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2-21 00:45:43| 人氣2,234|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小雨中的訪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走在小雨之中,看著前頭拖著行李箱的居家護理師學姊,以及穿著白袍領隊的主治醫師老師,落在隊伍的最後一個的我,忍不住覺得這真是一張良好的構圖:小雨中的訪視。
那鮮明整潔的白袍,和柏油路上濕漉漉的積水,成了一種極大的反差,護理師行李箱滾輪叩隆叩隆的聲音,在小雨中,彷彿打著節拍,比那在機場拖著行李箱個空姐,有著不一樣的專業美感。

一行人,靜靜走著,隱沒於街坊的人家之中。

第一站,是個青壯年的先生,脊椎受傷讓他下半身癱瘓,大小便失禁,腸胃功能不佳,長期臥床。這次去,足部的壓瘡照顧得還不錯,家裡照顧的環境也很乾淨,洗手間就在病人的床邊,整體而言是蠻好的設計,家人很親切,病人也很開朗,尚有社交活動,還有朋友會來探望他拿藥膏給他,壓瘡的改善據說就是用了朋友拿來的藥。
第一次跟有主治醫師訪視的家訪,以前在陽明醫院家醫科的見習課程,是跟護理師學姊去的,主要是作問卷和生活評估,和這次性質不太一樣,這次是由主治醫師評估病人狀況後,護理師做護理評估,並置換尿管或其他需要護理照顧的管路,並計算單次的居家訪視照顧費用,所以護理師學姊不但要帶很大一包護理照顧需要的各種耗材,還要準備很多零錢來結算費用,其實是蠻辛苦的。
沿途詢問了一下黃老師,居家收案的標準,發現主要是需要三管護理的臥床病人,平常護理師居家護理通常一個月一次,並定期有主治大夫的訪視追蹤。奇美醫院著手的居家業務範圍其實分佈台南縣不少地方,有些地方其實離醫院不近,這時候不免想到,長照的病人其實很多,若能由衛生署統合各大醫院,結合區域衛生所來做這一塊,是不是可以更有效率,收案更確實,照顧更就近,做到長照在地化,醫療在地化的情況,和黃老師討論之後,明白這樣的想法還是有其瓶頸,畢竟不是所有醫院都想做居家訪視出勤這一塊,且衛生所也不一定有足夠的護理人力支援長期照護,且近日來慢性照顧的病房,諸如護理之家,呼吸照護之家,如雨後春筍一般持續冒出,目前長照的發展,還是比較著重在集體長照這一塊,居家反而因為成本高效益低,而是比較被忽視的。
第二家的病人,座落在一個有些破舊的屋子裡,一樓空曠的的大廳,看起來有點像是廢棄的屋子,上了二樓,進了門,才稍微人味,擺設舊但堪稱整齊,中午吃剩的魚骨頭,還擱在桌上,陰暗的屋子,看得出非常節省電源,開門的是病人的兒子,主要照顧者,神色有些緊張,那謹慎的動作,看來有些神經兮兮。樓梯另一側,一個人躺在沒有隔間的床上,事後,才知道那是病人的另一個兒子,有精神分裂症。我們沒有和另一個兒子打招呼,直接跟著主要照顧者往屋內走,打開小門,和屋外陰暗氣氛完全兩樣的溫暖空間,出現在眼前,掛滿了乾淨的毛巾,擺的一絲不苟的瓶罐,還有一進門就看到盛好了水的臉盆,在在顯出照顧者的細膩和要求。
「他有點潔癖。」護理師學姊在屋外就曾輕聲跟我說。
「你們要不要先洗個手,這裡有溫水。」那兒子說道。
黃老師和學姊都去洗了手,礙於房間格局太小,動彈不得,所以我只好退到門邊,沒有過去洗手。
跟房間外的環境相較,他確實照顧的很好,但卻不是一個易於溝通的家屬,他有他的看法,且很不容易接受醫護人員的建議,尤其是護理人員的建議,某種程度而言,是帶點傲慢的家屬,一開始,他把我認成是以後要接護理師學姊班的護士,如同他在對待護理師學姊的方式一般,沒有不尊敬,但也不會太客氣,但當護理師學姊和黃老師說我是實習醫師,不是護士時,這位先生馬上改變態度,甚至跟我道歉,讓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事實上,這樣的態度,是很不健康又令人尷尬的,醫護人員都是為了幫助他母親而來,並沒有尊卑之分,家屬如果抱著這樣的眼光來看醫護人員,其實對最辛苦(每個月都要來訪視)的第一線護理人員是一種不公平的對待,被誤認其實沒什麼,反正大家常常以為女的就是護士男的就是醫師,但真正尷尬不舒服的是,當病人對醫護人員有不公平的大小眼時,這個誤認,不管對我們而言還是對護理人員而言,都是一種不舒服的對待。然而,這本來就很難避免,很多時候,只能一笑置之。
走出這棟房子,才知道原來平常學姊必須一個人來,一個人來做護理照顧,面對著緊張兮兮又很有主見的家屬,還有一個時常隱身黑暗不知道病情控制如何的精神病家屬,居家護理師,真的很辛苦。
第三家,是個看起來很好,會動會掙扎,會發出聲音的病人,但其實他已經有失語症,且無法正常溝通正常理解,換言之,就是頭腦其實已經不太清楚,照顧他的外勞很年輕,有時候不太懂主人交代什麼,但或許是怕會丟了工作吧,常常都會點頭表示知道,所以似乎不太被主人一家子信任,伯伯看起來很好,但又似乎不是那麼好,這樣看起來和實際的差距,讓家人似乎有些挫敗,而進而有些埋怨伯伯為什麼不講話,不表達清楚些,或許不是不,而是真的不能吧!
第四家,是個腦出血後急救回來的病人,炯炯有神的對焦眼睛,和他去皮質化的肢體姿勢,呈現一個奇怪的共存,無法理解他的腦傷到底是到哪樣的程度,照顧者是個很有想法的中年人,對於教育,長照,等等,都很有一套見解,而且是健談開朗的人,唯一後悔的就是當初堅持急救:「如果知道救回來是這樣,當初就不會這麼想了。」
病人的床位於樓梯間,離大廳近,易推出門就診,屋後有專門做的抽風機,避免油煙或是抽煙時,空氣不好傷到病人,那老爺爺就躺在那,一動也不能動,雙眼卻又奇蹟似的有神,看著他的孫兒,跑來跑去,每個經過樓梯的家人,都會看到他,也會被他看到。

這是什麼滋味呢?或許,我真的不想知道。

回程的路上,五味雜陳,長照的酸甜苦辣,隱約在心頭滑過,這一塊,真的太缺乏資源,太需要發展,居家護理在地化,已是相當迫切的需求,今天看到的病人們,已經是長期照顧的病人裡,比較幸運的一塊,有不放棄他們的家人,有定期訪視的醫護人員,再辛苦,畢竟,是在家裡,對老人家或是病人而言,最後的路,就算再漫長艱辛,在家裡相信還是強過醫院養護機構百倍吧。

台長:
人氣(2,234) | 回應(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小I繞台記 |
此分類下一篇:精神大不同
此分類上一篇:阿伯的苦衷

邑上春榎 / 邑春榎
醫院設備完善
但有時候患者的心情也很重要
居家護理對患者的情緒和心境方面比較好

但這就是矛盾的地方

為了病人好
到底應該選擇哪一種

雖然通常最後還是以家人的意見為主...
2008-02-21 13:26:14
版主回應
很多時候,是沒什麼選擇的...
有點無奈^^
2008-02-22 00:27:54
@-CHEN
旭 突然覺得你很像做慈濟的 XD
2008-02-23 03:40:41
版主回應
XD 有苦行僧的感覺嗎?
2008-03-02 23:10:59
jean
居家護理人很辛苦確實..沒錯
但是

有話要說說
長期照護..不只有如此而已
居家護理一個月2次探視(理論上)

醫院附設護理之家是24小時keep著
一比47的人力比
也是很喘的..

再累再喘..卻沒有人知道
在忙些什麼
累些什麼..更沒有人覺得
護理之家護士是專業的..

嗚..我們一直都很努力的

有機會請

也來護理之家走走...
2008-02-23 11:21:17
版主回應
恩恩!
我相信,台灣目前的長期照顧體系,發展還不甚完善,而且所有的照顧主力重擔,確實都是靠護理人員為主,不管是居家護理師,還是護理之家的護理人員,幾乎都要照顧很大量的病人,很多時候都是超量工作,不過有大家的努力,長期照護的環境,才有逐漸發展的機會,jean的辛苦,對長期照護的發展一定會有所助益的!
2008-03-02 23:17:03
野生綿羊
看著你的平鋪直敘才曉得自己能走能看是多麼幸福。
2008-02-25 11:33:26
版主回應
:)
2008-03-02 23:17:20
jennyan
護理人員真辛苦...
沒有大愛的精神還不容易做下去ㄝ

看了你的文章想起
我婆常告訴公公說
他們老的把自己照顧好
就是年輕人的幸福
我也要好好照顧自己
才是將來兒孫的幸福
2008-03-06 12:27:35
版主回應
:)
2008-03-07 16:01:15
9
您好:

我母親有乳癌,約已治療三~四年~ 化療都做過了~

都一直追蹤中~在前一陣子發現有瘤在左方,後來進一步做了核磁共振檢查~

醫師很不肯定的判斷可能是良性的~

但又說她有胸腔積水~ 請問那是怎麼回事阿?

我媽擔心的認為胸腔積水是否為肺癌的徵召呢?

謝謝
2008-03-07 15:40:31
版主回應
9您好
很抱歉對於您的問題
幫不上太大的忙
乳癌的變化是很多的
需要詳細的了解您母親的病情和病歷的醫師
才能夠掌握情況
而胸腔積水的成因也非常多
無法直接就判斷是否和肺癌有無關係
以我現在還在實習的微薄常識
恐怕也幫不上太大的忙
這是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的網站
http://www.tbca-npo.org.tw/index.php
上面有些資訊
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祝福您母親平安
2008-03-07 16:12:1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