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2-03 21:33:35| 人氣19,2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靜思妙蓮華 信解品 讀書心得筆記(三)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教導行善叫做勸,制止行惡叫做誡,如來教法不離此;經藏屬勸行眾善,律藏屬誡防諸惡,論藏詮辯修證法。

經、律、論,是修行,三項要了解的事情。

一切佛說法,累積起來就稱為「經」。

經典教導行善的勸法之門,勸為何要行善,因緣果報,如是因,如是果,如是報,造善者得善報。「諸惡莫作」,所以就制止行惡,這叫做「誡」。「勸」與「誡」就是屬於經典,佛所說的教法,大小乘法通稱為「勸誡」,不離這兩項。

論藏那就是「詮辯修證法」。

佛這樣說,大家吸收之後,互相來研究,又自己的心得,將法,彼此討論等等,聽了之後能了解,這叫做「證」。證明這個法對的用途,有什麼樣的感受等等,這就是「論」。經、律、論,稱為「三藏」。

譬喻窮子,來到長者的家門邊,看到裡面威風,他害怕,開始趕緊回頭要跑。

「爾時使者,疾走往捉。窮子驚愕,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

出去的人,他也不知道這個人到底是誰,所以看到人就拉住,硬要把他拖回來。這位窮子,貧窮的孩子已經很受驚了,要離開,被人抓住了,開始就很怕,「稱怨大喚」,在那裡大聲叫,「我不相犯」。「我只是在那裡站著而已,我又沒做壞事,為何你們要抓我呢?」就這樣一直喊一直叫。(詳見【靜思妙蓮華】《信解品第四》窮子喻

佛陀是要大家顧好這念心,不要去造惡,一定要行善,行善就是與眾生結好緣,造福人群。再更大的,名副其實,就是菩薩道。所以「若勸煩惱即菩提」。

人生,無常很多,無常逼迫!人間,如果想到「四大不調」是很可怕,加上了人生的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等等的苦,加上五蘊熾盛,這都很苦!

須菩提等,他們不求大法,不生一念好樂之心。

佛陀希望大家要捨去小乘,入大乘法門,自然心門一開,以天下眾生為己任,會覺得很歡喜,開闊的心胸如天地,海闊天空,心要包容多少人,就能包容多少人。

小智不解大教,所以「悶絕」。

聽經,受法,不只是這樣膚淺就過去了,必定要很深、很深入去了解。

「勸」就是勸大家種種行善法,「誡」就是警戒人人,不要犯了世間很多煩惱無明的惡業。「勸」與「誡」二種法門,其實是平行,佛陀這樣長期教育,無非就是教育,福與慧要平行。

修福與修慧,在「勸門」下功夫,要善要大善不只是獨善自己,還要兼利他人,這樣才是叫做大善,不只是獨善其身而已。

父親用心很辛苦,現在將窮子放開了,讓他先醒過來,然後才知道,他人在哪裡,只要知道孩子在哪裡,暫時不說他是誰。父親要用什麼方法,與他的孩子相處呢?這就是「諸佛出世,佛佛道同,隱實施權,先三後一」。

人人都是富家子,要趕緊回歸我們的本家,有堂皇的舍宅,有很富足的寶物,應該要好好回頭,找回來時路。在自己的本性,有萬德為豪,本覺性為貴。

小乘「小乘志意下劣」,只想要獨善其身,不想要發大心、立大願,所以「志意下劣畏懼大法」。認為:「我若受持大法,大乘法,我就要兼顧天下眾生,這個責任,我不要負擔。」不要負擔,他就逃避責任。

那位窮子,他看到這麼莊嚴的場面,他怕,他跑了。

這是譬喻凡夫,已經到了昏天暗地,佛陀只好隨眾生的根機,先用「四諦」、「十二因緣」,讓他能醒悟過來。知「苦」,知「集」來的道理,知道要好好「斷」煩惱,修行在「道」,這叫做「苦集滅道」。

很多年前,慈濟在花蓮有這樣的個案,而這個個案也是還在。一對老夫妻,單獨一個女兒,這個女兒在很年輕的時候,一場車禍,這個女兒就變成了,腦筋完全都退化了,變成智商,是三歲的智商。

就這樣開始,父母一直照顧,從十多歲一直抱上抱下,到現在三十多歲了,體型又是很胖。父母親照顧三十多年了,從年輕一直顧,顧到現在已經是老年了,父母都已經八十多歲了。

父母親,每次我們的志工如果去,就是這樣很樂觀,「不然要怎麼辦?就將她當作一個活的玩具。」玩具,活生生的玩具,「雖然她無法做事,雖然她現在接近四十歲了,但是還和三歲孩子一樣。不過,和她說話,她也會笑,和三歲的孩子一樣,天真無邪。「常常聽師姊,這麼久了,十幾年來,師姊常常來看我們,就這樣叫我們要善解,叫我們將她當作一個活的伴,與我們作伴,我們也不會覺得無聊。」

母親最近就會說:「比較擔心的是,我們都沒力氣了,以後不知道要怎麼辦?」慈濟人就會再開始告訴她:「看現在就好了,不要想到以後,以後自然就會有人照顧她。」「對喔!所以不必擔心太多。」

像這樣的一對老夫妻,家庭只是靠著政府的幫助,這樣在生活。不過他每個月,我們如果去,有時候帶個東西去,他們都說:「我不必錢的幫助,比我還辛苦的人還有。你們如果來看我,我就很高興,我好像有一個大家庭一樣,這樣我們就很高興了。」

以前,十幾年前,是我們幫助他們走過來,他這十幾年來,心放開了,生活算也安定了,這樣已經每天都是歡喜。

不論是富有、貧困,或者是人間無常意外,所造成的,這都是需要人間菩薩,來和他作伴。所以說「諸法身菩薩伴作二乘」,這是在形容修行者。

《法華經》那位窮子,幾十年來慢慢靠近了,這就是表示,人人本具善根,過去有聽了佛法,有善的種子,加上了人人本具佛性,這個因緣成熟,能夠遇到佛法、接受佛法,慢慢接近了。

周圍都是菩薩,所以要尊重,就如常不輕菩薩一樣。大家共同感恩、尊重,就只是為了一項,清淨無私的大愛,那就是佛無染的本性。

一切煩惱就是我們一念心是癡心呢?或者是覺心?若是癡迷的心,那就是妄動。

在《百喻經》裡面,就有這樣的一段譬喻,譬喻有兩個人是好朋友,晚上冷的時候,他們就將毯子,這樣裹在他的身上,這兩個好朋友作伴,走過了沙漠,曠野中遇到一群盜賊,這兩個的其中一個就很機警,看到在曠野中的草堆,他就趕快鑽進去。而另一個行動就比較鈍、較慢,盜賊接近時,就將這個人所披著的那件毯子,拉下來。

他覺得冷,「會冷,我不能失去這件毯子。」他就向盜賊這樣說,他說:「拜託,拜託,大哥啊!請您是否把那件毯子還我!我是不是能用金子,和您換回這件毯子?」他說:「我的金子,我是把它縫在,這件毯子的上頭。」果然,盜賊就摸到毯子的上頭,真的是一片金子。

這賊就說:「誰能證明,你這塊金是真金?」他就說:「你若不相信,在那堆草叢裡面,躲著一位我的好朋友,不然你去問他,問這是不是真金,因為他是金工師傅,你能請他出來為我鑑定。」這樣,這群賊,就將草叢裡的這個人也拖出來,將他身上披著的毯子,同樣又搶走。兩個人都失去了那件毯子,較傻的這個人還失去了金子。所以這就是愚癡啊!

修行不就是這樣嗎?自己不會好好修,還再去影響別人。

在慈濟常常資深的委員,就是要陪伴資淺的,尤其現在都落實社區,多少人見習,開始在見習,就有人在陪伴。有多少活動,要如何來合群,來付出,這都是要有人陪伴。所以「共作」,「雇使共作」,要用方法與他一起投入去做。

窮子,他來到父宅先問:「我工作,到底代價多少?做這樣的工作,能夠得到多少錢?」父親遠遠地看著,在外面流浪,好不容易回到這個環境中,還在計較,父親還是很慈悲,遠遠地看孩子,總是孩子就是這樣的根機。

父親仔細地觀察,孩子的動作、行為,就如佛觀察眾生的根機,用什麼方法,能逗眾生的根機。

學佛,要好好愛惜自己的人生價值。生命的價值,要先去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自然人人都是我們生命中、慧命中的貴人。

人生,心要顧好,若是一念偏,那就步步錯了。貪瞋癡等種種的煩惱,這樣會合起來,使我們無明,使我們疑惑。

這個「惑」,對事情都不清楚,對道理起懷疑等等,就會去造種種的業,招感來了無數的生死。

人生離不開生、老、病、死,這是人生自然法則。不過最怕的就是病與死,這是人生最大怖畏。

怕,也是自然法則,最後也是會死。在生死中,若是發大乘心,「願入生死,廣學萬行」,那就是菩薩道。

菩薩道就是要去接近人群。所以因為這樣,為了要接近窮子,長者知道他不敢見到,這種莊嚴富貴的人,所以他就要脫下這個衣服,所以稱為「(即)脫瓔珞,細軟上服,嚴飾之具」,就這樣脫下來,將這些寶物也全都拿起來,開始「更著麤弊垢膩之衣,塵土坌身」,將骯髒的東西,拿來將身體塗得髒髒的。這是表示「現丈六比丘形」,名叫做「麤弊」。與普通人一樣。

學佛,真正要入人群度眾生,能夠入人群中去,才是真正能夠學萬行,「願入生死,廣學萬行」。

必定要接受佛陀的正教、正法,就要行菩薩道,入菩薩道中。

修行,沒有其他的方法,就是要好好地,心照顧好,要發大心、立大願,斷煩惱。

利行、愛語、同事,這就是無所求的付出,這就是深誠的愛。

「內」,對內要自謙卑,這叫做「敬」,僧的「六和敬」。對外要與人同修、對內要自謙卑,才有辦法對人恭敬。「六和敬」中,「身和同住」。就是身體要和平共處。

六和敬:

一、身和同住,是身體的和平共處;

二、口和無諍,是言語的不起爭論;

三、意和同悅,是心意的共同欣悅;

四、戒和同修,是戒律的共同遵守;

五、見和同解,是見解的完全一致;

六、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體均霑。

「三十七助道品」,無不都是學佛的教法基礎。

窮子喻中佛陀譬喻,明明是一位富家子,你好好地就是守護在你的家庭,有這麼豐富、富有,偏偏你的一念心動,流浪,經過了多久的時間,經過了人間、地獄、餓鬼、畜生,五道的地方,這樣輪迴過來,「四生」,化生、濕生、胎生、卵生,這樣輪迴過來,這麼的辛苦,眾生就是這樣的迷。

父親發現孩子了,開始用種種方法,好不容易接近到孩子。

孩子靠近了,還要父親脫下莊嚴的服裝,然後才能接近他的孩子,佛陀他我們普通比丘,生活的方式都一樣,穿的是「糞掃衣」,叫做「福田衣」,與僧團生活都一樣,這不就如那位長者,脫下瓔珞、莊嚴的衣物,換上與我們普通人一樣。

修行的就是正道法,就是「三十七助道品」。(2022.02.03 夜)

台長: Tellme
人氣(19,278)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攝影寫真(作品、技術、器材) | 個人分類: 靜思妙蓮華 信解品 |
此分類下一篇:靜思妙蓮華 信解品 讀書心得筆記(四)
此分類上一篇:靜思妙蓮華 信解品 讀書心得筆記(二)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