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0-22 21:25:39| 人氣1,4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去敏感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敏感化」是一個很有趣的詞,五年級醫學倫理課時,老師是個法律人,後來轉攻醫學倫理,他鄭重的宣布上課目標,不是要大家把醫學倫理定義背起來,而是要大夥兒「敏感化」,敏感化,意旨對倫理議題感到敏感,能夠感受到事情似乎有些不對勁,意識到這是個倫理議題,而面對思考這些問題。
最近這幾天,來到血液腫瘤科,本來確實是個非常容易敏感化的科,生離死別,束手無策,安寧轉介,幾乎都在這裡上演,但是,超額的病人量,和嚴重超時工作,讓疲憊的心,失去了大半體會能力。
每當持續工作時數超過十二小時,精神竟開始渙散,尤其是晚餐都還沒吃,下午可能連口水都還沒喝過,廁所更不用說有去過,病房裡還有三個下午五點才來的新病人,屬於白天上班醫師工作範圍,就算沒下班也要把他處理完,然後還有十六七八個病人的紙上病歷等著去補,雜七雜八補完可能最少九點十點時,人是很容易被「去敏感化」的,關掉一切人情世故的接收,腦袋裡只剩下一件事:我要把工作做完。
台灣的醫療社會,很多地方,就是這樣對待我們的住院醫師,身為實習醫師,只有偶爾會遇到這樣的待遇,但住院醫師遇到的機會,比想像中還要普遍,很難想像在這樣的工作品質下,可以兼顧病人的疾病加上心情。更何況,血液腫瘤科,不就是末期病人集中地,這樣的照顧環境,病人怎麼可能得到全人全家的照顧?
問題到底是出在哪裡?人力不足?這幾年不是都說醫生太多了,不見得出在不足,而是分配不均,高風險低生活品質的科,人才羅織困難,而使得工作負荷更形繁重。
第二點:文書工作繁雜。不否認,寫病歷絕對是一個整理思緒,幫助思考如何治療病人的好方式,並具有實質的紀錄跟法律地位,但是,當文書工作被當成一種高規格的要求時,處理文書工作的時間,往往比花在病人身上的時間還要多,一床病人基本的每日病歷,包括翻看資料跟思考處置,只給個十分鐘就好,依醫學評鑑委員會規定,住院醫師上限十五床,一天基本就要花一百五十分鐘寫病歷,新病人進來,一個負責任的住院醫師,翻看舊病歷並接病人然後簡單的身體檢查加上開完醫囑打完住院病歷,最快最快也要半小時吧!一天只要進出二至三個,花在紙上作業的時間可能就超過四小時,更何況十五個只是規定,照顧十六七八九個以上的住院醫師比比皆是。
結果下班時間不用照顧病人跟查房了,開始寫病歷,寫完也差不多可以睡覺了,學習的品質在哪裡?住院醫師的目的是學習怎麼當個獨當一面的專科醫師,而不是學習如何快速寫完作業。
這是很多醫院的困境,一時之間大概也解決不了,最近在血液腫瘤科,幾乎負責把所有文書工作弄完,眼看住院醫師負責接新病人跟處理一些治療,就搞到八九點才下班,當然負責文書作業的我也差不多那個時間弄完,據聞我還沒來當血腫實習醫師時,住院醫師十一二點下班是常有的事。
這樣的生活,多半會使人收起敏感的天線,成為工作的機器,病人就是那麼多,高風險低生活品質的科別,恐怕只會越來越面臨人員縮減的問題,雖然國外醫學生歸國就業也日益增加,但斷層還是存在的。
而文書作業這種東西,向來只有越來越繁複,沒聽說過簡化的,一切只能在繁重的工作中,尋求解套,並祈求不要因為逐漸去敏感化,而變得麻木不仁,忘記初衷。

台長:
人氣(1,47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學習之路 |
此分類下一篇:爸爸的便當
此分類上一篇:觀摩 治療 被治療——兒童復健團體治療有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