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10-23 17:31:37| 人氣69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山中薇菜美 從《詩經》吃到現在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山中薇菜美    從《詩經》吃到現在

 @秦    島

 

    日前和鄉友聊起家鄉風物特產,他說現今平和薇菜乾可矜貴了,是一種獨具特色的營養食品,也是純天然綠色的滋補佳品。其菜乾也可以製作出很多不同風味名菜肴,口感極佳,味道更是鮮美,非常可口,適當吃更是有助於營養的吸收,有保健的功效。

     又想起四十多年前,我在閩西南平和老家,春天時一大早就和村中夥伴上山拗蕨,好的曬乾賣錢,差的留下來作菜。後來知道還有一種叫薇菜的蕨類,長得差不多,也弄不明白二者之分別。

    薇菜是中國大陸向日本出口的大宗山珍野菜,作為蔬菜已有悠久的歷史,過去是救荒草,現已步入高檔餐桌,其經濟效益為一般蔬菜的4~5倍,鮮嫩味美,營養豐富,未展開的嫩葉尤為上品,既可鮮食,又可醃漬、乾製。

    我喜歡吃薇菜或蕨菜乾燒豬肉。材料鮮薇菜一斤半,豬肋條肉(五花肉)二兩。將薇菜入開水中浸泡1~2小時,去其苦味,再用清水漂洗,切成寸段。五花豬肉洗淨,切成櫻桃狀,拌入醬漬。入味的五花肉入油鍋中炸至金黃,潷出油。然後加入清水,再將蔥段、鮮薑、白糖、料酒、香菜和剩餘醬油及薇菜加入鍋中。改微火燉約2小時,盛大盤內上桌。

    薇菜採集天地間靈氣,吸取日月精華,是大自然的精髓之一。每一次品嘗,都是和自然的親密接觸。野菜那些純淨、本真的鮮香,是自然的禮物,是我們綠色生活的氣息,亦是人與自然相互關愛的見證。薇菜不僅含人體所必需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而且植物纖維更為豐富,薇菜生長於山林之中,未受到現代工業和農藥化肥的污染,尤為珍貴。

    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深山幽谷中繁殖,喜陰濕,其學名稱紫其,俗稱大東頭,貓兒爪,古時稱“巢菜”或“野豌豆”。在民間食用不但歷史悠久而幾十分廣泛。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伯夷列傳》中載有“伯夷、叔齊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的故事。

    其實最早見於《詩經·小雅·採薇》篇中,就有古代戍邊兵士採薇而食的記載。此詩以一個返鄉戍卒的口吻,唱出從軍將士艱辛的生活和思歸的情懷。全詩六章,每章八句。前五章著重寫戍邊征戰生活的艱苦、強烈的思鄉情緒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從中透露出士兵既有禦敵勝利的喜悅,也深感征戰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緒;末章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結束全詩,感人至深。

    不僅和蕨菜一樣別具風味,營養價值也不亞於蕨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蛋白質、糖分。還有單寧,碳水化合物等。加工好的薇菜幹呈彎曲形,褐色或者棕色,有光澤,富有彈性。用薇菜炒肉絲,嫩脆鮮美;用薇菜燉雞肉,風味奇特。薇菜具有莖粗、枝長、鮮嫩、質細、清脆、味香等特點,經日本專家株式會社鑒定,認為是“貨真價實的第一流產品”,但薇菜的採集比較困難,因它生性嬌嫩,要求當天採集,當天交售,當天加工。

    薇菜即是紫箕植物剛出土不久的嫩莖,營養價值也十分豐富。主要所含粗纖維,食用減肥效果良好,且沒有農藥與化肥污染,深受消費者歡迎。採摘時間一般在4月中上旬,採時一定要採母菜,不允許採公菜。若公母不分,一採而光,兩年後品種退化,失去商品價值,甚至整片滅種。當母菜剛出土不久,頂端絨毛破裂,頭上剛出一對嫩枝葉,莖部絨毛正在脫落或已脫落時採收為宜。細的可在15厘米處折斷,用手除去上面的絨毛,放入籃內,切忌用刀割與連根拔掉。採紫色與綠色均可,越粗壯越長越佳。

           2022.10.23

 

台長: 秦島
人氣(697) | 回應(1)|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悄悄話)
2022-10-23 21:05:57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