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5-22 23:34:00| 人氣2,36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西瓜園探訪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公司一窩蜂地購買西瓜
現在西瓜是產季
所以不免俗地買了幾顆
而好奇之下
上星期日也跑去西瓜園參觀了一下
沒想到種西瓜也有這麼多的學問
在大自然法則下
沒有辛勤地耕耘照顧
那有甜美的果實享用

要用對方法

首先
種植方面
之前種植的人
會在園中採八步插一記號
算出一區園要種幾株西瓜
再用牛拖著犁鬆成二步寬一行
每二步挖一洞
下一點點「大肥」
在填土和勻
撒幾粒上一期吃西瓜時收集的子

然後用稻草圍成一個圍牆
一來擋北風
二來擋蟋蟀
剛種到幼苗
需要天天挑水來澆
小心呵護
這是一個苦差事
之前沒有機器抽水機灌溉
只能靠人工
一點一滴灌溉

等到長粗葉才刪掉剩兩棵
再等長到如手掌大在刪
只留一棵
等瓜苗長成藤施第一肥
稱「頭遍大」
肥是由去年秋天到山上到處收集的樹葉和雜草
堆積在豬舍後面和豬的糞便和成的
或稻草、樹葉灑在牛舍讓牛睡覺和牛的糞便和成的
另外初夏野草很茂盛到處割些雜草來放入「西瓜股」兩側溝內
兩側都請牛再拖犁和上新的土
每邊各約1.5步
此時每股成約五步寬
新和的土要馬上插上乾稻草
使藤上的瓜鬚有定點可攀牢
為預防藤隨風搖動而磨破剛出生還毛絨絨的細嫩小西瓜
等到藤長到接近「股邊緣」再施第二次肥
稱「二遍大」
同樣施肥同樣彎著腰插稻草「滿股」約八步寬
藤蔓兩側平均都有穩定的攀牢點

西瓜要種活很簡單
但要西瓜種成功
種的好吃是很不簡單
要品質好還得「天時、地利、人和」
二、天敵
說西瓜最初最大的敵人是蟋蟀和「龜蠅」
對抗蟋蟀就像打一場場的攻防戰
一開始不知道敵人在那
慢慢去探查之後
慢慢了解蟋蟀的所在地方
然後不知何時
也不知什麼人發明了新方法
用布綁在竹棒上沾臭油
只要輕輕剷平一層土看到洞
臭油棒伸入洞內
蟋蟀一聞到臭油味馬上就自首乖乖就擒
也有人用茶壺裝水灌入洞
它一樣自首就擒

同樣記不得何時開始改用「赤散」磨成毒液
拉竹心沾毒液放入洞口讓它吸進去自殺
那時稱「毒毒猴」
拉竹心很費時
而且先起床的人將矮處的拉光
後來的要費大力才能彎下高的竹子

然不知誰發明摘嫩木樹葉
用番薯籤沾毒液
與蟋蟀之戰要拼到西瓜長大咬不死才停止
可見方法各自設
最後互相學習
那時沒有「專利」這名詞,
誰的方法好就被傳下來使用

另一種天敵是細如沙粒的「龜蠅」
「龜蠅」細小繁殖快
一染到葉子一片接一片枯黃
每當染到「龜蠅」只好眼睜睜看著
幾天西瓜全軍覆沒
整片瓜園葉貼地面
前人們不知試過多少方法
最後也不知誰先發明
用一種植物叫「露藤」搗碎後泡在盆中水成白色
在綁一小束稻草切齊如小掃把或砍一節林頭根
一邊當手把一邊掏成鬚
像支特大號粗毛筆沾著露藤水塗在患處
也有人用細密的樹葉沾一下露藤汁甩兩下再患處
可能毒性輕要天熱更有效
往往大太陽下雙手捧著重重木盆子蹲在園中
就是在抗「龜蠅」
三、銷售
長輩們說從前到現在最好的方式是瓜販提出合理價格
蓋上入選章
約定時間一擔擔挑到貨車可以轉頭的地方堆著
等貨車到開始秤瓜
記重量
然後丟上車
丟西瓜上車看起來有點驚險
疊西瓜更是一門技術
要疊得高又穩不簡單
技術不夠好
疊的西瓜如果整堆滑下來
瓜農的眼淚會和西瓜汁一起流下來

第二種是挑著西瓜走到火車站前擺著
先到排前面
沒有看到有人會插隊
瓜期有很長且整齊的西瓜在車站前大排長龍
瓜農摘下一擔米籮擔的西瓜
最下層排三粒
第二層排四粒
第三層又排三粒
最上層會選一粒最漂亮的放
因為以前的西瓜比較小
每次擺好瓜
瓜農總會從不同角度欣賞一下
有時還會從新再擺一次
以求盡善盡美

以前台灣寶島這地方沒有任何賺錢機會
一年從早忙到晚
到收成期才可以看到錢
有如多年辛苦讀書就要上考場一樣
每個動作都細心認真的完成

瓜販看到漂亮的瓜也會搶購
一般瓜販出價
瓜農都會要求再加一點
當時討價還價是一種很有趣的交易過程

有時遇到變天或產量過剩
瓜販出價太低
雙方僵持著
瓜販會全部不見了
等到快中午才出現
瓜農已挑了幾里路來到火車站不可能再挑回去
此時就會有整批人去搶著拉瓜販來看瓜
當時瓜販形容有如茶室女士拉人客
無論怎麼促銷
有時還是銷不完
瓜農會將瓜寄放火車站商店內
當時的店家真好
自己店面小小的還是同意寄放一擔瓜
明天在去挑出來擺著等瓜販
為了希望賣到好價錢
有的人會挑到日本宿舍去叫賣或挑到苗栗街上
當時全走山間小路
肩上一二百斤瓜
赤著腳
一趟二擔輪流著前進
凌晨三、四點「輪流擔」
走山路經豐富到苗栗正好天亮
也有人試著挑到海寶「渡船頭」
坐船到竹南或在轉中港
再往頭份挑著一、二百斤走十幾里路
為了希望能達到好一點的價錢

第三種自己雇車到台北中央市場行賣
如果自己的瓜不滿一車就和鄰居和車
供地方推瓜
也供床睡覺
無論價格好壞
場地費論天數計算
另外賣掉再抽成
來買瓜的瓜販
水果店
冰果室
飯店
菜市場或路邊攤
他們選的瓜
出的價層次都不同
瓜農很希望自己的瓜能賣得好價錢要求高一點
行主就不想理你
讓瓜停放著或瓜產過剩或大雨天或颱風天
聽長輩們說起那種時刻只有坐在西瓜推旁的稻草推上
望著天
一天要算一天的費用
故鄉家中大小也一樣心情沉重等待
當時沒有電話
整天沒客人上門又不敢出去走走
都市的道路不像家鄉路轉個彎就認不出來怎麼走回來
吃飯時間總是去找一家便宜的魯肉飯
吃一碗不餓就好
捨不得像在家一碗又一碗吃到飽
心理擔心瓜銷不出去
行費一樣要算
又有一種情形果行要位子給別的瓜進來會自己作主把瓜賣掉
等算錢時比預期的少很多
瓜農不識字都很謙卑
不敢說什麼
有一位長輩說
記得有一次清晨走進裡面刷牙出來
瓜已秤完大部分都上車
很想問賣一斤多少
行主一面叫著秤子上的斤兩
一面紀錄
忙得沒時間說話
這位長輩只好轉到外面問瓜販:「你多少錢跟他買?」
「一斤四毛」
回到故鄉家人很高興這麼快就回來
這位長輩說:「可是都沒有錢」。
這就是農民最辛苦的地方
四、特色
☆西瓜是很貴氣的水果
種它很簡單
但要種出好吃的瓜
必須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配合下才可以

☆熟度看外表或看大小不準
所以不是瓜農不可以自己去瓜園摘瓜
內行的人
手指輕輕彈就能判斷熟度脆度

☆生長過程要比其他水果更細心呵護
但還要了解它的人
才能種得成功
常有人不了解瓜
無論如何認真種植
就是白費工夫

☆西瓜成熟了就得摘
內行的人可以分出馬上要吃的或是過兩天才要吃的
或甚至是要放上一星期才要吃的瓜

☆種西瓜是靠天吃飯的行業
有時好不容易照顧到西瓜長滿園
眼看就要收成
卻遇到颱風或連續大雨
整園的瓜會因此泡湯
瓜農只好自我安慰
稱作是被大買主「天公伯」全買下了
只是錢未付

☆祖先教我們在哪裡成長
則吃當地的產物
更教我們要懂得吃季節產物
我們台灣寶島從小在瓜期無論老老少少
都可以吃西瓜吃到肚子飽

☆西瓜含有豐富維生素A、A1、B2、C
更大的特色是不含脂肪
吃了會漂亮不會發胖
夏天要保持水分最好的方法是吃西瓜

以下是在網路上找到選西瓜的方式
想吃爽口、皮薄和香甜的西瓜
選購時可從視覺、聽覺和觸覺3方面著手。

視:瓜蒂呈深啡色代表成熟;
若不是即時進食,亦可選購較生的瓜待其成熟
聽:輕拍西瓜時聽到清脆的聲音
觸:輕拍西瓜時有「彈手」感覺

所以要選又甜又好吃又「起沙」的西瓜
一定要照上面的方法去選
尤其是聽和觸方面
更要特別留心
很多人看著一大堆西瓜時
多數都是「人拍我又拍」地作狀拍一拍西瓜

這當然是買不到甜西瓜。

想要買一個好西瓜,有以下幾個要點:
* 先用肉眼看一看有那個是你認為適合的大小
(太小不夠吃,太多吃不完又變壞,不要浪費食物!);

* 選到了大小適中的,就看看西瓜有沒有霉爛,
又或者按下去軟軟的地方;

* 如果完整無缺,把它捧起來(一定要,否則不準確的),
量一量西瓜的重量,如果重量和大小不合比例,代表多汁;

* 然後輕輕用幾隻手指(不是手心哦!)拍一拍西瓜,
如果拍下去的聲音清脆 兼且有彈手感覺(就好像拍著一個塑膠波一樣),
那這個西瓜有九成都會又甜又爽。

台長: changhai
人氣(2,368)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Mango |
此分類下一篇:永豐餘生技「GREEN & SAFE百寶箱」
此分類上一篇:2007芒果季節之完結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