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1-21 16:07:59| 人氣2,5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少年英雄夢(三)清洪兩門抱(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袁克文.jpg




祖父當年在上海曾從事過許多不同的工作,像是戲院、銀行、唱片公司的經理。而他主要是在書刊報章寫一些劇評文章,算是有點兒名氣的京劇劇評家,因而也結識了許多愛好京劇的聞人、幫會人物。聽父親說,祖父曾和袁克文徐朗西步章五等三人結拜為兄弟。下面請大家看一段由網路搜尋來有關袁克文加入青幫,成為「大」字輩人物的精彩故事:

 

這時的北京,可稱群龍無首,因而便有人自不量力,也想竊號自娛,這個人便是直隸督軍褚玉璞。

 

褚玉璞是“清幫通字輩”,因而異想天開,要組織一個清幫政府,不在“家門”的,一律不得任職。因而褚玉璞的部下,大起恐慌,鐵頭覓縫,想拜個“老頭子”;當然,要拜就要拜得輩分高,如果拜了“大”字輩,依照“大通悟學”的字派,跟褚玉璞敘師兄弟,那就“高官得做,駿馬得騎”了。

 

那時全中國的大字輩,不到十個人,大都住在上海;北方只有兩個,一個是當過馮玉祥的參謀長的張樹聲;還有一個來頭就大了,是袁世凱的兒子袁克文。

 

袁克文,字寒云,行二,他的生母是朝鮮人;袁世凱的長子嫡出,名叫克定。兄弟倆相差十二歲,都肖虎,一個生于光緒四年戊寅;一個生于光緒十六年庚寅。一山尚且不容二虎,何況一家?袁克定与袁克文,從小就不和;及至袁世凱想做皇帝,袁克定自然力贊其成,因為袁世凱一登大寶,他便是“東宮太子”。但袁克文卻頗不以為然,那時他跟一班名士,諸如易哭庵、羅癭公等,一共七個人,在南海“流水音”組織了一個詩社,號稱“寒廬七子”;頗為袁克定所猜忌,經常秘密派人去打聽消息,准備找來一次“文字獄”;原來袁世凱跟他長、次兩子的情況,與曹操父子很相像,三國志說曹操對曹植“特見寵愛”;袁世凱對袁克文,亦复如此。袁克定深怕“皇位”為弟所奪,所以防範甚密。

 

有一回,袁克文帶了他的出身青樓的妾“小桃紅”去逛頤和園,做了兩首題目叫做“分明”的七律,第一首是:“乍著微棉強自胜,古毫荒檻一憑陵,波飛太液心無位,云起魔崖夢欲騰;偶向遠林聞怨笛,獨臨靈室轉明燈。絕怜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第二首是:“小院西風送晚晴,囂囂歡怨未分明,南回寒雁掩孤月,東去驕風黯九城,駒隙留身爭一瞬,蛋聲催夢欲三更,山泉繞屋知清淺,微念滄浪感不平。”

 

詩成以后,送請易哭庵指點。因為這兩首詩,都用的是“十蒸”的韻,而且都是下起”,所以易哭庵將之并成一首,以第一首為主,取了第二首的“項聯”,又改了一句。袁克文傳示社友后,不道“寒廬七子”中,有人出賣了袁克文,向袁克定檢舉,說結句“絕怜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是反對帝制的明証。

 

袁克定自然要去告狀,袁世凱也怕他這個兒子名士習氣太重,會說出些不合時宜的話來,大煞風景,所以將袁克文安置在北海一處叫“雁翅樓”的地方,同時禁止他與名士往來。

 

及至袁世凱稱帝后,据說有一次袁克文的同母弟、行三的袁克良,曾公開爭“儲位”。他的理由是,袁克定曾墮馬受重傷,左足自膝以下鋸去,身被殘疾,不宜居“東宮”;袁克文則曾經反對帝制,將來當然亦不希望做“皇帝”,所以“儲位”應該輪到他,才名正言順。

 

袁世凱知道老大、老三都嫉視老二,將來不論誰繼“大位”,在他身后,恐不免像歷代的英主那樣,有骨肉倫常之禍,因而命人刻了一方“皇二子”的圖章,交給袁克文使用,表示他並不反對帝制。

 

袁克文感于老父的保全,果然在他的藏書及詩稿上,都蓋上了這方圖章。可是袁克定、袁克良仍視袁克文為眼中釘,袁世凱深怕在他生前便有慘劇發生,因而示意袁克文,不妨出游。袁克文便偕袁世凱大總統時代的秘書,也是“寒廬七子”之一的步章五,一起到了上海。(待續)

 

台長: 流浪阿狗
人氣(2,57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塵年舊事 |
此分類下一篇:少年英雄夢(三)清洪兩門抱(中)
此分類上一篇:少年英雄夢(二)流氓校長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