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8-12 00:51:53| 人氣8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個 SAT數學單項測試案例分享,說明什麼?

姐姐是一個典型的美高學生,她從小在美國長大,對數學總是感到自卑。讓她上數學補習課時,確實發現了一部分美高孩子從小按計算器不好。通分性、約簡、解方程這些基本運算,是需要反復講解和反復訓練的。並且每週上一節或者每星期兩節課,也許會在下周都忘得一乾二淨。並非每一個國際兒童一補課就上升,要讓她有持久的記憶,是需要每天盯著她每天倒時差給講過的題目打卡,那麼這一部分的知識點才能記法。

這位小朋友在開始進行 SAT數學模考時,甚至有三分之一的題目無法完成,基本都不會。再開始補學校 GPA部分。但每天補完一個階段後,每天在群上打卡,再給一組 SAT數學時, section 3這部分中國兒童閉眼全對,從前面的一大半孩子就不會到能得分60%-70%,剩下的講解也很快就明白了。但進入第四節,中國學生在這個模組中最難拿到高分,即使是公立大學霸,即使是純英文國際學校,也總有不到滿分的時候。但孩子可以在這個模組中做得很好。包含了我覺得她不太擅長的模組,她可以根據背景選擇。

事實上對這類學生來說,如果按照原來的 AP\ IB或者 Alevel系統的思路去思考,就能得到不錯的分數。但如果為了扎實,盲目地改為公立學校計算題,也許對國際體系計算題也無濟於事。

台長: teatimeat3
人氣(8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