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1-06 00:36:48| 人氣27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海闊天空之隱形的提醒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隱形的提醒

<沒有感覺>

放空心念
放空感覺

更多的事實真相
將呈現而出

由此而入─
智慧之門~

參與會館貧弱家庭課輔班,總是讓我更看清自己……這次是因為一個小女孩的一句話……

那天會館有月訊需要人手幫忙整理,很自然的我又想到眼前課輔班的小朋友們;小朋友的幫忙意願,向來在會館是依著自己的興趣,例如:可以中獎樂趣的「對發票」或到外面逛的「義賣」,幫忙這類枯燥工作的意願並不高,除非是規定。會館並沒有硬性規定小朋友一定要幫什麼忙,只是想到小朋友既然已經做完功課,應該不會反對幫忙折月訊嘛!於是向他們請求協助,起初他們意興闌珊,我試著從一大疊月訊中,分成幾小疊,包括我自己,每人負責一疊,在我邊折時邊說:「一下子就折完了啦。」幾個人才開始動起手來。過程並不是很認真,他們邊折口中邊抱怨一些事,因為塞車關係,另一位老師尚未到會館,那是課輔班的主要指導老師,總是會安排有趣的課程讓小朋友對來課輔班上課興致高昂,他們一直問著這位老師何時來。有名小朋友甚至抱怨到折月訊折不下去了,到最後耐不住性子,索性用友情請另一個小朋友將他所負責的也折完,只是沒有成功。我心想:請另一小女生幫忙好了,她幫忙的意願較高,可是她的回應卻是:「不要!那是他負責的,我的我已經折完了。」看著嘟著嘴,有點生氣的她,我試著再看看有沒有商量空間:「幫一下嘛!」她不會,「要折完喔!」我又繼續說我的,她根本不想聽!我並不知道那時她心中真正的想法,仍重複著請她幫忙的事,還帶點以老師身份的口吻。突然間她看著我激動的說:「我們到會館來,又不是來折月訊的!」這句話聽得我啞口無言……
第一秒閃過心中的是:這小女生怎麼會說出這種話!也升起了怒意;可是隨後我想到了她的話,沒錯啊!即使是為貧弱家庭而開設的免費課輔班,我們也沒有權利硬性規定小朋友一定要幫忙。志工是出自個人意願,沒有勉強。我習慣了「學生因對方是老師身份,而會沒有異議的服從老師的話」的觀念,過去總覺得請他們協助是理所當然,而這刻,眼前的小女孩提醒我的錯誤觀念。何況她完成了自己負責的月訊啊!不是這已經是盡了責任了呀。轉念後,我才消了怒意,因為我的生氣是不合理的。

因為沒有家人的叮嚀、要求,除了禮節需要教導外,課輔班的小朋友們念書的意願也很低,需要提振,於是我轉了個話題:「你們快月考了吧!我們來做一件事好不好?你們自己訂出自己月考想要達到的標準,如果達到了,老師就送你們一樣獎品。」 這時只有一人開心的說好,面對他們一個個提不起勁的模樣,我不管了!我認很認真的拿了張紙,一個一個請他們寫下姓名和各科標準,並問他們想要的小獎品,並老實的對他們說:「老師沒有很多錢,不能送很貴的東西,所以只能是一百元以下的文具。」居然他們有回應了,同意我說的,然後寫下心中的獎品願望……我看到願望時,心中好感動:上面寫著「自動鉛筆」、「橡皮擦」、「有kitty的筆記本」……因為有些只需要十塊錢,真的是不貪心啊!最後寫的是一個原本已經不想念書,告訴我以後賣黑輪的小朋友,他看著紙猶豫了很久,我說:「快呀!你想要什麼?」他靜默了一下,不敢看著我,說了:「現金!」我心想:哇!你打算要做什麼呢!因為我不習慣給小朋友現金,怕他們會亂花錢,這小朋友過去是會留連網咖的,於是我問:「你要現金做什麼?」他說:「買早餐。」我才慚愧起剛剛誤會他的心念;因為他真的是身形瘦小,又常沒吃早餐的孩子,六年級了和三年級差不多高。我說:「好啊!但是不能給其他小朋友知道喔!」他點了頭,「你的獎品就是獎學金一百元了!」他笑了~

就在填完月考分數標準和獎品後,那個不想再多折月訊的小女孩,拿起了剩下的月訊,開始折並整理好,「怎麼回事啊?」心中的我很訝異,呆看著這一幕,想到了一句話:「要先付出,愛才會轉動。」也許是我真誠的鼓勵,她有所感謝吧!愛的力量真大,這不就是我在志工服務中一直在學習、印證的嗎?

別用過去的成見來看待事情,別用過去的觀念看待事情,別因自己的身份去強迫他人服從;要用平等的心處理一件事,用愛與關懷真誠的付出,意料之外的事,它就會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接受一個人在自己面對所表達的、所呈現的樣子,就是像那小女生告訴我到會館不是來折月訊的。不要令他單純只因是「大人的」道理就該去做「大人覺得」該做的事; 冷靜想想,我是不是忽略了令他成長的,是「引導」他「認同道理」的部分,而不是服從而已;表面的服從表現,有時不是他真正的樣子,或許在他心中累積了更多的抱怨,這樣的抱怨造成了反叛心理,令他離正確的人生觀越來越遠。接受他目前的想法,才能看見真正的他,從而以合適的方式引導他;直接否決他所表達的,會令溝通阻塞,下次的他也許會成了敷衍回應,也是是靜默不理會,更或許開始說謊─以我們喜歡、認可的方式;那麼小朋友的心思就會再也難以明白,難以順利輔導。

用真正的關心來接近,小朋友的轉變有時是一瞬間的。別對他們有成見,別因為自己主觀的期待,對他們有固定模式的硬性要求。試著在關懷中換個方法,帶領他們正面的思考自己的所做所為,甚至人生,學會想通對自己真正好的方式,並樂意實踐,往後離開會館課輔班,才能用自己的力量依著正確人生觀繼續成長。這也許是理想,但卻是他們最需要的,試著去做,其實成長、收穫最多的人是我自己啊!

在離開學校一段時間後,最近後重拾書包當學生的朋友,在留言板上寫著一段話,令我印象深刻:

「最近資處課在教Access,
本來以為一定學不好了,幸好老師說了一句,
『你們認真學習比較重要,如果學得不好,
那正要我要教你們的地方。』
我心裡好感動!上課就比較沒有太大的壓力,
結果學習效果變好了耶!
真是感謝老師!!」

不管是課業的教導或是行為、想法上的輔導,不都是一樣嗎?因為學得不好,所以才要教呀,我要謹記這段話。

報長的話:

1.哇~11月了吔,這年下來,有不少事發生。

最後So在學「沒有感覺」,好讓自己可以更勇敢去做該做的事。口訣是:感覺會過去的。感覺背後的想法不一定對方真正的意思。其中就是一直以來在練習的面對「接受拒絕」─面對學生、家人和朋友,面對自己。過去因為害怕對方的回應,而常沒有去做一些事,這些想做的事會成為雜念在心中,不定時的出現,而且會讓自己心情不穩定,或者會猜疑對方、事情。我想要的是有勇氣去了解真相,盡力去做了,最後也許真相也難明白,但心總算是可以放下了,即使被拒絕的回應,讓自己的心有種難以釋懷、受傷的感覺,但我努力的讓自己轉變觀念,在自己心受傷時,快快轉個念,告訴自己:「感覺會過去,而且我盡力了,做得很好!」要接受每一個結果,不要對外強求別人會如何;不要害怕尷尬的感覺。

因為觀念讓不同人面對同樣的事實而產生不同的感受,有些人會覺得沒有什麼,有些人卻會一直在意,無法忘懷。所以「時時有功力轉好念」這件事,我要學起來,學會好的觀念,直到變成自己性格中的一部分。對人事物「沒有感覺」就是我想做到的,對我來說那是種需要的「冷靜」。

2.關心太過,對人是種負擔;我要學會管理好自己,放下他人的煩惱,找到真正「合宜」的關心。別懷疑是不是可以改變性格,把性格當衣服,該如何顯現就表現出,沒有的就用「心」買它,練習久了,是可以做到的喔~

3.物價上漲,願大家都能有自己生活的一套應變哲學,適應這樣轉變的社會。

4.挫折也許不一定相同,但道理是不變的─沒有真正的失敗,一切只是個過程!一起加油囉~^0

台長: So
人氣(27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習慣與情緒 |
此分類下一篇:偏見說BYEBYE
此分類上一篇:習慣與情緒_960912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