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08 11:52:50| 人氣1,111|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原來就是的阿公啊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不禁意讀到一篇文章,提到有一份原本叫《大漢日報》的報刊,到之後幾度更名便成為今天的《自由時報》了。讀完這則新聞,著實讓我嚇一跳!

原因是,在我讀海專的期間,也就是在1975到1978年這三、四年間,我曾意外讀到一份”大漢副刊”上的文章,報刊印刷粗糙,品質欠佳,可知社方其財務狀況並不好。但當時是專校生的我,除了喜歡每天急忙趕搭渡輪到旗后之外,生活中最大的樂趣就是投稿賺取零用錢。

我在”大漢副刊”發表過連載小說和數篇清新自然的散文,以及詩評。當年,說坦白點大漢和民聲、商工都是比較容易投稿的練習園地,不像在地的三大報、二晚報,有時候會感慨還真不容易上榜哩!但我投”大漢”的稿費到後來才明白是編輯先生自己掏腰包賞給我的。事情是在我登了幾回文章以後遲遲未見稿酬的個把月以後的某天,我從郵差先生拿到的掛號件已經猜著就是它了(薄薄的信紙封...)!

我在一紙標明稿費$200的郵局匯票上,另外讀到一紙夾帶的小語,編者說:「感謝您的長期賜稿...但因故無法支付稿酬...為感謝您...編者個人意思贈您$200當作獎勵。」事過境遷數十年,我心裡始終不敢忘卻這則溫暖,但在近日讀到此篇文字才知道:原來<大漢>就是<自由> "阿公"呀!有一些驚訝!!

台東新報,該報的前身是1946年12月12日創刊的《臺東導報》,由於經營情況不佳,1948年12月12日,在臺東縣國大代表陳振宗等地方人士支持之下,申請改為《臺東新報》,陳振宗出任發行人,正式發行日刊報紙。《臺東新報》初期發行量約一千份左右,由於虧損太大,1950年10月11日宣布停刊,直到1952年7月12日,經國民黨臺東縣黨部主任委員吳若萍出面主持,才得以復刊。1954年12月25日該報版面擴大為對開一張,但因銷售範圍僅限於花蓮與台東兩縣,缺乏廣告收入,經營困難,勉強維持到1961年元旦,終於宣告停刊。停刊後,登記證炙手可熱,因此迅速轉手,買主易名為《遠東日報》重新發刊,但到了1965年8月5日又再度改組,並更名《東聲日報》。往後,因地方小報經營困難,經營者不斷改組經營或轉賣出去,報刊名稱也一再更換,1969年1月23日改名《台聲新報》,1970年6月18日改名《大漢日報》,1978年初經營權再轉移,改名為《自強日報》,此次轉手發行地也從臺東遷往彰化。1980年4月,《自強日報》以新台幣四千萬元轉賣給財力雄厚的聯邦集團,1981年1月1日改名《自由日報》,正式成為中部地區之地方報紙。1986年9月15日,該報獲准遷至台北縣新莊市發行,隔年9月再度更名為《自由時報》,並開始積極往全國性報紙之規模發展。1989年報社總部自新莊遷至台北市。此後在經營者努力之下,該報成功地發展為目前台灣數家大報之一。

台長: 張詩(李林、楚九葉)
人氣(1,111)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工作甘苦(工作心得、創業、求職) | 個人分類: 不以為然質場子 |
此分類下一篇:愛上傳下載的老師們
此分類上一篇:特別轉載:當一天的老師

邑上春榎 / 邑春榎
真沒想到我還可以看到《大漢日報》這件事...

雖然這是在我出生前發生的事情
好像當初因為經營內部發生一些問題..

對於沒辦法發稿費給你這件事
我代替我爺爺向您說聲對不起! XD

那位好心的編輯大人現在一定發展的很好!!

很高興難道你能分享當初有在大漢投稿的事情
因為關於大漢的訊息真是少之又少
我甚至一度懷疑是我父母親在騙我~XD

總而言之 還是非常謝謝您!
:P

邑上
2011-06-21 21:17:48
版主回應
或許你和"大漢"有些淵源~~
看起來~你家的長輩~似乎曾在那任職過

我在好些年以前
便已"拋棄"那些"剪貼簿的記憶"~年少的歲月

總之~也要謝謝你呀^_^
2011-06-22 12:22:12
邑上春榎 / 邑春榎
真沒想到我還可以看到《大漢日報》這件事...

雖然這是在我出生前發生的事情
好像當初因為經營內部發生一些問題..

對於沒辦法發稿費給你這件事
我代替我爺爺向您說聲對不起! XD

那位好心的編輯大人現在一定發展的很好!!

很高興能看到你的分享─當初有在大漢投稿的事情

因為關於大漢的訊息真是少之又少
我甚至一度懷疑是我父母親在騙我~XD

總而言之 還是非常謝謝您!
:P

邑上
2011-06-21 21:19:38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