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8-25 00:05:43| 人氣1,1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的婚禮(歷史報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是兩份非常有趣的歷史作業,要我們揣摩古人的婚禮以及節慶,將自己作為參與其中的主角。其中需要做一些簡單的考證,加上自己的創意,簡單來說就是一篇小小說。我今天又看了一次,不禁大笑起來,覺得非常有趣。故決定將它post出來,至於比較枯燥乏味的討論宋代律法以及倫常觀念的部分幾乎都省略了。

Ⅰ我的婚禮:

我是任君逸,生於北宋神宗二年(西元1079年),河北省欒城縣宋北村人。我今年已經二十七歲了,我家族本是落魄士族,幾位父執輩的叔伯屢次在科舉中落第,父親就把希望全放在我的身上。經過十年寒窗苦讀,我終於高中進士,也在那年,我娶了鄰家方員外的女兒,那年我二十一歲,算是相當晚婚了。我與我的妻子方氏自幼就是青梅竹馬,春夏秋冬都有我們的美好記憶。

春天時,我們總會趁著天氣晴朗時,放放風箏、打打陀螺。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就是在十五年前的清明「放斷鷂」時,她的線繩纏住了她的頭髮,我花了好大的勁才把它取下來,又花了更大的勁才讓她停止哭泣。在夏天時,我們也常常約幾個小孩童一起抓蟬、捉螢火蟲。她最喜歡看我抓蟬的樣子,因此我偷走我母親曬衣服的竹竿,在上面塗滿漿糊,用「承蟬」的方式取下一隻隻又肥又大又會唱歌的蟬。秋天時,我們會一起在小洞穴裡灌水,在蟋蟀跳出來時用罩子、簍子裝好,拿去和鄰村黃狗兒一起鬥上一整個下午。冬天時,我們會請母親為我們用竹繩編織好一雙雙堅硬的平底鞋,走到宋北村那兒的小鏡湖在冰上滑冰。我總是一個勁兒的想在方氏面前表現,不過我真的是全村滑冰滑得最好的一個。

高中進士之後,我在黃州又做了好幾年的地方官,被調回汴京升為禮部員外郎。其中,我與太學生趙明誠尤其交好。以輩份來說,我和明誠的父親、當朝宰相趙挺之同輩,因此雖然我年紀與明誠相仿,卻要稱明誠一聲世姪。我與明誠常常共同討論詩詞、玩弄古玩,明誠的妻子李清照更是一位才女,據說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我在今年決定要再娶一妻,原配方氏雖然宜家宜室,我也是發自內心的愛她、敬她,然而她就是久久沒有為我生下一男半女的,再說她的家世、背景就今日而言也與我相差甚遠。

我在年初和方氏離了婚,彼此做了離婚的協議。與方氏離異之後,父親急急催我向一門貴族大家提親。我想要娶的是曾經高中狀元的王拱辰十五歲曾孫女,她也是李清照的表妹,明誠的小姑。王家算是名門,我請明誠之妻清照為我作媒,幾經輾轉才獲得王拱辰青睞。終於在王拱辰六十大壽登門拜訪、吃壽酒。

「曾叔公,這位就是我常和您提起的當朝禮部員外郎,任君逸任大人。」明誠和妻子清照將我引見給王拱辰。
「晚輩任君逸,有幸見過王老太公。」我急忙做了個揖。
「喔?你就是任君逸?你今年幾歲了?」王拱辰瞇者眼睛看著我。
「晚輩生於徽宗二年,今天二十有七。」我恭恭敬敬的回答。
「二十七歲就作到禮部員外郎?嗯,算是青年才俊。」王拱辰微笑了一下。
「哪裡,不敢當。」

在這次的酒宴中,能夠得到王拱辰的讚賞,我自然是滿心歡喜,回去和父親商量了好一會兒。

「還是派人去先納個采吧!」父親沈吟道。
「是。」我也是這麼想的。

翌日,我派遣僕人挑了十二箱的禮物、白金五千兩、用羊二十口、酒二十壺、綵三十匹,浩浩蕩蕩的由管家李不寧和媒婆送到女家,說明我求婚的意思。三個時辰之後李管家才回來,我馬上著急的詢問著。

「王老太爺與王老爺欣喜的答應了,並且以雁奠為記。」李管家恭敬的回報。

據說用雁為記,是因為雁秋南飛而春北返,來去有定時,而以雁象徵男女雙方,信守不渝。能夠得到王家的首肯,我自然雀躍萬分,隔了兩天,細心的撰寫了張帖子將我的生辰八字與家庭狀況、三代名諱、籍貫和曾任職務一併附上,急急再催李管家攜帶禮物去問名。所謂問名,又叫做「草帖子」(後圖附錄一),要分成男女雙方,使知門第、社會地位,以求門當戶對。能與王家成為親家,我真的感到無限的光榮,我想以王氏父子的權勢地位,我當可平步青雲。

「王家小姐,閨字一個薇字。生於神宗十四年,年方十五歲,生辰八字是…。」
「喔?她比我小十二歲。」
「是。此外王家田產有…,具產有…。」

此時父親急急忙忙的跑了進來,看到了王家的帖子,大概估量了王家的財富,笑得合不攏嘴,急忙叫人拿著王家小姐的生辰八字去納吉。通常在問完名之後,會將草帖子歸卜於宗廟,向祖先神靈卜問一番。之後在父親作主下,向王家納徵,其實納徵就是納聘禮、聘財。為了顯現我任家的權貴,當然是相當豐厚的重禮,金器五十兩、綵四百匹、錢二十萬、錦綺、綾、絹兩百匹、金縷畫衣雙襲,函馬十匹、羊四十匹、酒四十壺、花粉、果盤、銀勝、羅勝等物,多不可數。同時也打賞了王家上下。而同時,我則一個人在書房裡坐著,看看字畫、想想事情。

「稟告老爺,趙姑爺求見。」僕人打斷了我的思維。
「快請。」我急忙吩咐。
「任兄、任兄。」明誠氣喘喘的跑了進來。
「明誠,是怎麼回事了?」我好奇的詢問。
「這裡有五十二闕詞,你瞧瞧哪一闋最好。」明誠喘了一口氣,笑著對我說。
「好好,你先坐,我去沏壺茶來。」我也笑了,吩咐僕人去沏一壺好茶過來。
「先別急沏了,你過來瞧瞧。」明誠將五十一闕詞攤在我凌亂的的書桌上。
「待我瞧瞧。」我看了約莫三炷香的時間,微笑的手指了一闕詞:「這闕醉花陰最好。」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出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

我默唸了兩次,繼續說:「尤其是最後三句,意境最高。明誠,真是好詞、好詞,你寫了一首好詞。」
「這不是我寫的,」明誠尷尬的笑了笑:「是內人清照寫的。」
原來今年重九,李清照填了一闋「醉花陰」詞,寄給趙明誠。趙明誠接到了這闋詞後,閉門窮三日之功,填了五十幾闋詞,把妻子的那一闋也抄雜在裡面,不標明作者,拿去給好友品評。
「我也拿去給陸德夫陸兄過目了。」明誠繼續說。
「德夫怎麼說?」陸德夫文采過人,我很好奇他的品評。
「和任兄一樣,最佳三句亦是:『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
「清照真不愧是一代才女。明誠,你也不用太在意,清照奇才,遠勝於你我,實不需要太過煩惱。」明誠之才確實是遠遠不如清照的。
「也是。對了,任兄大婚,還未向你恭喜呢!」明誠客氣的恭喜我。
「哪裡,趙兄客氣了。」我急忙謝辭。

我曾經聽明誠說,他與清照兩人常常比賽猜出一首詩詞是在某書、某卷、某頁、某行,以誰的答案較為接近,為飲茶的先後順序,實在是神仙眷侶。明誠走後幾天,父親將婚期吉日書(草帖子,附圖二)連同禮物一同送至王家,請期決定將婚禮訂於下月初三,我則開始忙於準備婚禮的種種。首先,我先將長鬚洗淨。我的長鬍鬚是我的驕傲,雖然我的長鬍鬚和東漢吳良、三國崔琰、南朝謝靈運、晉朝張華相比之下當然是黯然失色,更別說「髭聖」唐太宗、「美髯公」關羽、前宰相「髯蘇」蘇軾等人了。我將它洗淨之後,請手工細緻的佣人為我將鬍子編成一條辮子,我則趁此時讀書。等到佣人幫我把鬍子編好之後,我再用錦囊將它裝好、綁好。在婚禮期間將至,我家已經準備萬全,處處張燈結綵,房中擺設也越來越齊全,坐具、臥具、茶几、桌子、屏風等等式樣和用料也相當講究。

終於到了親迎當日,我穿衣戴帽後,隨著父親、母親到祖先牌位前,行四拜和讀祝文,父親和母親則殷殷叮嚀我一番。

「姑爺,時辰到了,該去親迎了。」李管家催道。
「好,走吧。」我站了起來。

首先由工人撐著一對任姓的大紅燈籠,接著是八音,第一頂是媒人轎,再來就是姑爺轎,也就是我的轎子了。一行人敲敲打打、浩浩蕩蕩的出發向女方家前進,人數高達一、兩百之眾。

「這時,王家在做些什麼?」我低聲的詢問李管家。

李不寧說:「女家在結婚出發以前,要與父母兄弟姊妹一起吃飯,食個姊妹桌表示離別,大家說些吉祥話。吃完以後,新娘開始催妝,以使及期迎娶。之後就換上禮服、向神佛行禮,表示告別,這算是正婚禮的一部份。根據《禮記‧昏義》:『父親醮子而命之迎,男先於女也。……蓋親受之於父母也。……以親之也。』。」

一路上經過城門樓、虹橋、街景、店舖、河道、碼頭、船坊,諸如酒樓、茶肆、當鋪、汴繡、官瓷、年畫等等,我揚風得意洋洋,想起日前常和明誠、秀夫去勾欄看看民間遊藝、雜耍、盤鼓表演、神課算命、博彩、鬥雞等等,今後可要檢點一點少去了。

行經東京城的潘樓,之後到相國寺外一帶,出東雀門,眼前即是王府。深宅大院、重門套房、造型華美。我到達王家之後,由王家的小舅子持著盛有紅柑的紅漆盤迎接著我,帶我至王家的宗廟。那裡筵席排場浩大,我在門外向岳父、岳母拜迎,然後手執雁贄走了進去,再拜雁奠。
「吾受命於吾父,到此行嘉禮,一切惟岳父之命。」我朗聲說道。
「吾女從今聽命於爾。」岳父也朗聲回我。

我又二拜以後,我的新娘便要上轎了。此時她頭戴鳳冠,身穿紅色霞帔,下穿大紅百摺裙,由岳父為她覆上頭蓋之後挽上轎。迎親行列起程,我帶來的鼓炮一齊大聲燃放。回程的行列也是浩浩蕩蕩,前頭是由儐相帶領的娶嫁轎,然後是我和我的新娘的花轎,最後則是扛著聘物的僕役,沿途放鞭炮和敲銅鑼,吹吹打打向我家大步前去。兩頂花轎後面,各懸一個畫有紅色八卦的米篩,分別寫著「兩姓合婚」以及「百子千孫」字樣,聽李管家說這有辟邪和祝福之義。

迎親的行列在鑼鼓聲中回到我家,現在良辰到了,便將新娘轎子抬到正廳的前庭。當花轎抵達門前,又有起轎的轎夫行「攔門」之禮,索取吉利錢。此時也有人手持米斗,裡面放了五穀、豆、錢、彩果,望門而撒,讓小孩子爭拾著,這個禮又叫做「撒穀豆」。此時地上已鋪滿紅毯,不論貧富嫁娶,新娘的腳都不能觸地,以免沖犯鬼神。前方一名女子手捧著鏡子倒著行走,新娘就由伴娘挽著,腳不踏地的緩緩而行。

新娘入門後,就舉行正式的婚禮,包括拜堂、飲合巹酒、撒帳、結髮等。首先是拜堂,新娘先向我一拜,我也回拜,之後她又回拜我一次,我也以再拜回禮,她則再以四拜回禮。

之後則是合巹(交杯酒,宋代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用彩色絲繩連結兩只酒杯,斟滿了酒,我和新娘互飲一杯,所以稱之為交杯酒,這酒含有表示夫妻原是一個整體的意義,自今而後,夫妻兩人必須不分你我,同心協力,共創幸福未來。

然後是合髻。纓是她被許配給我之後所束髮的髮結,表示她已有婚約。直到現在,才由我為她親手拿下來。我拿起木梳,細心的幫她取下,也趁此時打量這個即將成為我妻子的女人。她的相貌並不出色,但是五官還算是端正。瓜子臉、鳳眼、淡淡的長眉。她的表情有點僵硬,似乎很緊張。我看她看得久了,一不小心,梳子用得用力點。

「妳沒事吧?」我低聲的詢問著。她緩緩的搖了搖頭,動作之小之細膩,就像是蜻蜓點水一般。

在進入新房之後,撒帳一禮也順勢而來,我和她坐在床上,讓禮官和幾名婦女用銅錢、糖果、彩果撒向帳子,寓早生貴子之意。我覺得全身又累又睏,我向她笑了笑,她表情僵硬的也回了我笑了笑。

幾名禮官齊聲唱道:「新人挪步過高堂,神女仙郎入洞門,花紅利是多多賞,五方撒帳盛隆陽。」甚是動聽,之後慢慢的一個個退去了。

最後則是洞房了。
漢朝京兆尹張敞,一日因雅興不淺,而為太太畫眉,有人報告皇帝,想給他當面難堪。當皇帝詢問之時,張敞坦然回答:「閨房之樂,有甚於畫眉者。」一語才剛出口,滿朝文武盡皆莞爾。此時我突然覺得精神好上許多,而我的洞房之樂,則不得為外人所知了。

註:寫作過程和具體的心得省略,惟宋朝娶妻首重「金錢」,其次是「門第」,也因此故事裡面與前妻的感情即使真摯,但是依然不能永久結合的現實問題和老爸利益薰心的嘴臉都是為劇情所安排,本尊父子都沒有那麼機車。

台長: 高木
人氣(1,12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無法分類的海陸鍋 |
此分類下一篇:我的重陽節(歷史報告)
此分類上一篇:無意識行為(哲學概論)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