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9-21 17:45:29| 人氣3,619| 回應27 | 上一篇 | 下一篇

KC-45A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美國空軍將未來空中加油機命名爲KC-45A(圖) 


波音公司的KC-767新一代空中加油機方案


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的KC-30新一代空中加油機方案

  美國《航宇日報》2007年12月17日報道 空軍不知道KC-X加油機將由誰來制造,但是軍方已給它命名爲KC-45A。軍方沒有正式宣布KC-45A的名字,但是該名稱已經開始出現在空軍官方的簡報上,並且軍方發言人證實了該名稱。 從技術上看,KC-45A是加油任務指定的系列名稱。 "KC"指的是執行加油任務的噴氣機,然而爲什麽選擇 "45A"還不清楚,它似乎與其它任何貨機或加油機都不沖突。該名稱還避免與競爭空軍加油機生産合同的波音公司的KC-767和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的KC-30任何一個名稱有關聯。 該加油機的綽號也將被確定。
http://mil.nen.com.cn/72351172232478720/20071224/2372843.shtml

日本KC-767空中加油機完成首次夜間加油(圖)

 日本KC-767空中加油机完成首次夜间加油(图)
爲日本生産KC767空中加油機組裝完成

日本KC-767空中加油机完成首次夜间加油(图)
日本飛行員在訓練系系上模擬駕駛KC767

美國《防務新聞》網站2008年1月29日報道 1月26日的黃昏和夜間,由波音公司研制的KC-767加油機爲一架F-15E戰鬥機進行了11次空中加油,從而完成了首次夜間加油。今年初,這架KC-767加油機將交付給日本航空自衛隊。
  截至目前,KC-767加油機已完成超過1000小時的飛行試驗。KC-767加油機將競標美國空軍總價值300億美元(采購179架)的加油機采購項目,其競爭機型是由EADS公司和諾?格公司聯手推出的基于A330飛機的KC-30加油機。據稱,美國空軍將在今年2月做出最終選擇。美國空軍希望在2013年獲得首架新型加油機,以取代老化的(已服役40多年)KC-135加油機。(中國航空信息中心 許鑫家)
http://mil.news.sina.com.cn/2008-01-31/0930483764.html

波音公司抗議諾斯羅普/EADS公司贏得KC-X加油機項目

[英國《飛行國際》2008年3月10日報道]波音公司已決定針對美國空軍與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簽訂KC-X加油機項目合約一事提出抗議。
波音公司首席執行官Jim McNerney稱:“我們的小組成員詳細研究了加油機采購項目決策全過程,認爲其中存在嚴重問題,波音公司有權提出質疑。”
波音公司表示他們將會在3月11日(周二)向政府責任辦公室(GAO)提交抗議,屆時波音公司將提供有關此事件詳細的資料。GAO將在100天之內做出裁決。
與此同時,諾斯羅普?格魯門和EADS北美公司則將被迫暫停與美國空軍簽署的15億美元的初步合同中提到的4架基于空中客車A330的KC-45A試驗機的制造。
諾斯羅普公司在2月29日競標成功,贏得總計350億美元的爲美國空軍KC-X項目制造179架飛機的合同。在此之前普遍就有預測,無論諾斯羅普和波音哪家勝出,都會有一方提出抗議。 在3月7號聽過美國空軍的報告之後,波音公司表示他們認爲諾斯羅普?格魯門和EADS公司的計劃,即在美國組裝和完成A330基礎上的加油機,與波音公司打算在其民用767組裝生産線上同步生産加油機的計劃相比,存在更大風險。
波音公司同時還認爲美國空軍針對“相當低的”全壽命費用估算所做的調整“對波音公司計劃在民用生産線上共同生産加油機來說相當不利”。
波音公司的抗議還包括美國空軍對兩個公司的不同評價。美國空軍認爲諾斯羅普.格魯門/EADS公司的工作令人滿意,而對波音公司相關的空中客車項目,如澳大利亞的KC-30B加油機以及A400M空運機項目,美國空軍則認爲波音公司的表現差強人意。
波音公司還表示美國空軍用來測試諾斯羅普公司加油機fleet effectiveness的分析模型是由諾斯羅普公司制造的。而美國空軍在RFP發布之前和之後換用這一分析模型,恰好提高了大型機的競爭力。
諾斯羅普公司在3月10號聽取了美國空軍的報告。據美國空軍KC-45A項目經理Paul Mayer表示,之所以最終選定諾斯羅普.格魯門的KC-45A是因爲該型號在任務完成能力、以往表現、成本價格以及空中加油綜合評估幾個對政府來說很關鍵的方面更具優勢。(李航 責編姜)
http://news.mod.gov.cn/tech/2009-07/13/content_3094315.htm

美空中加油機採購案 重新招標 

〔編譯羅彥傑/綜合華盛頓九日外電報導〕總額三百五十億美元的美國空軍空中加油機招標案,雖在二月判定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與歐洲航太防衛公司(EADS)團隊擊敗波音,但遭美國國會審計處認定有瑕疵,因此美國國防部長蓋茲九日重新開放招標,預計這兩家團隊都會提出新提案,結果年底前就會出爐。美國空軍將逐步替換老舊的KC-135空中加油機機隊,因此這起招標案未來二十年的總值可能高達一千億美元,以致雙方陣營競逐激烈,甚至還影響到總統選舉與大西洋兩岸關係。
美國空軍意欲採購一百七十九架新型空中加油機。波音推出的是以七六七型客機為基礎的空中加油機,而諾斯洛普─EADS團隊推出的是以空中巴士A三三○為基礎的加油機,機身更龐大。國會審計處說,提出異議的波音公司若非因為空軍在遴選過程中犯錯,本來有很高的機會可以得標。
蓋茲表示,未來將由國防部負責武器採購的次長楊格監督波音與諾斯洛普─EADS團隊競標工作,他希望十二月前就能做出決定。這再一次顯示,美國國防部高層文官對空軍處理該筆合約的能力缺乏信心。
共和黨準總統候選人麥肯表示,蓋茲的計畫反映對審計處裁決的「審慎考量」。
麥肯曾協助封殺國防部稍早與波音的空中加油機合約,後來還施壓國防部改變遭諾斯洛普反對的招標程序。至於民主黨準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則讚揚國防部的決定。波音總部設在伊利諾州的芝加哥,而奧巴馬正是伊州參議員。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jul/11/today-int2.htm

空中巴士A三三○

諾斯羅普/EADS公司贏得KC-X加油機項目

歷經多年波折,美國歷史上最昂貴的軍事採購合同之一、美軍空中加油機的訂單終被美國諾思羅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公司和空中巴士的母公司歐洲航空防務與航太公司(EADS)聯手取得。美國空軍部長邁克爾‧懷恩二月二十九日宣布,將從EADS及其美國合作夥伴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採購一百七十九架新一代空中加油機,合同金額達四百億美元。波音股價應聲重挫,一些美國國會議員對五角大廈這一做法表示憤慨。
根據這項合約,諾思羅普和EADS將以空中巴士A-330為基礎,在未來十到十五年建造一百七十九架型號KC-45A的空中加油機;合約初估值為四百億美元,未來有可能增至一千億美元。
美國空軍官員表示,他們選擇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和空中客車公司的原因是,這兩家公司的飛機比波音公司的飛機能承載更多的乘客、貨物和燃料。

波音囊中物意外飛走

波音為美軍飛機加油歷史悠久,這個競標結果對於波音來說是很沈重的打擊。外間原先普遍預期,五角大廈這份近年鮮有的巨額採購合同將是波音的囊中物。
在五角大廈宣布獎落誰家之前,外界皆認定必定由波音得標,許多華爾街分析師已將這筆訂單計入他們對波音的前景預測中。
波音落敗的消息傳出後,該公司股價在二月二十九日盤後交易中重挫了3.4%;諾思羅普則大漲6.1%。波音公司發言人康德爾斯說,將等候軍方的說明,再決定是否提出申訴。
波音公司作為美國最大的軍工企業之一,傳統上是「空軍一號」及美國大型軍用運輸機的供應商。現時美軍考慮選用最大競爭對手空中巴士的飛機,無疑為波音公司敲響警號。

訂單外流 美國人失落

諾思羅普和EADS取得訂單後,將在歐洲生產這批新空中加油機的大部份零件,再送至美國阿拉巴馬州組裝,其中包括機翼等零部件將由空中客車在英國生產。財團強調合同將為美國直接或間接創造二點五萬個就業機會。
BBC在華盛頓的記者布魯克斯說,將此份量的合同交給包括國外企業的財團將在美國國內引起爭議。
有大型波音工廠的華盛頓州和堪薩斯州國會議員對五角大廈的決定非常憤怒,他們質疑在美國正遭逢經濟不景氣時,軍方卻把訂單給了外國財團。
不過軍方發言人表示,他們同時接到了兩份旗鼓相當的標書,但認為諾斯羅普.格魯曼的產品明顯物有所值。
全球現役的空中加油機,美國佔了其中三分之二。波音公司說,失去五角大廈這筆訂單,將使該公司於未來數年內完全被排除在空中加油機的市場外。

歐航強調承造優勢

得標財團強調,他們的KC-30型飛機能持續飛行更久,並比對手的飛機多裝載四點五萬磅(5,392公斤)燃油。
這種空中加油機是由大型寬體客機「A330型空中客車」的基礎上改裝而來的,空中加油飛機攜帶大量燃料飛行,在空中為其他飛機加油。這一複雜的加油工作能夠大大延長軍用飛機的航程。
新飛機將能同時為兩架飛機進行空中加油,並配置有讓飛機可以在更危險環境執勤的防禦系統。
美國空軍將領麥克納布說,這是他們履行翻新高齡機隊承諾的重要一步。新飛機將用於取代艾森豪威爾年代生產的KC-135型飛機。
空軍表示,根據合約,中標財團將首先建造四架樣板飛機,稱為KC-45A型,價值一百五十億美元。
空軍聲明說,KC-45A相對於現有的加油機,能提供顯著增強的空中加油能力。美國空軍預計新飛機可以在二零一零年開始試飛,並在二零一三年正式服役。

爭奪戰仍在延燒

有關美國空軍空中加油機訂單爭奪戰愈演愈烈,失利的波音公司指合約落入海外是遭到誤導,贏家諾斯普洛.葛拉曼忙著在國會和媒體糾正「錯誤」信息。
美國眾議院小組把炮口指向空軍高階採購官員猛轟,對決定拒絕接受波音公司出價三百五十億美元的空中加油機合約表達憤怒抗議。
波音公司表示,對空軍的這項決定可能提出上訴,多位美國國會議員對於空軍竟將納稅人支付的軍機合約,獨厚外國公司,表達強烈不滿。
波音整合防禦系統部門總裁兼執行長艾鮑在視訊會議中說:「在我們看來,他們在記者會的談話,與我們從文件中看到的要求條件無關連。」
他又說:「我們希望他們在周五提出匯報,我們需要聽取這個匯報,好讓我們了解作此決定的理由。」
艾鮑批評諾斯普洛與歐洲航太防衛公司就此軍事計畫結盟的潛在效能,並稱這是兩家公司、兩個不同文化與兩種不同概念,首次攜手合作。

波音接連受衝擊

空中巴士及波音公司的競爭戰火已有段時間。零五年針對空中巴士及波音公司接受政府補貼的貿易爭執,因空中巴士請求英國政府對其A350長程飛機提供補貼而戰火升高,歐盟已恢復向世界貿易組織控訴美國,很可能會帶來世貿組織史上為時最久及代價最大的法律爭戰。
而最近波音公司更接連受到壞消息衝擊,除了丟掉五角大廈這筆最昂貴的軍事採購合同外,早前更有英國消息指美國空軍正考慮購買A380,以更換到期退役的總統專機「空軍一號」。
自一九九零年代中期開始,波音的市場占有率逐步被空中巴士蠶食,為保持市場領導地位,波音著手研發新型號飛機,當時曾經出現兩個計劃,分別為「音速巡航機」及「747X」型號,前者以速度取勝,後者以巨型取勝。
787只可算是中型飛機,最高載客量三百餘,特點是大量採用碳纖維強化塑膠,因機身輕,可較同級別飛機節省能源20%,至今已接到全球五十個客戶七百餘架訂單。
787 是波音公司賴以保持市場競爭力的希望所在,它跟可接載超過四百名乘客的 A380不一樣,並非以大取勝,而是以輕取勝。難免無法顧及大型飛機市場,美國總統專機「空軍一號」或許會以A380改裝,以及美國空軍近期欲購買的空中加油機正好說明這點。
二零零七年十月十日波音公司承認,由於組裝出現問題,首次787「夢幻客機」試飛須由秋季延遲到二零零八年春季末,首架飛機的交貨時間將延遲至少半年,由二零零八年五月改為十一月或十二月,並可能導致三十至三十五架787的交貨時間從二零零八年拖延到二零零九年,波音須向有關客戶作出賠償。
若波音失去五角大廈空中加油機的訂單,又再無法留住「空軍一號」這張訂單,失去的恐怕並非一宗生意這麼簡單。
http://mag.epochtimes.com/063/4470.htm

美空軍優先采購KC-X加油機 未來不執行單一任務 2008-03-03中國網

老式的KC-135加油機將近服役了近半個世紀,即使如此,它還將繼續作爲美空軍的主力加油機在現在及可預見未來的作戰行動中支持美國及其盟國空軍。由于KC-135空中加油機機正在老化,美空軍急需KC-X新型空中加油機對其替換。 目前,KC-X未來空中加油機已經成爲美空軍當前最優先采購項目。雖然,美空軍還未確定KC-X加油機將由誰來制造,但是已將其命名爲KC-45A。目前,空軍沒有正式宣布KC-45A的名字,但是該名稱已經開始出現在空軍官方的簡報上,並且軍方發言人證實了該名稱。據猜測,美空軍采用該名稱是避免與競爭空軍加油機生産合同的波音公司的KC-767和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的KC-30任何一個名稱有關聯。
美空軍2006年12月15日向工業部門發布一份方案征詢書,該文件詳述了新型加油機未來要履行的任務、作戰能力和系統要求。KC-X加油機項目啓動了美空軍加油機部隊更新計劃,從2012年開始,美空軍每年將采購15-20架新型加油機。在采購179架加油機後,美空軍將做出決定是繼續采購同一機型,還是通過其它項目采購另外機型的加油機。
按照上述時間進度,更換530架KC-135加油機可能需要50年的時間,總費用達數百億美元。在2006年時,KC-135飛機的平均機齡就達46年,使其繼續服役至2050年將會導致部分飛機機齡達90年之久,這在航空史上是史無前例的。不過,現在誰也無法回答這些飛機能夠安全有效飛行多長時間的問題。另外在KC-135加油機更換期間,飛機制造技術和美空軍對空中加油的需求會發生巨大改變,美國國家安全環境、軍事戰略和作戰概念也會發生變化。正如21世紀頭10年的世界安全環境與KC-135開始服役前50年有著巨大的不同的是,未來40至50年後世界安全環境與現在也會極不相同。類似這樣的衆多問題影響美國采購加油機的戰略。

KC-135加油機的曆史

KC-135加油機的最終設計和裝備數量源自美軍實施和支持遏制戰略的需要。KC-135改裝自波音707商用客機,在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這一段時間裏,美空軍共制造了732架KC-135,每年建造約75至100架。冷戰期間,KC-135加油機30%的時間用于核警戒待命。冷戰後,美空軍將加油機的任務擴展至支援戰機的全球作戰行動。此時,KC-135加油機的數量雖然減少至530架,但卻承擔著美空軍約90%的空中加油任務。
KC-135加油機攜帶20萬磅油,在使用伸縮套管時可爲空軍戰機加油,使用漏鬥形接頭時爲海軍、陸戰隊和盟軍戰機加油。部分KC-135加油機也安裝了受油裝置,能在空中接受加油。除了運輸油料外,KC-135還能運輸35000磅貨物,能通過貨艙的側門裝載6個463L標准貨盤。根據油料負載和內部配置,KC-135最多可運輸83000磅貨物或80名乘客。美空軍自接受第一架KC-135加油機後對其進行了大規模結構性修理和升級,包括換裝新型發動機和航空電子設備。現在裝備的約四分之一KC-135加油機爲E型機,剩余四分之三已經升級爲R型機。美空軍對許多KC-135R型加油機實施多點加油系統改進計劃,安裝了翼梢吊艙,可使飛機同時爲兩架安裝了受油探管的飛機加油。經過升級的航空電子和通信設備可使該型機在全球作戰行動中自由航行,充當空中數據鏈。20世紀90年代,美空軍爲50架KC-135安裝了貨物輥式傳送設備,充分發揮它的貨物運輸能力。但是,該型機從未真正大範圍發揮這種功能。
美空軍還裝備了59架平均機齡爲20年的KC-10加油運輸機。KC-10加油機能運輸35.6萬磅油料,幾乎爲KC-135的2倍。該型機可以同時使用伸縮套管和2個翼梢探管錐套系統爲大多數軍用飛機加油。每架KC-10都安裝了空中受油裝備,從而提升其航程和續航力。除運輸油料外,每架KC-10加油機還能運輸75人和17萬磅貨物。因此,KC-10加油機爲美國防部提供約12%的成建制空運能力。美空軍目前計劃讓KC-10服役至2040年。

加油機需求分析

很久以來,美空軍就急于更換KC-135型機。即使KC-135經過多次改裝和升級能滿足不斷發展的作戰需要,但是這些飛機在制造時就沒有把飛機的服役期限作爲一項關鍵的采購目標。由于多年來該型機整體的低使用率使美空軍在一開始認爲該型機可以使用較長的時間,但是飛機機體腐蝕等其它問題引起空軍對該型能否長期使用産生懷疑。目前美國內的幾個主要研究機構對該型機的安全、費用和作戰問題都進行了研究,但是無法回答飛機能安全有效飛行多長時間等一些問題。這些研究包括2004年國會總審計局關于空中加油的報告,國防科學局2004年關于空中加油的報告,空軍2005年加油機需求研究,蘭德公司2006年的方案分析。
總審計局關于空中加油報告。2004年總審計局一份報告指出,2003年到2017年,KC-135加油機作戰和保障費用將會增長130%,即從22億美元會增加到51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6.2%。報告建議美國防部進行一份需求研究以確定目前和預期的空中加油需求。
國防科學局關于空中加油報告。2004年5月,國防科學局提交獨立評估,分析空中加油機部隊現狀以及加油機能力建設方案。該報告反駁了空軍需要緊急更換KC-135加油機的請求,並建議空軍考慮幾種加油機改進方案,包括采購使用過的飛機將其改裝成空中加油機,爲KC-135加油機換裝新型發動機,將空中加油服務外包給承包商。國防科學局認爲由大型戰略加油機和小型戰術加油機組成的混成加油機部隊將是一支高作戰效率的部隊。
此外,國防科學局報告指出,未來的新任務、新作戰模式和作戰環境可能會改變美空軍對未來空中加油能力的需求及其空中加油的性質。例如,根據作戰空中巡邏飛機覆蓋的城市和區域,以及巡邏行動的持續時間,國土防禦任務需要100架KC-135加油機。報告也指出由于美陸軍減少成建制的火力打擊部隊,相應增加了陸軍對空中精確火力打擊的需求,從而推動空中加油能力的需求。另外,美國實施遠距離海上作戰行動,或將加油任務移交至戰區內小型戰術加油機,避免在少量空軍基地中集中部署大量的大型加油機,這也相應改變了美軍對加油機的需求。最後,國防科技局的報告指出,由于地緣政治發生巨大變化或受油機部隊結構發生精簡也可能導致對加油機的需求的減少。
空軍2005年加油機需求方案。美空軍2005年加油機需求方案強調了美空軍目前面臨加油機和空勤人員數量的短缺,不能滿足全球加油任務需求,更不用說支持全球反恐作戰和國土防禦行動。該報告估計空軍至少需要600架KC-135型加油機,並預測未來對空中加油機的需求會增加。該報告指出,美空軍已經減少了三分之二的前沿基地,並且主要的海外中途基地已經減少了69%。爲了在這種條件下保持美軍同等作戰水平,美軍部隊必須更頻繁進行遠距離部署,這增加了對空中加油的需求。最近的幾場戰爭反映了在目前地緣政治和全球態勢條件下加油機的重要性。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美軍用飛機在戰區裏只能利用少量的前沿基地或鄰國基地進行遠距離投送部隊,作戰和保障飛機必須飛行很遠的距離才能達到戰區,極大地增加了對空中加油設備的需求。
蘭德公司的方案分析。2004年受空軍委托,蘭德公司分析KC-135加油機更換戰略,包括制造新型加油機,采購商用機並將其改裝成加油機,將空中加油任務外包給私人承包商。在該報告中,蘭德公司將加油機分成以下四類:小型機,最大起飛總重量爲30萬磅;中型機,最大起飛總重量爲30至55萬磅;大型機,最大起飛總重量爲55至100萬磅。超大型,最大起飛總重量爲100萬磅以上。蘭德公司的研究報告認爲空客330和340,波音767、787、777和747都是適合的機種,因爲這幾種機型的成本效益都非常相近,作爲競爭備選機型都不應將他們排除在外。蘭德公司的研究排除了幾種成本效益不高的方案,包括采購小型飛機,根據需要研究新型飛機,將使用過的飛機改裝成加油機,尋求無人加油機或隱形加油機,將加油任務外包給私人承包商。研究指出空軍決定何時更換加油機與更換的費用關系不是太大。

加油機更換計劃
 
2006年4月,美空軍航空系統中心發布一份KC-135加油機的替換平臺的信息需求。根據蘭德公司的方案分析研究,航空系統中心重點研究了30-100萬磅最大起飛總重量的商用飛機改裝成加油機的方案。美空軍根據這些信息制定了KC-X加油機的方案征詢書,並向工業部門發布。工業部門計劃在2007年2月向空軍提交建議,根據預定計劃,空軍應在2007年2月至7月應作出決定,選擇出機型。但是美國空軍再次推遲其對加油機的選擇,並且計劃將合同時間推遲到2008年2月。
KC-X加油機項目源自于空軍更換現有加油機的長期努力。根據計劃,加油機的交付工作從2012年開始,每年預期交付爲15至20架。按這個速度,空軍需要數十年時間才能完成更換現有KC-135加油機。方案征詢書指出,在更換三分之一KC-135加油機後,空軍將決定是否繼續根據這項方案制造KC-X加油機,還是根據另外的研究項目如KC-Y和KC-Z項目采購其它的加油機。KC-X項目計劃是在15-20年期間制造179架加油機,其中前4架用于試驗,余下175架用于作戰加油。目前的計劃預計加油機更換計劃需要50年時間才能完成。按一對一更換比例,空軍每年接受15架飛機都需要35年時間,即最早到2047年才能將全部KC-135加油機更換完畢。到那時,至少有超過90年機齡的KC-135加油機仍在部隊服役,這在航空史上是史無前例的。
考慮到這些,空軍最優先的事項是盡早啓動項目,采購飛機。商用成品飛機是實現這個目標的最靈活方案。兩個公司提供的機型目前能滿足方案征詢書的要求,一個波音公司,另一個是諾思羅普.格魯曼/歐洲航空防務北美夥伴公司,他們現有幾個商業飛機機型在改裝後能滿足KC-X加油機的要求,包括波音767、777、787和747飛機,以及空客A-330和A-340。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和歐洲航空防務公司合作根據空客A-330提供KC-30概念型加油機。波音推出KC-767空中加油機。KC-767A與KC-135R有著同樣的油料運輸能力,但是體積更大,重量更重,也更省油料,並還有額外的空間運輸貨物和乘客。KC-30比KC-135和KC-767A要大,油料攜帶能力要大20%,貨物和乘客搭載能力也要大一些。

KC-X任務要求

方案征詢書指出KC-X加油機的主要任務是常規空中加油,支持聯合部隊、盟軍和盟軍空軍的全球攻擊、空運、部署、維持、運用、再部署、本土防禦和戰區保障等任務。特殊空中加油任務包括支持特種部隊和美核作戰部隊。在執行空中加油任務過程中,KC-X加油機需要是世界範圍內全天時、全天候情形下爲美軍及盟軍的受油機包括無人機進行空中加油。方案征詢書指出KC-X加油機獨有的靈活性將使其能夠執行大量的次要任務,同時不影響空中加油這一主要任務。這些次要任務包括貨物/人員運輸、空中醫療撤運、指揮、控制和通信等任務。
KC-X加油機方案征詢書向各備選機型提出了技術性能要求。KC-X加油機具有在世界範圍內的通信、導航、監視/空中交通管制等能力,能夠在同一架次中采用伸縮套管、探管錐套同時進行多點加油。同時,它自身也能進行空中受油。它將具有強大的獨特的貨物、人員運輸和醫療撤運能力。KC-X在裝備自衛系統時能在中度威脅環境裏飛行,安裝夜視鏡和圖像系統執行特殊任務。
可靠性和可維護性。方案征詢書要求KC-X加油機任務執行率至少爲90-92%,架次率應比KC-135高出8-29%。經過4小時的地面維護後的可靠性至少在95%以上。後方保養率應在5%。目前,KC-135的任務執行率在77%以下,後方保養率爲17%,並且相關的費用正在上升。根據方案征詢書,KC-X加油機必須能夠在海平面以上、長度爲7000英尺幹燥、硬跑道上以最大總起飛重量起飛。根據空軍的要求,KC-X加油機的服役壽命爲40年,每年飛行時間爲750至1000小時。
運輸能力。KC-X加油機的貨艙門和貨艙應該寬敞,方便463L標准貨盤在飛機上自由裝卸和移動,它應安裝一個遙控動力系統,從而將滿載的463L貨盤從裝卸機上牽引到機艙中,並且能夠使其在機艙內前後移動。KC-X至少能夠運輸6個463L貨盤和50名乘客,與KC-135的運載量相當。
機組、乘客、病人的支持力。方案征詢書指出KC-X加油機應有3至6個機組人員休息室,能夠支持15名機組人員、最大搭載數量人員和醫療撤遠病人的衛生和食物需求。該機至少能搭載50名病人,包括16名擔架病人和34名能走動的病人。
通信和信息系統。KC-X加油機的關鍵性能參數要求其能夠支持美空軍指揮和控制衛星星座,能全面連接全球信息柵格和網絡中心戰設施,能夠進行全球聯接和協同。此外,加油機還需要保留升級空間,從而使用未來采用數據通信的通信和情報系統。KC-X加油機的指揮和控制將通過目前的指揮和控制信道以及具有數據傳送能力的未來系統實施。在執行任務期間,KC-X將能夠接受多平臺傳送的信息流,如預警機和其它任務飛機等指揮、控制、情報、監視、偵察、情報平臺的信息。
KC-X加油機可以支援聯合部隊指揮官,通過機上的模塊組件爲其指供空中網絡能力、指揮和控制能力和戰場感知能力。由于機上安裝了各種模塊組件,飛機能夠執行通信中繼或其它特定的任務。這些系統將使聯合部隊指揮官利用KC-X加油機上的高級通信路由能力直接與作戰部隊通信。另外,來自情報搜集平臺或其它作戰飛機提供的情報可以通過機上的網絡系統轉發給聯合部隊指揮官。KC-X加油機上包括飛機駕駛艙、加油控制區和貨物區域都安裝了與全球信息柵格相聯結的局域網絡。
電力系統。飛機駕駛艙和廚房區都安裝有大量的110伏直流電源插座,可以供當前或未來的任何電力需求。機艙左右兩側和病人保障區也都安裝有插座以滿足乘客和醫療撤運的需求。
自衛系統。在全球執行空中加油任務會受生化武器、電磁脈沖武器、激光和射頻武器等武器的威脅。而最大可能的威脅來自于光電雷達、紅外地空導彈、防空高炮和制空戰鬥機。其中,最高威脅來自于遠程射頻地空導彈和遠程射頻空對空導彈。雖然KC-X一般不會在高度威脅環境中活動,但是KC-X也必須能夠使用自我保護措施和機上防禦系統在中等威脅的環境中活動。

編制和作戰原則問題

過去,美空軍一直不願意使用同一種飛機同時執行空運、空中加油和其它任務。KC-10加油機雖然作爲雙用途加油運輸機使用,但是它和KC-135加油機並不執行常規的貨物運輸任務。KC-10最初稱爲先進加油運輸機,但是編制優先權和管理實踐使得該型機的空運能力從未得到全面使用。在衆多機動力研究報告中,KC-10所做出的運輸貢獻經常受到忽視。雖然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包括空中加油部隊和空運部隊的編制是分開的,以及位于世界各地的機場缺少兼容的貨物裝卸機。但是其中關鍵的一個因素KC-10加油運輸機數量有限,使其成爲一種高需求、低密度設備。KC-X加油機將來是否會遭受同等命運現不得而知。
美軍高級領導人一直強調新型加油機的空運能力。即使提升加油機的運輸人員和貨物的能力需要改變飛機結構和增加系統,同時增加了成本,這對加油機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來說也是一種明智的投資。這也是對加油機能力的輕微權衡,因爲額外的結構和系統重量會減少每架加油機運輸的油料量。空軍KC-X方案征詢書已經明確要提升空運能力,看來空軍已經接受了這種需求。
空中機動能力的優化。毫無疑問,KC-X加油機具有提升美空軍空中加油和空運的整體能力的潛力,但是改變作戰原則,使KC-X加油機發揮其多種能力的優勢是一項完全不同的事務。除了將加油機合成到空中加油管理和指令系統外,美空軍應努力將KC-X全面綜合到空運管理和指令系統中。這將在KC-X空中加油任務需求降低時,更大程度利用它的空運能力。
KC-X加油機能夠低成本、運距離有效地運送人員和貨物。專門軍用運輸機主要運送各種體積的軍用裝備,將他們直接運送到作戰區域,這突出了軍事效率。運輸滾裝物資,實施空降,短距起飛,運送超規格、特大號尺寸的貨物都是軍事空運的獨特的需求。雖然KC-X加油機能比C-17運輸機運送更多的貨物,但是它缺少C-17、C-5和C-130等軍用運輸機獨有的性能。但是KC-X有著自己的優勢。KC-X加油機能運送20至32個貨盤,200至280名乘客,80至120個醫療撤運擔架。C-17運輸機只能運輸18個貨盤,102人。C-5運輸機能運輸36個貨盤和73名人員。KC-10能運輸27個貨盤或17個貨盤加75名乘客。由于KC-X加油機具有如此強大的運輸能力,有人可能擔心強調KC-X的空運能力會轉移C-17、C-5、C-130等運輸機的任務和采購優先權,但是在實際中KC-X將只是作爲空運力量的補充,並更好優化空中機動部隊整體運用。
在不執行空中加油任務時,KC-X加油機將是一種有效運送人員、病人、貨盤和散裝貨物的戰略運輸機。它將減輕負擔過重的美空軍空運部隊的負擔,使專門軍用運輸機注重特殊裝備的空運需求。如使用C-5和C-17更有效運送滾動、超規格和特大尺寸的貨物,出動C-17向條件惡劣的機場實施作戰投送任務。在防禦系統和自我保護措施的保護下,KC-X將能向中等威脅環境中和作戰區運送人員和貨物,而這些區域是民用承包運輸機不敢去的。
另外,美空軍空運供需能力不平衡的問題可能會因爲KC-X的裝備部隊而得到解決,近幾年,美軍對空運能力的需求超過了供應,除了在戰時和一定階段的行動中,美空軍從未充分運用加油機的空運能力。如果能實現加油機的高使用率,動態分派加油機執行空運任務,或將空運和加油任務接合,將會實現空中機動行動的革命化,使系統更好地應對加油和空運的需求。
飛機停放和油料考慮。蘭德公司的方案分析報告指出美空軍在選擇備選機型時應考慮飛機的尺寸問題。因爲備選機型對飛機停放區的要求不同,能夠起降的機場也不同。在某些戰區,加油機可能受機場停放區域、跑道長度和和可用的油料的限制。小型飛機占用的地方小,但攜帶的油料也少,不得不依賴前沿地區的油料。大型飛機能攜帶更多的油料可以抵銷戰區油料不足的問題。
混成部隊。國防科學局關于空中加油的報告指出,美空軍至少選擇兩種不同機型的加油機才可能實現最佳成本效益。因爲某一機型出現重大的不曾預料的問題就可能使單一機型組成的加油機全部停飛。此外,美空軍的一些任務必須由大批量的加油機去執行,特別是在戰鬥機作戰過程中的加油任務。美空軍的另外一些任務由數量少,但運輸力更強的加油機去執行會更有效,如爲戰略轟炸機執行任務時加油或戰鬥機在執行部署任務時的加油。蘭德公司的方案分析研究報告指出,由兩種機型構成的混成部隊相對成本效益高,因此加油機沒有理由排除采購空客、波音公司兩種飛機的可能性。總之,執行戰略和部署任務的大型加油機和執行作戰任務的小型戰術加油機的混成可能是美空軍長期考慮的一種方案。美空軍使用KC-135和KC-10反映出擁有兩型加油機的價值。現在的問題是需要在混成的部隊中增加大型飛機的比例。根據目前的需求和對KC-10的使用來看,美空軍目前沒有足夠的大型雙用途加油運輸機。

作戰使用

KC-135加油機的運用爲KC-X加油機在未來40至50年的作戰運用提供經驗。在未來,隨著技術發展,由商用飛機改裝成加油運輸機可以作爲機載激光和其它動能武器平臺、作爲無人機的母艦、發射航空器的平臺,或履行其它尚未確定的任務。KC-X加油機的航程遠、續航力高、能夠進行空中加油和較高的貨物和人員處理能力,再加上網絡中心通信能力,采用開放式技術和通信結構,通過永久性的改裝或在機身內外加裝模塊式組件,KC-X加油機可能正在發展成爲一種真正的多任務飛機。通過在空中接受加油可以使其在作戰陣位上實施更持久的空中作戰行動,其執行任務的時間可以天或周計算。隨著KC-X及其後續飛機的采購,加油機不再執行單一任務表明大型飛機在作戰行動中的作用可能會得到擴展。

結語

空中加油是美空軍最重要的一種能力,美空軍必須保證這種重要的能力得以持續。雖然KC-X項目主要是對現有空中加油機的更換,但是這種飛機的能夠履行的作戰任務在研制過程中得得以充分考慮是絕對必要的。只是在一對一的基礎上對KC-135進行簡單的更換是不會提高美國長期的作戰能力,美空軍不應限制KC-X加油機的任務,雖然空中加油這一主要任務推動了美空軍對KC-X需求,美空軍必須堅持全面開發飛機的潛能使其在未來50至75年間能履行其它的任務。這樣做産生的費用是一種有意義的投資。因爲在一開始加油機就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適應性會提高飛機的整體效用,會爲美軍提供更大價值。美空軍的下一步需要考慮的是KC-X加油機潛在的編制和作戰原則的影響。最後,只要不把它視爲是另一種加油機,KC-X及其後續飛機可能會真正改革未來空中作戰及聯合作戰的性質。

摘自《空運/加油機季刊》2007年第1期
作者格雷戈裏P.庫克,美空軍退役上校
編譯:知遠/于君
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8-03/03/content_11426869_2.htm

美國軍方開始研製新一代空中加油機(附圖)  2006年04月14日 新浪軍事

美国军方开始研制新一代空中加油机(附图)

美國空軍新一代空中加油機電腦效果圖

  美國空軍科學研究實驗室目前正在聯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新一代的空中加油機。
  美國軍方消息人士透露稱,到現在為止,洛?馬公司的工程師們已完成了對新機模型的一系列風洞試驗。所有模型接受的風洞測試時間總和已超過200小時。
  在為期兩周的時間裏,洛?馬公司的研究人員分別模擬了飛機可能遇到的各種條件。此外,他們還不斷變換模型機的中心,以研究其在此種狀態下的氣動特性。
  在這些測試的後期,研究人員還對新型加油機模型在與其他受油機相連時的飛行特性進行了測試,此舉是為了查清氣流對兩架相連飛機的影響程度。
  目前,來自美國空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的工程師們均在參與新一代空中加油機的研製計畫。
  美國軍方對新一代加油機提出的一項主要要求是,其應具備採用兩種方式實施空中加油的能力,也就是分別通過懸臂和軟管進行加油。
  美空軍發言人則強調,新型的空中加油機除了在結構設計上的優異性能外,還應同時具備運送人員和物資的能力。(北鬥)
http://mil.news.sina.com.cn/2006-04-14/0828363808.html
 
空中客車A330    維基百科

加拿大航空的A330-300客機空中客車A330,是一款由歐洲空中客車集團所生産、高載客量的中長程廣體客機,與四引擎的A340同期研發。
空中客車打算把A330投放在ETOPS市場上,這個標准由波音767最先獲得認可,777客機也是這個標准的一員。
除引擎的數目外,A330的機翼與機身的形狀與A340幾乎相同。在機體方面,其設計取自A300,但其機鼻、駕駛室及電傳操縱則是取自A320。
至2008年8月,空中客車共售出929架A330,當中有553架已交付予客戶。
 
産品型號

A330共有兩個型號,它們分別爲A330-300和A330-200。前者的機身全長63.6米,較後者的59.0米長。在續航距離方面,分別爲10,500公裏(5,650海裏)及12,500公裏(6,750海裏)。

A330-200

由于機身較小的關系,A332使用的垂直尾翼比A333的高。另外,A332的油缸容量也給加大,其最大起飛載量爲275噸。一架擁有三級客艙的A332客機,在載有253名乘客的情況下,其續航距離爲12,500公裏(6,750海裏)。
在引擎方面,A332可選配通用電力的CF6-80E、普惠的PW4000或勞斯萊斯的Trent 700,全部引擎均切合ETOPS的180分鍾標准,首批A332客機于1998年4月交付予加拿大3000航空及ILFC。
由于其載重量、耗油量、續航距離均遠較其對手767-300ER優勝,所以A332自推出以來,受到不少買家的歡迎,空客在2004年共售出23架A332,比波音767的9架爲多。有見及此,波音便要求勞斯萊斯及通用電力,設計供波音787客機使用的引擎,其耗油量比A332的引擎低15%。
A332的同類産品分別爲波音的767-300ER及787-9。
使用A330-200的航空公司,計有愛爾蘭航空、英倫航空(BMI British Midland)、英國湯瑪士‧庫克航空(Thomas Cook Airlines)、英國君主航空(Monarch Airlines)、法國航空、荷蘭皇家航空、LTU國際航空、德國漢莎航空、瑞士國際航空、葡萄牙航空、西班牙彗星航空、意大利Eurofly、丹麥MyTravel Airways、中國國際航空、中國東方航空、中國南方航空、長榮航空、大韓航空、馬來西亞航空、越洋航空、格陵蘭航空、加勒比航空、奧地利航空、埃及航空、阿爾及利亞航空、也門航空、黎巴嫩的中東航空、阿聯酋國際航空、阿聯酋聯合航空、海灣航空、卡達航空、印度航空、印度的捷達航空(Jet Airways)、斯裏蘭卡航空、美國西北航空、澳大利亞航空、澳大利亞捷星航空、喀裏多尼亞航空(Aircalin)、巴西天馬航空,以及最近購置A332(A330-200)的土耳其航空、毛裏求斯航空、海南航空。

A330-300
 
西北航空的A330-300A330-300也是爲了取代A300而設計的機種,機身設計是A300-600的加長版本,但使用了新款機翼、穩定裝置及新版本的電傳操縱系統軟件。
一架三等式客艙設計的A333最高可載295人,而二級或全經濟客艙則分別可載335及440人,其續航距離爲10,500公裏(5,650海裏)。除此之外,貨機版本的容量也頗高,可媲美波音747,一些航空公司會在通宵時段以A333貨機行走載貨航班。
A333于1993年起開始服役,使用與A330-200相同的引擎,分別爲通用電力的CF6-80E、普惠的PW4000或勞斯萊斯的Trent 700,並切合ETOPS的180分鍾標准。
A333的同類産品,是波音的777-200。
使用A330-300的航空公司,計有加拿大航空、越洋航空、美國西北航空、全美航空、加勒比航空、愛爾蘭航空、西班牙Iberworld Airlines、德國漢莎航空、LTU國際航空、丹麥MyTravel Airways、北歐航空、布魯塞爾航空、卡塔爾航空、大韓航空、韓亞航空、中華航空、中國東方航空、國泰航空、港龍航空、越南航空、馬來西亞航空、亞洲航空、印尼嘉魯達航空、菲律賓航空、泰國國際航空、新加坡航空及澳大利亞航空。

A330 MRTT

A330-200提供加油機版本,可用作空中加油及戰略運輸。2004年1月,英國國防部宣布會在未來30年的戰略計劃中,采用A330 MRTT加油機,爲英國皇家空軍軍機作空中加油。另外在同年4月16日,澳大利亞皇家空軍也訂購了5架A330 MRTT軍機,以取代機齡漸高的波音707。
另外,空中客車正在以一個與MRTT相似的A330變種,競投一個美國空軍的加油機采購合約;該合約包括采購600架加油機,以取代機齡已高的KC-135與KC-10。歐洲航空防務太空公司 (EADS) 正與美國的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共組競投。若成功競投,EDAS將需投資約6億美元,在美國設立生産基地。
最初,美國空軍在采購加油機時,屬意波音公司開發的KC-767(767的變種),但到了2003年12月,由于其中一名采購人員Darleen Druyun(于該年一月加入波音公司)涉嫌貪污而被調查,美國空軍宣布凍結與波音公司的合作。波音的行政總裁Philip M. Condit引咎辭職,而行政副總裁Micheal M. Sears就因此而被解雇。
2006年初,美國衆議院通過一項防衛法案,解除先前禁止空中客車參與競投的禁令。爲支持可能簽訂的合約,空中客車最近宣布,將會在美國阿拉巴馬州的莫拜爾(Mobile)設立工程與制作所。
意外事故與事件

直至2009年5月31日爲止,涉及A330的致死意外事故只有兩宗。1994年6月30日,一架進行試飛的A330,在圖盧茲起飛後不久失事墬毀,機上7人全部罹難。
此外,2架A330涉及劫機事件,導致一人死亡。
另有10架A330涉及其他事件,只有一架飛機上的人全部罹難:
2000年3月15日,馬來西亞航空一架A330-322(機身編號:9M-MKB,航班編號:MH085)從北京飛往吉隆坡,在吉隆坡國際機場著陸並停泊後,如常把行李和貨物卸下飛機。當地勤人員把80罐,共重2000公斤的草酰氯(Oxalyl chloride)卸下時,有數罐被打翻,並漏出有毒氣體。雖然事故中沒有任何傷亡,但由于貨艙被化學物侵蝕,引致機身嚴重損毀,故馬來西亞航空把該客機即時退役而不作修複。該批化學品被錯誤申報爲無毒性的8-羥基喹啉(8-Hydroxyquinoline)固體,因此北京人民法院判決貨主中國化工建設總公司應賠償6500萬美元給馬來西亞航空做爲損失賠償。
2001年7月24日,兩架停放在斯裏蘭卡克倫坡國際機場的斯裏蘭卡航空公司A330-243,被泰米爾之虎遊擊隊炸毀。同時被炸毀的,還有一架A320、一架A340與一些軍機。另有一架A320與一架A340在事件中受損,但事後已被修理。
2001年8月24日,一架A330-243在大西洋上空,因爲缺油而進行了一次至今爲止最長的噴氣飛機滑翔飛行。涉及事件的越洋航空236號班機,在沒有動力的情況下,飛行65海裏(120公裏),最後在葡萄牙屬地亞速爾群島降落。事件中沒人死亡,但部分乘客受傷,而飛機結構與輪胎也受到輕微損壞。事後發現,事件是由于機上的其中一條燃料管道,因爲維修不良而斷裂,再加上人爲誤差與欠缺電腦的適當檢查,使飛行員無法從燃料重量不平衡的情況下,發現燃料管道斷裂的問題。
2003年7月18日,港龍航空一架A330-342(B-HYA,航班編號HDA060)從馬來西亞的亞庇飛往香港途中,在南中國海上空遇到與熱帶風暴“天鵝”相關的強烈氣流,15名機員與乘客受傷,其中兩名機員重傷,但無人死亡。飛機最後平安降落香港國際機場。由于有人受傷,香港民航處將此事件列爲“意外事故”[1]。
2005年3月28日,長榮航空一架A330-203(B-16306,航班編號BR2196)從臺北飛往日本東京成田機場途中,于35,000英尺高空遇上晴空亂流,機上251名乘客及機組人員中有56人受傷。最後飛機在當晚六時半緊急降落成田機場。
2007年2月17日,瑞典新星航空(Novair)一架A330-200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緊急降落。該航機從泰國布吉飛往丹麥哥本哈根,機上大部分乘客均爲丹麥人。飛機在迪拜中途停站,起飛後,機長發現其中一具發動機出現奇怪震動,于是將有問題的發動機關掉,並折返迪拜。飛機平安降落,無人受傷。
2007年5月19日,一架中華航空由高雄飛香港的空中客車A330-303型客機在23000英尺高空中引擎發動機熄火,初步認定是天氣惡劣,飛機行經雷雨區,飛機結冰速度太快。由于機長于下降前已做好所有防冰措施,因此一分鍾內,兩具引擎由系統自動點火後,即恢複正常飛行,沒有人員傷亡,飛機正常降落香港機場,誤點10分鍾。同型發動機先前在全球已發生過8次類似事件,空中客車也發布過相關通告。
2007年11月22日,一架准備交付給毛裏求斯航空(Air Mauritius)的A330-202客機,載著10人在圖盧茲機場進行試飛時,疑因加壓裝置故障,飛機在高空突然降壓。機長立即急降3,000米,以讓機上隨行人員可自行呼吸。事故中共有6人受傷,其中兩人于高空失壓時來不及取出氧氣罩,一度失去知覺。
2008年3月30日,港龍航空一架空中客車A330-343(航班編號KA991)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起飛前往香港不久,機身左邊引擎著火,機艙內有煙冒出,迫使機長放下氧氣罩協助乘客呼吸。飛機最後平安折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無人受傷。目前引擎著火的原因仍在調查中[2]。
2009年6月1日,法國航空一架A330-203客機(注冊編號F-GZCP,航班編號AF447)在執行裏約熱內盧至巴黎航線時,在起飛三小時後失去聯系,預計到達時間過去1個半小時仍未到達。最終于飛機失蹤後一星期,殘骸始被發現,機上228人全部罹難。是A330客機投入商業航班後首次發生的致命空難,也是A330及法航史上最慘重的空難事故。
 
性能規格

機型 A330-200 A330-300 A330-200F
全長 58.8米(192呎11吋) 63.6米(208呎8吋) 58.8米(192呎11吋)
高度(垂直尾翼頂端) 17.40米(57呎1吋) 16.85米(55呎3吋) 16.9米(55呎5吋)
機身直徑 5.64米(18呎6吋)
最大客艙寬度 5.28米(17呎4吋)
機艙長度 45.0米(147呎8吋) 50.35米(165呎2吋) 40.8米(133呎10吋)
翼展 60.3米(197呎10吋)
機翼面積(參考) 361.6平方米(1,186平方呎)
後掠翼 30°
輪基距 22.2米(72呎10吋) 25.6米(84呎) 22.2米(72呎10吋)
輪軌距 10.69米(35呎1吋)
基本操作數據 
發動機 2臺 通用(General Electric)CF6-80E1 或 普惠(Pratt & Whitney)PW4000 或 勞斯萊斯(Rolls-Royce)Trent 700 2臺 普惠PW4000 或 勞斯萊斯Trent 700
發動機推力範圍 303-320千牛
標准座席數 253(3級)/293(2級) 295(3級)/335(2級) -
滿載航距 6,749海裏(12,500公裏) 5,669海裏(10,500公裏) 4,000海裏(7,400公裏)
巡航速率 0.82馬赫(541英哩)、470海裏、871公裏)(35,000英尺巡航高度)
最大巡航速率 0.86馬赫(568英哩、493海裏、913公裏)(于35,000英尺巡航高度)
起飛所需跑道長度(于最大起飛重量時) 2,220米(7300呎) 2,500米(8,202呎) -
最大貨運容量 19.7立方米 475立方米
設計重量 
最大結構重量 230.9(233.9)噸
最大起飛重量 230(233)噸
最大落地重量 180(182)噸 185(187)噸 182(187)噸
無燃油最大重量 168(170)噸 173(175)噸 173(178)噸
最大燃油容量 139,100升 97,170升 139,100升
標准營運空重 119.6噸 122.2(124.5)噸 109噸
標准貨運載重 36.4噸 45.9噸 69噸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9%BA%E4%B8%AD%E5%AE%A2%E8%BD%A6A330

空中加油的“軟硬”之爭 

VC-10空中加油機採用“軟式加油”

KC-135空中加油機採用“硬式加油”

空中加油的“啟瓶器”:"馬特霍恩"計劃 
    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成功對美國人而言是奇恥大辱,為了報這一箭之仇,羅斯福總統親自下令,一定要想辦法轟炸日本本土。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初期,轟炸日本本土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從美國本土飛到日本因航程太遠而無法實現;大片的中國土地已被日本佔領,在那裏,大規模的轟炸機群根本無法起降;航母只能起降小型艦載機,中型以上的轟炸機無法在航母上著陸。
    美國海軍的金上將提出了一個"異想天開"的建議:用美國海軍航母搭載陸軍的B-25轟炸機襲擊日本本土,這意味著轟炸機完成任務後根本無法返回,必須到中國內地降落。執行這一大膽計劃的是美國陸軍航空兵中校杜立特。
    1942年4月18 日夜裏,"大黃蜂號"航母上密密匝匝地停放著16架B-25轟炸機。在吉米·杜利特中校的指揮下,轟炸機從航母上艱難起飛,開始了它們的"不歸旅程"。航母在航行過程中遭遇了一艘日軍警衛艦,B-25轟炸機不得不提前起飛。在完成了對日本四個城市的轟炸後,飛機的剩余燃料已經不夠到達目的地——浙江衢州機場。
    在那個漆黑的夜晚,一架架B-25飛機像黑色的幽靈,呼嘯著從中國江南的丘陵飛過,最後不是棄機跳傘就是匆忙迫降在稻田。到達中國的75名飛行員中,3名死于降落過程中,8名飛行員被日軍俘虜,剩下飛行員都被中國軍隊或遊擊隊搭救。杜立特轟炸的確是一個壯舉,它給日本人造成的損失也許微不足道,而轟炸產生的政治影響卻是巨大的,美國人和中國軍民的士氣得到大大的提升。
    對于日本本土的轟炸並沒有隨"杜立特轟炸"戛然而止,同盟國一直在策劃著下一次轟炸。
    一個更為大膽的計劃在醞釀之中,1943年11月,"馬特霍恩"(matterhom)計劃在魁北克和開羅會議上得到同盟國的批準。
    其具體方案是:在印度集結一支新型B-29轟炸機部隊,轉場推進至成都附近的基地,在那裏加油、裝彈後,對日軍實施遠程攻擊。在此之前,羅斯福總統已經承諾,要在中國開展一次針對日軍的轟炸戰役。"馬特霍恩"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計劃。1943年底,新研制的威力強大的B-29轟炸機才剛剛裝備美國本土部隊,而從中國起飛的機場還緲無蹤跡。為了實施"馬特霍恩"計劃,飛機需要遠程部署到印度的加爾各答,轟炸機所需的大量燃料和炸彈需要運輸,還需要在中國成都附近修建多個機場,一切似乎都還遙遙無期。
    1943年12月,當時的四川省主席張群在成都召集緊急會議,部署在四川省建設"特種工事"的任務,計劃包括在四川近郊的新津、邛崍、彭山、廣漢建立四處轟炸機基地,另在成都、溫江、德陽等地建立五處戰鬥機基地。工程需從四川29個縣抽調32萬民工,直接參與工事的人員多達50多萬人,工程必須在五個月內完成,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工期。在這個偉大工程的建設中,四川人民體現了極大的堅韌和爆發力。如此浩大的工程幾乎是用手工完成的,工程所需的原料都從當地獲取,原料的輸送、跑道的建設艱苦卓絕。1944年5月下旬,龐大的工程全部如期完成。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國堪薩斯州,第20、21轟炸機部隊相繼組建,1944年4月,在第20、21轟炸機部隊基礎上成立第20航空隊,由陸軍航空隊司令阿諾德上將親自兼任司令。
    1944年4月,第20轟炸機部隊的第一批B-29飛機,由肯尼思·沃爾夫準將率領進駐印度加爾各答,美軍隨即開始進行緊張的戰前訓練。4月14日,92架B-29轟炸機從加爾各答起飛,沿駝峰航線飛越喜馬拉雅山脈,有79架飛機抵達中國成都。
    1944年6月15日夜間,75架B-29重型轟炸機從成都起飛,攻擊目標是遠在3200英裏之外的日本八幡制鐵廠——日本最大的鋼鐵基地。起飛後一架飛機墜毀,而後又有多架飛機因故障中途返航,有68架飛機到達中國海岸,僅有47架飛機攻擊了目標,15架目測轟炸、32架靠雷達進行了轟炸,僅有一枚炸彈命中了目標,返回途中,又有多架飛機因故障或燃油不足而墜毀。
    B-29飛機轟炸日本本土引起了巨大的的震動。日本大本營分外震驚,陸軍部報道部長松村秀逸大佐回憶:"早4時,八幡遭受轟炸的消息傳到市谷,這是B-29從大陸起飛的第一次轟炸"。 消息在中國各地迅速傳開,以往經常發布日軍空襲警報的播放塔,如今發射出空襲日本戰果的電波。各家報社發行號外,大街小巷、茶館飯店裏的人們大聲議論著空襲日本的話題,曾飽受空襲之苦的中國民眾因此而歡欣鼓舞。
    第二十轟炸機集團司令官奧爾菲準將對中央通訊社記者發表了講話,稱讚50萬中國農民為建設空軍基地所付出的努力。他說:"如果沒有50萬離開家園建設機場的愛國的中國人,這次空襲是不可能完成的。"然而,"馬特霍恩"計劃從一開始就注定將充滿艱辛,轟炸過程中的飛機損失及人員傷亡還不是最主要的問題,更令人生畏的是補給問題。裝載物資、燃料和人員的船只從美國出發,經過漫長而曲折的大西洋、太平洋航線到達卡拉奇和加爾各答。從印度經中國向日本發動攻擊之前,必須將燃料運至成都附近的機場。準備進行轟炸的B-29先得執行運輸任務,僅攜帶燃料(每次飛行攜帶7噸燃料)飛越駝峰到達中國成都,為了準備一次對日本的轟炸,要飛越駝峰航線六次。
    在執行運輸任務的過程中,飛機和人員都有損失,也減少了發動機和機身的使用壽命。截至1945年1月,B-29從加爾各答起飛到成都加油、挂彈,或直接由成都起飛,對日本九州、本州西部、衝繩、中國臺灣、鞍山、沈陽等地的鋼鐵廠、飛機制造廠、煉油廠、交通樞紐和港口進行了多次轟炸。由于從成都起飛的B-29飛機只能到達日本西南部,無法轟炸東京、大阪等日本大城市,所以美軍對日本本土只進行了十次空襲,投彈僅800噸,難以擴大轟炸效果。
    飛機的損失觸目驚心,到1944年底,美軍第二十轟炸機部隊損失了147架B-29轟炸機,顯然,這樣的轟炸已經難以為繼。1945年1月15日,最後一次從成都起飛的攻擊目標是日軍統治下的臺灣,至此,"馬特霍恩"計劃宣告結束。轟炸日本本土計劃的尷尬局面,直到1944年8月,美國人佔領了馬裏亞納群島才宣告結束,美國人為此付出了死亡5200余人,傷2萬余人的沉重代價。11月24日,111架B-29轟炸機從馬裏亞納群島的塞班島起飛,轟炸日本最大的飛機發動機制造廠——東京郊外的中島飛機制造廠,這是1942年"杜利特轟炸"以來首次轟炸東京。
    "馬特霍恩"計劃的指揮者之一,海伍德·漢塞爾少將如此評價該計劃:從軍事行動的角度看它(馬特霍恩)並不成功,你不能通過駝峰航線向B-29提供足夠的物資來完成一次成功的轟炸戰役;但從戰略效果的觀點看,它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回顧馬特霍恩計劃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靠地面補給進行的大規模遠程轟炸代價巨大、收效甚微,這也是二戰後美國戰略家在總結東京大轟炸時得出的結論。如何解決遠程攻擊的補給問題,人們想到了二十多年前發明的一項技術——空中加油。直接參與"馬特霍恩"計劃的B-29轟炸機對于空中加油技術的發展意義非凡,因為,世界上第一架專門設計的空中加油機正是由B-29轟炸機改裝而來。
 
空中加油技術的發展
 
    像許多早期的航空技術一樣,空中加油技術是少數"飛行幻想家"異想天開的產物。
    1917年,俄羅斯海軍飛行員亞歷山大·塞維爾斯基提出空中加油的設想,十月革命後他移居美國,並為自己的空中加油技術申請專利。1923年6月27日,美國陸軍航空隊的L.H.史密斯上尉利用軟管加油技術為一架DH-4B型飛機加油,創造了持續留空飛行6小時38分的記錄,這是航空史上第一次真是意義的空中加油。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商業航空迅速發展,為了彌補運輸機航程不足的缺陷,實現跨大西洋的商業空中航運,需要採用空中加油技術。
    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民用空中加油技術迅速發展,1929年1月1日至月7日,通過空中加油,美國的C-2A飛機創造了留空飛行一個星期的壯舉。早期的加油技術由于空中加油傳輸管路連接技術復雜,一直難以推廣發展,後來英國人發明了"曲型軟管"加油裝置,這種裝置利用拖曳係統釋放加油管和導引索,受油機抓住導引索,從而鏈接加油管進行加油。
    這種加油技術對接復雜,需要受油機受油員手動操縱,且只能進行重力加油。一戰結束後迎來了短暫和平時期,空中加油技術在軍事上的運用始終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然而,有遠見的軍事家已經看到空中加油技術巨大的軍事潛力。1936年,Hap Arnold在他所著的《This Flying Game》中斷言:"在空軍獨立成軍前,它就會執行全球性質的使命,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空軍,在全球范圍的作戰影響力將會全面超過陸軍和海軍。空軍全球作戰的設想,在有了空中加油技術後,就能夠更加容易的實現"。
    也許是二戰來得太突然了,同盟國和軸心國把大量的資源投入到轟炸機、戰鬥機的研制生產中,空中加油技術在強大的戰爭壓力擠壓下幾乎沒有發展空間。
    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盡管美國曾幾次探討運用空中加油技術的可能性,但都沒有付諸實施。空中加油技術沒有在二戰中發揮作用有一定的偶然性,否則二戰的歷史也許會改寫。二戰以後,空中加油技術的戰略意義得到人們充分的重視。1948年,第一架專用加油機KB-29M裝備美軍,它依然採用"曲型軟管"加油裝置 。
    1949年,英國空中加油公司試驗成功"軟管錐套"加油裝置,很好地解決了空中對接的技術難題。1950年,波音公司開發了"伸縮套管"加油裝置,即著名的"波音探管",美國人很快將這一技術使用到KB-29P飛機上。
    為了區別這兩種加油技術,人們習慣地把軟管錐套加油裝置稱為"軟式加油",把伸縮套管加油裝置稱為"硬式加油"。
    "軟式加油"裝置通過加油吊艙放出加油軟管,受油機飛行員操縱飛機使受油探頭與加油錐套對接,頂開錐套內的單向活門實現加油。"軟式加油"技術可以同時為多架飛機加油,還可以給直升機加油,缺點是加油速度較慢,受大氣紊流影響較大,對受油機飛行員的技術要求較高。
    "硬式加油"裝置由伸縮式加油管、壓力供油機構和控制機構組成,加油對接主要由加油員完成。其優點是加油速度較快,對受油機飛行員的技術要求較低,但一次只能為一架飛機加油,而且無法給直升機加油。加油機通常由大型運輸機改進而來,因此,較大的載油量、改裝易于實施、作戰適應性強和研制成本低就成為選擇加油機平臺的重要指標。 
 
冷戰時期對空中加油方式的戰略選擇
 
    二戰結束後,冷戰格局慢慢形成,美國的保守勢力敏銳地察覺未來世界將是美、蘇對抗的格局。為了應對這種挑戰,美國開始考慮改組軍隊,建立獨立的空軍被提到議程,艾森豪威爾和杜魯門是這種觀點的有力支持者。由于嘗到了原子彈轟炸廣島、長崎的甜頭,美國人把核威懾作為國家的主導戰略。
    1946年,美國戰略空軍(SAC)宣告成立,遠程轟炸成為人們考慮的首要戰略問題。美國人從"東京大轟炸"的反思中認識到空中加油的重要性,在美國戰略空軍成立幾周後,空軍重型轟炸機航空委員會的咨詢機構提議發展空中加油技術。當時可供選擇的機種有限,加油裝置也只有少數幾種現成的方案。1948年美國人定購了35套英國曲型軟管加油裝置,配備在KB-29M上,1950年隨著波音探管研制成功,採用"硬式加油"的40架KB-29P裝備美國戰略空軍部隊。
    美國空軍並不是從一開始就選擇"硬式加油"方案的,實際上,直到1950年空軍戰鬥機都採用"軟式加油"方案。3年後,美國戰略空軍對"軟"、"硬"加油係統進行了對比,最後選擇了伸縮套管加油裝置。
    對于執行遠程戰略轟炸的大型轟炸機而言,多點對接的"軟式加油"沒有意義,而對加油速度的要求卻很高。對于一架載油幾十噸甚至上百噸的轟炸機而言,每分鐘1000公斤左右的加油速度,一架飛機的加油就需要幾十分鐘時間,這顯然是是難以滿足要求的,"硬式加油"每分鐘可加油3000公斤左右,是戰略轟炸機唯一可以選擇的加油方案。
    當時空軍戰鬥機協會反對淘汰"軟式加油"係統,但是他們的意見被戰略空軍否定了,因為當時加油機配備工作是由戰略空軍司令部負責的。
    隨著B-52轟炸機的出現,空中加油機不可避免的進入了噴氣時代,1956年,由波音707改裝的KC-135首飛,1957年裝備空軍,從此,KC-135在美國戰略空軍的操縱下成為空軍唯一的專門加油機。1981年,載油更多的KC-10投入使用。
    關于空中加油的"軟硬之爭",出于不同的戰略考慮,英國、法國和前蘇聯都選擇了"軟式加油",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也同樣選擇了"軟式加油"。然而,越南戰爭中空中加油技術在實戰中得到了檢驗,"硬式加油"的優越性逐步被美國空軍所認可。
 
空中加油在戰爭中的運用
 
    冷戰期間,空中加油技術在局部戰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朝鮮戰爭中它初露鋒芒,越南戰爭中它大顯身手。
    1967年5月31日,KC-135加油機組執行了一項特殊的營救任務。按預定計劃,KC-135給兩架海軍的A-3加油機加油,此時,8架海軍的F-8飛機也希望得到A-3的空中加油支持。第一架A-3加油機給一架F-8飛機加油,KC-135正在給另一架A-3加油機加油,此時,另一架A-8飛機已經等不到A-3加油機脫離KC-135,便直接與A-3加油機對接,空中形成了奇特的三機疊羅漢的加油。與此同時,2架海軍的F-4飛機和1架空軍的F-104也需要空中加油。在此次復雜的加油過程中,KC-135由于燃油輸出太多,不得不在一個簡易機場緊急著陸。
    在大規模的局部戰爭中,空中加油機也許是最繁忙的角色,此次加油顯示了實戰中加油機調動的復雜性,同時,不同加油係統之間的矛盾也初現端倪,然而,空中加油在作戰中成績斐然,將這一切都淹沒了。在整個越南戰爭中,KC-135加油機為多達195000次空中打擊提供空中加油,加油達850000次,戰爭的高峰期共有195架空中加油機投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總統候選人麥凱恩,他在越南戰爭中因飛機受傷、燃油耗盡,最終落入越南人的手中,對于空中加油技術的重要性他是深有體會的。有趣的是三十年後,就是這位麥凱恩,在美國下一代空中加油機方案招標中成為風雲人物;在2008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他的"戰爭英雄"和"國防問題專家"的角色,為他的總統競選加分不少,這是後話。
    越戰結束後,美軍面臨的戰爭格局發生了改變,大規模的局部戰爭變成了有限規模的局部衝突,外科手術式的遠程突擊成為美軍的主要攻擊方式。1983年的格林納達,1986年的利比亞空襲,都是在空中加油機的支持下完成的。在這些遠程轟炸攻擊中,"硬式加油"係統顯示了良好的性能。1991年底,隨著蘇聯的解體,冷戰的鐵幕落下,核戰爭的威脅大大降低。1990年美軍提出了"全球到達-全球攻擊"的戰略,為此,美國改變了本土為主的加油機部署方案,開始在全球多個基地部署空中加油機。
    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的爆發,為美國實施全球幹預政策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1991年1月17日,B-52從路易斯安娜州起飛,通過空中加油直飛伊拉克,用巡航導彈攻擊到巴格達。在第一次海灣戰爭期間,美國空軍平均每天出動240架加油機,為1000多架飛機提供空中加油,海灣戰爭的作戰效果證明了空中加油技術在作戰應用中的成功。美國空軍在總結海灣戰爭經驗時指出:如果沒有空中加油,"沙漠風暴"將是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戰爭,正是有了空中加油的支持,才能保持高強度、高密度的攻擊,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加油機而不是攻擊機決定了空戰的規模。

重新被關注的"軟式加油"
 
    海灣戰爭中空中加油機獲得的巨大成功,無法掩蓋空中加油的"軟硬之爭"。海灣戰爭以後,特別是"9.11"事件過後,美軍的作戰方式發生了很大轉變,外科手術式的轟炸和攻擊方式轉變為持續性的局部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都是如此。在較大規模的地面部隊進攻的同時,空中戰術攻擊密度和頻率明顯加大,作戰飛機的空中加油問題日顯突出。
    其實,早在第一海灣戰爭中這個問題已經暴露出來了,"硬式加油"無法實現多點加油,在對戰術飛機加油時效率低下。英國皇家空軍的VC-10加油機幾乎承擔了盟軍20%的空中加油,"軟式加油"受到美國海軍飛行員的普遍歡迎,他們稱VC-10是"沉默英雄"。
    在伊拉克戰爭中為解決空中加油機不足的問題,美國海軍甚至使用了夥伴加油。
    2003年3月21日到2003年4月9日,由F/A-18飛機供執行加油任務216次。作為空中加油機時F-18只能攜帶自衛武器,而沒有任何攻擊能力。
    在這個問題暴露的初期,人們首先關注的是如何解決軟、硬不匹配的問題。為此研制了加油係統"軟、硬適配器",在KC-135和KC-10上加裝軟式接頭。在適配器的設計上美國人可謂絞盡腦汁,一個較短的彎曲回管既解決了軟管過長帶來的問題,也解決了對接時軟管容易折斷的問題。然而,技術性的手段依然難以解決"硬式加油"不能多點加油的問題。
    關于改進美國空軍加油機的討論很快進入方案論證階段。論證表明軟式多點加油方案可以節約70%的空中加油時間,因此,加油機可以有更高的使用效能,可以給更多的飛機實施加油,對于加油機而言,縮短了空中加油的時間等于減小了自身的耗油,可以留出更多的燃油輸送給受油機,從而減少17%-50%空中加油機,這對整個作戰行動的指揮管理是大有好處的。
    除了軟、硬加油方式各自的優點外,爭論的焦點還集中在加油裝置改裝的成本上。對于美國空軍一刀切的硬式加油係統,全面改進的成本巨大,而且多數現役戰術飛機包括F-16、F-15大都快到了退役的年齡,改裝帶來的資源浪費不可小視,而加油機本身的改裝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諸多困難使空中加油的改裝走入了兩難的境地:一方面,阿富汗戰爭、南聯盟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KC-135和KC-10飛機的弱點日益暴露,另一方面加油係統改裝的壓力卻越拖越大,美國軍方不得不考慮發展下一代空中加油機。
下一代加油機的競爭
    9.11事件以後,美軍加油機老化和數量不足的問題日顯突出,為此進行了五次方案論證。對新型加油機的需求迫在眉睫,下一代加油機的研制短時間還看不到前景,美國空軍想到了一個捷徑--租賃。
    早在1995年根據日本和意大利提出的需求,美國人開始研制KC-767空中加油機,並分別在2002年和2005年先後向意大利和日本出口KC-767飛機。美國空軍的租賃計劃就是利用KC-767的技術,從波音公司租賃100架波音-767飛機改裝成加油機。2001年空軍向國會提出了租賃方案,這份看似能解燃眉之急的方案,最終的結果是計劃泡湯、空軍部長下臺,其中,當時的參議員約翰.麥凱恩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租賃方案一出來就像是一份"近親結婚"的產物,方案本身看似合理,也很快獲通過了國防部的預審,但租賃合同的價格和方案的細節卻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按照租賃計劃,由美國空軍租賃100架波音公司生產的KC-767加油機,租期6年,在租期結束後,空軍將以44億美元的價格購買這些加油機,為此,美國空軍要向波音公司總共支付300億美元的費用,這個價格甚至比購買100架波音-767還貴,顯然,波音公司是這份合同最大的受益者。
    這份合同一經拋出就遭到五角大樓和國會的質疑,合同的操作過程和方案本身一起受到了審查。先是美國國防部監察長發表報告,對空軍這一採購項目的合理性提出質疑;接著,美國參議院又對該合同進行了調查,並把矛頭直接指向了空軍部長詹姆斯·羅奇。當時的參議院國防委員會主席約翰·麥肯恩參與了調查。調查人員通過對8000多份電子郵件的分析認為,波音公司和包括空軍部長羅奇在內的空軍人員之間"關係密切"。
    而從《華盛頓郵報》大量披露的電子郵件內容看,羅奇為了促成租賃計劃,對有關部門和官員施加了壓力。2003年6月,國防部在一分備忘錄中指出:租賃的價格實際上遠遠高出購買價格,差價在19億至60億美元間,因此,租賃項目違反了五角大樓的採購條例。參議員麥凱恩指出:這個合同擴大了對波音-767飛機的需求,使波音公司能夠保持波音-767生產線的開工,實際上是為波音公司謀福利。租賃醜聞令空軍部長詹姆斯·羅奇落馬。
    國防部開始擬採用一個折中的手段降低成本,採購80架波音-767改裝成加油機,後來,由于空軍對下一代空中加油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KC-X計劃的出籠,租賃計劃最終泡湯,並成為20年來美國最大的軍事採購醜聞。2008年2月29日,法新社以最快速度發布了一則消息,美國國防部宣布:歐洲航空防務及航天公司(EADS)及格魯曼公司戰勝了美國波音公司,贏得了價值約350億美元的空中加油機合同,在這份消息中法國人的喜悅難以掩飾。
    法國總統薩科齊已致電歐航集團首席執行官路易·加盧瓦,祝賀他的團隊取得了"歷史性成功",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這是空客及歐洲航空制造業的巨大成功,歐洲領導人為空客公司的勝利而歡欣鼓舞。
    然而,問題遠沒有這麼簡單,一份可能帶來1000億美元、充滿誘惑的裝備訂單,遠非技術上的競爭,其背後復雜的政、商博弈才剛剛開始。歐洲人還來不及慶祝他們的勝利,波音公司的抱怨聲和新聞媒體的質問聲就紛至沓來。美國國會更是炸開了鍋,不少議員表示要為落敗的美國本土波音公司討回公道。
    選擇空客方案的理由看似十分充分,KC-30(空客加油機方案,由空客-330改進而來)具有更大的載油量,美國空軍負責採購的副部長休·佩頓說:EADS勝出的關鍵是KC-30加油機的機體更大,能搭載"更多乘員、更多傷員、更多貨物和更多燃料"。
    波音公司也提出了其KC-767方案的優勢所在:使用價值最高、風險最低,另外KC-767加油機與KC-30相比,起飛所需跑道更短、耗能更低;如果以40年的使用壽命計算,KC-767飛機的運營費用會比KC-30少上140億美元。
    6月18日,美國國會下屬的政府問責局發表聲明指出,美國空軍在決定將空中加油機採購合同授予空客和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時,存在重大違規行為,並支持重新進行採購計劃招標。隨後,國防部長蓋茨宣布,五角大樓決定將就這一價值350億美元的防務合同重新展開競標,國防部甚至收回了競標的決定權,不是由空軍而是由五角大樓決定加油機的方案選擇。6月5日,美國空軍終于為他們的一係列"錯誤"付出了代價,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宣布,接受美空軍總參謀長莫茲裏和五角大樓空軍部長溫恩的辭呈,但下一代空中加油機計劃花落誰家,依然是個大大的問號。 
 
轟油-6空中加油機
 
    2008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中國自主研發的空中加油機--轟油-6再次高調亮相。中國人在西方技術封鎖的困難情況下,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空中加油機,的確值得我們驕傲。然而,關于中國應該選擇什麼樣的加油係統一直爭論不斷。"軟式加油"係統對接難度大的問題,引起人們普遍的關注,"硬式加油"係統加油速度更快的優點,讓許多專家和愛好者對它充滿了期待。其實,對于一項裝備技術的客觀評價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其中有技術的因素,也有戰略需求、戰術運用、研發能力和國家防務特點的因素,只有綜合考慮和評估,才有可能制定出一個合理的、具有長久效益的方案。通過空中加油"軟硬之爭"的分析,讀者也許會對武器裝備的發展規律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08-11/27/content_10421265.htm
 
 
另參本館:空巴大戰波音  日俄中台加油機  KC-10  KC-135  KC-45A  KC-767
 
 
 
 

台長: 阿楨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3,619) | 回應(27)|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其他空軍 |
此分類下一篇:美軍能靠SR-72、X-37B、X-51A打遍全球?
此分類上一篇:A400M

D’Artagnan
KC-X已重新審議,BOEING尚未輸...
(波音政商實力不可小覷)
2009-09-25 23:55:17
版主回應
常見的
假國家利益之名
保護主義

批美偏袒波音 空中巴士退出競標空中加油機 2010/03/10中央社記者林育立

由於美國偏袒本國的波音公司,歐洲空中巴士(Airbus)決定放棄競標美國空軍總值350億美元的空中加油機訂單。這筆交易告吹,也對大西洋兩岸的軍火工業合作帶來衝擊。
德國、法國、西班牙和英國合資的空中巴士和美國軍火大廠諾斯洛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2008年初原本就拿下美國空軍的訂單,以空巴的A330機型為基礎打造179架空中加油機,不料美國政府在波音抗議後又重新招標。
空巴與諾斯洛普格魯曼表示,基於2月底公布的新投標條件,明顯偏袒競爭對手波音,兩家公司決定退出競標。
空巴總裁恩德斯(Thomas Enders)接受「德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Deutschland)訪問時,譴責美國政府為了保護本國產業,刻意偏袒波音。
恩德斯說,這次招標「為競爭對手量身訂做體積小、而且性能差的機種」。
他直言,這不是公平的競爭,「美國空軍知道,我們的產品要好很多」。
歐洲聯盟和德國的高層官員,也先後批評美國刻意偏袒波音。
在德國會具有相當影響力的議員福克斯(MichaelFuchs)告訴「商務日報」(Handelsblatt)說,對美國這樣的自由貿易模範生來說,就這樣把競爭對手拋開,簡直是一場災難。
他憂心,美國是否會在自由貿易政策上倒退,危及世界貿易組織的杜哈回合談判。
這筆交易是空巴母公司歐洲航太防衛公司(EADS)進軍北美市場的敲門磚,如今告吹,也對大西洋兩岸的軍火工業合作帶來衝擊。

787即將量產 空中加油機大單在望 波音會是今年美股的明星飆股?鉅亨網編譯呂燕智 2010-03-11

分析師認為2010年最值得期待的股票就是飛機製造商波音。
今年最夯的道瓊藍籌股是哪支?既非大銀行,也不是擁有廣大粉絲的科技製造商,更不是某個高營業額的零售龍頭,美國《CNNMoney》專欄作家 Paul R. La Monica認為,2010年最值得期待的股票就是飛機製造商波音(Boeing Co)(BA-US)。
波音股價在1982-1983期間曾因推出757客機而飆漲,少數投資人認為787上市後也將盛況重現。該公司股價今年以來已上漲了約25%。
歷經兩年的延遲後,市場期盼已久的787夢幻機終於在去年12月現身,而該公司財報也顯示去年第4季營收遽增42%。
此外,隨著景氣逐漸回溫,航空業者近幾個月來的載客量同步增加,也為波音客機的需求捎來好消息。
與此同時,隨著軍火商Northrop Grumman(NOC-US)周一決定退出競標案後,高達400億美元的美國軍用空中加油機訂單,也篤定由波音取得。

另詳參本館:空巴大戰波音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uj/post/1289751831
2010-03-19 08:20:50
阿楨
歐航集團對波音獲美軍加油機巨額訂單表示失望

新華網巴黎2011年2月25日電(記者 李明)歐洲宇航防務集團(歐航集團)首席執行官路易‧加盧瓦25日對波音公司獲得美國空軍價值350億美元的加油機巨額訂單表示失望,但同時表示歐航集團在美國市場的中長期發展戰略不會受到影響。
加盧瓦在一個電話會議上說,歐航集團領導層對競標失敗感到失望和困惑,希望知道失敗原因。他認為有可能是價格原因。加盧瓦同時表示,這次競標失敗不會影響歐航集團在美國市場的中長期發展戰略,但歐航集團將在下周聽取美方陳述後,再決定是否向國會下屬審計機構政府問責局提出抗議。歐航集團可以在10天內向政府問責局提出抗議。
美國國防部24日宣布,波音公司擊敗歐航集團,贏得美國空軍加油機巨額訂單。波音公司隨後發表新聞公報,證實已收到美國空軍合同,負責設計和制造新一代空中加油機飛機,首批18架飛機將于2017年交付。
美國空軍打算更新一批由波音公司上世紀50年代制造的KC-135空中加油機。過去數年,波音公司和歐航集團一直圍繞這一訂單展開競爭,招標過程充滿爭議和變數。美國空軍2008年曾宣布,歐航集團和美國軍工企業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戰勝波音公司贏得這一巨額訂單,但遭到波音公司抗議,國會政府問責局介入調查,美國空軍方面因此重新招標。
2010年,波音宣布參與競標,以波音767型飛機為原型研制新一代加油機。在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退出的情況下,歐航集團隨後在美國供貨商支持下宣布獨立參與競標,計劃將其子公司空中客車公司生產的A330型飛機改裝為加油機。
2011-02-28 12:06:45
版主回應
英國A330加油機轉交西班牙工廠生產

英國《飛行國際》2012年6月22日報導,空中加油機協會(Air Tanker Consortium)負責為英國皇家空軍交付14架A330航行者加油/運輸機,為確保交付工作按期進行,放棄一個重要的國內訂單。
14架飛機機隊的2架已在空中巴士軍機公司位於馬德里附近的赫塔菲(Getafe)工廠完成改造,其餘12架將由科巴姆航空完成改造。第3架和第4架已轉交科巴姆公司,第3架預計8月底完成該造。空中巴士軍機公司5月底第5架在赫塔菲工廠完成改造,目的是為爭取更多的項目週期。
皇家英國空軍VC10加油機2013年3月將退役,三星(TriStar)加油機接下來將繼續使用。

  美國空軍首架KC-46加油機今秋開造 2015首飛

美軍新一代KC-46加油機為B-1B轟炸機加油合成圖
  2012年6月18日出版的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稱,波音公司為美國空軍研發的KC-46加油機項目的成本預算並沒有改變,該公司表示,該項目正在按計劃進行,將在秋天開始建造第一架飛機。
  報道說,如果一切順利,第一架KC-46將在2015年首飛,並且在10年內將會把產量提升到每年15架。上周,波音公司的KC-46項目的副總裁和項目經理莫琳•多爾蒂在華盛頓向記者詳細介紹項目進展。
  美刊提到,美國空軍計劃2027年之前總共購買179架KC-46A加油機,這種飛機將取代艾森豪威爾總統時代就開始使用的KC-135加油機,該機也是由波音公司生產的。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12-06/19/c_123304218.htm

美軍直升機也敢玩空中加油 2012-07-12 環球網

固定翼戰鬥機、轟炸機進行空中加油已經非常普遍,然而直升機進行空中加油卻仍很稀罕。由于直升機的構造和飛行方式所限,直升機進行空中加油的難度遠遠比戰鬥機要大。目前只有美國為部分型號直升機裝備了空中加油設備。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12-07/12/c_123401314.htm

俄稱將向中國提供40架伊爾476重型運輸機

  中評社北京2012-6月16日電/環球網報道,據“俄羅斯之聲”廣播電台、《觀點報》6月15日消息,俄羅斯航空工業消息人士表示,自烏裡揚諾夫斯克飛機製造廠開始批量生產伊爾系列飛機後,中國仍然希望能夠從俄方購買36架伊爾-476重型運輸機和4架伊爾-478空中加油機。

中國南海領空巡邏論證:空中加油機必不可少 2012-07-09 北京晚報

引言
有記者問:“中國已批準設立三沙市,請問國防部,如果越南戰機在所謂的巡視過程中入侵三沙市的領空,中國軍方將如何應對?”
海島領空要靠空地協防
從軍事角度來看,維護領空安全主要靠空中和地面力量的緊密協作。而具體到海島附近的領海領空防禦,同樣是如此。從地面來說,主要是以遠程雷達、高炮和中遠程防空導彈組成的防空體係。從費用上來說,地面防空裝備的花銷明顯要更經濟一些。然而地面防空的缺陷在于機動性差,只能處于被動防禦的地位。對于范圍廣大的空域或者海域來說,地面雷達由于地面曲率只能看到有限的范圍,要多建雷達,那些小型的島嶼、島礁也不滿足建造條件。
最理想的狀態,是直接把雷達搬上天空,也就是戰鬥機搭配空中預警機進行聯合空中巡邏。這種組合既保證了機動性,而預警機的出現也滿足了廣大空域探測的需要。此外預警機均以大中型運輸機為平臺,巡航時間可達7至8個小時。然而在小型島嶼上部署現代化戰機和預警機,並不太容易。
海島是否可當航母用——效能遠遠不如
……………
海島盡管是“不沉的”,但效能上遠不如航空母艦,但是應用在遠海島嶼領空巡邏,有點大材小用。美軍的關島面積高達500余平方公裏,才能夠容納F-22等先進戰機和大型戰略轟炸機。即便如此,美國的轟炸機還是以每年4個月的周期輪換部署。而對于永興島這類小島來說,4至8架戰鬥機已經是極限了。
空中加油機——遠島巡邏利器
……………
世界典型空中加油機
……………
結論 南海領空巡邏須多管齊下
最後,有限提升島嶼機場的保障能力,使之能夠容納蘇-27戰機,以彌補大陸出發戰機巡邏的不足或緊急情況進行增援。未來,一旦擁有大型空中加油機,我方保衛南海領空的能力將有質的提升。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mil/2012-07/09/c_123386641.htm
2012-07-12 12:57:29
Keyhole
可惜最後老美廠商運作成功~-KC-46A獲勝
2011-04-20 08:55:56
版主回應
美帝軍工複合體嘛
2011-04-20 09:15:37
阿楨
俄稱烏克蘭將出口中國3架伊爾78加油機首架已試飛2014-3-27 新浪軍事

  據俄羅斯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網站3月26日報導,烏克蘭準備向中國空軍供應的3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中的首架,在完成維修和改裝之後,已於2014年3月25日在尼古拉耶夫市庫利巴基諾機場順利進行首次升空飛行。
  據悉,這架飛機來自烏克蘭空軍現役裝備,量產編號59-10,工廠序號0073478359,此前使用時的蘇聯/烏克蘭註冊號為SSSR/UR- 76744。這架伊爾-78加油機在烏克蘭尼古拉耶夫飛機修理廠進行了大修和翻新改裝,重新進行淺色塗裝,但是暫時還沒有塗上任何識別標誌和編號。根據 2011年烏克蘭和中國簽訂的相關合同,烏方計畫向中方供應3架伊爾-78加油機,這次試飛的是第一架。到目前為止,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還未曾使用過伊爾 -78空中加油機。
  這架伊爾-78加油機於1987年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市契卡洛夫航空生產聯合體出廠,曾在位於烏克蘭烏津市的蘇聯空軍遠端航空兵第105重型轟炸機航空師第409航空加油機團服役。蘇聯解體後,1992年這架飛機隨第409航空加油團轉歸烏克蘭所有,從1993年開始拆除空中加油設備,用於商業目的。從 2001年起,這架飛機被封存在烏克蘭空軍梅利托波爾機場。
  2011年12月,中國和“烏克蘭國防工業”國家康采恩集團公司簽訂價值4470萬美元的合同,引進烏方封存的3架二手伊爾-78空中加油機,進行恢復性維修和改裝,隨後供應給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烏克蘭媒體曾經因此報導稱,烏方簽訂的合同價格遭到壓低,因為只有在5250萬美元的合同價格下才有利可圖,對尼古拉耶夫飛機修理廠來說,為中國維修改裝伊爾-78的工作是虧本經營。
http://mil.news.sina.com.cn/2014-03-27/0922770951.html
2014-03-28 07:51:35
版主回應
中國空軍急需空中加油機 新曝光伊爾-78非最強版 2014-3-27 環球網

  空中加油,給空軍作戰力量運用帶來革命性變化,空中加油機被譽為航空兵的“力量倍增器”。目前,我國對伊爾-76系列運輸機的使用已經有了長足的經驗,如果裝備一款由伊爾-76運輸機改進而來的加油機也合情合理,而且從中國空軍目前的裝備水準和作戰需求來看,迫切需要一款大型的空中加油機。
  1、現有空中加油平臺能力有限
  中國空軍部隊目前裝備的空中加油機主要是由轟-6轟炸機改進而來的轟油-6型加油機。該型加油機是中國研製的首款加油機,解決了中國空軍加油機的有無問題。但是這款由轟炸機改進而來的加油機,有著自身的限制。
  該改型全機可載油37噸,輸油18.5噸,可同時給2架受油機加油。但是該機在航程和載油量上,均無法與美俄的先進加油機型號相比。伊爾-78加油機最大可供油量達65噸,比有世界空中加油機“王牌”之稱的美國KC-135A的46.8噸要多18噸多,可通過機腹加油點為1架重型轟炸機、機翼加油點為2架戰術飛機同時進行空中加油,加油能力十分強大。
  2、周邊形勢呼籲空中加油能力提升
  目前,我國在東海、南海與周邊國家的領土領海爭端問題日益緊張,中國海空軍部隊的戰鬥機的出動次數日益頻繁。戰鬥機的長時間滯空、遠距離的巡航作戰,都需要有空中加油平臺的有力支持。
  中國海軍驅逐艦編隊數次穿越“第一島鏈”赴西太訓練,也對空中打擊力量提出了新的挑戰。我們看到與海軍艦艇編隊一同前往西太遠海訓練區域的大多是轟炸機、警戒機。這些機型自身攜帶的燃油量大、航程遠、滯空時間長,對於西太遠海訓練能從容應付。但是在訓練過程中我們也能看到,中國的艦機時刻受到周邊某些國家的監視,甚至起飛巡邏機、戰鬥機近距偵察。在這樣的情況下,迫切需要有中國的戰鬥機為中國海軍艦隊和轟炸機、巡邏機提供保衛,而要實現中國戰鬥機的遠海作戰能力,也需要大型空中加油平臺的鼎力相助。
  3、馬航搜救凸顯對大型加油機需求
  馬航MH370的搜救工作一直牽動著國人的心,在澳大利亞衛星于南印度洋發現疑似客機殘骸後,中國空軍兩架伊爾-76運輸機迅速起飛,前往澳大利亞參與搜救。在對中國伊爾-76軍機赴澳搜救的報導中,我們注意到一個細節,據現場的一位元美國記者說,他們得到消息,中國空軍在搜索過程中把航油飛到了警戒線。
  軍機飛到燃油“警戒線”,這是一個十分危險的信號,這很可能意味著飛機有可能是有去無回。因為航程距離的計算不能單純按照總油量除以2的思維來計算。飛機在出去的時候可能風平浪靜,飛到一半燃油的距離返回時,很可能遇到不同的天氣情況,在逆風或者惡劣天氣等情況下,燃油的消耗量會增加,剩下的燃油可能不夠返回基地。中國空軍參與搜救的伊爾-76機組這麼做,也是迫不得已,因為馬航MH370的任何蛛絲馬跡都牽動著億萬人的心,機組已是全力以赴。
  4、運20成軍前作為過渡的不二之選
  一般的空中加油機都是由運輸機改進而來,這是由運輸機自身載重大、航程遠的特點決定的。我國目前研製的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平臺在未來也必將會考慮加油機的改進型號。但是現在運-20的兩架原型機還在試飛,距離研製成功和形成戰力還需要一定時日,為滿足我國空軍對空中加油的迫切需求,急需一款加油機作為過渡填補空當。
  正如前文提到,我國對伊爾-76運輸機已有長足的使用經驗,購買伊爾-78運輸機有助於快速形成戰力。不過細心的網友發現,最新曝光的這架疑似中國空軍的伊爾-78空中加油機,與俄羅斯部隊所裝備的伊爾-78M加油機略有不同,兩者機尾位置的加油吊艙明顯不同。
  有軍事分析人士認為,這架疑似中國空軍的伊爾-78加油機所使用的加油吊艙為早期設計的UPAZ-1A型,而俄羅斯空軍所使用的伊爾-78M型空中加油機所用的加油吊艙為UPAZ-1M型。這兩種吊艙在具體供油能力的上的差別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看出,這架疑似中國空軍的伊爾-78加油機並非最新型的伊爾-78M型。
  伊爾-78M型與伊爾-78基本型的區別是,在貨艙內增設了第3個金屬油箱,其最大可供油量提高到106噸,加油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不過貨艙內塞滿油箱也使得該機沒有了載貨的能力,貨艙門無法打開,喪失了貨運能力。
  雖然在載油量上有所減少,但保留了貨運的能力,這是中國空軍的選擇。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未來,中國能夠研製出我們自己的大運和空中加油機,為解放軍空中戰鬥力的倍增“加油”!
http://mil.news.sina.com.cn/2014-03-27/0823770934.html
2014-03-28 08:05:42
圖博館
烏克蘭送加油機讓中國挺腰板俄要忽悠沒成功2016.2.25新浪軍事

  近日中國曝光了停放著一架機尾左側和兩翼外側均掛載有吊艙的大型飛機,其外觀特徵與伊爾-78空中加油機完全一致,這意味著我國從烏克蘭購買的伊爾- 78已經到貨。並且已經加入中國空軍,開始為中國戰機供油!
  對於中國空軍目前來說,近期接受空中加油的主力戰機是殲-10、殲-11、殲-15系列及蘇-30MKK等,還看不出需要多加遠程戰機空中加油的需要。但是從長遠來看,殲-20隱身戰鬥機已經成功,大型隱身戰略轟炸機也正在研製,運-20肯定要大量裝備,這樣轟-6加油機這種軟式空中加油系統的輸油量小、增加飛行阻力、影響飛機隱身等就會變得日益突出,因此發展重型加油機空中加油系統勢在必行。俄羅斯曾經向中國推銷伊爾-78加油機,但由於自己生產不出來,這筆合同最後沒法完成。不過好在烏克蘭幫助我們得到了3架最新的伊爾-78加油機!
  中國海軍裝備的殲-15和空軍即將裝備的殲-16,均使用了和蘇-30戰機類似的可收放式空中受油管,但由於同樣的問題,也無法和轟油-6配合。這就產生了我軍兩套空中加油體係並存的局面,直到烏克蘭的伊爾-78加油機到來,標誌著我軍重型戰鬥機部隊真正具備了全面空中加油能力。
  中國此次向烏克蘭訂購了3架伊爾-78,對於裝備了上百架三代機的中國空軍而言,20架甚至30架伊爾-78都不為過。正在試飛中的運-20大型運輸機擁有200噸的最大起飛重量,平台性能明顯要比伊爾-76這種40年前的設計優秀,已經接近了美國C-17運輸機的水平。如果把該機改裝為空中加油機,其性能勢必遠超伊爾-78。
  另外中國也通過改裝大量運-9系列運輸機,新的運-9加油機還可以作為運油-20的補充,雖然新的運-9加油機載重量相比原來的運油沒有質的變化,但中國空軍現在進行空中加油的作戰飛機已經從第二代的殲-8D發展到第三代的殲-10、蘇-30MKK,這些飛機採用了先進的氣動佈局、主動控制技術、電傳操縱系統,低速、低空性能得到較大的改善,可以與運-9加油機配合進行空中加油。
  對於我國空軍來說,這也是一個可以藉鑑的方法。從目前來看,中國採購的3架烏克蘭伊爾-78空中加油機很難滿足中國龐大的加油量,運-20加油機裝備的時間則可能更加靠後,而在役需要空中加油的飛機日益增多。因此,改裝民航一批飛機如圖204、C919作為空中加油機,填補新機裝備之前的空白,也可以考慮。(作者:小新)
2016-02-26 08:27:57
圖博館
中國突破最新空中加油技術殲20戰鬥力將大幅提升2016.4.27

  近日,互聯網媒體曝光了一張疑為某期刊的拍攝照片。其中照片上的一段文字引起了廣大軍事愛好者的濃厚興趣。這段內容為:“中國已經基本掌握了硬管空中加油設備的的相關技術,成為繼美、法兩國的第三個完全掌握硬管加油技術的國家,並已研製出了原理樣機,將引進的圖-204貨運飛機改進成為我軍第一代硬管加油技術試驗驗證機,已達到驗證伸縮管式加油設備的目的。”
  硬管加油系統的受油機採用內裝的插座式,與飛機蒙皮齊平,對於飛機的隱身、阻力、重量增加較少,現有飛機經過加裝受油插座和對燃油管路進行簡單的更改,就可較容易地將其改為空中受油機。尤其適合第四代隱身作戰飛機。目前,已成為世界發展的主流。
  當前,雖然中國已經實現了軟管空中加油和夥伴加油,但是效率十分有限。這是由於軟式加油管會在空中飄動,對於受油機的飛行性能和飛行員技術要求較高,由於它的加油管是軟管,所以承壓能力有限,加油速度較低,目前軟管空中加油機的空中加油速度一般在每分鐘1500升,所以軟管空中加油系統在給大型轟炸機、運輸機進行空中加油的時候,缺點就是非常明顯。
  實際上,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發展空中加油系統,從更早前曝光的一張資料圖顯示,更是證明了中國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了硬管加油技術的研究工作。
  這次圖-204改裝試驗的資料表明,未來中國的殲20、殲-31等新型戰機,完全可以使用硬管加油。此次曝光的圖-204是中國空軍未來的硬式空中加油機的驗證機,不太可能成為中國的大規模軍用加油機,最終改裝的空中加油機可能還需要更大的飛機。從這個角度來講,運-20可能更加適合改裝中國空軍硬式空中加油機。
  回應
 坐等流浪狗 Q5 開噴
 尼瑪的,別啥事都噴
 @Q506998:你文明嗎?
 流浪狗絕對跟Q5是同一個人!
 突然覺得我們中國真是真心不容易,國力要和美國比,福利要和北歐比,環境要和canada比,機械要和德國比,華為中興要和蘋果三星比聯想要和ibm比,長城奇瑞要和通用豐田比,龍芯要和intel比,c919要和波音空客比,戰鬥機要和f22比,發動機要和通用電氣比。請問噴子,就是為什麼不比一比people?外國人有這樣嗶嗶?
2016-04-28 08:28:55
圖博館
嫌太貴 印度取消空巴A330 MRTT加油機訂單
2016-08-01 21:30:00 nownews分享
記者呂烱昌/綜合報導



印度國防部將取消6架空中巴士A330 MRTT加油機的訂單,理由是MRTT加油機價格太昂貴,成為空巴集團在2006年後第二度失去加油機訂單。

根據美國「國防新聞」(Defense News)網站報導,一位匿名的印度官員表示,軍方取消了A330 MRTT加油機的訂單,理由是價格太昂貴,且操作成本不經濟。

為了延伸Su-30MKI戰機的航程,印度空軍在2006年開始加油機招標,包括空中巴士集團A330 MRTT與俄羅斯伊留申(Ilyushin)設計局IL-78參與投標,A330 MRTT在2009年獲選,以16億美元採購6架空中加油機。新加油機原本預計2012年服役,作為印度軍方未來25年空中加油機。

A330 MRTT多用途加油運輸機(Multi Role Tanker Transport,MRTT)是歐洲空中巴士集團軍事部門以A330-200客機為基礎設計,2007年首度試飛。A330 MRTT是世界上大型加油機之一,其載油量僅次於美國KC-10A加油機,其油箱主要分佈在水平尾翼、機翼兩側和位於機身下方的中央油箱,總共可裝下111噸的航空燃油。

A330 MRTT配備了先進的空中加油控制系統,透過這些高度自動化系統,大大減輕空中加油操作員的負擔,使得A330 MRTT僅需2名飛行員與1名空中加油操作員就能升空執行任務。

A330 MRTT使用國包括英國、澳洲、南韓、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新加坡、法國、荷蘭、沙烏地阿拉伯。A330 MRTT曾以KC-30型號參加美軍新加油機招標,原本在2008年贏得價值350億美元的訂單,但是在波音公司抗議後,美國防部重新招標,KC-30退出競標,根據合約內容,波音必須在2017年8月前向空軍交付18架可用於實戰的KC-46A空中加油機。
2016-08-02 08:43:16
圖博館
美軍放棄隱身艦載無人戰機 X-47B項目折戟沉沙2016.5.7環球網

據《中國航天報 飛天科普周刊》報道,X-47B隱身艦載無人機是發展成為1架具備攻擊能力的無人作戰機,還是具備遠程偵察監視能力的無人偵察機?美國國防部和國會就這個問題爭論了長達兩年之久,結果終於出來了:兩者都不是。
  近日,美國國防部公布的2017年度預算案中,決定將艦載無人空中監視與打擊項目(UCLASS)調整為艦載無人空中加油系統(CBARS)項目。
  為此,備受美國海軍期待,創造了多次無人機歷史上第一次的X-47B項目將終止。那麼,美國為何放棄隱身艦載無人作戰機,改為發展艦載無人空中加油機呢?
  創造多個輝煌歷史
截至目前,X-47B創造了多個無人機歷史上的第一:第一次在航空母艦上彈射起飛;第一次在航空母艦上攔阻著艦;第一次與有人機在同一艘航空母艦上共同作業,以及第一次無人機空中自主加油試驗。
  緣何胎死腹中
2014-2015年,美國防部和國會圍繞UCLASS項目無人機應有的特點展開了激烈爭論。美國海軍希望將UCLASS項目定位為遠程ISR平台,設想在航母艦載機聯隊中執行有限的打擊任務,並要求該機能為航空母艦有人艦載機提供特別需要的空中加油能力,而美國國會議員則希望UCLASS項目發展成一種遠程隱身攻擊平台,通過空中加油獲得更大的航程。僵持不下的雙方最終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終止UCLASS項目。
  其實,UCLASS項目的下馬源自其先天不足,也是形勢所迫。美國海軍曾對UCLASS項目寄予厚望,希望這種無人機在執行打擊任務時,可以攜帶至少1噸的攻擊彈藥,作戰半徑應達3704公裡。不過,隨著一些軍事大國成功研制出中程反艦彈道導彈,美國這項被吹成“空海一體戰”第一神器的武器發展項目就失去了意義。
  此外,UCLASS項目旨在研制一款無人隱身偵察攻擊機,目的就是要深入敵方境內進行攻擊,但這樣一種無人機和美國空軍正在研制的下一代B-21戰略隱轟炸機在很多功能方面都存在嚴重重合。
  按照美軍的設計要求,B-21具備3700~4600公裡的作戰半徑,速度快,機動性好,電子對抗能力強,隱身性能良好。除了執行戰略轟炸任務,B-21將突出針對機動防空系統、地下掩體等目標的打擊能力,是美國今后發動海外戰爭的核心武器。
2016-08-07 09:49:08
圖博館
2015.11.27,美國空軍將總價接近600億美元的B-21研制合同授予了諾 格公司。因此,在經費吃緊的情況下,美軍顯然不會同意不必要的重復投入。
  另外,國防預算吃緊,導致美國國防部在制定年度預算時必須權衡多種因素,協調多種矛盾,把有限的經費用在“刀刃”上。因此,UCLASS項目無疑是這種權衡和協調下的“犧牲品”。
  艦載無人空中加油機迫切
發展艦載無人空中加油機對美海軍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航空母艦上裝備加油機是擴大作戰半徑的有限途徑,但由於其空間有限,無法停放大型加油機,所以到目前為止,美軍航空母艦上一般採用的都是戰斗機為戰斗機加油方式。
  因此,艦載無人空中加油機的發展,無疑會為美國海軍帶來多方面的好處。一方面是艦載無人加油機研制技術成熟成本低。同時,無人加油機無需高速機動,氣動設計相對簡單,不用裝備復雜的武器火控系統等,這都將大大降低艦載無人加油機研制的技術難度和成本。
  另一方面能騰出大量的有人駕駛加油戰斗機,彌補今后一個時期美軍戰斗機的短缺。按照目前美國海軍的做法,在空戰的第一天,至少需要5架F/A-18E/F戰斗機為飛行中隊的其他艦載機進行空中授油。
  雖然X-47B無人機在驗証機艦適配性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也僅僅是驗証了一些基本的命令和控制,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和進一步完善。美國海軍選擇重新回到循序漸進的道路,研制無人艦載空中加油機,可以幫助美國海軍進行基礎規程的開發,並且在更深層次的領域進行無人航空經驗的積累。
  雖然美國海軍最終的目的仍想獲得一種能從航空母艦上起降,具有超遠的作戰半徑和強大的突防能力的無人機,但考慮到目前航空母艦在亞太地區的生存面臨嚴峻挑戰,提高現役艦載機的投送距離是更為急迫的需要。在經費有限、時間緊迫的情況下,結束UCLASS項目,發展無人艦載空中加油機無疑是合理的選擇。(作者:楊慧君)
2016-08-07 09:50:29
圖博館
中國硬管加油技術獲重大進展空中加油速度提高3倍

  2016.12.6,中航工業官媒稱,目前雙方正在進行“硬式加油任務拍攝顯示與綜合管理技術”的成果聯合申報工作。據悉,各國新一代加油機中均有視頻監控系統,有的還採用立體成像技術獲取3D圖像,用於對所有加油過程同時實行監控,為加油操作人員提供參考。中國硬式加油技術可能已經達到了實用化的水平,中國也成為了全球少數幾個完全掌握硬管加油技術的國家。
  現代戰爭中,空中加油是增大飛機航程和作戰半徑、增加續航時間的重要手段。硬式空中加油(又叫硬管空中加油)具有加油速度快、受大氣乾擾小、受油機飛行員操縱負荷小等優點,是空中加油技術的發展方向。相應地,硬式加油技術難度也高,最早僅為美國、以色列等國空軍採用。然而硬管加油的缺陷也十分明顯,除了結構複雜,成本高,重量大,需要額外的操作人員之外,其最致命的缺點就是每架加油機只能安裝1套硬式加油管,無法同時為多架飛機加油。
  與之對應的是,中國現在採用的軟管加油系統則有著其自身獨特的優點,比如在大型加油機上,可以安裝多點/套加油設備,可同時為多架小型飛機加油;此外對於剛剛成立的中國海軍艦載戰鬥機部隊來說,軟管加油對載機平台和加油操作要求較低,可用作夥伴加油機,保障航母艦載機的空中加油任務;另外,軟管加油還是直升機類機型唯一的空中加油方式。
  簡單來說,軟式和硬式加油系統各有千秋,而從現在的公開資料來看,未來中國海軍、空軍航空兵的空中加油系統,極有可能是將兩者結合起來,以起到取長補短的效果。比如像伊爾-78這樣的大型加油機,目前已經具備同時為三架小型戰術飛機進行空中加油的能力,在中國突破硬管加油技術之後,就可以同時安裝硬式和軟式兩種加油系統,可以迅速提高加油機一次出航的使用效率,也可以滿足複合型軍事行動的需要。
  由於目前中國海軍、空軍航空兵具備空中受油能力的機型均採用的都是軟管加油方式,因此考慮到通用性和兼容性,即將小批量裝備部隊試用的殲-20,已經沒有必要改裝為硬式加油方式。中國發展硬式加油系統,真正的目標對象,是未來的國產戰略隱形轟炸機(如轟-20)等大型軍用飛機,這些飛機在執行任務時,需要的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數十噸燃油的加油任務,硬式加油技術的加油速度可達軟式的2—3倍,足以承擔這一重任。(作者署名:迷彩派)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6-12-09/doc-ifxypipu7500615.shtml
2016-12-10 08:38:54
圖博館
空中加油究竟硬管好還是軟管好看看殲20戰機就知道2017.9.1新浪軍事

  網絡盛傳殲20的02號機機背上出現兩道明顯的橫槓,一度猜測最有可能是硬式空中加油系統的受油口。如果屬實,那麼我國可能是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自行研製裝備硬式空中加油系統的國家。但隨著05號機伸縮式受油口的曝光,可以肯定我國下一代主力隱形殲擊機依然使用的是軟管空中加油方式。
  硬管空中加油能力是戰略空中能力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時至今日只有全球第一大空中打擊力量美國空軍所裝備的各型號的固定翼飛機全部採取了硬管空中加油。其高速燃油傳輸能力和高加油成功率是世界上任何一種軟管空中加油無法取代的。究竟這項技術有什麼難,讓中國空軍遲遲不採用硬管體制呢?
  先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硬管加油系統?
  硬管加油系統其實就是在結構融合於加油機尾部的一套全長約14米,伸縮範圍約6米的兩截可伸縮的剛性加油桁管和控制艙的空中加油設備。在加油桁桿的中間裝有V形操作面,似於航空器的升降舵,操縱它可使加油桁桿在一定範圍內移動。世界上第一套該系統首次於1949年12月投入使用。
  從結構描述和技術年代來看,在當代這並不是什麼高精尖科技。而且在加油過程中只要求受油機飛到與加油機相近的一定區域,由加油機操縱輸油硬管去對接受油機的輸油口,自動鎖定後即開始加油,期間硬式加油管對受油機還有一定的固定牽引作用,安全性比較高,每分鐘最多可輸油6500升。和需要受油機主動對接加油錐套難度大,加受油機相對運動互相影響安全性低,輸油每分鐘1500升速度慢的軟管加油相比,真是給人感覺不使用硬管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一支強國空軍!
  硬管空中加油,既沒有技術瓶頸,優勢又大大的好,那為什麼以殲20為代表的次時代中國空軍還是這麼固執?我想說,不光中國空軍沒有用,連世界第二大空中打擊力量的美國海軍也沒有用!這裡面又有什麼門道呢?
  一是作戰需求不同。
  美軍的全球空中戰略威懾主要是依靠空軍,跟他的海軍航空兵沒多大關係。那麼這就造成了戰略轟炸機、戰略運輸機、高空間諜偵察機這些長航時、遠航程、大載油量的軍用飛機都集中在了空軍序列裡,要為這些油老虎保駕護航那就必須要一種能快速加油的系統作為支撐。
2017-09-02 11:32:12
圖博館
其次是美國空軍都是陸基航空兵,要完成全球部署就不能像海軍一樣開艘航母就完事了。空軍飛機的機動轉場必須是由陸地到陸地,有時甚至要橫跨太平洋、大西洋,比如F-22要在第一島鏈的嘉手納體現存在,B-1B和B-2轟炸機要戰略前出轉場等等。要為這些在海洋上空的翱翔的飛機加油不光要爭分奪秒,更要兼顧安全。1983年9月5日,美國空軍12架F-4E由4架KC-135和4架KC-10加油機伴隨轉場飛越大西洋時就發生了戰鬥機發動機故障由加油機利用加油硬管拖拽飛行260餘公里脫險的傳奇。所以美國空軍當之無愧是硬式空中加油的最好用戶。
  美國海軍航空兵絕大多數都是艦載機部隊,是區別於空軍這種裝備陸基飛機的海基航空兵,艦載機又是清一色的戰術飛機。空中加油的目的是通過增加飛機的作戰半徑實現有限擴大航母編隊的海上預警識別圈和艦隊最外層的截擊防空圈。為什麼說是有限擴大,因為載機數量的限制,如果一味地擴大作戰半徑,那麼在特定的距離正面上就達不到應有的飛機數量,在增加至最大出動強度後如果還無法銜接緊密,那麼就會產生降低效能的反作用。所以海軍對快速補充大量燃油的訴求並不太大,反而對能同時一對多補充燃油,保證盡量多的戰機能長時間留空作戰有著特殊的需要,而這正是軟管加油的一技之長所以受到青睞。
  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比較類似,基本都是陸基固定翼飛機,而且又沒有遠離大陸的場站,基本消滅了大航程直飛轉場的需求。轟6K、轟6G和大型預警機穿過第一島鍊或者擁抱寶島經過地面一次加註燃油就夠了,殲擊機和殲擊轟炸機經過1-2次空中加油也能滿足任務。不論是遠海訓練還是戰備巡航來講都存在“大飛機不用加,小飛機能喝飽”的現狀,所以我們現在對硬管加油需求的迫切性還不是太明顯。
  二是加油平台受限。
  美國空軍的現役硬管加油機分別是KC-135和KC-10A,分別是由波音707和麥道DC-10飛機改造而來,這兩型飛機同屬於中遠航程飛機,最大起飛重量都在110噸以上,最大航程7000-11000公里之間,最大載重量40噸級。而由美國研製,現裝備意大利空軍和日本航空自衛隊的KC-767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186噸,最大航程超過12000公里,載油量更是KC-135的3倍之多,是當今世界最為先進的硬管空中加油機,美國空軍甚至想在KC-767基礎上實施其KC-X加油機方案,並將其暫定為KC-46A。
2017-09-02 11:32:59
圖博館
美國海軍受制於飛機上艦限制並沒有專門的艦載空中加油機,而是通過戰鬥攻擊機下掛夥伴加油吊艙的方式實現,原是由F/A-18和EA-6B徘徊者攻擊機共同承擔夥伴加油任務。
  當然美國海軍陸戰隊也裝備了一些專用加油機,比如KC-130,但因為其載重、航程不夠,而加油的對象主要又是直升機和V-22這種傾轉旋翼機,偶爾才會為轉場的F-18服務,所以也是一水的軟管加油。
  從美軍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軟管加油對平台要求不是很大,連戰鬥機這種小飛機都能臨時客串加油機。但對於硬管加油平台來講,不是大飛機基本不可能!因為硬管加油的初衷就是為戰略飛機加油,必然要求加油機自身較大的儲備航程,能夠到達戰略飛機前出的中前端,同時又要有大載油量來滿足受油機持續奔襲的需要。所以反觀中國空軍,並不是硬管加油技術多難,而是被大飛機這種通用平台卡了脖子。買俄羅斯的伊爾-76/78起飛重量和航程確實勉強,但和世界同級飛機相比,載重量甚至只有航空強國的三分之一。中國商飛的C919雖然技術先進,但畢竟只是最大起飛重量72噸、5000公里航程的中型客機。從現有條件看運-20還不錯,但因為滿足最大載重量後空間利用率低的問題,世界上還沒有利用先進戰略運輸機改裝加油機的先例。所以要真正看見中國的硬管空中加油投入使用,可能要等到我們的C929橫空出世了。
  三是保障體制通用。
  縱觀美軍空中力量,空軍和海軍/陸戰隊航空兵在裝備的主戰飛機上幾乎是不重疊的,那麼2套不同的空中加油體制在飛機設計製造採購維護上就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空軍固定翼飛機作為空中的戰略力量玩硬管;海軍/陸戰隊航空兵作為戰術空中力量的一部分全部採用軟管加油,單一軍種基本一種體制具有比較好的經濟性,在戰時同一軍種按空域集約實施燃油保障也沒太多障礙。
  而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和美軍的情況不同,型號不僅相通,多代並存而且似乎已經在同時使用2種不同的加油體制。要各軍種自成一套的保障存在很多困難。轟油6只能為殲8、殲10、殲轟7這類自行設計製造的戰機加油;而蘇27、蘇30、殲11、殲15等型號的“側衛”戰鬥機則只認伊爾78 。如果再加入硬管加油體制,那麼作戰保障的難度將大為增加。
2017-09-02 11:35:08
圖博館
比如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在南海空域遂行一場聯合空中戰役,那麼在待戰空域就需要安排3種類型的空中加油機,而且由於加油方式不同受油飛機不能就近加油,需要按型號區分與對應的加油機匯合。這樣一來,一是花費寶貴時間容易貽誤戰機;二是燃油的作戰投入降低,部分油料用在捨近求遠尋找“奶媽”上,浪費寶貴的空中燃油補給資源;三是作戰空域易混亂,空中管制難度大。
  雖然說最合適的才是最吼的,但這並不是不畏浮雲遮望眼的中國空軍安於現狀的理由。對於硬管空中加油的探索從沒有停止,據網絡消息我國在第二代空中加油系統研製中改裝了一架圖-204飛機作為硬式空中加油的試驗機。當今空中化是現代軍隊之本,而要做一支強國空軍就要始終保持其先進性和實用性。我們無不期盼,未來在高原、山岳、叢林成為取勝的巨大阻力時,我們用空軍!(作者署名:進擊的熊爸爸)
  回應
就想問幾個問題1、軟管能給直升機加油不?2、能不能讓受油機受油口設計和B2一樣,完全沒有外延受油管,從而大幅度減輕無用死重?3、作戰時,是5分鐘加完油好還是15分鐘好?4、三機同時加油,戰術上是必選項還是表演項?
就不告訴你,就不告訴你,急死你個夜壺。
不用著急,相信c919、c929未來不會讓我們失望,只要能出軍用版,那就能滿足我空軍各平台的需要,加油吧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9-01/doc-ifykpysa2474410.shtml
2017-09-02 11:35:53
jsoujsou
以色列欲將客機改成空中加油機 美國為訂單直接拒絕 2018-08-09 新浪軍事


  為了爭奪市場訂單,美國軍工巨頭不惜向盟友開刀!中東軍事強國以色列空軍(IAF)增加數十億美元的國防開支,以便購買戰鬥機、運輸直升機、貨機以及新的空中加油機。波音阻止了以色列航空航太工業(IAI)將二手767客機改裝為空中加油機的請求,因為這會威脅到波音公司麻煩纏身的KC-46“飛馬”的出口,後者同樣基於767客機改裝。首架KC-46預計在兩個月內交付美國空軍,未來幾年內交付數字將達到近200架。此前由於各種問題,該機的交付出現了數次延誤,這次不知會否順利。
  IAI相信該公司的提案比波音的更具有吸引力,因為IAI能夠以一半的價格向以色列空軍出售這種飛機。KC-46的成本為2.5~3億美元(17~20億人民幣),而同樣基於767改裝加油機,IAI只需1.5億美元,在性能和載油量上卻沒有明顯的不足。雖說本國軍工提供的產品比起外國貨來也不差,可以色列最終可能會為了獲取美國的軍事援助轉而採購波音生產的加油機。消息人士稱,此舉可能會對IAI造成打擊,並危機到至少500名員工的工作。
  根據消息來源,以色列航空航太工業若想把任何波音飛機從客機轉換為貨機或空中加油機都需要得到波音公司的特別許可,而波音則是製造商和飛機設計智慧財產權的所有者。為了從波音公司獲得許可證,IAI需要為每架不同用途的波音飛機向波音公司支付50~100萬美元。可一旦雙方同在一個招標中時,IAI又如何能夠獲得波音授權與其競爭呢?以色列空軍當前使用的加油機是20世紀80年代早期IAI改裝的波音707,這些老舊的飛機急需更換。(作者署名:攔阻著艦)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8-09/doc-ihhnunsq2232137.shtml
2018-08-10 10:19:42
圖博館
波音交付新加油機再次延誤 KC-46被曝存5大技術缺陷 2018-10-19 新浪軍事

  波音公司首架KC-46空中加油機的交付再次出現延誤!2011年2月, KC-46被美國空軍選為取代日益老舊的KC-135。首批18架KC-46原計畫在2017年8月份交付,未來美國空軍有望引進179架以補充機隊。然而,KC-46受到各種技術問題的困擾,始終無法按期交付美國空軍。
  10月17日,美國空軍部長希瑟.威爾遜聲稱,波音公司無法按照協議在10月底之前向美國空軍交付首架KC-46。這也是該公司最近一次在交付飛機的問題上出現延誤。KC-46空中加油機存在的技術缺陷則被認為是美國空軍遲遲無法接受新機的主要障礙。當天,空軍官員和波音高層召開會議,對KC-46空中加油機的技術缺陷進行了討論。
  早在之前,KC-46就被曝光過存在三個1類缺陷:第一,加油機遠端視覺系統(RVS)的可見性問題。KC-46通過RVS系統將加油即時情況顯示在操作人員面前,但是該系統並不可靠,有時候視頻顯示的畫面不夠清晰。波音公司打算通過修復軟體來解決該問題;第二,加油管剮蹭受油機塗層的問題。如果是普通戰鬥機的話還好,可如果是隱形戰機的塗層遭破壞,勢必增加維護成本。波音和美國空軍認為,一旦修復RVS系統,該缺陷也能得到妥善解決;第三,加油管的伸縮套杆機械鎖會在加油過程中無意間斷開。波音計畫通過軟體更新來解決這個問題。
  可前不久,KC-46又被曝光存在兩個新問題:操作人員有時候接收不到加油杆傳輸的信號;加油過程中,加油管有時候會顯得太“硬”,以致於難以操控!對於這兩個新曝光的問題,波音公司尚且沒有公佈解決方案。
  威爾遜表示,此次延誤主要是因為在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頒發的KC-46空中加油機補充型號證書(STC)時出現了延誤,而不是解決技術缺陷導致的。除了FAA頒發的認證書外,首架KC-46交付前還需要獲得美國空軍頒發的軍用型證書。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8-10-19/doc-ihmrasqs6771759.shtml
2018-10-20 07:49:32
圖博館
運20能否能學美KSC130改裝加油機?未來運30才是關鍵 2019-01-03 新浪軍事

  近期運20加油機首飛成功,載油量超過70噸,使用軟管加油技術,具備同時為三架戰機授油的能力,雖然中國具備年產20架以上運20的能力,脈動生產線也即將應用,但現階段受制於發動機,運20產量並不高,在優先滿足運輸型需求以後,很難騰出太多運20改裝加油機,那像美國把C130改裝為加油機的路徑,運9能否可行?中國需要多少架空中加油機?
  伊爾78加油機最大載油量65噸,KC135 52噸, KC46A超過90噸,分別是轟油6的3.5倍、2.8倍、4.8倍,並且美國還將C130運輸機改裝為加油機,KC130航程3700公里時能為戰機提供23.5噸燃料,但已經面臨淘汰,運9最大起飛重量77噸,超過KC130的75.4噸,如果運9加油機出現,通過與運20加油機配合作戰,既能縮減成本,還能更好的完成輔助作戰的任務,美國擁有KC46A、KC10、KC135等多款加油機,配合非常靈活,但運9載重僅為25噸,如想提升載油量,就要外置副油箱,但運9的低速性能本來就不好,空中加油還要保持勻速的狀態,非常不利於安全,所以未來擁有更好的操控性能和寬大貨倉的運30才是改裝加油機的最好選擇,但運30將在2020年才能首飛。(作者署名:王樹國/兵器解析)
  相關新聞
俄僅有15架伊爾78/M加油機比中國還少8架(3架伊爾78+20架轟油6) 運20加油機前景廣闊
  回應
中俄未來的加油機,可能會以合研的C929為平臺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1-03/doc-ihqfskcn3792732.shtml
2019-01-04 08:31:18
圖博館
韓國空軍接收大型加油機 我軍何時具備相應機型? 2019-02-05 新浪軍事

  2019-1-30,韓國空軍接收首架KC330空中加油機,共訂4機,年內將全部交付,2020年起具備作戰能力。
  KC330美式編號,實際設計代號為A330MRTT,是以空客A330-200客機為基礎。相較于頗為成功的A330,A340可以說是被美國人霸道規定坑出來的一款為規定而非為技術誕生的蹩腳貨,但是A340-300作為一款四發動機飛機,其機翼結構是為2台發動機供油設計的,當機翼上只掛一台發動機時,外側就方便佈置加油吊艙。
  十餘年前,當A330mrtt以KC45競爭美國下一代加油機時,還沒有裝備中部硬杆加油管,因此在其他領域遠優於波音以KC767為基礎推出的KC46的情況下讓波音攪黃了生意。(估計空客也沒指望能贏,畢竟有波音的情況下美軍怎麼會選空客)但是逐步完善的A330mrtt最終還是設計出了加油速度更快的硬杆加油設備。
  目前世界上最當紅的兩款新型大型加油機即以波音767為基礎KC46A和以空客A330-200為基礎的A330mrtt,客艙依然可以用作他途,或是運輸兩百多近三百名官兵,或是運輸幾十噸物資,而且飛機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多用途能力,性能遠比以往在機身內增加油箱的加油機更為出色。即便我們的油——運20能夠服役,在綜合性能上我們依然不占優。在大型特種平臺發展道路上,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遠。
  回應
韓國的加油機其實是購買的。又不是韓國自己建造的。有什麼吹的。中國的加油六,運20改進成加油機,那都是中國自己的加油機。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2-05/doc-ihqfskcp3178192.shtml
2019-02-06 09:46:04
阿楨
美軍叫停波音KC-46A加油機交付工作 機內曾現碎片

  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2019-03-12報導,今年1月10日,美國空軍開始接收新型的波音KC-46A“飛馬”加油機,但由於在該機多個部位發現了包括工具和其他金屬物體在內的“異物碎片”(FOD),美空軍一度在2月20日叫停了交付工作。
  這表明在製造過程中,裝配和品質控制管理出現嚴重疏漏。經過近1個月的努力(檢查即將交付的軍機及相關升級程式),直至3月11日,美空軍才再次同意繼續接收KC-46A。
  報導稱,大多數“異物碎片”來自一些散落的小部件,或是由飛機在跑道上起降時吸入的小物體。
  近半數與“異物碎片”有關的事故都是因為小物體被吸入發動機,致使飛機受損或發生重大事故。
  KC-46是波音為美空軍打造的新一代加油機,預計將於2019年投入服役。
  長期以來,軍方一直致力於取代目前老化的機隊(現役KC-135平均機齡為52歲,KC-10為29歲),從而更好地在全球範圍內實施攻擊以及監視和偵察任務,而這種空中加油機的交付標誌著這一努力的開始。
  擴大諸如F-15、F-35A或F-22等戰機的作戰半徑在現代戰爭環境中具有重大戰術意義。在這種環境中,潛在對手可能使用遠端打擊武器,從而使美國空軍難以建立基地和在合適的距離內派出戰鬥機。
  50.5米長的KC-46A採用的美國普拉特-惠特尼集團的引擎,使其最大起飛重量高達188噸,能夠運輸高達96噸的燃料和30噸的貨物。將取代的是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生產的KC-135,KC-46A能夠多運載0.7噸重的燃料。
  KC-46A採用了中心線錐管系統,可以每分鐘轉移400加侖燃料,並且有一個每分鐘可以移動高達1200加侖燃料的動臂。它也可配置用於空中(傷患)醫療後送,並具有重新配置的貨物甲板地板,從而能夠運載多達58名乘客。
  駕駛艙內置24英寸3D數位多功能顯示幕,配備觸控式螢幕功能。機組人員可以觀察到艙外185度的視野,並配有紅外攝像機。
  KC-46A將為F-22、F-15、F-16、F-35戰鬥機、C-17運輸機以及KC-10加油機等加油。
https://mil.news.sina.com.cn/2019-03-14/doc-ihrfqzkc3823218.shtml
2019-03-15 09:24:22
阿楨
新型轟6N具備三大亮點 已成中國戰略空軍巔峰之作 2019-09-05 新浪軍事

  轟–6N與轟–6K相比。
  一,增設加油管
  轟-6N在飛行員右側機頭上方的收油管,在其之後,一條安排在駕駛艙右側的管道,連接了受油管和機身內的燃油管路。
  如單純考慮受油管的氣動受力問題,應當盡可能把受油管改為可收入機身內的設計。這樣可以降低破壞飛機氣動特性的程度,保證機動性能。因此,不少軍飛採用可收放受油管。但也有弊端,包括了結構複雜、重量大、可靠性降低、佔用內部空間更多等等。轟-6N機體內部似乎已沒有挖潛空間,部分管路必須從機體外佈設,因此沒有採用折疊式受油管,也可以理解。
  美軍目前採用的硬管加油設計,只在機背或者機頭上設置一個受油介面,加油機配備一個複雜的硬式加油管,直接插入受油管介面即可。因此,受油飛機的相關裝置明顯簡化,可以佈置位置更為靈活,佔用重量、空間也少,距離油箱的距離也小,不必增加過多的管道。但暫時而言,這對於缺乏大型加油機的中國來說,要求太高,因此轟-6N目前延續使用軟式加油的特點。
  二、火控系統、導彈武器有顯著改善
  轟–6J續航里程達了8000公里,能夠同時搭載多枚射程500公里以上的鷹擊–12反艦導彈,可對中國周邊海域以及太平洋島鏈實施全方位覆蓋。
  轟-6N、轟–6J的資訊化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包括了增設我國完全獨立自主的北斗衛星精確定位系統的支援,改進依託衛星、超視距無線電通信手段的戰場資訊鏈的作戰通信能力,可以應對更加複雜的電子戰環境,突防能力有所提高。同時,自身所裝備的電子干擾系統,能夠使其在複雜電磁環境下,保證自身安全。
  三、加掛全新電子戰吊艙
  轟-6N、轟-6J與轟–6相比,外觀差異最大之處就在於機翼兩側接近翼尖的地方增加了電子戰吊艙,能夠搭載6枚大型導彈,轟–6M和轟–6H僅2枚。(作者署名:空中世界加特林)
  回應
現實點好嗎?!老掉牙的古董機型還天天這麼吹
比美國的B52要新吧。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9-05/doc-iicezzrq3586650.shtml
2019-09-06 08:01:04
阿楨
空中加油版運20研發成功 中國空軍進入戰略時代 2019-10-25 新浪軍事

  什麼才叫戰略空軍?至少要具備大航程,具備跨洲際打擊能力,才能稱得上戰略空軍。目前,中國海外軍事基地十分匱乏,空軍想要飛出國門,執行跨洲際任務,就必須依賴大型空中加油機。但是,一個基本的現實是,現役的轟油-6載油量有限,無法支援中國空軍執行戰略級跨洲際打擊任務。
  因此,研發一款全新的大型空中加油機,是中國建設戰略空軍必不可少的一環。在中國現役空軍戰機體系中,運-20是最為適合改裝成大型空中加油機的機型。而中國也一直在加速研製運-20的空中加油版。近日,中航工業官方紀錄片中的一個畫面,首次曝光運-20改進版!透過畫面可以推測,該改進版很可能就是運油-20。
  在畫面中,一架運-20大型運輸機上,掛著一面大大的橫幅。橫幅上清晰地寫著“加油新時代,型號我擔當”。顯然,這個“加油”極有可能指的是“空中加油”。所謂“加油新時代”,隱藏含義就是,中國空軍新一代大型空中加油機,將成為新時代的核心擔當。運油-20基本可以確認,已研製成功。
  據媒體透露,運油-20早在2018年就已首飛成功。同時,中國空軍中多款戰鬥機都開始增加空中受油管,以提高續航能力。如果僅憑轟油-6,肯定無法滿足中國建設戰略空軍的需求。而運油-20的出現,極大地改善了中國空軍加油機短缺的問題。
  此前,中國的大型空中加油機主要從俄羅斯引進,例如伊爾-78型空中加油機等。但此次,中國自主研製的運油-20,其載油量比俄制伊爾-78更大。最重要的是,運油-20完全是自主研發,不受國外技術限制。中國完全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源源不斷地生產和服役運油-20,將中國空軍真正打造成一支戰略空軍!(作者署名:軍武酷)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10-25/doc-iicezuev4946712.shtml
2019-10-27 07:47:03
阿楨
波音麻煩不斷 KC-46加油機竟會漏油 2020/04/01 中時電子報

波音公司所生產的最新式加油機KC-46飛馬座(Pegasus),自問世之後就麻煩不斷,最近又出現新的問題,那就是會漏油。波音公司確認,美國空軍將其認定為「第一類故障」,也就是「嚴重缺陷」的意思。
KC-46有多餘燃油保護裝置,以防止洩漏。但是,機組人員仍然在飛機的燃料艙之間,發現了洩漏的燃料,顯然保護裝置不太全面。有16架KC-46需要維修燃料系統,現在波音公司已經完成了7架加油機的維修工作,每架飛機的修復大約需要10天。
KC-46的問題不少,包括加油管中出現碎片,加油臂與飛機連接容易斷開,以及貨艙鎖會不明鬆脫;以及其遠程視覺系統(RVS)軟體的故障。
波音已自掏腰包支付了超過35億美元的修復資金,用於改善上述的種種技術問題。
雖然問題百出,但是飛馬座加油機計畫已「大到不能倒」,美國空軍還是在3月初接受了第31架KC-46,也得到日本航空自衛隊的訂單。
2020-04-02 08:04:49
阿楨
陸殲20首次對接運20空中加油照曝光 航程號稱可達關島 2020/11/13 中時

美國大選接近落幕之際,中美關係仍續緊張,許多人關切川普總統可能任期最後70天採取瘋狂舉措挑動美中之間的軍事危機。近日網路上傳出殲-20隱形戰機與新型運-20空中加油機首次進行空中對接加油操演的圖片,引發網上高度關注,陸媒並分析稱,經空中加油而加大航程的殲-20戰機,其作戰半徑將會增加,由原有的1700公里增加至2500公里,可對關島等第2島鏈美軍基地執行專門的打擊任務,阻斷美軍援台「空中走廊」。
報導說,現有轟油-6加油機先天限制載油量過小,難以滿足現有需求。而運-20加油機採用了先進的模組化機身加油單元(FRU)設計,有效提高空中加油時的燃油流量。此外,運-20加油機設計上加強模組化功能,以便需要時能將運-20運輸機在短時間裡改裝成加油機或是反向改裝。
2020-11-14 08:09:32
阿楨
校場答疑:我國是否有必要為殲-20研發硬管加油技術 2020.12.21

理論上硬管的輸油效率上限確實比軟管高得多,按照美軍自己的說法,硬管的輸油效率上限高達6,000磅每分鐘,而軟管只有1500~2000磅每分鐘。但問題在於——戰鬥機沒有那麼高的受油效率,美軍現役的戰鬥機的受油效率在1000~3000磅每分鐘之間(受油管路佈置受飛機體型的影響較大)。用硬管給戰鬥機加油,基本相當於把USB2.0的U盤插在了USB 3.2的插槽上,並不能完全發揮出硬管加油的效率優勢。再考慮到軟管可以兩路甚至三路同時加油,而硬管只能一路。給戰鬥機加油的總效率,可能還是軟管比較高。
  真正能完全發揮出硬管加油的效率優勢的其實是B-52、B-2、B-1B這種大型飛機。因為這些飛機體型確實夠大,受油管路的設計允許其以較快的速度進行加油。此外這種大型飛機也不太可能雙機同時軟管加油,甚至加油機加完一架轟炸機可能就沒有其他加油任務了。這時候硬管的效率優勢就非常明顯了。因此,就算我國未來要發展硬管加受油技術,那也不是給殲-20準備的,而是給轟-XX、空警-XXX準備的(雖然也不是特別有必要)。
  至於空軍的戰術飛機,個人認為應該與海軍飛機在加受油方式上保持一致。海軍航空兵受航母承載能力所限,往往不能配備大型的加油機。因此,美國海軍大部分空中加油行動的加油機,其實都是空軍的加油機。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空軍幾乎不用軟管,但空軍加油機都有軟管加油能力的原因。美國形成這套體系有很深刻的歷史原因,但對於沒有這些包袱的我們來說,沒必要把美軍踩過的坑再踩一遍。
2020-12-23 06:54:16
阿楨
大陸039C改進型潛艦現身 張競:就不怕您看 2021/06/22 中時

一段發表在抖音上的大陸常規潛艦在河川航行的影片,這潛艦被認為屬於039C,但是帆罩形狀又出現變化,呈現奇特的曲折狀,很可能是最新的改進版本。影片發布後引發各種討論,包括潛水性能與武裝、靜音效果與後續建造數量等等話題,可謂是精彩無比。不過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博士則更在乎該潛艦的實際現身位置,並以此分析它可能在不久後離開長江進入大海。

中日傳統潛艦大PK 陸039C與蒼龍誰強 2018/03/22 中時

日海上自衛隊蒼龍級潛艇第9艦「青龍」號(SS-509)12日已服役,這是基本型的最後一艘。預定明年起,更先進的第10艘改進型將開始服役。而無獨有偶的,中國最新型傳統潛艇039C也交付海軍。
蒼龍級改進型與039C潛艇,究竟誰占上風?
蒼龍級改進型主要是針對基本型存在的缺陷,除了將動力裝置從熱空氣引擎改採鋰電池,升級了平面舷側聲呐系統外,也增加了儲備浮力。
而039C與039B相比,最大的外觀特徵就是圍殼上有3道橫槓,應用了一系列最先進的探測,降噪與驅動技術。中國的熱空氣引擎顯然技高一籌,總功率達150KW以上,驅動3,000噸級的039C綽綽有餘,續航能力更是完爆蒼龍級改進型。039C的兩舷水線裝備了世界領先的多線陣列舷側聲呐,號稱「水下宙斯盾」,探測距離更大,探測精度上更比起蒼龍級改進型有數量級的提高。039C結合鷹擊18、魚10等潛射遠程打擊兵器,它的綜合作戰能力優於蒼龍級改進型。
2021-06-23 08:50:10
阿楨
因KC-46等項目,波音虧損33億美元

美“防務新聞”(DefenseNews)報導,波音2022-10-26報告稱,由於KC-46加油機項目的12億美元費用以及一些其他軍工計畫的問題,報告了高達近33億美元的虧損。更高的生產製造和供應鏈成本以及KC-46、VC-25B(基於波音747-8的下一代空軍一號)、MQ-25和T-7A的“技術挑戰”,加上NASA的商業宇航員計畫,是虧損的主原。
報導指出,KC-46的一些問題仍然存在,如為存在缺陷的遠端視覺系統(RVS),導致了數十億美元的成本超支,遠端視覺系統是KC-46上的加油控制系統,相比於KC-135與KC-10上位於機尾、通過特殊視窗目視控制的傳統加油操作艙,RVS通過若干攝像頭和感測器代替了用於目視的透明視窗,使得加油操作員可以坐在機艙內通過顯控台引導收油飛機並操作加油探杆,但目前KC-46上的RVS系統存在某些照明條件下顯示圖像失真甚至無法看到圖像的問題,這造成了嚴重的安全隱患。為解決這一問題,KC-46的最新費用使其總耗資達到約68億美元。
  回應
全球唯二的公司,還有軍火生意,居然會虧損?
前段時間中國買了2400億元人民幣(372.57億美元)的空客,法國人不會把這錢給波音吧。
  相關新聞
波音和中華航空2022-09-27宣佈,雙方已敲定787訂單。
波音737-800機型「16年來16起意外」、682條生命驟逝 2022-03-21
美強銷我24架波音787 華航不想埋單 2022-04-28 航空界人士:迫於無奈,近年不管長榮、華航,私底下都比較傾向購買空巴,一方面是A350整體評價略優於波音787,再加上先前波音737發生過意外...
波音、空巴訂單較勁 牽扯國際地緣政治
中國三大航空2022-07-01宣佈,與空中巴士簽約合計購買近300架客機
2022-10-28 09:12:08
阿楨
美國KC-10加油機結束全球作戰部署,20254年全部退役
美國“務新聞網站2023-10-07報導,KC-10基於麥道DC-10三發寬體客機研製,KC-10加油機結束了四十年服役最後的作戰任務。剩餘KC-10將退役,並被KC-46取代。KC-46近年來則一直在解決其加油吊杆、燃油洩漏、貨物裝載限制和升級其攝像頭等問題,推遲了其“全面投入全球行動的時間”。

美空軍被曝已退役所有E-8C偵察機,美媒扯上中俄

美國“動力”網站2023-09-26報道,駐紮於羅賓斯空軍基地的佐治亞州空軍國民警衛隊第116空中控制聯隊當天宣佈,E-8C“聯合監視目標攻擊雷達係統 ”(JSTARS)偵察機的服役生涯已結束。報道稱,E-8C在20多年的服役期當中為世界各地的美軍提供了關鍵的情報和戰鬥管理支援,並在烏克蘭執行過任務。但有人駕駛飛機在中俄等“高端對手”面前“過於脆弱”,導致E-8C將在沒有後繼機的情況下退役。

飛機墳場
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戴維斯•蒙山空軍基地。因為收留美軍退役飛機並進行報廢處理,因此又有“飛機墳場”之稱。這些飛機並不完全都是損壞的。飛機墳場具有儲備這些飛機的功能,可以在戰爭來臨時把這些飛機進行再利用。據悉,中國也有類似的儲備機構。
2023-10-10 08:49:2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