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31 22:26:31| 人氣1,24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命》是追求圓滿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下標題時,我停頓了一下。因為,原本我想到的標題是:「《生命》是追求完形的過程」,但因考慮到「完形」這個名詞可能對非心理非輔導相關體系者帶來的陌生感,於是改成較為中文化的字眼—「圓滿」。

「完形」這個名詞譯自於德文Gestalt,這個字其實很難翻譯,因為Gestalt的概念包含形狀、模式、整個形式(whole form)和結構,而且Gestalt並非片片段段便可組合的整體,它是指有結構的實體『既不同於它‘部分’之和,也大於它‘部分’之和』。例如,用Gestalt來看「家」這個字,「家」是由很多不同的個體所組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心想法,我們可以一個一個分開來看,但是整個「家」的概念,除了包含其中每個人的內在運作外,還有彼此的互動、家庭的歷史以及家庭與環境的互動等等,所以整個家族系統遠大於其個體之總和。

心理學家皮爾斯(Fritz Perls)整合了完形心理學的概念,我最欣賞他的一個概念:他認為過去未解決的事情會持續干擾一個人的情緒、行為或想法,這些過往的干擾被稱為「未竟事務」(unfinished buisness),它們會使得人的心理能量固著,並使個體功能流失,以致於無法成長或前進。


在吳乙峰導演的921紀錄片《生命》當中,你可以看到「完形」對一個人度過難關與浴火重生的重要性,並見證片中的主角們如何面對或處理自己的「未竟事務」。


首先,我們很一致的看到「找到親人的屍體」對這幾位在九二一地震中意外喪親者的重要性。這是第一個很重要的完形,因為中國傳統上有“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的觀念,認為能夠全屍下葬才能讓枉死者‘死有瞑目’。所以,張國揚夫婦找到他們兩歲女兒的屍體後,才能安心辦完喪禮;所以,就讀逢甲大學的羅佩如一直掛念著,擔心沒有找到七位死去親人的屍骨會使他們孤單無助地在陰間遊蕩。


另外,「夢到死去的親人」對每位喪親者亦十分重要。在日本工作的潘順義與張美琴夫婦在九二一地震中失去了兩個年幼的兒子。美琴在訪談中分享:當她處理完喪事回到日本時,心裡一直覺得十分思念與自責,直到有天夢到大兒子提著燈籠來報平安並保證會好好照顧小弟之後,她才能將自責轉為思念,頓時寬心起來。而後,他們夫妻重新拍了婚紗照,用一種默契上「再結婚」的儀式,象徵他們重新開始、重頭再來。

另一方面,羅佩如則對一直夢不到父母感到耿耿於懷。由片中的敘述,你可以感受到她尤其渴望夢到父親,對於父母未於夢中現身感到怨恨,並有被遺棄的感覺。她是一個當時在形式上與心理上俱無法完形的小孩,導演吳乙峰也多次在影片中表達拍攝羅佩如時所遭遇的無力感,後來甚至在羅佩如自暴自棄要尋死時,氣急敗壞的跳出來講大道理。這一段是極敏感而可能有爭議的,傳播學者郭力昕撰文評論《生命》時批評道:『一個紀錄片導演,有什麼道德位置、或誰賦予的權力,可以去指責一位除了二哥之外全家罹難的年輕學生,不可以繼續「沈溺」於自己的現狀、或對未來六神無主?』而我認為,紀錄片導演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吳乙峰只是呈現人性之一面而已。也許,當時除了全景的拍攝小組之外,羅佩如沒有可以求救的對象了;也許,鏡頭前端見的是羅佩如平日逞強不願他人見到的一面,能夠對著鏡頭呈現自己(尤其是非理性的一面),應當有其宣洩的效果。


與羅佩如一樣沒有尋到親人遺體的周明純、明芳姊妹則用不同的形式來完形。成為孤兒的她們在娛樂活動與朋友身上尋覓寄託,但心底仍覺得缺少重要的家人支持,生命像是失去了重心及方向。後來,明芳寫了封信給死去的父母,一方面傳達思念,一方面告白自己(未成年?)懷孕的心聲,她覺得自己一個人很孤單,想要藉由創造屬於自己的家人,來撫平她失去至親的遺憾。


影片中另一個感人的片段,是張國揚、吳玉梅夫婦於地震後生下老三的部分,他們的家人都認為這是死去的兩歲女兒維維投胎,要再來做他們的女兒。我尤其記得他們在產房中的安靜對話…玉梅躺在床上說:『會痛ㄋㄟ~』,國揚雙手交叉在胸前輕聲地回:『會痛喔~』。國揚很寡言,他們的對話很含蓄,但是無聲的感動卻蔓延著,讓人覺得能在傷痛中仍有彼此的扶持,無論如何是幸福的。


最是震撼的,是片尾那一幕白色的字。

《生命》這部片的副標題是『五封寄不出去的信』,算了算,原來除了所記錄的四個破碎的家庭之外,導演吳乙峰的心裡也有一封寄不出去的信!影片中那個不時與導演吳乙峰對話的,竟然是他死去的摯友,那個當初獨排眾議支持他轉系念電影的重要他人。

1987年,他的摯友死於一場火災。突然領悟,1988年全景印象工作室的成立顯非偶然,那是吳乙峰開始實踐他對摯友的承諾~要拍出這個島嶼的真實故事,要拍出可以感動人與影響人心的影片。剎時,很多的環節都串連起來了,我才體會吳乙峰費時三五年拍攝這一系列九二一地震紀錄片背後的矛盾掙扎,是理想與現實的永恆對話。影片中乍看唐兀地加入他回家鄉宜蘭看父親的影像紀錄,其實是呈現他內心拉据的重要線索。

終究,紀錄片還原了生命的本質,也還原了導演書寫生命的方式。

吳乙峰,好樣的! 你又害我哭了好幾遍~


【註】圖片引自全景傳播基金會網站:http://www.fullshot.org.tw/921/welcome.html

【註】對投入拍攝工作的幕後工作人員,一併致敬。^___^。

台長: 光.點.
人氣(1,240)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閱讀與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2046》裡每個人都暗暗哭泣…
此分類上一篇:《麗江到瀘沽湖畔的八堂課》

二呆
生命是追求圓滿還是德國式的完形?

應該是心理學家的研究對象吧

至於說 活要見人 死要見屍 也許是查案子的做法吧

活著的人要如何去處理失去親人的事 不一定有一成不變的方式 人的記憶是不容易消逝的 至於 人若死了 那麼 就沒有新的知訊存進來 會覺得有點空洞吧

版主講的是學者理論 電影所想表現的看法 對這些 二呆似乎沒有什麼成見呢 當然不會看電影要哭幾次了
2010-09-06 09:28:4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