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17 19:39:57| 人氣589|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致歉與想念的陰陽與五行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離開碩士班,我依然氤氳於陰陽五行之氣中,也依然獨獨鍾情於兩漢思想,除了那裡極度的孤獨之外,還有許多從未被探勘過的場域,我深深著迷,著魔地想看看,董仲舒與白虎通之外,其他人如何思考陰陽五行,如何架構經學社會底層的知識理論,以及與民間信仰的交會融通:也包括我過去一直不敢碰觸的《漢書‧五行志》。
我帶著一直以來的挫折與迷惘與晶吵架,我一直不能明白,為何海峽彼岸的學術界用理學心學與氣學分開這三種明明交錯縱橫而需要極為精細地撥離的複雜概念,這裡面有我的信仰,有我多年來的關注與愛;我把我的憤怒與迷惘傾倒在晶身上,是我錯了,是我的錯,在我們想出更好的分析方法之前,誰不是低頭默默地承認?即使我認為,我真的認為,即使是我們所知道的宋明儒,每一個都長得像聖人那樣的宋明儒,他們也必須在氣這個概念前謙遜,並且思考,應該把這個概念放在理論中的哪一個階層?然而他們,大部分的他們都把氣視為成形下的材質的,變亂作偽而搞糟一個「聖人」的生命──
當我把眼目放向兩漢,我不得不解釋,一而再再而三地解釋,兩漢歷來被視為一種混雜交纏的思想,由其是勞思光先生,他說那是儒家與道家的扭曲,是雙重混雜──我的碩士論文計畫、我的口考與所有關於兩漢氣化宇宙論的發表論文也好,課堂報告也好,都被人深深地質疑,兩漢有哲學嗎?兩漢有思想嗎?那種類似於「唯物」(是某位同學的評語)的理論,算哲學嗎?於是我解釋,一再地解釋,如果哲學是一種思維方法,那兩漢有兩漢的思維方法,為何不是哲學?況且提出哲學是一種思維方法,讓我極度傾心的說法的偉岸學者,與說兩漢是雙重混雜的思想的學者是同一位,而我碩論中竟然用了他的研究法──於是我又要再度辯解,他對兩漢思想如此批判,你用他的研究法,不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嗎?於是我又解釋,不是的,那個研究法最重要的精神就是,每位哲學家的理論架構都回應於一個問題──我只是依循文本找出那個問題,重新檢視並架構他的理論──
對我用基原問題研究法,我的指導教授沒有任何質疑,她永遠溫暖支持;但對於那些質疑,他也總要安慰幾句,作兩漢本來就是這樣,好好寫就是了;老師對我的安慰,構成了一把保護傘,我躲避於張開的傘翼下,繼續作我的陰陽與五行,繼續關注那股化生天地萬物的靈妙之氣,我不斷地思考,當我在五經正義裡看見孔穎達把洪範五行的五行之氣,解釋為木火土金水,我一瞬間淚水開張,這氣從戰國末期氤氳到唐代,即使孔疏是為了解釋注,都代表以氣是五行,以五行之氣構成宇宙的概念流長到了唐代;我甚至想,清代乾嘉諸儒的氣理之論,是否在漢學之興盛下,直截上承兩漢,而有無例證可舉?
晶,對不起,是我錯了,我不該把我讀書的情緒與冤屈一古腦兒向你傾倒,讓你如此難過如此委屈,我會更努力,努力思考一個也能讓你同意的說法,或許在很久很久以後,我們可以構想出一個重新看待氣的方式,我甚至想,在我碩班時就想,在老死之前,寫一部氣的思想史,把從戰國晚期的氣的概念,乃至唐宋元明清,以即其中道教、醫學、數學的影響都能重新檢視,還給這個以科學思考為核心的時代,一個公平對待「氣」的哲學史。

共勉,也致上我最大的歉意,謝謝你的原諒與安慰,謝謝你成為與我吵架的朋友,也謝謝你匡正我的厥失,謝謝你。

台長: 棉兒
人氣(589) | 回應(3)|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書山有路勤為徑 |
此分類下一篇:生命寂靜的山巔──重讀湯瑪斯‧牟敦的隱修日記
此分類上一篇:小詩

D’Artagnan
研究法與研究結論本是兩回事,
批評之人顯然並未思索這點.....

俺的碩論也是做少人做的東西,
將兩個學科上熟悉的概念,要找出連結....
(別本論文若是提及,大多一句帶過,俺卻要寫整本)
以前少有人做,

當初做時亦是痛苦不已...
光是推敲邏輯演變,推到頭很痛,
再加上受訪對象不甚配合,
解釋結果更是麻煩....

還好指導教授寬容,
還是讓俺發表通過........
2010-04-17 20:33:10
版主回應
是阿,然而中文學界對研究方法和推論過程非常要求,所以一直解釋也是應該的~~你的指導教授真好!
2010-04-20 10:23:00
gingin
這幾天剛從日文地獄裡出來, 所以現在才有幸看見.也許文章更能表達某些準確的意念,看了文章之後,我覺得你的道歉某些部分我還是不該收下,因為你不喜歡"氣本論"這個詞,是你自己的學術堅持,你不該跟我道歉,我也不該讓你跟我道歉.

我覺得我們的癥結並不在於對"氣"的想法有何不同,只是在於"氣本論"一詞可以使用與否. 你堅持著這個詞彙的使用背後有大陸學者把氣看成唯物形下之物的背景,所以你不喜歡聽到這詞彙. 但我使用這詞彙並不代表我贊成"氣本論"的思想內容是把氣當成形下的物質,相反的,我認為"氣本論"這一思潮正是把氣從這種形下的見解中解放出來,回歸到形上層面來討論氣. 就這層面來說,我和你一樣厭惡把氣當成形下之物來看的這種意見,但我並不認為這一詞彙不能使用, 因為不能否認的是在宋明理學中對於理心氣在哲學架構中的不同偏重,已經造成了理路上的差別, "氣本論"這一詞彙的提出,可以清楚點出在宋明理學中有一派思想並非把氣只放在理與心之下,而是提到比理心更為根本的地位上. 這樣的理路其實與你所研究的漢代氣論, 有某程度上的相近. 在未來,我也希望能進一步讓大家相信這樣的可能性.
所以我其實很珍惜"氣本論"這個詞彙,因為它使這一派思想不需要委屈地當個不標準的理學或心學,而有了自己的名字,提到這名字就不能抹煞它的存在,有了名字,就有了存在的正當性. 它的內涵我們可以一起努力解釋,但這個名字的提出,是為了在意識形態競爭激烈的宋明理學戰場中殺出一席之地,就算大陸學界這麼做有唯物主義的背景,但也不能抹煞這背後的努力,如果沒有這樣的分類,我就只能把這類思想認定為不成熟或不正當的理學心學.這就是它之所以一定要在宋明理學的分類下使用的原因.因為它是在宋明清理學下的分類,所以不能拿到漢代哲學中去使用,所以我不能說漢代有氣本論,但我有一天會勇敢的說,漢代氣的思想與明清氣本論有著同樣結構的理路,證明了儒學並非只有孟學這種理路而已,還有荀學這種理路的發展.
就如同你對陰陽五行,對勞思光先生的研究法有著濃濃的感情,我對於啟發我學術視野的"氣本論"這個詞,我也有著捍衛的激動. 雖然我還是希望你有天能稍稍接受"氣本論"這個詞, 不過我覺得應該讓你堅持著你的看法才對,別為了你的堅持而道歉,別害怕要傷害我,因為縱使以後我們學術意見完全相左, 我也永遠會是你的朋友.我喜歡為了學術堅持的你,也喜歡這樣的自己.
這篇留言寫太長啦!總之,千言萬語,棉花花,謝謝你~下次咱們再手牽手去吃冰淇淋,乖喔~
2010-04-21 13:59:34
棉花
宋明清的氣之概念上有所承,或許不是漢代的氣與明清氣學有同樣的結構,而是因為有了從先秦已降至兩漢魏晉的氣的觀念發展,而宋明清學者才會去安頓、架構氣的概念,而產生「氣本論」,如果是這個角度,我的工作是把源頭挖的更深,並由上游探勘至下游(我想一路作到唐代);而你的工作是將下游已被截斷迷混的水疏通,將之與上游相連(上探兩漢),我們會在哪裡相遇呢?
謝謝你,但我想我們都很堅持,各自不退讓~我喜歡也珍惜這樣的晶晶。
2010-04-21 14:55:4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