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7-25 02:03:41| 人氣2,46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亞維儂]謝幕的哲學

這幾天不論觀眾席的人是不是真的是用買票的,還是拿貴賓卷的,還是拿贈票的,大概都有二十人以上的水準(聽起來仍舊荒謬,我們仍舊是六團票房最差的,然後沒事)

前兩個禮拜,因為觀眾人數慘淡,所以謝幕的時候總是乾乾淨淨,一次為限。但是諸位看倌有所不知;法國人謝幕都來超多次這一套的,一方面當然也歸功法國觀眾真的很熱情(美稱NICE,說白了沒原則),很多我們看到有點傻眼的戲仍舊可以獲得如雷的掌聲和滿場的踱地,有時候會覺得自己的標準已經淪為一種參考值,也開始思考,或許另一個民族喜愛的口味真的就是不一樣(一個會插隊,沒有直線觀念的懶散民族...喔天,我真的很愛遷怒)。


第一次聽到觀眾席上傳來Bravo的時候,是演出已經邁向第二個禮拜的時候。

說不在乎都是騙人的,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整個人真的就像灌氣球一樣,潛台詞直說:哪有啦,但是其實已經臉紅心跳。

後來發現Bravo只是一個聲音,其實不用太去在意它的意思,因為它的意義其實就是沒有什麼意義,就當加油打氣聲了;因為你實在不知道他們的標準在哪裡,這種好像用在誰身上都可以成立的讚美,對我來說就變得不痛不癢了。

說到謝幕。

我們團應該是極少數永遠只謝一次的團,跟往往一謝就三次起跳的其他節目來說,我們倒也沒有多想什麼;不過謝幕真的是一門學問,怎麼說?照理說,謝幕應該是因為觀眾掌聲而起的,但是在這邊,你可以反向思考,逆向操作,你每出來一次,觀眾就得掌一次;當你不小心締造了觀眾掌聲長達十分鐘的假象之後,這個作品似乎就整個被好看化了。

我必須認真聲明,我相信觀眾的眼睛還是有雪亮;只是這種人性的反應本來就是可以被操作的,我們都沒有把握到底這些[聲音]的真實性在哪裡,只有心中的一把尺;偏偏這把尺常常厚此薄彼,行行相忌,所以長得其貌不揚。

三天前,我們謝了第一次的二次謝幕。
不知道要不要歸功我們的台語翻譯文學家周定邦老師,他三天前從台灣飛來跟我們相會,還帶了他的拿手樂器月琴來,使得三天前的宣傳活動沸沸騰騰(當然我也是聽轉述,因為我的腳沒有辦法負荷長時間的走路,只能精神上支持大家...整個弱掉);我們隔天的票房衝破25。

可能受到激勵,演員表現也不錯,整個反應還算可以,然後我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之下被告知要二次謝幕,我整個人沒有杵拐杖竟然也跑著出去,又是虛榮的腎上腺素作祟,我輕巧的很。

謝兩次的感覺很好,然後我要說,如果真的沒有貨真價實,我真的寧願一次就好。

反正只是一個聲音,對,我知道是很好聽的加油聲,但是,是不是我的?有人說加減聽嘛!我,嗯。

不過接下來都謝兩次就是了。怪怪。人生。

台長: 蔡柏
人氣(2,46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旅遊記事 |
此分類下一篇:[亞維儂]奇遇的Paradox
此分類上一篇:[亞維儂]倒數計時

小令。
驚艷!英妮這張看起來超超超超漂亮的。(真心)

關於"當你不小心締造了觀眾掌聲長達十分鐘的假象之後,這個作品似乎就整個被好看化了。",北京這邊有種說法,叫做"托兒",基本上組成份子差不多就是親友團,或是根本是劇組花點錢找來的學生,負責笑跟鼓掌叫好,然後就可以發新聞稿,說此戲"觀眾喝彩不絕,反應熱烈,擇期加演...&quot等等。

每次看到我明明笑不出來的,然後還有一堆托兒的白爛戲,就很想自暴自棄大叫人多了不起啊老娘不玩了!!

剩幾天了,加油。
2007-07-25 16:00:3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