環保站給我們,讓我們白天做得歡喜又累,回去了就是洗澡,吃飽飯,躺下就睡,不會亂想,所以我很感恩。」

這樣的人生很好命,她的身與心,自己自我很調,調得動靜恰恰好。這就是我們要好好用心,我們的身體如何調,我們的心如何調,這樣我們自然身心健康,思想正確,正知、正見、正思惟,我們所做的付出都是正法。

真的是很天真的老菩薩,她也是同樣佛子之一,她很虔誠,工作也是念阿彌陀佛,她的心很專,很俐落,這是真佛子。

何況說我們修行,修行是「持聖道傳法脈」。不論是做給人看的,對的事情,讓人覺得,「對啊!這樣做就對了,做得有用,很歡喜,我也願意來做。」這也是在傳法脈。

法聽進去之後,將佛法分析,讓人人能入耳、能口說、能身體力行,這叫做法脈。

須菩提,四位大長老,他們表達出了:「我們過去有誤解,誤會以為佛說大法是應大機的菩薩,這與我們無關。我們現在才知道,原來佛陀一視平等,看我們自己的根機如何來接受。」

佛陀的慈悲,用愛、用法來誘引眾生,設種種方便,說三乘。

三乘,有羊車、鹿車、大白牛車;那就是小乘、中乘、大乘,來誘引在火宅中遊樂,沉迷的眾生,靠著這輛車到達。

「法能乘」,這個法就是能載的意思,用大小乘法,來載運渡過這條河。這條是煩惱河。

佛陀教育四十多年間,從小教「四諦法」開始,讓大家知道人生是苦,這是修行的起點,若不知苦就不會想要脫離這個苦,所以應該要去探討苦的來源是從哪裡來。

人人修學、受法,應該要用心。不要在聲聞停滯,也不要偏差於外道,差之毫釐,失於千里。

薰法,心,到底有沒有在聽?聽法,是用耳朵聽,或者是用心聽?若只是用耳朵聽,聲音入耳根,卻是無心接受,這樣這邊聽,那邊過,聽法是徒勞無功。所以聽法要將法入心,要誠意。

「薰法入心誠意慇勤」,心與法契,才有辦法將法入真如。

學佛若是用心,自然自己的自性法寶,時時會展現在心,看到外面的境界,無不都是法寶。法寶本來就是藏在心的,智慧法海,人人的本覺,真如本性,這自己都有。所以只要用心法若入心,自然覺悟就在眼前。

佛陀慈悲對待眾生,眾生也應該要用殷勤的心,來接受佛陀的教化。

修行有了大慈悲心,自然就能愛護天下眾生。大慈悲心就是大愛心。

在浙江,古時候有一位官員,他有一個孩子,算命先生看他「你是很好命,但是你的命很短,差不多是十八年的壽命。」後來,沒多久他的父親被調職,到了另外一個縣,那個縣為了要迎接新官上任,所以就設宴來迎接。

這位年輕人,看到廚房外面,有八隻牛在那裡,在那裡是要做什麼呢?就去問廚房,就說:「這是要設宴的菜,因為其中有一道菜,叫作玉簪菜。」「為什麼叫作玉簪菜呢?」廚師就為他解釋,拿一支尖尖的筷子,鐵筷,那個地方生一爐火,每一支筷子都是放在爐火裡烤,烤得紅紅的,已經都很紅了,這每一頭牛是乳牛,用這尖尖的筷子往乳內插進去,讓牠體內的乳,在這尖尖的筷子上,讓乳都凝結在上面,再抽出來,就叫作玉簪菜,這八頭牛就是要做一道菜。

他看了一下,聽到了,一念心不忍。想想看,殘忍啊!所以他來到父親身邊,希望他的父親能下一道令,禁止,禁止全縣的人,禁用這道菜。這樣及時,不只是及時救了這八頭牛,又是全縣都已經接到這道令了。

這樣過後,他,這位年輕人做了一場夢,夢見有八頭牛來磕頭感恩,又是有,就好像空中有一些很莊嚴的天人來向他祝福,一位老人就說:「你本來壽命是十八歲。因為你一念愛心,好生之德,所以再給你增加八十年。」所以壽命九十八歲,真的是他這樣一輩子財子壽,他也為官了,真的到九十幾歲,無疾而終。

這是一段在大陸過去的一段故事。人是大地萬物之靈,一念慈悲心,就能保護天下眾生命,若能夠人人都有這念愛,那不就是天下都是祥和平安嗎?

「法貧窮子不求大法」。譬喻既然學佛了,已經接觸到法了,卻是不求大法。佛陀為我們開示,還不能大徹大悟,所以叫做「不求大法」。

世間情,親情,不論是什麼情,真的都是苦短。人人來到人生,凡事都由不得自己。哪怕是你的孩子,你養大的,但是也不一定會按照你想的希望這樣去走,這樣去做。

佛陀的心念,希望眾生能脫離塵、惑,能夠回歸本覺來,這是諸佛菩薩為眾生付出。

「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兩個「六」合起來,就是「十二入」。眼根對色,看到形形色色。耳根聞聲,聽到好的聲音、不好的聲音、喜歡我的聲音、誘惑我的聲音等等,這全都是根與塵會合,那種的感受。

在人間獨善其身,還是在「有漏善」中,因為總還是在追求衣與食,真正自身的財富,還沒有自己去得到。還未建立起樂大的心,就是無所得。

修行聽法法能夠入心,能身體力行,如法修持,這才是真正修行的目標。

修行不要在中途停滯下來要與日精進,不可時日空過。

貧窮子,從貧窮中已經發現了,父親原來就是這麼富有,裡面庫藏這麼多,現在慢慢已經體會了。學佛就是要將法入心。

要發大心入人群中去,才能更體會佛法,佛的教法無不都是要人人歸入清淨真如本性。在佛不增,在凡不減,我們與佛平等,真如本性,我們的智慧都一樣。所以應該對自己要有信心,時時要多用心。(2022.02.05 夜)

台長: Tellme
人氣(7,934)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靜思妙蓮華 信解品 |
此分類下一篇:靜思妙蓮華 信解品 讀書心得筆記(六)
此分類上一篇:靜思妙蓮華 信解品 讀書心得筆記(四)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