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15 04:33:27| 人氣58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潼關吏】與杜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餘。
借問潼關吏,修道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南隅。
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角。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第一次讀到【潼關吏】是在【神雕俠侶】(看小說,學詩句)裡面,郭靖對楊過訓話:「為國為民,俠之大者。」以前看古裝片,俠的形象是瀟灑的、俐落的、好打抱不平的、鋤強扶弱的、技藝高超的,郭靖的一席話把「俠」的視野整個給拉開來—真正的大俠是大英雄、大豪傑,他們有高遠的理想,而這些理由建築在國家、人民身上。至於那些讓地痞流氓喊著:「大俠饒命!」者,充其量只能稱為略具有俠氣。

俠情之外,想著哥舒將軍。哥舒翰是突騎施首領哥舒部落的苗裔,蕃人多以部落名為姓,所以稱哥舒翰。哥舒翰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年紀輕的時候毫無成就,,年過四十,拿遮一把劍就去從軍了,並且在戰場上以征伐吐蕃一國最有成就。哥舒歌寫:「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真是威風凜凜,氣壯山河。

一直到公元七百五十五年的安祿山之亂,哥舒已是一個六十幾歲的老將軍了,帶著拼拼湊湊的二十萬人,包括了統河、隴、朔方、奴刺等十二個地方的雜兵敗將與安祿山對壘。可是哥舒翰老了、病了,只好委託將權力下放,讓田良丘管軍政、王思禮主騎兵、李承光統步兵,這三個人都是小人之流,互相鬥爭,軍令不一,難以抗敵。即使軍令不調、士兵孱弱,依靠著要塞「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餘」的防禦力,還似能堅守。

但是唐玄宗和楊國忠因為對手握重兵的哥舒翰不放心,接連派宦官逼其出兵。結果哥舒翰在靈寶被安祿山和史思明的軍隊打敗,全軍覆沒,哥舒翰也做了俘虜。潼關天險,「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可以想見它的易守難攻,即便如此,在昏君奸臣的操弄之下,天險沒有發揮它的優勢。「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角」幾十萬大軍在這裡全部戰死。而哥舒翰呢? 因為他太老了,所以安祿山沒有殺他。

史書記載「翰好酒色,因風疾,歸長安,病廢於家。」他必是一名性情中人。而杜甫【潼關吏】對哥舒翰頗有微詞,要守兵以此為戒。哥舒翰雖然具有過失(用田良丘、王思禮、李承光),但是也難以過於苛責。杜甫寫這首詩以愛國為出發,哥舒翰就委屈了。

說回到杜甫,歷代詩人中我最鍾情的就是杜子美。杜甫沒有辦法像天縱奇才李白揮灑自如寫出「白髮三千丈,離愁似個長」、「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這麼美的句子,他的詩句往往無法朗朗上口,但是感覺得出來另有一股殫精竭慮的深刻。我彷彿可以看見他把頭髮都弄花白了,泣血一般的書寫。忽然那一個醉著酒,寫著豔詩、吵著要高力士把鞋子脫掉的李白在我心目中就矮了一截。

記得高中國文老師每次講解杜詩,都會一再強調「沉鬱頓挫」這四個字,我一直覺得這四個字一定是形容一個很不快樂、悲觀、感性、敏感的作者,他一定常常獨自流淚、悲天憫人,為一些遠在千里的事情而感傷不已。讀杜甫的詩,覺得他就是一個既嚴謹、細膩,但是感情真摯的人。我還記得我看到「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的那一種惆悵。

「聖」是人的最高境界,而詩聖這個稱號是明朝王嗣奭在【杜臆】裡面給用起來的,而宋朝楊萬里則稱杜甫是「聖於詩者」,都是很高的評價。文天祥在獄中作了數百集杜詩,清朝金聖嘆把杜詩評價為六才子書之一,這種挑選顯然具有很高的偏心成分,不過我想這是可以理解的。

註:世界上最強的要塞,應該還是超時空要塞…

台長: 高木
人氣(58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無法分類的海陸鍋 |
此分類下一篇:帝國大審判能夠審判什麼?
此分類上一篇:轉錄三篇文章談「夢想」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