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5-25 15:34:22| 人氣78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豪情萬丈古能豪     陌上塵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認識掌門詩人古能豪大俠約莫在1978年左右,那時我剛好自東瀛接受造船技工訓練返台,被分派在小港大造船廠,當一名造船工人。

 斯時,我因為喜愛文藝創作是一個標準的文青,所以,認識了許多文友,古能豪是其中佼佼者。那年代武俠小說盛行,除了武俠大師金庸名滿天下;另一武俠泰斗古龍也威震武林,而,詩人古能豪因為姓古,大家都因此而叫他大俠而不名。

 古能豪不但是一位詩人;也寫得一手好小說好散文,是文壇的全能才子。他參與「掌門」詩社是詩社的台柱,不但熱心於詩社的運籌帷幄;在詩創作方面更是不落人後。

  古能豪的散文集「葉綠脈上的純」,如果我記得沒錯?應該是他的第一本書,是我在文青時代愛不釋手的散文集。綜觀全書,作者在為文之初似乎已經有意將筆觸造成悲調的音符,雖然全書的悲劇氣氛尚不足構成雄渾的氣勢,但其文字之淒美處,仍能緊緊地扣住讀者的心弦,甚至於深深地能與讀者的心靈融合在一起。這是古大俠柔情萬丈的表現。

  通常一個人在感情陷入低潮的時候,較容易引發悲情的文字,或者古能豪在心路歷程中受過深重的創痛,然後形諸於文字,藉以發洩個人鬱悒的憂悶,因此由第一輯「從雕塑」中我們可以發現:

 「我只是一個片斷一個片斷的為他人而活

為過去而活

終是影子在游離的雕塑中成形

墬向篇篇的殘章裡」

 如此悲劇情懷又苦澀的詩句,當然,我們不能說這段文字會帶給人們悲觀的後果。誠如尼采所說:「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苦難的歲月只能給予人們無比的信念與責任,苦難將是人類成功的踏腳石,奔躍過苦難的跳板,前面就是坦蕩康莊的大道。

 抒情詠物的散文若果不能控制其全篇的結構,則易使全文流於鬆散,甚至於失去主題,這也就是「無病呻吟」之類的文章,這類文章本身即已失去其成文的條件,風花雪月之作固能吸引讀者於一時,畢竟經不起時間的考驗,讀完之後立即被置諸腦後,煙消雲散。

 但是,「葉綠脈上的純」這本書給我的感覺,除却淒美之外,其字裡行間詩意甚濃,或許這就是古大俠成為一個詩人的原始DNA。

 古能豪雖是位浪漫純情的唯美詩人,然而,他並沒有忘卻身為人父暨作為作家的社會責任。多年前,這位詩人大俠,在他孩子還在童騃時期,就在台北市的林白出版社出版了「給孩子們的信」,其中盡是緜缁不斷的父愛。

 秉持著父愛的溫度,古能豪的作家責任發揮成對台灣這塊島嶼的大愛,在他生病的前幾年,即陸續在報章雜誌發表了系列散文:「給台灣的情書」,從文學的「真」、「善」、「美」到政治文章的「快」、「狠」、「準」,我們看到了詩人古能豪的豪情萬丈。

 文青時期即與能豪為友,當時我在造船廠為五斗米折腰;他則在楠梓加工區某電子廠當一名小職員,後來他轉業某集團,為公司高級幹部,在這個生涯的規劃轉折中,他對於文學的熱愛一直不離不棄,他對文學創作的熱愛與堅持頗令人咋服。

 我倆年齡屬同世代,我虛長他幾歲,如今,我們都已戒花甲之年,在身體健康方面都已傳出警訊,約莫十年前我腦部出血開刀,術後回鄉靜養;古大俠也在數年前經歷了一場大病,兩人都由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回來。之後,我們在臉書相遇,瞭解了他對人生的態度和我不謀而合。

 但是,他的文學韌性卻遠遠勝過於我,他在「歷劫歸來」之後仍不斷從事文學創作,此期間,還不斷整理所有作品:一本一本的「手做書」面世了。

 這個俠骨柔情的台灣囝子,他就是咱們眼前的古大俠——古能豪。

 

                        ──二0一五年五月二十四日 台灣時報

台長: 古大俠
人氣(783)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序文 |
此分類下一篇:能者豪也 鍾順文
此分類上一篇:花甲老人不寂寞 林仙龍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