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10-21 16:34:33| 人氣17,90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覺悟之道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蘭若精舍.柳藏經

未來成佛者,必先受佛陀摩頂授記。

覺悟之道是自己走出來了,成佛之路似乎遙迢,卻又像近在咫尺,轉瞬間的生滅變異,何嘗不是體解大道的灌頂加持,行者無疆終能化臻任逍遙。

在《妙法蓮花經》中,佛陀為祂的十大弟子摩頂授記,說出他們未來的佛號與佛國淨土名稱,說他們的未來世必定成佛,而佛陀的弟子都已經證得有餘涅槃的阿羅漢果,所以成佛必定受到當世佛陀的授證,而不能自證佛果,就連釋迦牟尼佛也說自己成佛前受到然燈佛的摩頂授記。

很多人閱讀惠能大師的《六祖壇經》,得到很大的啟發,覺得惠能大師已經成佛。其實惠能大師能有如此高深般若,或許過去世在佛陀時代,早已被佛陀摩頂授記,所以乘願再來時,就往東土震旦而受生,帶著宿世久遠劫來的智慧,為我們宣說佛法,讓我們得到殊勝的法益。

在佛法的傳承中,佛經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就算不識字的六祖惠能,說法還是依照經典,不能只以自己的見解來創造佛法。佛、法、僧三寶,僧寶是來維護佛與法的住世,信眾也要做到依法不依人,如果一個出家人不以佛的教誨為傳道宗旨,那他就是身穿僧袍的魔王波旬子孫,來毀壞佛法,以魔道入侵佛塔,擾亂消滅你的覺悟之道。

我們因為要遠離惡業,所以拼命造善業,貪求功德,其實離佛法也很遠,只要有業力在,就不是覺悟之道,佛法在那不思善不思惡的那個一念之中,方能通達徹悟。

所以當世有很多高僧,我們必須更加恭敬,因為他們的出現,可能都是幫助我們未來得度的未來佛,或許在未來世他們成佛之後,就是為我們摩頂授記的佛陀,我們豈可不廣結善緣,用心追隨呢?

修持佛法的道路上,會有很多的魔考,我們也很容易一點挫折就顛倒夢想,放棄體解大道,轉而支持外道修行,捨棄自己內在的覺悟,從而追求神道的外力加持,以為這才是真正的得到救贖。

佛是捨去人世間的親緣、財富、權勢而證悟;流浪漢、乞丐是福德因緣不具足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人間福報,成為街友。佛陀時代,佛陀也有接受賤民成為比丘,但因為福報不足,雖然證悟,最後卻還是活活餓死。佛陀要大家福慧雙修,準備好修行道糧,這才是真正的覺悟之道。

經常會遇到不同修行的人,有各種宗派、法門,但有些人往往會執著自己的門派,而攻擊別人的修行模式,其實佛說八萬四千法門,所有法門都有機會契入覺悟之道,只要秉持「八正道」,八正道是佛弟子修行的八項內容:「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只要契合八正道不偏移,都能有所成就,如果一昧自讚毀他,那麼修行的功德力也會灰飛煙滅,徒勞無功白忙一場。

「離經一字,即是魔說。」不依佛、法、僧教法,而自創覺悟之道,就是外道,引用佛法,又毀謗僧寶,自封教主,就是附佛魔道,波旬子孫。無始劫以來,只有一尊佛自證如來,就是威音王佛,其祂累劫累世能夠成佛,都是依祂的教法而悟道,所以只有皈依三寶,遵循四依止,才是佛弟子。

其實佛經上的各種說法,各種佛陀的故事,佛陀只有告訴我們一件事,就是覺悟只能靠自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別人無法幫我們吃喝拉撒睡,生老病死是一合相,沒有人可以幫我們生老病死,這一切都是我們的業力流轉,在生死大海中浮沈。

或許我們經常感到人生為什麼那麼苦,是因為我們一直在拒絕苦的到來,殊不知苦其實是虛幻的想像,只有我們努力面對,苦才會不存在,只有接受釋懷,苦才會消失,佛陀在人間八十年,也示現祂的生老病死給我們看,擁有肉體是無法不生不滅的,只有回到自性,不受肉體生死的桎梏,才能解脫成為佛身,到達涅槃永樂。

中學時喜歡林清玄文學筆下的佛學,直到現在喜歡蔣勳美學筆下的佛學,然後讀到《金剛經》上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任何以文學或美學所包裝的佛學,其實都離解脫之道很遠,不能見如來。

那麼讀這些書有用嗎?後來又讀到《維摩詰經》上所說:「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也就是透過這些文學或美學,讓我們喜歡上佛學,進而進入佛法的深心智慧,這些都是有大用。

但不能讓我們只停留在文學與美學的層次,甚至「佛學」本身祂也不是學問,要捨掉「學」才能成「佛」,佛就是「覺悟」,就是解脫之道,佛的本身就是佛,並不是另外一種學問,想通了就能知道自己的本來面目。

成佛的時間約地球紀年「五十六億年」,如此漫長的修行,這無始劫以來的旅程,我們要以更健康的態度面對,總有一天我們可以航向彼岸,在佛世界中成為永恆的家人,不再有生滅變異的煩惱。

(柳藏經于蘭若精舍2022/10/21

台長: 柳藏經
人氣(17,906)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人間行者 |
此分類下一篇:離四相去三心
此分類上一篇:化身千手千眼觀世音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