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1-23 23:27:31| 人氣557| 回應17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上學路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沒有綠的黃土寧夏 那燕兒為了24塊8的學費拚命地與大自然 社會 和騙術林立的世界--掙著 這女孩窮而且貧 但是志氣 勇氣和堅強卻像是王者的風範
聚著許多心臟在視聽室裡跳動著 劇幕的每一個情節都在觸動心弦
於是 我們得以回頭想像 台灣過去窮的很有志氣的日子
如今這裡的受寵處優的孩子 樣樣不缺 我似乎有點看到無產階級的子弟將來有一天
會來這裡鬥垮這些鬆肉橫長的資本主義只會玩弄線上遊戲的小肥蟲
進來留句話吧
有一天 妳會看見我說的 即將出現的歷史事實

台長: shadow
人氣(557) | 回應(17)|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95學年度一起欣賞的影片 |
此分類下一篇:勿忘我
此分類上一篇:佐賀的超級阿嬷

五甲un2260
就像主任所說的,這部片的運鏡蠻規矩的,場景的更換也是運用最簡單的淡入淡出效果...不過個人蠻喜歡攝影師拍攝的角度,通常一開始是從高處、全景帶入,接著把鏡頭帶至平常一半的高度,簡單的說,我覺得就是先從大人的角度轉到小孩子眼中的所見所聞,有時小孩與大人對話時,鏡頭還會有從低處向上望,成人巨人的角度。
我不禁想起以前小時候仰頭望著身形高大的舅舅,心中興起莫名的崇拜感,及至現在自己雖有「天塌下來有我先『頂』著」的高度,我還是覺得「不同的高度看事情,想法就是不一樣」。
唉~中國人到底還是窮,熬不過現實,冀望「補助」爭著要的心情兩岸有共通之處,像女娃兒這種奮鬥的表現,也不是每個窮人家都有的...
2006-11-26 22:04:05
版主回應
這倒是大陸當地的事實描述 電影是某種文學美化後的結果
現實的殘缺看多了 生活就失卻許多對美好事物的感動
所以啊 明知道現實的中國大陸貪小便宜 詐騙比台灣更多
到學校只不過是另一個詐術的起落
不過 人生不就是這樣過的嗎 明知道現實殘缺不全
心裡卻老是有一點點完美圖像 認為人該怎地活著比較好
趨近理想 趨近美感 趨近自己所愛所喜的一切
人們的內心世界自然得到美的滿足感
這也是電影印象讀書會的隱含動機啊
2006-11-27 04:37:43
shadow
來自惠珍老師
在中國以往傳統觀念中,讀書人在一般人心目中是有地位的,只要你有讀過
書,至少人家會比較尊重你的看法。劇中的王燕對上學的執著,讓她更勇往直前,不過我
想老師的支持更加深王燕想繼續上學的動力,還記得王燕拿著筆要去賣給老師,老師明知
那隻筆的價錢,卻沒直接說破,反而願意付出更高的價錢買下那隻筆,因為老師知道那隻
筆的價值已遠遠超過它真正的價錢了,而王燕在無意中知道筆的價錢後,更加深她想讀書
的決心,因此她更努力去賺取學費,因為上學是高尚的,所以她不想用欺騙或不誠實所得的報酬來繳交學費。
[窮]其實並沒有不好,至少它會讓一個人更懂得珍惜與滿足,至少能
讓一個人更具抗壓性,而當我們處於窮的狀況時,更知道自己想擁有某些東西時,是
要靠自己的實力去掙,台灣早期社會就是這樣,所以看了這部影片感覺回到當時單純的理想中。
2006-11-29 01:25:31
shadow
來自春芳老師
大陸關於這種影片很多,在一個窮鄉僻壤,一個學生或一個老師努力成功的例子。因為每年暑假都會在大陸住上一、二個月,所以有機會我就會找一些這類型的片子來看,雖說看多了,難免千篇一律,但是每次看每次淚流滿面,胸口悶悶的!我還是會一看再看!因為他總能輕而易舉的,撥動心絃,那種感動在腦海久久不去!
我真的很愛看大陸片,印象中唸書的時候(十幾年前囉),看過一次,當時大夥笑的東倒西歪,只有我淚流滿面,他們笑是因為誇張的表情動作,我哭是因為悲傷的劇情,我不是標新立異,與眾不同,我只是單純的想看故事,一部戲要讓人笑很簡單,要感動人則很難!偏偏我是這麼容易感動!又這麼健忘!
2006-11-29 01:41:32
版主回應
唉呀!多麼令人欣賞的性情中人呀!能在人生的劇幕中找到許多的感動,那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呀!
影片欣賞的時光中,能引發老師們對世間的感動和不同的生命經驗分享,這就是教師進修的最高境界囉
真好 我們彼此都有豐碩的心靈收穫!
2006-11-29 01:59:17
shadow
來自美琪老師
心絮落處:
這部片是一部窮片,一部表現中國西部荒涼的窮片,不止土地荒涼,連待在那兒的人都荒涼,為了水、為了生活、為了一樁樁事兒打拼,壓根忘了讀書的重要性。女娃兒年紀輕輕就得嫁,家中經濟不佳,不論大小,都得幹活。為了生活,哪還有時間多想,所以,這是一部窮片,一部表現西部荒涼的窮片,窮的不只是土地,窮的還有教育,唯一不窮的,大概只有追求實現夢想的心。
這片中表現出來的景色,是中國西部黃土高原特有的美景,尤其被風蝕後凹凸不平的平面,加上黃沙僕僕的美感,總會讓人有滄涼的美感,這廣大的高原跟王燕小小年紀追求夢想的心,好像成了正比,很難,卻也很大,最後成功取得24塊八,意思可能也在表達,高原即使荒涼,總還有希望。
看了人家懂得珍惜學習的機會,就覺得懂珍惜的孩子,真惹人疼,回頭想想富足台灣社會造就出來的小富學子們,若見此景,是否也能察覺自身的不足。
台灣的教育環境目前不斷的更動中,當初的九年一貫課程本希望把所有學生往上帶,不過經過幾年的施行,看到的好像是教育改革太躁進,反而加大了懸殊。社會中有越來越多的家庭,因為無法跟上多元教育,補習、補才藝,導致落差越來越大,我想,將來的社會,貧富只會加大吧!加大了又如何,人家王燕不是為了24塊8的學費努力掙著嗎?為什麼在偏僻的黃土高原上,王燕有這樣的志向,而富足台灣的窮學生們卻沒辦法替自己掙上一口氣?看完,這問題,不斷困擾我,他們缺乏扶助或是教育本來就出了問題?這問題或許太廣、太大、太深,或許欣賞來自黃土高原的浩瀚滄涼,並不忘王燕那24塊8的恆心,可以讓自己稍稍感受,原來能讀書,是這麼幸福的一件事。
我感動的情境語言:
整齣片子讓我感覺就是不停的跑,不停的跑,跑不完的廣大平原,停不住的滿天塵埃。漫天黃沙中,好像就看見王燕努力為了自己能上學,不停的往前衝。最突兀的對比,大概就是三花出嫁,那不協調的大紅,紅紅的紅衫,好像嘲笑著那樣社會中的女人,就得接受那樣的環境約束,你就是必須嫁,沒什麼好爭執,要像王燕有這麼勇氣,還得在黃土高原上,跑個不停,才能出現。
看完這片片子一開始,有一種跑不完的感覺,本來還覺得結局不差,不過沉澱過後,怎麼覺得有一種無力、不捨的感覺,原來在那樣的土地上,還長著那樣的人,為他們的生活、夢想,那樣的努力,那樣的掙著。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的,與他們那種純淨的追求,好像沾染了很多的瑕疵、不潔,突然覺得擁有一切好像變成了罪惡。這對我真是奇特的後坐力啊!
2006-11-29 01:55:05
版主回應
是呀!我有同感。哪種不斷的奔跑的感覺,一整片大地黃沙,讓我最不舒服的是看不見綠色植物。幾近沒有生機的地方,一個孩子為了上學在奔跑著。這讓人心疼的孩子不知道能感動多少人?也許人們會因為這部影片留下一點感動,試著改變一點點觀念和生活態度,也許無動於衷。那也無妨!春天來的時候,寧夏的黃沙該會有些新綠吧!有一天,人們心裡的春天到來,善意的種子自然會萌發新芽,這點我滿樂觀的!
2006-11-29 02:07:05
shadow
來自懿珍老師
整個故事從王燕要掙自己的學雜費開始。在那個重男輕女又貧窮的時代,王燕必須辛苦的去掙錢,而二個弟弟卻好吃懶做。片中王燕問媽媽:為啥可以幫弟弟換新書包卻不能讓她上學?媽媽回答:因為她是女子,上學是給別人上的。而王燕又理直氣壯的說:我是給自己上學的。因此開始了她挣學費的過程。
相對王燕的不向命運低頭,片中的三花就依著家中的安排,準備嫁人了。最後得到王燕贈與的一枝筆,拍攝的手法還滿感人的。王燕追趕了半天,三花伸出筆套,王燕將筆塞進去,希望她不要因此而費了學習。
片中的配樂,時而輕快、時而沉重。尤其戲演到最後,背景配樂一度讓我以為王燕沒掙到錢,當她將緊緊握在手中的錢攤開,說出”學雜費24塊8,我掙夠了”,此時音樂再度響起,也讓我替王燕鬆了一口氣。
在影片中蘊含了許多情感在其中,親子之間的:王燕媽媽對於要王燕自己掙學雜費的事是既無奈又心疼;同伴之間的:王燕和三花以及相親的男生都有學習上的影響;師生之間的:王老師用5塊錢買下了王燕的筆,我想這5塊錢對於王燕或是王老師都很有意義吧!
2006-11-29 02:09:17
版主回應
這是我在讀書會裡談到的語言
一支筆的意義
中國人認為一枝筆可以劃開天與地 讓人們區分為王公貴族達官顯貴和平民百姓窮苦奔勞
一枝筆可以讓鬼泣神嚎 驚動世間心靈平地 讓帝國崩毀 改朝換代 所以 一枝筆在中國社會裡代表了好多的權勢意義
所以 劇中的三花姐嫁人硬是要一枝筆 那代表她無法讀書翻身的宿命 但是只要一枝筆在身 他會隨時告訴自己 時候到了就該用讀書來翻身 讓自己得以在社會上與人一較高下
2006-11-29 02:15:04
shadow
郁芬老師的心絮落處:
某個角度,真像是台灣的貧富差距下的縮影,或許對某些安逸的學童應該引以為勵,原來讀書已是一項偉大抱負。 一個勵志的故事,,真是個令人敬佩的小孩。
我震撼的是:小女孩之堅持及勞苦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
2006-11-30 05:00:39
安琪
在世界的角落裡,一直存在這樣的場景,祇是我們刻意不去注意而已。說穿了就是《駝鳥的心態》。
每次看完這樣的影片,就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要惜福知福了,感動也是有的,震撼也是有的,反省也是有的;不過通常不會持續太久,下了課,大伙一哟和,又是聚餐、又是逛街購物,彷彿要給自己好好補償似的!
或許只是影片而已,別太嚴肅,但若能從中獲得些微的影響,不啻是影片本身的主要附加價值。
2006-12-01 16:20:26
shadow
來自靜芳老師
真的就如老師所說的:讓他貧窮,就能鍛鍊其心志、品格。
現在的小孩生活資源豐富,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惜福」是要不停的耳提面命的。因此垃圾桶裡會發現才吃了幾口麵包--甚至是一個完整的麵包、沒喝完的飲料、水果、餅乾…等。
有時也會發現講得太多,他們似乎也無法想像老師所說的重要性,真的唯有讓他們親身體會,才能真正感受其各中滋味。劇中還有一幕是讓我很感動的,那就是燕兒在掙得了學費之後,仍不忘為即將結婚的同學準備一枝筆,追著同學的轎子跑……他並沒有把同學的願望忘記,只是在等待那一天她能力所及…那份堅強與同學的情誼真的很感動!
生活再苦「一定要讀書!」「媽媽無法支付,自己想辦法!」燕兒努力的掙錢,一點也沒有被現實的生活打倒,燕兒沒有怨天尤人,反而是更努力的超越,那樣的決心與毅力也是相當感人與可貴,一個娃兒能有如此的韌性與風範,環境的造就功不可沒。
總之,就是那種「不敗給環境」,「絕對不輸」的精神,一定能超越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
2006-12-12 02:28:45
shadow
來自靜芳老師
真的就如老師所說的:讓他貧窮,就能鍛鍊其心志、品格。
現在的小孩生活資源豐富,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惜福」是要不停的耳提面命的。因此垃圾桶裡會發現才吃了幾口麵包--甚至是一個完整的麵包、沒喝完的飲料、水果、餅乾…等。
有時也會發現講得太多,他們似乎也無法想像老師所說的重要性,真的唯有讓他們親身體會,才能真正感受其各中滋味。劇中還有一幕是讓我很感動的,那就是燕兒在掙得了學費之後,仍不忘為即將結婚的同學準備一枝筆,追著同學的轎子跑……他並沒有把同學的願望忘記,只是在等待那一天她能力所及…那份堅強與同學的情誼真的很感動!
生活再苦「一定要讀書!」「媽媽無法支付,自己想辦法!」燕兒努力的掙錢,一點也沒有被現實的生活打倒,燕兒沒有怨天尤人,反而是更努力的超越,那樣的決心與毅力也是相當感人與可貴,一個娃兒能有如此的韌性與風範,環境的造就功不可沒。
總之,就是那種「不敗給環境」,「絕對不輸」的精神,一定能超越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
2006-12-12 02:31:06
湘儀
湘儀

之前才特地播放關於一位罹患癌症的母親而最後仍過世的真人改編的影片讓學生欣賞,本以為學生會有滿滿的感動及收穫,沒想到在欣賞完後的心得分享,卻只是很好看、很感動………….等表面而不夠深入的感覺,最後,在我的提示、分享及要求下,才完成一 篇心得文章,因此,當有老師們向主任借影片讓學生欣賞時,我不禁想到,班上的孩子們是否只會覺得那是電影並不是真的而無動於衷?
欣賞完上學路上這部影片後,發現自己是非常的幸福和幸運,在物質享受上是富足的,如果,自己是王燕這角色,是否會像她這樣的樂觀及堅持?雖然影片是描述貧窮的社會,但是,電影的呈現卻是充滿温馨及趣味性,因此,欣賞時並不苦悶,反而能不時發出會心的一笑,我想,這是導演很厲害的地方,將把握、珍惜、樂觀、希望、創意……等思想傳達出來,讓我們想起這部片子時,是快樂的、充滿希望的。
2006-12-19 16:53:06
麗靜
王燕~~在逆境裡不願妥協的生命,成為了這部電影的好題材。
最有感覺的是那一瓶"珍貴的糖果",讓自己憶起了童年。一元可以買十顆那糖果(小小圓圓的一顆,各種漂亮的顏色,上面裏著糖粉),閩南話叫"金咁",過時的日曆紙摺成的紙袋,就是金咁的包裝。每次好不容易有了五毛錢就可以買五顆,和二個弟弟分著吃,含在嘴裡,感覺那甜~在舌尖一點點一點點的消融,既不捨又幸福!
今年暑假時剛好有個因緣,陪著爸媽帶著二個孩子,去了九份。在黃金博物園區裡,老爸發現園區的商品館裡有包裝在漂漂亮亮的玻璃瓶裡的金咁,笑著告訴二個孫子:[這是妳媽媽和舅舅以前最愛吃的糖了!][好吃嗎?]孩子問。
好吃嗎?唉!在這物資如此豐富的環境裡,因為過剩,生活裡很多地方都讓孩子們索然無味;他們實在不容易體會:那是一種很簡單很簡單的、因為難得而令人格外珍惜的幸福呀!
我有買一瓶”珍貴的糖果”回來唷!擺在客廳裡。呵呵!
2006-12-22 23:49:50
許麗卿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有人傳奇的奇遇如驚濤駭浪般令人驚嘆、有人如涓涓細水長流般讓人回味無窮。而欣賞電影時最容易觸動內心深處某一段故事,而這段故事有時還是自己刻意遺忘的。
看「上學路上」時,心中悸動不已,自己似乎也跟著進入時光隧道,進入那段刻意遺忘的艱苦歲月,小時候家裡窮,真的就像主角『王燕』一樣為了想多讀一點書,得不斷的努力工作,小學才剛畢業,就進到附近的工廠打工。要不是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的德政,很難想像今天的自己到底在何處流浪!
所以,黃沙滾滾看似貧瘠,卻也是鍛鍊人的好地方。生命的寶貴不在其長短,而在其豐富。所以每當遇到挫折時,真的要心懷感恩,感謝上帝給人再次磨練成長的好時機。
2006-12-25 20:17:29
雅鈴
小時候常聽父母談起他們兒時窮困貧乏的生活。在寒冬赤腳走路上學、六個小孩兩個大人擠一張床鋪睡覺、撿拾別人因過短丟棄鉛筆套上原子筆套來使用、吃著蕃薯簽多於米粒的超級「稀」飯......看「上學路上」不禁令我回想起當時父母口述的兒時回憶。而片中劇情不就是四、五十年前台灣中下層社會的翻版?
窮苦的環境並不挫敗了他們的志氣,王燕為了掙取學費鍥而不捨的魄力,豈是生於安逸的我們可輕易擁有的?也讓我想到媽媽總是會以那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氣魄,天下無難事的態度來面對問題,她的骨氣是我一輩子都學不來的。
更讓我想到一位家長轉述他孩子的情形。叫他起床,要給十塊;叫他上學,要買玩具;叫他寫功課,要吃麥當勞......聽到後來,我只想問:他活著幹什麼?
所以,感想:
王燕為了賺學費汲汲營營、不向命運低頭的情景,該給那些渾渾噩噩過日子的孩子看看!
那些父母為了爭取獎助學金的機會而殷勤奉獻的情景,該給那些對學生學習不聞不問也不繳學費的家長看看!
2006-12-29 07:21:41
厲復汶
劇中的重男輕女是中國一直以來的傳統觀念,男尊女卑也是維繫整個中國家庭及社會的穩定。但由於西風漸進,男女平等觀念在近代中國逐漸抬頭,直至目前,女性主義可以說是凌駕於男人之上。但我個人認為這是破壞家庭教育的頭號殺手。上天既然創造男人和女人,就一定有互不可取代的原因。女人有生育哺乳的能力,母親的的角色便是女人最大的責任。但近年來女人為了在職場上和男人一較高下,竟將母親的責任轉借給褓母或甚至拒絕母親的角色不願生育,試問我們的下一代會教育成什麼樣子?這樣的惡果再過數十年就會一一浮現。而這共業當然由大家來承擔。
2007-01-03 11:06:18
美娟
大陸的人口真的很多,一有事件出現,便有一群人圍觀,有點恐怖,個人的隱私無法躲藏。
大陸的土地真的很廣,漫漫黃土,像是怎麼走也走不到盡頭,怎麼看也看不到未來的路。
但鏡頭一再出現的梅花樹,點點小白花,有如主角一樣,豐富了這片乾枯的土地。所以,我想是什麼因素可以讓你、我的生命變得更豐富呢?應該是堅持,不認輸吧!
2007-01-09 16:09:45
淑怡
最近看了這些電影父子、佐賀的超級阿嬤、勿忘我、上學路上,這些影片都有一個共同的關聯就是「貧窮」,或許是窮人的生活比較有發展及想像的空間吧!所以才有這麼多的電影以貧窮為背景,作深入的描寫與探討。而窮人又可以分成很多種,有自甘墮落向環境低頭的(如:父子中的阿勝),有樂觀過活的阿嬤,也有堅毅不撓的(如:王燕)。現代的孩子變得功利而且不懂得惜福,真的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一直相信一句話「由奢入簡易,由簡入奢難」,但隨著大環境的改變,我想我們的下ㄧ代是無法滲透這些道理的!
2007-01-12 21:08:02
黃婷珊
人總會這樣特別惦記生命中那段艱苦的時光
因為備嚐艱苦所以果實特別甘美
因為抵抗艱苦所以蓄積涵養自己一生的能量
回過頭來
原來還惦記著存留在腦海的
竟是那段曾經強烈追求夢想的壯志豪情
而現在
在台灣有多少像王燕這般為了上學不斷狂奔
日子多苦都要上學
路途多遠都要上學
因為只有讀書才能改變貧窮
人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如果命運天注定我們能改變的除了讀書還有什麼呢?
2007-01-15 21:36:3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