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6-26 11:52:51| 人氣184| 回應0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放管服”對高校行政管理提出哪些新要求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是高校為了實現教學、科研目標,依靠一定的機構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發揮管理和行政職能,從而實現預定目標的組織活動。它是學校日常運作的支撐和保障,是推動學校建設、發展和改革的重要力量,與學校的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直接相關。

2017年3月31日,教育部、中央編辦、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若幹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的“放管服”新政,為高校擴大辦學自主權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新的發展空間,可預期未來將對高校在招生、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自主權產生積極的影響。作為服務機構的高校行政系統,是學校實現其教育、科研兩大功能的基礎,直接服務於學校的各項工作,在《意見》的指引下,也將煥發新的活力。

服務學術

嘉諾撒培德書院五月二十六日舉行畢業禮。畢業禮以「傳承」為主題, 期望畢業生在結束中學生涯後,繼續傳承培德人「謙仁共執」的精神,在社會各個崗位上發揮所長、發光發熱。

大學是學術單位,應充分尊重教授們在學術評價、學科發展、人才培養及其他教學、科研領域中的主導作用。“放管服”新政指引高校內部管理重心降低。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逐步取消實際存在的行政級別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在科研、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和管理等方面,要參照教授及相關教師的意見,賦予其更多的管理及決策權,造就尊重知識、尊重學術自由的行政管理文化。在重點抓好校部機關改革的基礎上,加強院系一級管理隊伍的建設,增強該層次的管理力度,使管理中心下移後能夠正常運轉。

針對學校的大政方針學校應制定“教職工代表大會條例”和“學術委員會條例”,明確教代會和學術委員會的權利和義務。日常行政事務性工作建立行政工作規章制度,包括機構設置規章、人事安排制度、考核制度、檔案制度等;教學、科研管理完善管理規章制度,包括課程教學規定、考試規定、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科研項目審批制度等;後勤保障工作應有制度保障和監督,包括資產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審計制度等。學校整體行政管理工作做到“依法治校”,這樣既能使行政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有據可依,又能約束行政管理者的行為,使高校各項活動規范有序。行政管理人員在有章可循的體制中發揮管理效能,實現工作和人生價值。這樣也可以減少行政管理人員在工作上的偏差,降低行政管理人員個人因素對工作的影響。

香港仔貝璐道斜坡頂有嘉諾撒培德書院, 斜坡底有嘉諾撒培德學校,前者是中學,後者是小學,小學在香港仔已存在過百年。

提高效率

現階段,我國高校的發展正從擴張型走向質量型。因此,在管理上,高校就需要擁有更多的話語權、自主權,能夠根據多元的社會需求去設定專業、引進教師、制定培養方案,進而形成特色專業,以此來構築學校核心競爭力。這是高校內涵發展的必由實現路徑,也是“放管服”的積極意義。

學校要增強競爭力,具備特色和活力,就必須根據自身發展規律,建立良好的運行機制。這不僅需要教學、科研活動的開展,更需要行政管理活動的保障。高校行政部門長期形成的“大鍋飯”機制,增加了不少行政人員的工作惰性。“放管服”政策引入的競爭機制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增加工作活力的措施,很多高校在行政系統內建立規范的崗位聘任制度,並制定相應的工作量要求。

School Tour嚟到位於南區嘅嘉諾撒培德書院,全場同學熱烈地支持台上表演,氣氛高漲,絕無冷場,完騷當然要台上台下影張大合照啦

實行崗位聘用制度,分類管理,定崗定責。以崗位設置管理為基礎,強化崗位管理,分類分型分級設置各類各級崗位,合理設定崗位職責、基本工作量、績效目標和薪酬標准,實現“崗位、職責、貢獻、薪酬”相匹配的崗位管理模式,為全面開展規范管理、分類考核、績效分配奠定基礎。為進一步明確部門職責權限,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運轉高效的職能體系,應逐一制定行政職權運行流程圖,明確每一個環節的承辦機構、辦理要求、辦理時限等,切實提高行政職權規范化運行的水平。把優化服務作為推進改革的催化劑,加強協調與指導,簡化優化服務流程,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科學技術,建立基於數據分析的檢測機制,淡化“管理”色彩,強化“服務”意識,為高校、師生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

嘉諾撒培德書院「植物導賞員計劃」,告訴您什麼是萬物有情、生命無價,工作了十八年的麥恩光校工(麥SIR),亦是整個種植計劃中的靈魂人物。

實行工作量制度,保障基礎,目標牽引。在建立“教師基本工作量制度”的同時,建立“管理服務崗位責任制度”,保障學校各項工作正常運行;同時根據崗位類別設置以質量和水平為核心的“激勵績效任務目標”,引導並激發廣大教職工積極創新創優、促進學校及學科整體發展和水平提升。基本工作量和績效任務是崗位考核、績效分配的基礎和依據。

管理服務崗位包括其他專業技術、黨政管理和工勤技能崗位,按履行崗位職責和突出貢獻情況設置二類激勵績效目標,每年根據年度考核情況核撥激勵績效。采取年度考核與聘期考核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學校每年進行年度考核,每三年進行聘期考核。實現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選人用人機制,促進人才合理流動。按《意見》指引,精簡和規范辦事程序,縮短辦理時限,改進服務質量,讓高校教學科研人員從過多過苛的要求、僵硬的考核、繁瑣的表格中解放出來。依托“互聯網+”,積極推動高校公共服務事項網上辦理,提高辦事效率。

促成行政管理文化

“放管服”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項綜合性的改革工作,會涉及各有關部門和各有關利益方,這就需要互相合作、密切配合,既要明確改革的短期目標,也要做好改革的長期准備。依法治校是“放管服”政策的題中應有之義。大學辦學必須依章而行。變人治為法治,變管理為治理,只有這樣,辦學自主權才能合法行使,學術自由才能日益彰顯,師生權利才能切實保障,現代大學制度才能逐步完善,大學法治才能不斷進步。因此,高校“放管服”,首先要加強制度建設,從教育法律規定的基本制度、高校章程、紀律及校內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全面要求,促進高校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風清氣正。

監控和測評工作,是確保各項管理工作有效進行的重要環節,也是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的基礎工作。監控和測評一方面能了解行政人員的工作狀況,另一方面也能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糾偏。因此,高校“放管服”的第二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強監管力度,堅持放權與監管同步。《意見》要求:一是構建事中事後監管體系,各高校需制定承接有關事項的具體管理辦法或實施細則,省直有關部門通過抽查、督導、巡視、第三方評估等方式,檢查高校是否按照制定的管理制度或實施辦法開展有關工作。二是營造良好改革環境,簡化優化服務流程,精簡和規范辦事程序,推動公共服務事項網上辦理,改進服務質量。

高校行政管理監督除充分發揮教代會、高校學術委員會及教學督導團等群團組織監督作用外,社會力量和學生代表也要成為學校的中堅力量。建立信息公開機制,加大高校管理信息的公開,接受學校員工和社會監督。建立行政管理評價考核體系,行政人員考核體系中加入教師和學生,真實地反映行政管理的績效。及時反饋考評信息,改進管理制度或管理程序,促進行政管理糾偏,使行政管理有序、高效。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高校行政管理文化。(作者:王培軍,系黑龍江大學人事處處長)

原文地址:http://www.edu.cn/edu/gao_deng/gao_jiao_news/201708/t20170809_1546434.shtml

台長: syatoruel
人氣(18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