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1-02 11:55:02| 人氣8| 回應0 | 上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黑魔法vs蜂蜜啤酒里加的“醉人”時光Riga(拉脫維亞)-

04/JUN/2013

一頓豐盛美味的午餐之後,繼續拉脫維亞首都里加(Riga)舊城的徒步之旅。徒步逛古城既有趣也辛苦,但若非兩條腿賣力作工,十幾天來每天豐盛的三餐,恐怕會囤積出可觀的"成果”來哩!

火藥塔 Pulvertornis (The Gunpowder Tower)

建於14世紀的火藥塔,於1621年瑞典大軍進犯摧毀之後,原始建築只剩下基石部分。1650年,為了加強防禦功能保護內部珍藏,重建成厚達2.5公尺的城牆。里加古城牆上18個瞭望塔惟一保留下來的這座塔樓,目前是拉脫維亞戰爭博物館的一部分。

火藥塔旁邊這幢建築,山牆上有許多樣式不一的美麗徽章,這就是著名的城市標誌墻,拉脫維亞60多個城市的徽章均列於其中,里加的列在首位。如此展示國家城市的方式非常有趣!

瑞典門 Zviedru vārti (Swedish Gate)

拉脫維亞從12世紀開始陸續被波蘭、瑞典、德國及俄國占領。瑞典殖民時代為了紀念北方戰爭時瑞典軍隊的英勇表現,約於1689年興建「瑞典門」,塔街(Torņa ielā)經過此門通往城牆外的瑞典軍營。原本25座的城門,如今唯一倖存僅瑞典門一座。城門後來經過改建,上方加蓋成一棟房子,1927年之後用作拉脫維亞建築師協會所在。

瑞典門流傳著一則淒美傳說:一位里加女孩與瑞典士兵相戀,卻不見容於社會,兩人在一次半夜約會後被逮捕並塞進城門牆縫裡。此後流傳著:若是半夜經過瑞典門而能聽到那對殉情戀人的綿綿情話,就表示已找到真愛!果真如此,還沒找到真愛恐怕就先被嚇破膽了吧!

緊鄰城牆的街道保留著當年瑞典軍隊駐紮的營房,現在則成為各具風貌的商店。城牆中斷處陳放著當年所用的大炮,提醒人們殘酷戰爭歷史。

三兄弟之屋 Tris Brali

這三幢建於中世紀的民宅緊緊相連,當地人稱之為「三兄弟」,不過它們並非建於相同年代。右邊的白色建築年代最久遠,約建於15世紀,是目前拉脫維亞最古老的民宅;山形牆立面帶著濃厚的哥德式風格,大門入口處連接著兩條長石凳,俗稱「門邊石」,是那個年代常見的建築形式;小小的窗戶乃為了節省「窗戶稅」,當時窗戶越大稅賦也越高。中間的黃色屋子於1646年重新整建過,「1646」也成為牆面上的裝飾,風格受荷蘭文藝復興時期矯飾主義影響。左邊最小巧的綠色房子最年輕,直到18世紀才出現。「三兄弟」充分反映里加平民在中世紀的住居樣貌,目前是拉脫維亞建築博物館所在地。

美麗的建築與街道一隅

露天休閒公園 Open-Air Leisure Park EGLE

這座熱鬧的休閒公園,融合了餐廳、啤酒屋、工匠市集及音樂表演場所等功能,是舊城區裡集合多元娛樂主題的休閒空間,範圍有2500平方公尺,餐廳區有1000個座位,洋溢著蓬勃的庶民生活況味。園區中有一個現代裝置藝術─7.5公尺高的燈樹,象徵著500年前的第一顆聖誕樹。

里加舊城教堂林立,每一條石板街道的盡頭都可能矗立著一座尖塔!

里加大教堂及廣場  Doma Baznica & Doma Laukums

里加大教堂廣場是舊城最大的廣場,1935至1936年間,里加當局為了讓矗立在廣場上的教堂有更好的視野,於是拆除週邊建築,大教堂因此更顯氣勢恢弘。

周圍環繞著許多建築古蹟,最有名的就是磚紅色的證卷交易所(Biržas nams 1852-55),是里加第一個折衷主義建築。折衷主義乃任意模仿或自由組合歷史上的各種建築風格,講求比例均衡、注重形式之美。還有建於19世紀,屬於新文藝復興風格的國會建築,黃色外觀令人聯想到義大利佛羅倫斯的王宮,自1920年起,即是拉脫維亞的國會殿堂。

廣場外圍滿是花顏繽紛的露天咖啡座,但此刻還不是坐下來喝咖啡的時候,我在舖著鵝卵石的廣場上自在漫步、在週邊的巷弄中來回穿梭,搜尋歷史的吉光片羽,欣賞熙來攘往的人群,感受里加的心跳脈動。

里加大教堂是波羅的海地區最大的教堂,一直扮演著新教主教座堂及大主教居所的角色。亞伯特主教於1211年開始建造大教堂和修道院,1270年第一期建築完工。此後500 年來曾經數次改建,因此融合了晚期文藝復興、早期哥德及巴洛克式等風格。教堂鐘塔一度是這個城市最高的尖頂─140公尺。鐘塔的頂端曾四次遭到雷擊,目前90公尺高的尖塔是1776年安置上去的。

里加的位置因為臨河又近海,中世紀的居民生活非常仰賴風向,許多建築的屋頂上都有一隻風向雞。里加大教堂頂端的金屬製風向雞,當時一面漆成金色、一面漆成黑色,藉以辨別風向。當金色的公雞面對著城市時表示順風,海上的船隻就可以進港;反之若看到黑色的公雞則表示逆風,船隻不宜進港。現在兩面金光的風向雞是1985年才換新的,已成為城市的特有標誌。

教堂內部神聖莊嚴祥和寧靜,讓人不禁肅穆。其中1881年經俄國沙皇允許更換的著名管風琴,有 6718根管子,當時是世界上最大的管風琴,為此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還特地寫了一首《頌讚上帝》的合唱曲。巴洛克的木雕講道壇,上面雕著耶穌、12門徒及福音傳道者,自1641年起就已安置於教堂內。彩繪玻璃描繪聖經、教堂及里加的歷史故事,瑰麗璀璨、光彩奪目!

彩繪玻璃在洗禮池中的美麗倒影

二次大戰期間教堂難逃破壞命運,哥德式的中庭迴廊美麗幽深,廊下堆放著許多史蹟遺物,好像古董市集,包括1985年功成身退的風向雞。

市政廳廣場 Rātslaukums

據載,1334年里加就有一座市政廳作為政治中心。4個世紀後原址又重建一座新市政廳,象徵市民的自信與驕傲。直到1889年行政官員遷出之前,這裡都是官方與民間的交流之處。然二戰期間市政廳幾乎全毀,蘇聯時代更在此處蓋起一座醜陋的蘇聯式建築。1991年拉脫維亞獨立後,根據照片及歷史文件重建市政廳, 2001年里加市民終於得以重建的歷史樣貌歡慶建城800週年紀念。

羅蘭雕像 (Statue of Roland) 矗立於廣場中央,羅蘭是神聖羅馬帝國查理曼大帝的勇將之一,德國許多城鎮都有其雕像,作為正義與自由的象徵。二戰期間市政廳廣場週邊的建築幾乎破壞殆盡,惟有這尊象徵自由與正義的羅蘭雕像倖存,冥冥中似乎自有天意!

黑人頭之屋 Melngalvju Nams (House of Blackheads)

市政廳廣場最耀眼的建築當屬「黑人頭之屋」。14世紀時,由年輕未婚的德國商人所組成的行會組織─「黑人頭兄弟會」,主要分布於拉脫維亞及愛沙尼亞兩國,這座建築即是「黑人頭兄弟會」的根據地,提供住宿及舉辦聚會活動。兄弟會的成員必須事業有成或腰纏萬貫,才具備資格晉升為「大基爾特」( Great Guild)的一員。由於兄弟會信奉的守護神聖摩里西斯(St. Mauritius)是位黑人武士,所以他們便以黑人頭作為行會組織的標誌。右側門上的塑像即是守護神 St. Maurituis。

黑人頭之屋始建於1334年,和市政廳同被稱為「新建築」。16、17世紀之交,荷蘭文藝復興風格轉濃,山形牆立面上誇張的石雕及金屬裝飾,源自於文藝復興晚期的矯飾主義(Mannerism),著名的天文鐘也在1622年安裝上去。19世紀末,山牆的壁龕上又加上和薩同盟標誌及象徵海神Neptune、商業神Mercury等四尊雕像。然其命運也和市政廳一樣毀於二次大戰的戰火,今日所見是1999年依原貌重建後浴火重生的黑人頭之屋。

里加最精美的建築大多坐落於市政廳廣場周圍,舉凡市政廳、黑人頭之屋、還有直指天際的聖彼得教堂尖塔,上午參觀時間部分建築逆光,為了拍攝效果下午再來一趟,里加舊城範圍不大,兩天來在晨光中、艷陽下、黃昏及深夜…不知經過這裡多少次,這裡呈現的就是這兩天在不同時間所拍的成果。

黑魔法 vs 蜂蜜啤酒 里加的"醉人"時光

里加有一種名為「黑魔法 」(Black Magic) 的神奇飲料─Rīgas Melnais Balzams,它是源自18世紀的一種藥酒,由里加當地的藥草師Abraham Kunze所研發,以24種草本植物加上伏特加等烈酒提煉而成。據說俄國的凱薩琳女皇來到拉脫維亞時生了場重病,喝了「黑魔法 」後藥到病除,神奇療效從此名聞遐邇。由於「黑魔法 」的酒精濃度高於45%,不適於直接飲用,因此廣泛地添加在甜點、飲料之中。下圖這家是專賣「黑魔法 」的酒吧,不過不是我們"試法"之地。

里加還出產一樣非常著名的「蜂蜜啤酒 」,但並非每一家販賣的都好喝。我們熱心的領隊Alice利用下午自由活動時間,帶著躍躍欲試的團員們去她幾經探勘後推薦的一家酒吧品嘗。但此時天色正好,我等四人想把握時機在市政廳廣場好好拍照,因為這裡有一顆里加超級巨星─黑人頭之屋,我們擔心喝完啤酒出來又像昨晚那樣下大雨,所以並未同行,但問了Alice酒吧名稱─「阿啦」,我記住了發音。

在市政廳廣場把黑人頭之屋拍了個過癮,我們終於安心準備去嚐嚐傳說中的蜂蜜啤酒了。朝著Alice指示的方向─黑人頭之屋後面的幽靜巷子前進,不知如何拼法,嘴裡碎碎唸著「阿啦」,眼睛邊搜尋著發音相同的招牌,第一條巷子沒有發現符合的標的,彎入第二條巷子後,遠遠看到一個寫著「ALA」的招牌,走近一看果然在門口立著手寫menu的看板,YA~四人一陣歡呼蜂湧而入!

進到位於地下室的酒吧,尚未適應裡面昏暗的燈光,就已經有人(Alice)歡呼著衝過來了,分坐在好幾桌的團員們看見我們也好像闊別重逢一般,只是,竟然已經有人不勝酒力趴在桌上了!由於四人當中只有小雲具有酒量,所以我們很量力地只點了一小杯「黑魔法 」藥酒和2杯500ml的蜂蜜啤酒共享。小小一杯「黑魔法 」和500ml的蜂蜜啤酒價錢一樣都是1.8拉特(LVL),約合台幣100元。魔法藥酒喝起來很像我們的「複方甘草咳嗽藥水」,好裡加在每人只須喝一小口!至於蜂蜜啤酒~四人喝完兩杯意猶未盡,可又不敢再點兩杯,擔心也趴在桌上出不去,折衷之後加點一杯,當小雲分別倒入四個杯子時每個人都盯著看,從來吃飯時都只計較「為什麼我的菜比妳大盤、肉比妳大塊…」,這會兒竟然變成「為什麼妳的水平線比我高…」,好喝的程度可見一斑,可惜我不擅長描繪味蕾的感覺!之後就沒再喝到如此香甜順口的蜂蜜啤酒了,當時真該給他喝個過癮!

出得酒吧,每個人說話的音量都提高而且笑聲不斷,嗯~果然有效(酒精)!走出靜巷拐個彎就見到上午登上尖塔的聖彼得教堂,傍晚6點多鐘,長空蔚藍、陽光帶著暖金色調,我們就地坐在教堂對面的馬路邊,欣賞這氣勢逼人的雄偉教堂,深情凝視著令我時常思念的青灰石板街道,享受這“醉人”的微醺時光!拆除

三歩兩歩地我們又折回市政廳廣場,因為晚餐地點就安排在市政廳對面的餐廳。廣場一個角落,有位小小的街頭藝人演奏著雙(單)簧管,從容的氣質、精準流暢的樂音無不令人佩服,我們幾個被激起母性的光輝,紛紛上前去奉獻微薄心意並報以激賞鼓勵的目光!

晚上就在市政廳對面廣場邊的這家餐廳用餐,經過一整天的古城徒步之旅,值得好好犒賞自己一頓豐美的晚餐!

 

本文資料參考:

拆除1.波蘭‧波羅的海三小國/MOOK

2.波羅的海的美麗與哀愁/蘇瑞銘/華成出版

3.http://www.latvia.travel/en/

4.http://www.liveriga.com/en/

感謝~~~

2013/11/22 15:26
Dear Bianca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黑魔法 vs 蜂蜜啤酒 里加的“醉人”時光 (拉脫維亞)」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旅遊美食|部落客帶路,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電小二

台長: phillipvs3
人氣(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星座命理(星座、命理、心理測驗)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