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1-03 00:14:55| 人氣1,107|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高學費政策將培養出台灣什麼樣的競爭力?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近來阿扁總統在電子報裡「台灣學費政策從來沒有阻礙過台灣階級的流動」、「受高等教育是一種投資,必須先做好財務規劃」…等等數語,再度吹皺十年教改積弊已久的一池春水,新興教改團體更是趁著總統大選的前夕拋出此一議題,希望能多爭取這個議題的曝光度與輿論關注,迫使當局在民意的壓力下重新檢討十年來教改的缺失。

若平心觀之,台灣這幾年來的學費政策是過高抑或是合理,實在難下定論。反高學費者持的論點是,以目前這種學費門檻,造成許多中下階層的家庭無力負擔,尤其是家有私立大學生的家庭,根本連溫飽都有問題,哪來這麼多額外的金錢負擔學費,導致學生無法完成課業,遑論經過高等教育能造成階級流動,改善社經地位;但從另一個觀點來說,高等教育本來就是相對於義務教育的一種投資型的教育,收較高學費也並無不合理之處,何況近年來學費的漲幅已不如以往的幅度那麼高,雙方各執一詞,說法都能成立,但筆者在此想要討論的是,在這種高學費的政策下,對於台灣未來一代的競爭力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筆者以為,高學費政策背後所反應的結構性問題,其實就是高等教育的浮濫,過去10年來,台灣平均不到40天就有一所新大學成立,教育預算對於各大學補助的金額分配逐年減少,加上世界性的經濟不景氣,造成各學校必須以增加學費來維持學校運作,高學費問題於焉產生。而在這10年教改中,所成立的大學有多少是校內軟硬體根本不符合成立大學標準,而在政策的推動下,強迫升格的,這樣的大學所培養出來的大學生素質可想而知,這樣「量產」出來的大學生,進入社會的結果就是青年失業率飛漲,因為企業往往不在乎你是不是大學畢業,在乎的是你是那所大學畢業的,所以大多數許多名不見經傳大學畢業生,往往就失去的競爭力,這樣一來花費巨大社會成本所培養出來的大學生,無法成為社會菁英,反而成為失業人口,無法提供心力促成經濟向上提升,反而成為社會負擔,台灣的競爭力就在逐年生產的愈來愈多大學生中,一點一滴被掏空。

因為大學畢業已不再是就業的保障,所以有愈來愈多的學生選擇延緩進入職場,寧願在學校繼續深造,以便藉著學歷的提高,將來謀職時會有較多被企業選擇的機會,這無異是將窄門從大學延後到研究所或是博士班,造成原本較以往同時間該進入就業市場的人數大減,導致雖然失業率高,但還是有很多工作是找不到人做的,雖然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大學畢業生對於工作的過分挑剔,但從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台灣人力資源分配正嚴重失衡中。

教改一路走來,所製造的問題比解決的問題還要多。就像朱雲鵬教授所說,「在未來數年大專院校數量及學生名額仍將持續擴充的狀況下,高等教育品質下降的速度還會持續惡化,若不立即糾正、改善,台灣經濟過去所奠定的厚實基礎將被侵蝕及掏空,嚴重影響未來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教育部應該拿出點擔當,別再讓那些蛋頭教改學者和不夠水準野雞大學,繼續糟蹋台灣,糟蹋我們的下一代了!

台長: 阿信

zen
廣開高等教育之門有利有弊 臺灣差的是沒有配套措施 並非這樣做不好,例如高等教育分級,弄出社區大學 教學型大學 研究型大學 職業應用型大學 短大等 再根據不同需求尋找經費來源 例如職業型大學和就業企業建教合作 研究型大學讓其和企業的RD合作等等

不過 陳水扁倒是有一點說的沒錯 現在的父母的確有必要為孩子準備大學教育經費(美國的父母都是這樣做的) 像保險或銀行業者 應該可以針對這樣的明目 推出相關產品 例如出生後替孩子開設教育存款的戶頭 給予較高的利率 但限定未來學費支出必須直接由銀行替家長繳納之類 我想 解決的方法有很多 只是腦殘官員們根本不在乎 不願用心規劃
2006-12-25 23:57:40
stmpv
台灣硬起來! 抵制菲律賓!!
2013-05-18 16:05:5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