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2-24 14:33:35| 人氣2,627| 回應0 | 上一篇

最愛打架的十大形 (轉貼文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愛打架的十大形        張源俠     

  

   大俠在跟周庭爵學八卦的時候,就見識了十大形,只看到那些學生傻乎乎地走雞步。

 

大俠心想,這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傻樣的拳法。周老師教學生十大形,但講到打法時,卻用拳擊的擺拳,讓大俠也看不懂。

  

   大俠在學了楊式太極以後,看到旁邊的場地上有學生在練十大形。雖然大俠還是覺得十大形很傻,但心下好奇,想進去看一看到底這是什麼拳法。教拳的是蔡老師,原諒大俠不知道蔡老師的名字。蔡老師是盧嵩高親傳弟子淩漢興的徒弟。在蔡老師的眼裏,淩漢興先生的功夫是十分了得的。蔡老師在講拳的時候將所有的其他門派都大大貶低一通,吹噓十大形在上海是如何天下無敵。又說他自己如何將一個少林派的師傅打出鼻血來。蔡老師的學生包括大俠在內都喜歡聽這樣的故事。

  

  在練的時候,蔡老師示範一個動作,然後要學生四個一組同時朝前殺將而去。大俠平時是偷懶慣的人,遇到這樣的情形,只有叫苦不迭的份了。每次都要使出吃奶的力氣才能跟上大部隊,等到蔡老師喊停,大俠早已氣喘如牛了。

  

   練十大形是大俠練過的最辛苦的拳法。蔡老師不收學生的學費,這正合窮學生的意。大俠那時已經是大學教師了,但可憐的工資使得大俠也很樂意混跡於這免費教學中。

  

  蔡老師知道大俠練太極,每次對大俠不死不活的樣子就氣不打一處來,對大俠總是橫眉冷對。其實大俠那時還是處於“張黛玉”階段,根本沒有力氣打這麼大運動量的十大形,在學了一個學期以後,大俠就偷偷溜掉了。

  

   大俠雖然只學了一個學期的十大形,對十大形簡單明瞭的技擊法卻深有印象,後來跟王雷華老師學螳螂拳,學會了螳螂拳的技擊法,自己將螳螂拳和十大形的打法結合起來,形成了獨特的大俠式技擊法。

  

   王雷華老師說他這輩子最遺憾的一件事是放棄了師從孫少甫學十大形的機會。王雷華道孫少甫是盧嵩高眾弟子中出手最漂亮的一個,但孫少甫在文革時期被打成現行反革命。有一天,孫少甫看到王雷華練螳螂拳,對王雷華大加讚賞,問他是否有意學十大形,王雷華雖然十分嚮往,但卻怕孫少甫的現行反革命帽子,沒敢接受孫少甫的好意。時過境遷,王雷華老師後悔不已。

  

   王老師雖然沒有跟從孫少甫學十大形,但對十大形卻十分推崇,他常說,十大形的身法是對中國傳統武學的革命。一般的功夫都很難做到整體發力,十大形的獨特身法使其整體發勁得以可能。

  

   大俠在練十大形時,感覺這十大形的利害就是取單一動作不停反復地在運動狀態下練,最後將簡單動作練到滾瓜爛熟,出手自然就比一般練少林的利害了。這種功夫在大俠的眼裏看來還是傻練功夫,雖然厲害,層次卻不很高。

  

   在上海十大形練法中,練家最喜歡練的是刮地風和單把。傳說安大慶化十八年工夫練成一招單把,就憑一招單把所向無敵。喜歡傻練的人就拼了老命在家裏練單把。

  

  大俠當然也想練就天下無敵的絕世武功,聽說絕世武功就這麼簡單,於是也回家偷偷猛練單把,直練到肘關節如脫臼一樣難過。說起傻練功夫,大成拳也有一班人信奉只練一個動作就可以天下無敵。這個動作就是站樁。大俠上大成拳的網站一看,有些傻乎乎的練家一天居然要站八個小時的樁。這不是走火入魔了嗎?

  

   有很多人以為練拳只要靠傻練就可以成就大器,大俠練了這麼多年的拳,深深體會到將拳簡單化的人不是別有用心就是自己也沒有得到真傳。大俠讀楊振鐸寫的楊式太極拳書,書中有人提問楊式太極拳有沒有不傳人的秘訣。楊振鐸一口咬定他們楊家沒有秘訣,只要好好練,功夫就會出來的。這其實又鼓舞了另外一種形式的傻練。大俠就看到在公園裏有人練楊式太極連續數小時地練。這種拼時間的傻練真能練出絕世武功來嗎。大俠在網上讀到瞿世鏡先生的“楊式太極是一家”,裏面提到楊式太極是有秘訣的。文中寫到:

  

  第三步傳授內功心法,最為嚴格。弟子叩頭師正式入門之後,須經多年考察。拳法基礎扎實,用法熟練,人品高尚,方可傳授內功心法。按楊門規矩,"心法不傳六耳",必須閉門單獨傳授,學得心法之後,不可隨便洩漏。所謂心法,是內氣內勁運行之路線。心法未能貫通,則所用之勁仍為腰腿勁,尚非純正內勁。楊家素有心法不得妄傳妄議之規定,故雅軒師伯《眉批》引起之種種爭論,僅局限於拳法、用法,尚未涉及心法。《體用全書》亦只講拳法、用法,不授心法。

  

   楊振鐸先生說楊家沒有秘訣,而瞿世鏡先生卻說有秘訣,我們到底該相信誰呢?大俠在上海的時候,和瞿世鏡先生有數面之交,知道瞿先生是個學問家,大俠相信瞿先生的說法,這麼一來,回過頭來看楊振鐸先生的秘訣否定論,大俠認為這裏面大有可究之處。

  

  武學是一門學問,不是一拳一腳一招一式可以替代的,但要真正學到秘訣卻是難上加難,尤其是技擊實戰上的東西。大俠在習拳二十多年中跟過很多老師,王雷華老師是大俠的第一個正式師傅。大俠在上海的時候,和王老師曾經在一起生活過數年,對武學的瞭解可謂耳濡目染,大俠套路學了一大堆,但真正的秘訣只有一點點。

  

   目前市面上的拳師肯將套路教出來就是很好的了,有不少拳師將套路都帶到棺材裏去。王老師對大俠說,他的各家螳螂拳套路總共收集了一百多套,大俠曾建議王老師錄影存檔,但被他一口拒絕。憑大俠和王老師的關係,王老師還是戒心如此之重,大俠看了好氣又好笑。

  

   將套路教出來後,再教打法的就更少了,而教完打法後肯將心法教出來的更是鳳毛麟角。大俠看武林傳奇故事中,前輩大師一抬手就將人打飛的神奇武藝,只有聽說,卻不知道怎麼練。大成拳有系統的練法,但大俠照了書上的七妙法門去練,其效果遠遠無法達到其所廣告的程度。大俠讀李英昂的“意拳正規”一書,書中直言光通過站樁就想成就絕世武功是不可能的。書中特別有一小段關於姚宗勳學藝的故事。李英昂說姚宗勳是進入王薌齋師門後十多年才被傳授真正的秘訣的。現在網上線民一致評論姚宗勳的拳架遠比他的兩個兒子漂亮。姚宗勳肯定是將所有的秘訣都交給他的兒子,但現在連兒子這一輩都無法在前輩挺起腰杆來。

  

   大俠在芝加哥的美國學生羅伯特有一年向大俠拜年,說他買了整套的“意拳”,大俠一聽來了精神,立即要羅伯特將VCD寄來看看。羅伯特一口答應,還特別關照,如果看出什麼妙處,一定要教他。大俠學拳,對王薌齋的意拳一直很崇拜,但苦於上海沒有什麼意拳高手,一直無法得窺其廬山真面目,現在能有全套意拳VCD,那真是太好了。

  

   大俠收到羅伯特的VCD以後,立即上電腦觀看,對最後一盤姚宗勳演練的內容十分讚歎,但大俠卻有一個疑問:姚宗勳將意拳和拳擊結合在一起讓大俠看不懂。意拳和拳擊在技擊原理上應該是有很大差別的。意拳講究整體勁,拳擊單純講究拳勁,練過拳擊的人都知道在打刺拳的時候,為了出拳的速度,刺拳是不可能一直用整體勁的。大俠練螳螂拳深有體會,為了讓前手的進攻速度加快,必然會犧牲整體勁。

  

   大俠觀察VCD上的意拳拳擊示範,也是非常講究速度的,在那樣的速度之下,整體勁必然被犧牲了。有人可能會批大俠偏見,大俠請諸位看客注意VCD上的沙袋,在意拳拳擊的快速攻擊下,沙袋並沒有明顯的晃動,說明沙袋所承受的打擊力並不很大,也間接證明整體勁沒有被用上。大俠還觀察到VCD上的意拳腿擊法也有同樣的毛病,那腿踢到沙袋上,沙袋幾乎沒有什麼反應,大俠實在看不出來那種腿擊法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利害之處。

  

   大俠讀李小龍徒弟的一篇小文,說李小龍有一次示範腿擊法,一腿上去,居然將徒弟家的大沙袋踢破,那美式沙袋的外層裝的是雞毛,李小龍將那沙袋踢破後,雞毛漫天飛揚。那個徒弟笑道,他花了整整一個星期才將滿院子的雞毛清理乾淨。

  

   大俠個人愚見,將意拳和拳擊相結合不是創舉,而是退步。拳擊從文化的意義上來講,是一種片面的、功利性的技擊術。拳擊只對人類本能的、最直接了當的打擊工具----拳頭進行強化,而放棄對人體其他打擊工具的訓練。中國功夫強調的是對整個人體所有潛在的整體攻擊力的追求。這在文化的層面上要遠遠高出拳擊的片面性。

 

台長: Rob
人氣(2,6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運動體育(各種運動、運動情報、球迷會)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