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0-25 22:35:05| 人氣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學習的墳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看了一位青春正盛的建中生寫下的遺書後,心裡為他的死感到難過,雖然不認識,但也曾年少輕狂過,這麼會唸書的小孩,就因為在學習的路上過不去,只能以自殺來面對──最不喜歡做的一件事:補習。

  生在惡劣競爭的教育環境中,台灣學生幾乎都有補過習的經驗,被迫去學習更多可以贏得更高分數的知識,不見得能活用;至少在考試上,可以為自己的前途鋪路。同情這名高材生所形容的「受傷」經驗。學習讓他受傷,這樣的感受恐怕是他的家長始料未及的。

  「圓別人期待中的夢想」很難,即便成功了,也未必會快樂?!在無法找到學習的樂趣時,唸書變成一種無形的壓力。回到家又得不到家人的瞭解,很多時候,青少年就會選擇將自己封閉起來──不愛說話,脾氣也變成陰陽怪氣的,也容易在人際關係裡受挫。想想,沒路可走的情況下,不走上絕路怎麼可能?本來在這個比較敏感年紀的孩子,他們適應環境的能力就需要時間培養以及家人與同儕的支持與鼓勵,才有可能進入狀況,一旦這些資源都被隔絕在外之後,人格發展就會受到影響。

  跳樓輕生的靈魂就這麼憑空消失了,是家庭的不幸,也是國家的悲劇。為什麼有愈來愈多年輕人會想以如此極端的方式來回應這個社會?就因為教育出了問題,而最切身相關的就是學生與師長,兩者間若沒有充份的溝通與信任,再多優秀的學生也會因錯誤的教導,誤了他們的一生。

  別把學生的想法不當一回事。他們希望能夠快樂,然後再學習。不過,往往在實際的教學過程裡,學習反而不能讓人快樂。這是為什麼?因為分數。因為要得名次。最聰明的學生,必須樣樣精通,才能順利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有較多成功的機會,事實上,懂得經營人生的人,都是在步入社會後瞭解自己的潛質並加以磨練而成的──專業是一般社會人士的說法;有一張足以走路有風的文憑,難道就能保證一切嗎?答案 當然是否定的。只不過學校不能讓學生快樂,學習效果自然要減半,再不然就趕鴨子上架,更糟糕的是讓學生因成績表現的優劣而有不當的懲罰,可能是言語或體罰,精神受虐,怎能教出自信又有獨立思考的人材,為國家所用呢?

  名校的迷思並沒有因為教改而穫得改善,受苦的是這些學生們。學生有權表達心中對目前教育體制的不滿,如何針對學生的需求設計出更適合發展屬於個人特質的教育,實在不是用考試與分數就能清楚劃分的。有孩子自願放棄了這條路,可以見得有更多學生可能會步上後塵,到時又會有多少家庭要白髮人送黑髮人,那種痛,一輩子也忘不了。

  救救我們的下一代,就要改變我們與孩子的相處模式。快樂是青春一去就不能再挽回的東西,既然對學生如此重要,我們又何苦因為大人的選擇而孩子活在痛苦深淵之中。

  我以為學生追尋自我是很正常的事,哪怕是唸書沒唸得比其他人好,也有其可取之處,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幫助他們找到快樂,學習才會更有意義。與孩子為伴時,做他們的朋友比做他們的長輩要來得容易多了,聆聽孩子,就是給孩子思考與表達的機會,請不要聽而不聞喔。             

台長: 豬兒.所羅門王.華生
人氣(4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