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搜尋結果
站內文章搜尋: 標題 內容 標籤
共找到20筆符合卡夫卡的資料 搜尋全站»
         沈眠/寫    我們偏愛名牌包  我們偏愛英雄電影  我們偏愛八卦  我們偏愛讀詩人放屁小說家挫屎  我們偏愛廉價商品  我們偏愛被服務  我們偏愛道德......(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7-03-25 09:00 | 人氣:451 | 回應:0
  從《雙子星人預感》到《河與童》,李雲顥的雙位(對照)性非常鮮明,他慣於將自身裂解(裂解,幾乎可以說是李雲顥的書寫定調)為兩半,在他第二本詩集裡,當然就是河流與童子,二者合而為......(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5-07-20 12:09 | 人氣:1628 | 回應:0
    《變形記》裡的人物一覺醒來變成大蟲──這是卡夫卡(Franz Kafka)凝視怪物就存在人心中的詩意瞬間。我不敢說卡夫卡要除魔驅邪,但至少他的小說畢竟有著某種警訊。而現代小......(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4-07-04 09:00 | 人氣:2662 | 回應:0
...     一座島的整體飢餓,某種可能  在絕望徹底進駐以前  用力地抵抗過灰暗的軍火  那些對靈魂的作祟  國家的巫術,修改頭顱  裡面,結構與汁液  全面大中國化,思想......(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4-06-27 09:00 | 人氣:954 | 回應:0
...    給俞萱:     疼痛。無邊的疼痛。彷彿一種以疼痛而定義的存在。那些因為咆嘯撕裂喉根所產生的喑啞承接著無數龐然如繁星墜落滅亡的體驗在最微小的自身。妳痛,故妳在......(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3-06-28 21:00 | 人氣:2466 | 回應:0
   01.Ⅰ  我一直很喜歡Franz Kafka,從慘綠到整個超級完蛋的年輕歲月開始,到如今正在邁進中年的路上,Kafka仍然對我有決定性的影響。主要他是一個對人類孤絕感進行鑽孔與內部考古......(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2-09-20 21:00 | 人氣:1556 | 回應:0
   親愛的造牆者:   你每隔一段日子就會找到重點的閱讀人物,盡可能把他們的書都讀完,譬如米蘭˙昆德拉、卡爾維諾、卡夫卡、波赫士、夏宇、零雨、鴻鴻、馬奎斯、符傲思、駱以軍......(詳全文)
 
發表時間:2010-10-12 23:15 | 人氣:2099 | 回應:3
    島國流行樂裡頭也有些聲音是不介意只擁有少數耳朵的(對多數原則的叛逃,一向是默極極激賞的姿態,然而這是相當辛苦、困難的)。譬如蕭賀碩。在以《碩一碩的流浪地圖》(華納國際音樂......(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9-06-26 15:07 | 人氣:1910 | 回應:1
  當一個人從睡夢中醒轉過來,赫然發現自己竟成了一隻人蟲,會有(或該有)怎樣的反應?顛覆一切的急轉直下,是否具備有新生契機?當熟悉狀態被擊毀,人又該如何面對全然不同的自我?摧滅習慣......(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9-01-29 16:35 | 人氣:1864 | 回應:0
   after eight   這是妳離開的第九天。曖昧的無形的暈眩的擁擠的空靈的,那些,想念啊…  我又進入想像。想像妳的身體的氣味,想像妳的臉頰所感應到的陽光或者雨水,想像妳的眼瞳與風的......(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8-12-04 16:05 | 人氣:270 | 回應:0
    三段式故事的《愛神/Eros》,是由王家衛、史蒂芬‧索德柏格/Steven Soderbergh,還有老導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分別拍攝一段組成。三種風格,豐饒多義。那是......(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8-11-27 18:01 | 人氣:9099 | 回應:0
  卡夫卡/Kafka的《美國》(陳蒼多譯,時報出版)敘及了一個遠離故鄉的少年卡爾‧羅斯曼被父母流放到美國的故事(因為他讓一個女僕懷孕)。美國是作為一個遠方存在於文本。類似於美麗手勢。而......(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8-10-31 17:49 | 人氣:823 | 回應:1
  記得有那麼一回,戴著安全帽,兩手空空,在街上走。至於是什麼緣故是什麼情境在哪個定點(譬如在夜市機車壞去?之類的),默已不復記憶。總之,默戴著安全帽走在路上。左前方,一輛摩托......(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8-10-23 12:43 | 人氣:1693 | 回應:0
  斷裂。首先注意到的是斷裂。沒有接縫。這裡到那裡,並非銜接。而是。而是斷裂。文‧溫德斯/Wim Wenders的《歧路/The Wrong Move》處理移動的方法不在於點與點的連接。他讓點和點斷裂。沒......(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8-10-17 12:21 | 人氣:716 | 回應:0
   在原子映象發行的《亞歷桑納夢遊/Arizona Dream》之後,再次遇見庫斯杜力卡/Emir Kusturica。用「遇見」二字,顯然代表了默對各種文本出現的隨機性的偏好。不窮追猛打(但藕斷絲連的跟蹤是......(詳全文)
 
發表時間:2008-10-03 17:27 | 人氣:1087 | 回應:3

 1 .   2  .    下一頁›    最末頁
第 1 / 2 頁 , 共 20 筆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