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3-14 20:45:02| 人氣391|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民進黨轉型與台灣兩黨政治的前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去年七月寫的「兩黨政治前景」,到今年三月,仍然看不到影子。早之前如果國、民兩黨一起修法、修憲,搞一個小選區制出來,不會有今天的台聯,甚至不會有親民黨!今天三大黨雖然比較麻煩,但三黨合作修法、修憲,仍勝過讓胡搞的台聯繼續搞亂。

台灣基本上是單一民族國家,原住民也未被歧視。所謂的「族群」,不是民族,只是政治鬥爭的工具。一個民族,最適合施行小選區制,以凝聚最大多數的公意。今天台灣政治亂象紛呈的最大原因之一,是兩大陣營都無須爭取中間,而皆以鞏固自身的半數選民為已足,甚至還能包容台聯之類政黨的類似於法西斯的言論。不改小選區制,恐怕難以挽救台灣的政治,對此應當要有急迫感。



以下是去年七月寫的本文。
===========

外界對於民進黨的理解,常拘泥於所謂的「台獨黨綱」。但從陳水扁執政以來所宣示的兩岸政策,例如「兩岸是一家人」,「從經濟、文化統合,再逐步政治統合」,只不過他仍強調「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說詞已經與過去的民進黨立場有很大的不同,一些說詞甚至與「統派」無異。與此相應,一般認為傾向於統一的親民黨則中意「歐盟統合模式」,國民黨則提出「邦聯」,這兩者也都存在著「兩個國家」的前提假設。事實上,台灣當前三大政黨之間的兩岸政策,因此沒有太大的差異。若非執政的民進黨仍背著所謂的「台獨黨綱」,只就陳水扁政府的政策來看,則按照傳統定義,民進黨已經不再是「台獨黨」了,反而變成了統派政黨。
然而,民進黨終究沒能夠消弭外界對於民進黨的疑慮,民進黨也終究未能成功的去擁抱所謂的「中間選民」。問題在於,由於民進黨的傳統選票僅是台灣民眾的三成五左右,如果民進黨不能成功擁抱中間的一成五的選票,則民進黨的民意基礎就大成問題;少數執政將使民進黨在決策時易於偏離多數選民的期望,且在推出政策後也易於遭受代表多數民意的在野黨的杯葛。因此從穩定台灣政局的角度來看,民進黨應該試圖成為能夠代表多數民意的政黨。然而,要怎樣做,民進黨才能爭得中間一成五的選票呢?


民進黨擁抱多數說


一個最簡單的方式是:如果民進黨執政後,興利除弊,且經濟一片大好,使人民額手稱慶,則民進黨可能在廢止台獨黨綱前繼續擴大選票基礎,從而逐步爭得那一成五。或者在政黨重組的形勢下,選民跳開統獨等議題,而在較不討厭的政黨之間作選擇,因此只要民進黨還能維持一些光環,例如掃除黑金等,則就算經濟不佳,民進黨也仍可有能增加選票。但就是如此,從過去十年的民意變化來看,台灣的統獨立場具有很強的僵固性,除非再發生一次導彈危機,否則台灣獨立的支持者不會急遽增加,因此若民進黨能爭得中間一成五的選票,則代表那一成五選票的政治人物,還是會回頭來要求廢除民進黨的「台獨黨綱」。
與此相反,若民進黨既有政治菁英為開拓選票而廢除台獨黨綱,則爭取這一成五中間選票會更加容易,其原因一方面是統獨立場的僵固性,另方面則是民眾對於民進黨一向以來的清廉等正面形象的普遍肯定。降低了統獨門檻後,民眾會更易於接受民進黨。因此民進黨若則不想要成為多數,否則只有三條路:其一,製造、期待、或等待兩岸嚴重衝突,以提高台獨基本教義派的選民比例;其二,內政形勢一片大好,於是增加選票,但新的民進黨支持者愈多,傾向廢除台獨黨綱的比例也就愈高;其三,改變自己的兩岸政策,希望以此「更快的」吸收中間選票。


民進黨盛極而衰說


如果相反的,民進黨始終無法放棄台獨黨綱所代表的意識型態,同時經濟表現不佳,那麼在當前台灣三大黨並存的形勢下,中間選民就可能在多數的在野黨中作選擇,或選人不選黨。在這樣的形勢下,民進黨也可能為了選票,而採取國民黨的「資源重分配」策略,以此拉攏游離政客,則民進黨就可能如同李登輝執政晚期一般,半推半就地與黑金結合,飲酖止渴,在權力虛胖增長的同時加速走向腐敗,開始盛極而衰。
也或者民進黨更傾向於擁抱「傳統支持者」,更加「原教旨化」,而在野黨也不會放過貼民進黨意識型態標籤的機會。於是在「選擇更多」的情況下,民進黨傳統支持者中強調制衡的「民主主義者」,就不見得要再支持民進黨了。倘若中美修好使台獨的外交形勢更趨惡劣,或者中國大陸繼續發展的態勢不變,或者在野黨表現讓更多「民主主義者」稱許,則陷於恐慌的民進黨,也就可能失控的開始追逐「愈來愈小」的台獨基本教義派。這種不幸的徵兆一旦開始出現,就可能產生民族主義者之劣幣,驅逐民主主義者之良幣的漩渦,而不可自拔。


新的政治生態的形成


看來,要滿足每一個條件的可能性也不是太大。在擁抱多數與盛極而衰之間,民進黨仍有很大的迂迴空間,而這可能也就意味著台灣的三大黨或多黨政治要持續更久的時間。由於沒有一個政黨過半數,從過去一年的經驗來看,這就容易形成政治的內耗狀態,從而對台灣造成傷害。在當前的政治形勢下,民進黨執政者可能由於傾向於相信「中國崩潰論」的說詞與應對政策,因此在決策上做出誤判,從而損害台灣的長遠利益;在民進黨不能擴大民意基礎的預期下,中國大陸也不願意表示對民進黨的善意,因此兩岸會談無以恢復,這又從而增加了民進黨政府的壓力,並損害的台灣的利益;同時,在野黨會傾向於越過民進黨開始與中國大陸商談,為未來執政時重新恢復兩岸會談作準備,並易於採取杯葛民進黨政府的方針,這些台灣內部的分歧也傷害了台灣的利益。
因此,擁抱「增加選票」的諸條件,戮力以赴求取過半數選票,避免「損失選票」的諸條件,更避免原教旨傾向,是以「愛台灣」自是的民進黨所當為。民進黨一旦鼓起爭取多數的勇氣,則整個政局都可能為之改觀;若非走向民進黨一大配兩小藍軍,則會形成兩大黨。不管怎麼樣,民進黨都能真正代表多數民意。由此可能形成兩黨政治,屆時台灣各政黨在統獨議題與內政議題上的立場,可能與現在都有所不同;各政黨競爭時的勝敗,也可能變成以各選區兩大陣營的候選人的形象為最主要因素,因為屆時兩大陣營的半數以上選民可能是重疊的。於是台灣的政治生態,可能由此步入一個新的階段。



照片:「卡修拉荷」一角。此地是以性愛雕刻文明的聯合國世界遺產。

台長: 包淳亮
人氣(391)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邱義仁
邱義仁斷送了民進黨香火?

【聯合報╱社論】 2008.05.10 02:34 am


邱義仁陷入巴紐醜聞,社會公眾固然瞠目結舌,民進黨內部更猶如垂危病人又吃下一帖砒霜。因為,邱義仁在人格形象上的崩盤,形同民進黨「編聯會」及「學運」兩個世代的總幻滅,使民進黨的香火出現了可能斷絕的危機。

先看一看民進黨的簡略「世系表」,其傳承大致可分作五個世代:「老台獨(辜寬敏、蔡同榮等)→美麗島受刑人(施明德、林義雄、呂秀蓮等)→美麗島律師團(陳水扁、謝長廷、蘇貞昌等)→黨外編聯會(邱義仁、林濁水、洪奇昌等)→學運族(羅文嘉、馬永成等)」。

現今的情勢大略是:此次黨主席選舉,可見老台獨辜寬敏及蔡同榮等「上古動物」已經邊緣化;美麗島受刑人,施明德固不用說,林義雄的聖人典型也已消耗殆盡,呂秀蓮則將此代人物在真正問政時的內涵貧乏暴露無遺;律師團,陳水扁登上貪腐最高峰,謝長廷與蘇貞昌也已不成人形;編聯會時期的所謂「新生代」,林濁水抱著他的「理性台獨」,洪奇昌主張「一中各表」,邱義仁如今在「壞蛋/笨蛋」之間翻滾;至於學運世代,陳水扁身邊的羅文嘉、馬永成等,游錫堃身邊的林佳龍等,蘇貞昌身邊的吳秉叡等,及謝長廷身邊的姚文智等,皆有相當負面的社會評價。

若從前述「世系表」來看,民進黨如今面臨的「五代危機」其實是:老三代(老台獨/受刑人/律師團)幾乎已經政治破產;後兩代(編聯會/學運族)的人格形象也多告破毀,無以救危扶傾,存亡續絕。這正是本文的憂慮:民進黨的香火將何以為繼?

邱義仁無疑是「後兩代」的代表人物及政治旗手,甚至可視為「編聯會」至「學運族」兩代的明星及偶像。繼羅文嘉、馬永成、姚文智、林濁水、洪奇昌、吳乃仁等陸續在黨內或黨外出現形象危機之後,如今邱義仁又爆發形象醜聞,這也許可視為壓垮「編聯會/學運族」兩個世代的最後一根稻草(或一塊巨石)。

「後兩代」的特徵是雙重身分:一方面是轎夫,另一方面是「製王者」(king maker)。這些人原始的共同特徵是:一、清新,二、擅長論述及謀略。然而,這些人變質以後的面目卻是:一、以清新為政治商品。例如,當年羅馬二人與陳水扁的夢幻搭配宛如一則政治神話,成為大學校園裡的狂銷商品。但是,陳水扁後來漸漸變質,羅馬亦漸漸變質,神話也變了成醜聞。二、至於擅長論述及謀略,最後卻變質成「唯選舉主義」、「唯技術主義」或「唯權謀主義」。

邱義仁當年正是集「清新」與「謀略」於一身的出類拔萃的品牌人物,如今在他寫下政治生涯的最後句點之時,對外只留下「烽火外交」,對內只留下「割喉選舉」,自己則淪為「壞蛋/笨蛋」的綜合體。然而,這絕不止是邱義仁一人的身世而已,數盡民進黨「後兩代」的指標性人物,可說絕大多數皆是類此下場。民進黨的香火會不會就此斷絕?

因此,民進黨走到了如今這種存亡續絕的生死關頭,竟然是由黨齡只有四年的「外來種」蔡英文出馬競選黨主席,而不見理當接棒的「後兩代」人物出頭。因為:後兩代已是豬八戒裡外不是人。對內,「十一寇」大多是後兩代;對外,後兩代的社會號召力及說服力亦皆十分貧弱。

邱義仁的形象崩盤,對民進黨內部的衝擊,大於對民進黨外面社會的衝擊;尤其是對民進黨「後兩代」人物的衝擊更是深重。因為,後兩代的人物幾乎皆是以「小邱義仁」自期,個個皆可謂是邱義仁的「克隆拷貝」。如今,他們皆在邱義仁的背影中,看到了自己的壞,也看到了自己的笨;他們在白天指責邱義仁,晚上卻發現自己是另一個邱義仁。

不論從什麼角度看,「後兩代」皆應是處理民進黨今日存亡危機的主幹,堪謂責無旁貸,捨我其誰。但是,整個「青壯派」卻無以成為黨的精神新支柱,又不能產生一個足以鎮內服外的新領袖。當他們共推蔡英文這個「外來政權」來作為他們的「人頭」,不啻即證明「後兩代」根本沒有承先啟後的政治實力與正當性。

邱義仁的形象破產,難道已使民進黨的「五代世系表」,從頭到尾的骨牌一路仆倒到底?

【2008/05/10 聯合報】
2008-05-10 20:51:41
陳文茜
我的陳文茜:人生轉折(陳文茜)我的陳文茜 放大圖片

邱義仁從權力最高峰到列貪污案被告,令人不勝唏噓。圖為他昨出門遇上記者,針對巴紐案侃侃而談。田裕華攝圖片: 1 / 1
談人生轉折,沒有比邱義仁更令我感慨的故事。
邱義仁曾是一名票據犯的兒子,年幼時期他隨著父親躲債,四處搬家。這在他身上歷練出成長後驚人的冷靜,也歷練了他嘻皮笑臉打發人生低潮的態度。在表面強大的冷靜下,他身體裡隱藏著難以道人的負面性格,不安且猜忌;認得邱義仁的人,總不禁被他幽默與泰然自若的性格吸引;但和他有政治利害衝突的人,往往感受到的是他陰沉面下的無情與狠毒。




從不給對手留餘地
出任扁政權不同總舵期間,他主張「割喉割到斷」、「烽火外交」……,他的鬥爭毫不留情,也不會給對手留下任何餘地。從黨內派系角逐到黨與黨鬥爭,他能奪權就毫不遲疑奪權。1986年民進黨剛成立當日928,謝長廷還為親手促成組黨成功雀躍不已,當夜邱義仁已召開新潮流派系會議,決定與江鵬堅聯手奪取黨權。邱義仁認識他的妻子江美玲,是他擔任張俊宏省議員助理時期,邱因此曾協助張俊宏的前妻許榮淑辦《深耕》雜誌對抗康寧祥;張俊宏坐牢八年後出獄,邱已成黨內一方之霸,張俊宏則不解的面對昔日助理對他無情的路線批鬥。
追隨陳水扁,使這位曾窮困潦倒的書生達到了權力最高峰;八年後,也因此跌到了人生的最谷底。他的家庭已然破碎,就在權力無盡的追逐中,他忘了關懷永遠默默付出的妻子。邱義仁的妻子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與邱義仁結婚,除了付出只有付出。這幾年因著邱在政治上表現令人側目,國民黨經常有人拿江美玲的置產做文章。知悉江的人,都會為其感覺不捨與不平。邱江二人,在極年輕時,分享共同的民主政治理想,但一個家不能兩個人都沒有收入。江美玲開始進入美商從廣告調查部門,一路跳升行銷協理,最終出任舒潔總經理。這一點一滴,都是她咬著牙苦出來拼出來的。她七個月懷孕流產,躺在長庚等了十幾個小時丈夫才出現;她為了客戶簡報拼業績得了職業病膀胱炎,丈夫沒有安慰她還與她半開玩笑。她是那麼地深愛她的丈夫,尊敬她丈夫的政治理想。她把丈夫交給了社會,自己一步一步地撐起一個家,養大小孩。
這幾天媒體守候的邱義仁汐止家,是邱江兩人第一個像樣的家,他們兩人曾在寂靜的汐止金龍湖旁,築起人生的第一個夢。那時邱義仁還陪江美玲逛逛街,買點民俗小骨董,養個小金魚,蒐集鋼筆。直至汐止大量開發,直至邱義仁的政治生涯權力大漲;他們的家,逐漸變調。
我從22歲起,算熟識邱義仁吧。我們個性甚不合,但也前前後後工作往來了16年之久,他的周遭朋友我都相當熟識。看著他把人生58年玩到如今的地步,即使10年前我們已絕交不往來,甚至我離開民進黨主要對著我以拜耳公投案發動鬥爭的也是邱義仁;我仍為了他今天的「下場」覺得不值、不捨。至今我解釋不出邱義仁為何前前後後說與做了那麼多矛盾之事,但我仍相信邱義仁不是為了錢,他不是貪錢之人。權力使邱義仁墮落,但金錢不會使他墮落。他工作不拘小節,甚至到了非常不幹練的地步;這與他操作權力時的精明,判若兩人。我想即使今天,他連在國外如何開個帳戶,都不會;恐怕存摺也和我差不多,只是假手秘書。




熱血青年迷失方向
邱義仁與馬英九同年,同進台大,一個留長髮嚮往60年代自由主義聆聽殷海光的熱血青年;一個循規蹈矩每天跑操場背英文單字努力往上爬的務實青年。一個在芝加哥讀書打工至肺病吐血回台對抗蔣氏獨裁,一個留美申請綠卡並獲中山獎學金補助回台立即出任蔣經國英文秘書。1980年高雄事件,馬英九站在獨裁的一方為鎮壓迫害人權背書;邱義仁則開破車跑到洛杉磯找許信良,「要為被關的黨外朋友報仇」。
28年後,馬英九當選總統,成了清廉政治的符號;而邱義仁失去一切權力,身分貪污案被告;並且一生相守的妻子離開了他。
邱義仁如果人生犯了最大的錯,是他太迷信權力,權力使一個熱血青年迷失了他的人生,也迷惘了他的理想。經此文,給邱義仁遙遠的祝福,祝他早日走出權力帶給他的痛苦;回到當年約翰藍儂的信徒時光。人生永遠會有下一個轉折。




陳文茜
2008-05-10 21:15:2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