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8-23 10:50:19| 人氣39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97第八個習慣 (前DeBeer台灣總裁CJ的小小貢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讀得一篇好文章,趁著開學前,趕緊貢獻!

摘錄自「第8個習慣」

柯維 (Stephen R. Covey),哈佛大學企管碩士,楊百翰大學博士。他是柯維領導中心的創建人,也是富蘭克林柯維公司的聯合主席,曾協助眾多企業、教育單位與政府機關訓練領導人才。柯維博士曾被《時代》(Time)雜誌譽為「人類潛能的導師」,並入選為全美二十五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在成功學、領導理論、家庭與人際關係等領域素負盛名。
柯維博士著作豐富,《與成功有約》一書,更被譽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商業書籍之一。其他著作尚包括:《與領導力有約》、《與時間有約》、《與幸福有約》、《與青春有約》、《與生活有約》、《與影響力有約》。
=============================================================

如果我們研究那些成就偉業的人--對他人有鉅大影響、做出卓越貢獻、促使變革的人,你會發現一個共通點:他們藉由不懈的努力,極度的開發了自己四項天生的才能。這四項才能的最高表現就是:願景、自律、熱情和良知。他們也代表我們表達自己內在聲音的最佳方法。

願景: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當你尋找自己的願景時,首先要問自己:這個願景是否喚起了我內在的聲音、能力,以及獨特天賦?它是否給予我一種「召喚」的感覺,給予我一個值得獻身的事業?願景不止包括物質世界的可能性,還包括你如何看待他人,以及他人潛在的可能。

自律:自律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特性。格雷 Albert E. N. Gray 瓊畢生之力尋求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最後他發現一個簡單而深刻的道理--雖然勤奮幸運和人際關係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成功者習慣去做失敗者不愛做的事」。成功者未必喜歡做這些事,但卻能克服情緒,堅持對目標的追求。

熱情:亞里斯多德說過:「你的天賦才能與世界需求交會之處,就是使命所在。」 哪裡有你的熱情,你的心聲就在那裡。他是願景和自律的燃料。當其他一切都持否定態度的時候,它仍然驅使你前進。
有一種很流行但錯誤的觀念認知,一個人所擁有的技巧就是他的天賦才能。其實技巧不是天賦才能,反之,天賦才能卻需要技巧。有些人從事的工作並不需要天賦才能,如果組織分配給他們的工作只需要技巧,就不會激發他們的熱情和心聲。他們會完成工作,但需要監督和不斷施予動力。

良知:哲學家康德 Immanuel Kant 說過:「有二件事情總讓我驚訝不已--高處的蒼穹以及內心深處的道德法則。」良知可以引導我們改變人際關係,甚至改變願景、自律和熱情。良知還能將熱情轉化為同情,產生對他人真誠的關懷,使他人的痛苦得到分擔。當人們努力按良知生活的時候,就會保持誠信與平和的心態;不按自己的良知生活的人,不會感受到這種內心的誠信與平和。他們會受利己主義驅使,試圖控制人際關係。雖然他們有時假裝和善可親或設身處地,但總會巧妙的實施操縱,甚至是和善的專橫獨斷。

內在的聲音位於天賦才能、熱情、需求和良知的交會點上;如果你從事的工作契合了你的天賦才能、點燃讓你出於良知的驅使,想去滿足世界的熱情,這兒就是你的心聲,你的召喚,你的「靈魂密碼」。


﹟ # #


我在一本書上看到上面的文字,感覺非常深刻,(我是在一本雜誌上讀到的,然後一個字一個字的打出來的喔!) 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不同,但相同的是,當你達成你所認定的成功時,你應該會感到開心,(如果你成功了,卻不開心,那麼很可能你對成功的定義判斷錯誤了!) 所以這篇文章的可參考性,其實就可以轉換成:每個真正開心的在活他們的生命人的共通特點。

在我們的職場生涯中,總有起伏,有挫折、有成就,當你知道每一次某種「狀態」的發生,其實都是讓你更接近了解自己的「內在的(超越表象的)」聲音時,會不會讓一切都變得更有建設性一些?



台長: 羊皮書裡的天使
人氣(39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