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5-26 23:54:10| 人氣6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看【全球化了的我在哪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龍應台一直是我個人在社會研究領域方面的偶像,她的判斷精確尖銳、明確有力,總是能夠造成論壇一番波濤洶湧。二十年前的野火集燒出了一股除舊佈新的熱潮,她也成為社會輿論「崇洋媚外」的攻擊對象。二十年後,她寫了幾篇文章,似乎看到了更前瞻的視野。她針對全球化、國際化的趨勢作檢討,尤其是【請問雅典在哪裡嗎?】這一系列下來的文章,視野已經從臺灣拉到了全世界。有趣的是二十年前,她試圖打開國人的視野,告訴你—我們要學,而且要怎麼學西方才不會被淘汰;二十年後,她卻意圖喚醒這股潮流可能會帶來的危機—我們還是要和西方學,但是討論的是你要怎麼學才不會被強勢文化吞沒。

國際化與全球化是什麼?它們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

很重要的一點,龍應台將國際化(International)跟全球化(Global)作出了迥然不同的定義,倘若無法瞭解她的定義與分類的目的與方式,就很難從這篇文章得到些什麼。淺白一點的解釋,龍應台認為全球化是優勢文化的侵入,而國際化是對整體大環境的認識與瞭解。那麼這兩者的關係呢?我認為她所強調的是需要先具備國際化的認識,才有辦法塑造全球化的優勢;也惟有具備對國際化的認識,才能瞭解自己文化的定位而不被淘汰掉、犧牲掉。那我們當然應該先談國際化的認識,然後才會談到全球化的趨勢。

首先先談國際化的認識。我們先檢討,如何能夠國際化?我認為國際化和國家的強盛與否沒有直接的關係。臺灣其實是很有資格具備國際化的,我們的移民歷史、海島國家、開放的傳媒、多元的文化,然而在這種種條件之下,臺灣依然沒有資格被稱為國際化。我個人認為,媒體、政府、民族性是三個最主要的原因。媒體當然是扮演一個國際化重要的角色,我第一次看 NEWSYORK TIMES的時候是極度震驚的,因為它的每一個話題,都會和全世界各個角落作切入。或許你在頭版可以看到孟加拉大水所引發的貧困,次版卻突然談論北韓的核武危機。翻到下一頁,竟然突然在討論中國的就學病態問題。在臺灣,我們的媒體是否跟得上時代腳步?你看到的是一個視野狹小、討論內容永遠走不出去的報導。倪敏然的新聞,一報報了一兩個月,甚至連小朋友跑步跑很快都能夠當成新聞。政府呢?我們對於移民的猜忌懷疑、對中國的關稅防禦,更不用說是臺灣除了台北市之外,在其他縣市沒有足夠的外文標示以及足夠的導覽方式。民族性呢?我認為華人比較排外,主動接受和瞭解的程度比較低,換言之,也就是我認為台灣雖然走向國際化,但是它的走法是被動的。

其次要全球化的趨勢。全球化,龍應台認為是物質與精神商品的無遠弗屆。我認為,全球化用優勢文化的侵入會更精確。優勢文化的侵入是此消彼長的,換言之,亞洲文化甚至臺灣文化當然也可能成為未來的優勢文化,侵入各個世界的角落,成為新的主流。因此我們也要檢討與分析,美國為什麼他們會成為主流文化?哪些地方他們是真的進步的?它們又是如何行銷拓展自己的專長?我們要怎麼作才能成為優勢文化?當然,前面提到了除了國際化的,還有國力的強弱、文化當前的主流都是全球化的重要條件。但是龍特別談到了特色,沒有特色,沒有What difference、沒有機會。舉凡中華料理、亞洲的神秘要素、島嶼的中繼地位、特殊的地形生態、開放的華人文化,甚至和中國之間的微妙關係都可能成為我們吸引目光、表現自己的重要特色,都是很好的優勢。

全球化可能有的危機?我們又要怎麼面對危機?

全球化可能會造成的同質性會使得特色逐一消滅,甚至傳統文化都將不存在。但是我想要先釐清的是,為什麼同質性高、本身的文化特色被消滅是一種「需要被警惕的危機」?我認為,文化的異質可能可以解釋為進步的重要動力,以及文化特色是創造新的優勢文化的可能。也因次,全球化才會有對弱勢的文化來說就是邊緣化的結果和防範之必要性。言簡意賅用一句話來說,也就是「如果全世界都一樣,我為什麼要來臺灣」?

但是我有一點和龍應台不同的想法,那就是全球化裡面的危機,語言和文字是我認為最不重要的。詳言之,我把語言清楚地定位為「溝通的工具」,而不是絕對的「文化內涵」。也就是說,如果要「國際化」、「全球化」這部分當然可以妥協,甚至犧牲。龍應台談「曹雪芹、莊子、韓非或張愛玲」無法為外國所知所愛,我想除了真的對一個異國文化很有興趣的話,一般人很難研讀差異性很高的文學作品。因此,我們需要的應該是很好的翻譯能夠去表現我們的文化(例如當年大家期待林語堂去翻譯紅樓夢,他跑去寫了京華煙雲,真該死)。那我們又要如何讓外國人體會詩詞的美?這翻譯作不到啊!但是我不認為非英美語系國家土生的讀者,能夠體會英文文字的美以及詩詞用字的巧妙。這是相同的條件,要擔心的是如何推廣、翻譯這些我們認為首屈一指的中國著作,用來「吸引他們學」。

「就國際化的意思,不是把自己掏空,更不是把自己的內容換成別人的內容。 道理何其簡單:誰要你模仿的、次等的、沒有性格、沒有特色的東西呢? 」龍應台舉了幾個例子,像是林懷民的雲門舞集和譚盾。我們在這門課學的幫助決策的SWOT分析就可以看出端倪來。一方面來說,供給與需求一定要配合市場的需要,否則再大的優勢最終都無法成為有效的戰力。但是除了迎合市場之外,主動出擊創造新市場,以及What differences 是開創新格局、新時代的重要關鍵。從以上的討論來看臺灣,因此如何保存特色,又能要夠與具備國際化的認識是首要課題。

我個人認為荷蘭是一個有趣的例子。荷蘭土地只有臺灣的四分之一大,還有30%的土地隨時會被水淹沒。但是這個移民國家,因為有鹿特丹、阿姆斯特丹這些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大港口,因此塑造了能夠用好幾種語言溝通、前衛的思想和制度(風險當然就是有爭議的)。反觀,德法擁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對於語言和文化擁有高度的自尊心,對於美國文化的淺度以及日本不瞭解葡萄酒文化,都帶有很高的優越感。我認為荷蘭不會被市場淘汰,但是要質疑的是,接受度那麼高的國家,是否會犧牲了自己的特色?其實不是,任何人到了荷蘭,都能夠劇烈地感受到荷蘭風格。我舉荷蘭的例子是我認為荷蘭是臺灣可以仿效的對象,因為我們的客觀條件相同。在抉擇上,我認為也就是溝通方式可以妥協;特色上,塑造一份像是荷蘭特色的「臺灣特色」,將前面提及的中華料理、亞洲的神秘要素、島嶼的中繼地位、特殊的地形生態、較為開放的華人文化都當成利多。

台長: 高木
人氣(64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以管窺社會現象 |
此分類下一篇:文言文的自大病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