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03 00:24:12| 人氣10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問與答 阿姜 查禪師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問:我在修行中非常努力,可是似乎沒什麼進展?

答:在修行中不要試圖去達到任何境地。這個要解脫或覺悟的欲望將變成阻礙你解脫的欲望。從這種欲望中而來的力量,會造成疑惑和掉擧。不論你修行多久或多努力,智慧不會從欲望中生起。只要放下,正念的觀察身和心,但是,不要試圖達到任何境地;甚至連開悟的修行都不可執著。

問:將大量的研讀或研究經典當作修行的一部份是否合適?

答:佛陀的教法不是從書本中尋得的。如果你想親身體驗佛陀的教法,就不需去擔心那些書本。觀照你自己的心,審視感覺和念頭是如何來、去的。不要執著任何事物,只要對當前的事物保持正念,這就是步往佛陀的真理之道。假使你在清痰盂或廁所時,別覺得你做這件事是在利益他人。在清痰盂之中就有佛法,別覺得只有靜靜坐著不動、雙腿一盤,才是在修行。有些人認為沒有足夠的時間禪坐,那你的呼吸時間夠不夠呢?這就是你的禪坐:保持正念,不論你做什麼,都要自自然然。

問:很多次,我看到這兒的比丘似乎沒有在修行,他們看起來好像很懶散或沒有正念,這點令我困擾。

答:去注意他人是不對的。這樣做無益於你的修行。如果你因此而苦惱,就觀照你自心的苦惱好了。如果他人的戒律不清靜,抑或他們不是好比丘,也不是由你來評定的。光看別人是不會覺發智慧的。比丘的戒律是你禪修所使用的工具,而不是用來批評或找別人過失的武器。沒有人可以替你修行,同樣的,你也無法替其他人修行。只需對你自己的所做所為保持正念。這就是修行之道。

問:坐禪有必要坐很長的時間嗎?

答:不必要,坐上好幾個鐘頭是不必要的。有些人認為你能坐得越久,你必越有智慧。我曾見過雞在牠們的窩裡坐整天!智慧是從正念一切姿勢中得來的。你的修行應該在你早上醒來的那一刻開始,一直持續在你入睡為止。別在意你能坐多久,唯一重要的是:不論你在工作、坐著或去浴室都要保持正念。

問:如果將所有的食物都放進缽裡是件重要的事,為何身為老師的你,自己卻不做呢?你不認為老師該樹立典範是很重要的嗎?

答:是的,沒有錯,一位老師應該給學生樹立一個好典範。我不介意你批評我,盡管地問,可是重要的是:你不能執著老師。如果我在外表上十全十美,那你們全都會執著我。即使佛陀,有時都會告誡他的弟子怎麼做,而他自己卻不這麼做。你對老師的懷疑能夠幫助你的修行,你應該觀照你自己的反應,你有沒有想到,我可能會保留一些食物在缽外的盤子裡,給在寺裡工作的居士們吃呢?智慧是你自己要去觀照及增長的。從老師那兒吸取優點,覺知你自己的修行。如果我在你們都必須靜坐的時間休息,這會使你生氣嗎?如果我稱藍色為紅色,或說男人是女人,就別盲目的遵從我。

    在我的老師當中,有一位吃的相當快,還會發出聲音,然而他卻要我們慢慢地、正念地吃。我常看著他,覺得非常的沮喪。我痛苦,可是他卻沒有!我只看到了外表。後來我明白了:有些人開車非常快,但卻很小心;有些人開得很慢卻事故不斷。別執著規矩和外相。如果你最多只用百分之十的時間來看別人,而以百分之九十的時間來看你自己,這就是正確的修行了。

    往自身以外看,是比較、分別,這樣你是找不到快樂的。如果你將你的時間花費在尋找完美的人或完美的老師,也是找不到平靜的。佛陀教我們要去看「法」、「真理」,而不是去看別人。

問:當我們覺得嗔怒生起時,應該怎麼做呢?

答:你必須用慈悲來平衡它們。如果有人做了壞事或生氣起來,假如你也生氣的話,你就比他們更無知了。要有智慧將慈悲存於心,因為那個人正在受苦。將你的心充滿慈悲,把專注於慈悲的感覺做為禪坐的主題,將它擴大到世間的一切眾生。唯有透過慈悲,嗔怒才會平息。

    有時你會看到他人行為惡劣,因而心生苦惱。這是不必要的痛苦,也不是我們的「法」。不要去比較,不要去分別,放下你所有的觀念,去觀照你的觀念和你自己。這就是我們的「法」。你不可能使每個人的行為舉止都如你所願或跟你一樣。這樣的期望只會使你痛苦,它是禪修者最常犯的錯誤。只需審視你自己和你的感覺。這麼做,你才會明白。

台長: maling
人氣(106)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阿姜 查 |
此分類下一篇:無常 阿姜查 著 賴隆彥 譯
此分類上一篇:不存在的阿姜查 生與死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