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經常發生將異物塞入耳朵、鼻腔的狀況,異物五花八門包括珠子、玩具等,南投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賴文森提醒家長,發現異物「入侵」小孩時,不要自行嘗試挖除,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南投4歲男童,將BB彈塞進耳朵,家人在右耳中看到異物,嘗試圓珠掏出,但是徒勞無功,於是帶著男童到南投醫院就診。

賴文森指出,小朋友常發生異物塞入耳朵及鼻孔的情況,常見的異物有珠子、棉花、水銀電池及玩具等;家長發現孩子的耳朵或是鼻腔有異物時,切勿自行嘗試將異物取出,因為多數家長不知道耳朵、鼻腔內部結構,很可能將異物往內推入更深處,或是造成周邊黏膜的傷害,如果異物長時間滯留於耳朵及鼻腔,可能會發生感染及其他併發症,因此,應該盡早就醫由專科醫師取出。

耳鼻門診治療時,醫師會使用器械將異物夾出或吸出,外耳道有幾個狹窄部位,而男童耳中異物剛好就卡在其中,因此,醫師利用迴紋針自製的勺狀器械,從內側往外側勾出BB彈。

賴文森表示,耳朵或是鼻腔有異物卡住時,如果幼童無法配合,哭鬧扭動身體,或是遇到複雜的情況時,必須安排全身麻醉,讓小孩在平靜狀態才能將異物取出。

小孩子對身體很好奇,有時會將小東西塞進身上有洞的部位,因此,提醒家長要教育孩子,不能將東西塞入體內,家中日常的小東西收好,放在孩子無法接觸的地方,並且多留意孩子的行為,發現異狀盡速送醫,降低異物造成的傷害。

幼兒沒BNT疫苗可打 徐正文今率家長團體到疾管署抗議
兒童只能打莫德納家長炸鍋 醫突破盲點:不是廠牌問題
#異物 #家長 #耳朵 #鼻腔 #八門