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4-15 00:12:54| 人氣1,7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嗅覺與味覺(心理學作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幾個有趣的案例讓我印象深刻。
首先大概是讓歐美人士品嚐提爾頓起士,他們吃得津津有味。然後讓中國人吃皮蛋,中國人也覺得可口美味。但是一旦易地而處,兩方人馬就都愁眉苦臉、叫苦連天,無法從中體會美味。

其次則是不食羊的狼。狼性喜獵捕羊群,但是將狼幾隻注射了催吐劑於其體內,讓狼群食,狼群吃了自然嘔吐個不停。不到幾個月的時間,因其大腦混淆食物和疾病,狼群不敢再獵食羊群,甚至會對羊群心生畏懼。再其次應該是辣椒大競賽,這可不比大胃王比賽,吃的食物是美洲特辣的綠色辣椒(我吃過一小塊差點沒哭出來)。明明辣得驚人,一群人仍然吃個不停,並以此為表演為樂。

最後是挑戰世界上最難聞的味道。淬取硫磺味、沼澤、嘔吐物(丁酸)、死屍(屍胺)、排泄物等等人類最反感的幾種氣味的成分,合為號稱世界上最難聞的氣體,藉由將電極連在手上,觀察五位實驗者的反應。

前面首先提到的各種文化的美食,很難成為「共同文化的美食」。我們從小到大耳濡目染,經由父母、家族、朋友的飲食習慣,慢慢從中體會到什麼是美食。即使如此,我們對很多食物依舊排斥,何況突然接觸到一種讓你訝異、瞠目結舌的新食物?我們對食物的仰賴,主要是依靠舌頭上的味蕾。而味蕾數目特多的,約佔四分之一,足以稱為味覺強人。這些人的特徵是偏食,不喝酒、不吃苦菜,不挑戰味道強烈的食物。我印象中,美食評論家和葡萄酒的鑑定人,都因為需要敏感的味覺,除了品嚐特殊食材之外,僅能喝白開水和吃泡芙的硬皮。

除了味覺之外,我們看影片裡面有一個停止嗅覺,藉著味覺來體驗肉桂的有趣實驗。這證明了我們的飲食,除了依賴舌頭,同樣也依賴鼻子。除此之外,我想我們的觸覺(食物的軟硬)和視覺(食物的顏色)也同樣可能影響到我們對某些食物的接受程度。前者例如海參、茄子,後者例如歐美人士之於皮蛋、醬油、芝麻糊是。我們對飲食所仰賴的器官,實在是比我們想像得多太多了。

其次是對於食物的接受能力,像是電影裡面的狼因為慘痛的經驗,而不敢再吃綿羊。此外,海底的清除者鯊魚,即使性愛血肉,面對整隻雞肉,仍然無法入口,只能以易入口的魚肉塊為食。就更不用提只能吃尤加利的無尾熊和箭竹的熊貓,這一類對於食物揀擇度超高的動物了。人類則不太一樣,能夠挑戰新的食物。剛出生的小孩子是拒絕吃綠色蔬菜、酸味的食物。影片裡的解釋是因為在人類的基因記憶裡,酸象徵的是不成熟,苦則象徵的是有毒。然而,我們人類和世界上大部分的動物是一樣的,依靠的是本能與經驗。傳聞有一個瘋瘋癲癲的神農氏嘗百草,據說他臨死前的遺言是:「這草有毒。」這是一個頗幼稚的笑話,但是其實所謂有毒或是沒毒,所針對的對象其實是一般人類。而我們依循這些經驗,慢慢排除了一些跟我們口感不一致,但是身體必須倚賴的動植物,例如各式中藥或是纖維素是。我們慢慢能夠品嚐蔬菜的清新,即使它有苦味;我們慢慢能夠享受水果的滑順,即使它酸澀。我們藉由對於某些味覺的反感,形成保護機制,維護生存。也隨著時代流轉,透過廣泛吸收飲食,使人類社會進步。

忽然想到了我朋友以前養了一隻小白兔,白白、小小的,非常靈動可愛。他有一次心血來潮餵小白兔吃火腿,小白兔自然不吃。後來他有一兩餐忘記餵小白兔蔬菜,再看火腿已經不見了。之後的小白兔,非肉不食。我們開始對那隻小白兔產生極大的恐懼,牠飛也似地成長茁壯,牙齒銳利得跟狼狗一樣,身形就像是一隻小獵犬一般大。如果能夠改變飲食習慣,任何物種都有太多變化的可能了。

再來是是辣椒含於吉斯辛成分,讓人飲食感受到極度的不舒服與刺激,但是因為事前知道絕不會有危險(經驗),所以勇於嘗試冒險的人一再享受挑戰。同理,坐雲霄飛車、冷天吃冰、SM性虐待,都是同樣的道理。而這些因為全是繫於「足以掌控」的範圍之內,所以能夠盡情享受。倘若雲霄飛車玩到一半滑出軌道、吃冰吃到一半瞬間移動到南極、SM性虐待到一半,性伴侶突然拿出利刃攻擊,即使只是暫時的、瞬間的,人類也無法從中獲得享受。

最後,是藉著世界之臭挑戰人類對臭味的反應。事前他先利用的抓臭鼬的小實驗,證明了人類對臭味有相當程度的反感,然後才實驗了世界之臭的挑戰。其實臭物人人反應不同,有人的對某些身體的味道反應強烈,例如狐臭、汗味、口臭,有些人則對於化學物的味道特別反感。大體上,似乎只有嬰兒查不到臭味。影片中,對它的解釋是:「因為孩子長大會受到父母的影響,方對某些東西含有反感,覺得惡臭。」這個推論似乎是合理的,例如我們覺得雞蛋放久了會有臭味、食物滋生細菌會發臭,那是避免我們飲食之後可能會得到疾病所產生的反應。但是前面提到,小嬰兒都會選擇吃甜的(象徵的是高熱量的醣類),避免吃酸苦的食物(象徵不成熟和有毒),這裡的解釋似乎又無法連貫,人的原生能力嗅覺無法判斷好壞?前面的假設是否真的有力?還是嗅覺和味覺不能類比?

各種生物藉著嗅覺與味覺生存在這個競爭的世界裡,避免自己遭到許多風險。為了生存,也產生了各樣各式的特色能力,例如非洲土狗,以腐肉為食(硫化物)。牠的能力足以狩獵,卻也真心喜歡腐肉。而這些腐肉對牠本身並不至於產生疾病,因為牠有強大的免疫系統,甚至可食用炭疽病毒污染的肉塊。我們可以說,充滿越多元的飲食習慣的生物,生存能力通常就會越強,遭到淘汰的機會就會降低。這跟人類社會的運作道理是一樣的,擁有越多元的能力,足以進化、創新,就越不容易被社會淘汰。

台長: 高木
人氣(1,70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無法分類的海陸鍋 |
此分類下一篇:無意識行為(哲學概論)
此分類上一篇:DNA與Mind(心理學作業)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