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2-28 21:55:55| 人氣3,492|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十二月的蕭邦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上個星期去了日本一趟,目前身處在文化荒漠的我,除了一般的旅遊行程之外,當然得要安排一場音樂會,事實上當初也是看準了這場音樂會才安排假期的。

 

 

這次我選擇的是東京都交響樂團(簡稱都響)的音樂會,擔任指揮的是Jakub Hrusa,這位年輕的指揮剛接任都響的首席客座指揮,而這場音樂會也是他的就任公演。

 

或許因為新任的指揮是捷克人,都響在這個月的節目安排,以捷克作曲家的曲目為主。

 

這場音樂會的曲目包括有李斯特的交響詩「前奏曲」,蕭邦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以及馬替努的第三號交響曲。

 

擔任協奏曲獨奏的鋼琴家是來自俄國的魯岡斯基。

 

是的,他是神奇寶貝之一,也是我選擇這場音樂會的主因。

 

 

音樂會舉行的地點在東京文化會館,三年前我曾來到這邊,不過當時遇到休館日不得其門而入,直至今年才有機會一窺就究。我坐在三樓正面的位置,雖然頂上稍微被四樓的看台所遮蔽,但聲音還不至於太悶,當然比起Suntory hallOpera city等音樂廳,它的音響效果還是差了一點,雖然多跑幾個音樂廳是我的希望,但如此也讓我更懷念Suntory hall了。

 

 

上一場的音樂會我在廣州大劇院歷經了慘痛的欣賞經驗,這次在日本聽音樂會,我真是太感動了,幾乎滿場的觀眾,沒有人亂跑、沒有人遲到、沒人亂拍手、沒有閃光燈、沒有人竊竊私語、更沒有手機的來電鈴聲。在千人靜默的音樂廳裡,我確定我來到了一個文明城市。

 

 

上半場樂團首先帶來李斯特的交響詩「前奏曲」,表現中規中矩,沒有大失誤,卻也沒有讓人興奮之處,原本我還蠻期待都響的表現,但一曲演罷,實在沒有太多讓我欣賞的部分,甚至低音銅管的表現,讓我有些不大欣賞。

 

下半場演出的是馬替努的第三號交響曲,這曲子我很陌生,在出國之前也沒機會預習,只能樂團怎麼演我怎麼聽了。還好,到了下半場樂團的表現是有變得比較好些,馬替努的交響曲雖有些前衛,但也帶著許多趣味,最後的結尾帶著深刻的涵意,這是一首好曲子,不過我覺得樂團還有待努力。

 

 

當然了,蕭邦的鋼琴協奏曲是最令我期待的部份。樂曲的開頭,指揮帶來嚴肅的詮釋與正經八百的速度,預告了這不會是一個浪漫的蕭邦。魯岡斯基的琴藝是無話可說的,從頭到尾沒有一絲的瑕疵,行雲流水的演奏讓人忘卻了技巧的難度,紮實的觸鍵下卻又帶出富有彈性的音符,不知不覺的耳朵留連在他的琴音裡,整個人也投入在他的演奏中。

 

不過,這個蕭邦不熱血、不激情,更不浪漫,魯岡斯基的詮釋實在是太冷陌了,我第一次聽到這麼冷陌(冷靜?)的蕭邦,由如音樂廳外的溫度,十二月的寒風。

 

 

日本人的掌聲,依然還是那麼「規矩」,沒人叫安可,也沒有BRAVO,只有不停的,但很冷靜的掌聲。魯岡斯基帶來蕭邦的幻想即興曲當作安可曲,再次展現了他超技但又冷酷的一面,不過若真要比起來,可要比協奏曲有溫度多了。

 

當然了,得想辦法拿到鋼琴家的簽名。中場休息時我找了樂團的工作人員,後來樂團的行銷部經理瀧口先生告訴我,可以在會員活動之後找鋼琴家簽名。

 

 

在音樂會結束之後,都響辦了一個簡單的酒會,這只有都響的會員才能參加,當晚演出的指揮和鋼琴家,自然是這場酒會的主角。我並沒有機會一探酒會的情況,不過就我聽到的聲音,知道當中的小活動還不少,而且還可以直接向音樂家問問題。(上圖和酒會無關)

 

酒會結束後,人群開始離開會場,瀧口先生也帶我去找鋼琴家,他帶我到魯岡斯基的身邊,我自己向他開口要了簽名,也和他講了幾句話。

 

我只能說,這個人的琴音這麼冷不是沒原因的……

 

 

這個晚上的音樂會,雖不完全滿意,但也算盡興,能拿到魯岡斯基的簽名也讓人欣喜,為了這第三十個簽名,當晚肯定要舉杯慶祝囉~~~~

台長: 魔彈射手
人氣(3,492) | 回應(6)|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音樂會 |
此分類下一篇:今年的第一場音樂會
此分類上一篇:阿胥肯納吉:NO FLASH!

yin
かんぱい~
2010-12-28 23:08:20
版主回應
乾杯
2010-12-29 19:08:59
巴黎的位子
酒勒?

原來是去聽音樂會了!
2010-12-29 05:35:18
版主回應
只是喝杯啤酒,不用大書特書啦。

音樂會這趟日本行的其中之一個活動
2010-12-29 19:09:55
瑪友友
中文版的brochure?是之前其他音樂會的嗎?
台灣的音樂會有些也蠻冷場的。最近的現象是,熱門的音樂會較昂貴的座位,有不少家長為其子女購買安排,這些孩子好年幼啊!坐在這麼貴的座位,卻看得出只是附庸風雅。(一歎)
2010-12-29 11:01:57
版主回應
不不,那是「遊藝黑白」,我正在收集書中訪問的鋼琴家的簽名,魯岡斯基是第三十個。

台灣音樂會的現像,應該是長久以來就有的,其實在大陸也差不多,很多家長會帶小孩去,但小孩根本是坐不住的。

日本的情況有所不用,去音樂廳的大都是三十歲以上的,而老人的比例頗高,青年與青少年也會有,但通常不大太多。至於小孩,就我去聽過的音樂會,還沒見過有小孩出沒。
2010-12-29 19:14:34
GRACE
祝您 新年快樂!
上帝祝福滿滿!
2011-01-01 23:38:10
版主回應
謝謝,也祝你新年快樂
2011-01-02 22:49:03
alkan
請教閣下:alkan的作品在國外是否有較多之選擇?
2011-01-03 20:08:40
版主回應
這我就不清楚了
2011-01-03 21:43:41
淝慶牌砰砰丸
有幾位鋼琴家,不知版主是否曾聽過他們的現場:
1.Hamelin
2.Sultanov(已逝)
3.Volodos
4.Berezovsky
5.Kocsis
他們應該都沒來過臺灣,推薦版主一首:Hamelin的Liszt HR no.2
2011-01-03 23:51:57
版主回應
希望有機會能聽到更多高手的音樂會囉
2011-01-04 18:28:2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